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耐药.ppt
《细菌耐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耐药.ppt(5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应对策略,细菌耐药,固有耐药(intrinsic resistance)细菌染色体决定,代代相传的天然耐药。获得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细菌在接触抗生素后,改变代谢途径,使自身对抗生素或抗菌药有不被杀灭的抵抗力。,细菌耐药,耐药机制:1)产生灭活酶,改变抗生素结构。2)改变靶位蛋白。3)降低抗生素在菌体内积聚。a 改变外膜通透性。b 增强外流(efflux),使进入菌体内 抗生素迅速外流。,内酰胺类作用机制,通过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细菌的细胞膜上具有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与-内酰胺类具高度亲和力,二者紧密结合后则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代
2、谢,使细菌形态变化而溶解死亡,常见耐药菌感染的治疗现状,当前院内感染面临的耐药菌,G+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当前院内感染面临的耐药菌,G-杆菌肠杆菌科:ESBL(超广谱-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AmpC(染色体介导I型-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 非发酵菌属(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窄食单胞菌,PRSP,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灭活酶产生,靶点改变,孔蛋白改变,主动外排,其他机制,细菌内靶位结构的改变,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外排作用,旁路作用,灭活酶,水解酶,钝化酶,细
3、菌耐药的主要机制,外排泵作用:假单胞菌耐药机制之一,Adapted with permission from Livermore DM.Clin Infect Dis 2002;34:634-640.,2023/11/14,细胞外膜、细胞壁,细胞膜,OprD2,蛋白通道异常导致膜通透性减低:绿脓、肺克的细菌外膜存在蛋白质构成的对不同药物的特异性通道。通道缺失或低表达会导致膜通透性减低。,2023/11/14,靶位蛋白的改变,细菌可改变抗生素与核糖体的结合部位而导致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与氨基苷类等抗菌药物不能与其作用靶位结合、或阻断抗菌药抑制细菌合成蛋白质的能力耐药金葡、耐药表葡、耐药肺炎链球
4、菌PBPs结构改变,并与-内酰胺药物亲合性下降耐药金葡(MRSA):PBP2a,内酰胺酶-最主要的灭活酶,1.内酰胺酶是微生物所产生破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活性的物质,包括所有-内酰胺酶,如广谱-内酰胺酶、AmpC酶、超广谱-内酰胺酶,金属-内酰胺酶等,目前已发现300多种2.细菌产生内酰胺酶是细菌对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最主要和常见的耐药机制,青霉素结合蛋白PBP(penicillin-bindinprotein),PBP-存在于细菌细胞内膜的能与-内酰胺类抗生素结合的蛋白质。4-8种。PBP1-3:细菌维持生命所必需。PBP1:影响细菌生长,形成原生质球。PBP2:维持细菌形态,细菌变圆。P
5、BP3:与细菌分裂繁殖有关。,B内酰胺酶,肽糖层,细胞浆膜层,青霉素结合蛋白,革兰阳性菌的结构,-内酰胺类抗生素,革兰阴性菌的结构,Porin通道,细胞壁,B内酰胺酶,肽糖层,细胞膜层,青霉素结合蛋白,-内酰胺类抗生素,广谱内酰胺酶,广谱酶(TEM-1,TEM-2,SHV-1)主要灭活青霉素和 一、二代头孢对三代头孢菌素无水解作用,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主要由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生部分由粘质沙雷菌、弗劳地枸橼酸菌、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经质粒介导,由普通的内酰胺酶基因(TEM-1、TEM-2、SHV-1)突变而来,能水解-内酰胺抗生素临床对内酰胺类耐药,呈多重耐药对碳青霉烯类和头
6、霉烯类敏感,对酶抑制剂敏感,ESBLs的靶抗生素,头孢泊肟(cefpodoxime)(CPD)头孢他啶(ceftazidime)(CAZ)头孢噻肟(cefotaxime)(CTX)头孢曲松(ceftriaxone)(CRO)氨曲南(aztreonam)(ATM),产ESBLS的可能原因,1.与应用三代头孢菌素过多有关(尤其是头孢他啶,还有头孢曲松、噻肟)2.与病人免疫功能有关中性粒细胞减少者(尤其是儿童)肿瘤病人(放、化疗)慢性病病人住院较久者长期预防性用药者,ESBLs的辩认:耐药性特点,肠杆菌科细菌尤其大肠,克雷伯菌对一个或多个三代头孢敏感性下降 常伴有氨基甙,喹诺酮协同耐药头孢呋新耐药酶
7、抑制剂,头孢西丁部分有效亚胺培南敏感临床治疗效果不好,ESBLs的治疗对策(1),(1)三代头孢菌素:CTX和CAZ耐药率高四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不很高,对部分ESBLs稳定(3)头霉素有效,但MIC90值为 256g/ml,耐药率为16%,可能是由于细菌外膜孔蛋白的缺失造成的(4)泰能是目前对产ESBLs细菌最有效的内酰胺抗菌药物,ESBLs的治疗对策(2),(5)含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耐药率较低,但中敏率较高,分别为 22%和28%,可能是细菌同时产生一定量的TEM-1和SHV-1而造成对复合制剂耐药程度的增加。在用复合制剂治疗时需适当增加剂量,ESBL()菌株的治疗建议,使用复合药:头孢哌
8、酮/舒巴坦 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严重感染: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三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阿米卡星和环丙不适于产ESBLs菌株感染的治疗,尤其是环丙,除非药敏证明是敏感的,AmpC酶及耐药特点,(1)AmpC酶 由ampC基因编码产生(2)ampC基因表达同时受ampD,ampR,ampG等多种基因调控,是头孢菌素酶的代表酶(3)属于染色体Bush1型酶或Ambler C 类酶,AmpC酶及耐药特点,AmpC酶水解以下抗生素:青霉素类 耐药头霉素类 耐药1,2,3代头孢菌素类 耐药单环类 耐药加酶抑制剂复合药 耐药 可分为诱导型,结构型和质粒型。,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MRSA,MRSA多发于:免疫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菌 耐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