第七章噪声控制技术——吸声.ppt
《第七章噪声控制技术——吸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噪声控制技术——吸声.ppt(7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第七章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一)吸声系数,(二)吸声量,(二)多孔吸声材料,吸声材料:能吸收消耗一定声能的材料。吸声系数:材料吸收的声能()与入射到材料上的总声能()之比,即,(一)吸声系数,【讨论】:表示材料吸声能力的大小,值在01之间,值愈大,材料的吸声性能愈好;0,声波完全反射,材料不吸声;1,声能全部被吸收。,吸声系数的影响因素,材料的结构,使用条件,声波频率,【声波频率】同种吸声材料对不同频率的声波具有不同的吸声系数。平均吸声系数:工程中通常采用125Hz、250 Hz、500 Hz、1000 Hz、2000 Hz、4000 Hz六个频率的吸声系数的算术平均
2、值表示某种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通常,吸声材料 在0.2以上,理想吸声材料 在0.5以上。,【入射吸声系数】工程设计中常用的吸声系数有 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无规入射吸声系数)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垂直入射吸声系数)应用:测量材料的垂直入射吸声系数,按表,将 换算为无规入射吸声系数。,的换算关系,表 与 的换算关系,混响室:声学实验室,混响室法吸声系数(无规入射吸声系数):,在混响室中,使不同频率的声波以相等几率从各个角度入射到材料表面,测得的吸声系数。测试较复杂,对仪器设备要求高,且数值往往偏差较大,但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在吸声减噪设计中采用。,驻波管法简便、精确,但与一般实际声场不符。用于测试材料的声
3、学性质和鉴定。设计消声器。,驻波管法吸声系数(垂直入射吸声系数),驻波管法吸声系数测试仪,(一)吸声系数,(二)吸声量,(二)多孔吸声材料,定义:吸声系数与吸声面积的乘积 式中 吸声量,m2;某频率声波的吸声系数;吸声面积,m2。,(二)吸声量(等效吸声面积),【注】工程上通常采用吸声量评价吸声材料的实际吸声效果。,总吸声量:若组成室内各壁面的材料不同,则壁面在某频率下的总吸声量为 式中 第i种材料组成的壁面的吸声量,m2;第i种材料组成的壁面的面积,m2;第i种材料在某频率下的吸声系数。,(二)吸声量(等效吸声面积),(一)吸声系数,(二)吸声量,(三)多孔吸声材料,(二)多孔吸声材料,KT
4、V软包阻燃吸声材料,多孔槽型木质吸声材料,木丝板吸声材料,木质穿孔吸声板,丝质吸声材料,混凝土复合吸声型声屏障,轻质复合吸声型声屏障,吸声门,吸声体,吸声材料构造特性,材料的孔隙率要高,一般在70%以上,多数达到90%左右;孔隙应该尽可能细小,且均匀分布;微孔应该是相互贯通,而不是封闭的;微孔要向外敞开,使声波易于进入微孔内部。,2.吸声特性及影响因素,特性:高频声吸收效果好,低频声吸收效果差。原因:低频声波激发微孔内空气与筋络的相对运动少,摩擦损小,因而声能损失少,而高频声容易使振动加快,从而消耗声能较多。所以多孔吸收材料常用于高中频噪声的吸收。,吸声性能的影响因素,厚度,空腔,使用环境,护
5、面层,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图2-15 不同厚度的超细玻璃棉的吸声系数,理论证明,若吸声材料层背后为刚性壁面,最佳吸声频率出现在材料的厚度等于该频率声波波长的1/4处。使用中,考虑经济及制作的方便,对于中、高频噪声,一般可采用25cm厚的成形吸声板;对低频吸声要求较高时,则采用厚度为510cm的吸声板。,同种材料,厚度增加一倍,吸声最佳频率向低频方向近似移动一个倍频程,由实验测试可知:,厚度越大,低频时吸声系数越大;2000Hz,吸声系数与材料厚度无关;增加厚度,可提高低频声的吸收效果,对高频声效果不大。,孔隙率:材料内部的孔洞体积占材料总体积的百分比。一般多孔吸声材料的孔隙率70%;孔隙率增
6、大,密度减小,反之密度增大;孔隙尺寸越大,孔隙越通畅,流阻越小。,孔隙率与密度,在稳定气流状态下,吸声材料中的压力梯度与气流线速度之比。,过高,空气穿透力降低,过低,因摩擦力、粘滞力引起的声能损耗降低,吸声性能下降,【讨论】密度太大或太小都会影响材料的吸声性能。若厚度不变,增大多孔吸声材料密度,可提高低中频的吸声系数,但比增大厚度所引起的变化小,且高频吸收会有所下降。,一种多孔吸声材料对应存在一个最佳吸声性能的密度范围。,空腔:材料层与刚性壁之间一定距离的空气层;吸声系数随腔深D(空气层)增加而增加;空腔结构节省材料,比单纯增加材料厚度更经济。,空腔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图 背后空气层厚度对吸声性
7、能的影响,多孔材料的吸声系数随空气层厚度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到一定厚度后,效果不再继续明显增加。当腔深D近似等于入射声波的1/4波长或其奇数倍时,吸声系数最大。当腔深为1/2波长或其整倍数时,吸声系数最小。一般推荐取腔深为510cm。天花板上的腔深可视实际需要及空间大小选取较大的距离。,空腔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实际使用中,为便于固定和美观,往往要对疏松材质的多孔材料作护面处理。护面层的要求:良好的透气性;微穿孔护面板穿孔率应大于20%,否则会影响高频吸声效果;透气性较好的纺织品对吸声特性几乎没有影响。对成型多孔材料板表面粉饰时,应采用水质涂料喷涂,不宜用油漆涂刷,以防止涂料封闭孔隙。,4,护面层对
8、吸声性能的影响,温度,湿度,气流,温度引起声速、波长及空气粘滞性变化,影响材料吸声性能。温度升高,吸声性能向高频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则向低频方向移动。,通风管道和消声器内 气流易吹散多孔材料,吸声效果下降;飞散的材料会堵塞管 道,损坏风机叶片;应根据气流速度大小选择一层或多层不同的护面层。,空气湿度引起多孔材料含水率变化。湿度增大,孔隙吸水量增加,堵塞细孔,吸声系数下降,先从高频开始。湿度较大环境应选用耐潮吸声材料。,外墙保温吸声层,保温吸声层,阻燃吸声板,羊毛阻燃吸声板,注意特殊的使用条件,如腐蚀、高温或火焰等情况对多孔材料的影响。,第七章 噪声控制技术吸声,吸声处理中常采用吸声结构。,(一)
9、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二)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三)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吸声结构机理:共振吸声原理,常用的吸声结构,图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示意图,(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机理:声波入射引起薄板振动,薄板振动克服自身阻尼和板-框架间的摩擦力,使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损。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薄板弯曲变形最大,振动最剧烈,声能消耗最多。结构,入射声波,薄金属板、胶合板、硬质纤维板、石膏板等,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共振频率式中 板的面密度,kgm2,其中m为板密 度,kg/m3,t为板厚,m;板后空气层厚度,。,【讨论】增大或 增加,共振频率下降。通常取薄板厚度36mm,空气层
10、厚度310mm,共振频率多在80300Hz之间,故一般用于低频吸声;吸声频率范围窄,吸声系数不高,约为0.20.5。,改善薄板共振吸声性能的措施:,在薄板结构边缘(板-龙骨交接处)填置能增加结构阻尼的软材料,如泡沫塑料条、软橡皮、海绵条、毛毡等,增大吸声系数。,在空腔中,沿框架四周放置多孔吸声材料,如矿棉、玻璃棉等。,采用组合不同单元或不同腔深的薄板结构,或直接采用木丝板、草纸板等可吸收中、高频声的板材,拓宽吸声频带。,吸声处理中常采用吸声结构。吸声结构机理:赫姆霍兹共振吸声原理。常用的吸声结构,(一)薄板共振吸声结构,(二)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三)微穿孔板吸声结构,分类:按薄板穿孔数分为单
11、腔共振吸声结构多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材料:轻质薄合金板、胶合板、塑料板、石膏板等。,穿孔吸声板,(二)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特征:穿孔薄板与刚性壁面间留一定深度的空腔所组成的吸声结构。,又称“亥姆霍兹”共振吸声器或单孔共振吸声器,入射声波,结构:,1.单腔共振吸声结构,封闭空腔壁上开一个小孔与外部空气相通;腔体中空气具有弹性,相当于弹簧;孔颈中空气柱具有一定质量,相当于质量块。,图 单腔共振吸声结构示意图,原理:入射声波激发孔颈中空气柱往复运动,与颈壁摩擦,部分声能转化为热能而耗损,达到吸声目的。当入射声波的频率与共振器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发生共振,空气柱运动加剧,振幅和振速达最大,阻尼也最大,消
12、耗声能最多,吸声性能最好。,单腔共振体的共振频率 式中 声波速度,m/s;小孔截面积,m2;空腔体积,m3;小孔有效颈长,m,若小孔为圆形则有 式中 颈的实际长度(即板厚度),m;颈口的直径,m。空腔内壁贴多孔材料时,有,【讨论】单腔共振吸声结构使用很少,是其它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的基础。,改变孔颈尺寸或空腔体积,可得不同共振频率的共振器,而与小孔和空腔的形状无关。,简称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结构:薄板上按一定排列钻很多小孔或狭缝,将穿孔板固定在框架上,框架安装在刚性壁上,板后留有一定厚度的空气层。实际是由多个单腔(孔)共振器并联而成。,图 多孔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小孔或狭缝,空气层,刚性壁,框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噪声控制 技术 吸声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