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及护理.ppt
《痛风性关节炎及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痛风性关节炎及护理.ppt(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痛风性关节炎及护理,概 述,痛风(gout)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引致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以高尿酸血症、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形成、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以及在病程后期出现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为临床特点。,病因与发病机制,1.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人体尿酸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1)人体细胞内蛋白质分解代谢产生的核酸和其它嘌呤类化合物,经一些酶的作用而生成内源性尿酸。(2)食物中所含的嘌呤类化合物、核酸及核蛋白成分,经过消化与吸收后,经一些酶的作用生成外源性尿酸。,2.痛风的发生,各种影响因素:,性别因素:男人比女人易患痛风,男女发病比例为20:1。而且,女性患痛风几乎都是在绝经
2、以后,这可能与卵巢功能的变化及性激素分泌的改变有一定的关系。年龄因素:年龄大的人比年轻的人易患痛风,发病年龄约为45岁左右。体重因素:肥胖的中年男性易患痛风,尤其是不爱运动、进食肉类蛋白质较多、营养过剩的人比营养一般的人易患痛风。职业因素:企事业干部、教师、私营企业主等社会应酬较多和脑力劳动者易患痛风。饮食因素:进食高嘌呤饮食过多的人易患痛风,贪食肉类的人比素食的人易患痛风。饮酒因素:酗酒的人较不饮酒的人易患痛风。,临床表现,无症状期 血尿酸持续性或波动性增高急性关节炎期 多在午夜和清晨突然起病,剧痛。数小时内出现受累关节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单侧踇趾关节最常见,其余依次为踝、膝、腕、指
3、、肘等关节。秋水仙碱治疗后,关节炎症可迅速缓解;发热;初次发作常呈自限性,一般经12天或数周自然缓解,缓解时局部偶可出现特有的脱屑和瘙痒表现;可以伴有高尿酸血症,但部分患者急性发作时血尿酸水平正常;关节滑囊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可见双折光的针形尿酸结晶盐。,确诊本病的依据,症 状,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期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见于耳轮、跖趾、指间和掌指关节,常为多关节受累,且多见于关节远端,表现为关节肿胀、僵硬、畸形以及周围组织的纤维化和变性,肾脏病变 痛风性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尿酸性尿路结石,辅助检查,血、尿酸测定 正常男性2.46.4mg/dL,女性为1.65.0m
4、g/dL;当男性7mg/d、绝经前女性5.8mg/dL可确定为高尿酸血症。滑囊液或痛风石内容物检查 急性关节炎期行关节腔穿刺,抽取滑囊液,在旋光显微镜下,可见白细胞内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其他检查 X线检查、关节镜等,治疗要点,治疗原则:控制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迅速终止急性关节炎发作;防止尿酸结石形成和肾功能损害。,一般治疗 调节饮食,控制总热摄入;限制饮酒和高嘌呤食物(如心、肝、肾等)的大量摄入;每天饮水2000ml以上增加尿酸的排泄;慎用抑制尿酸排泄的药物如噻嗪类等;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和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的。,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使用排尿酸药,适合肾功能良好者。常用药物有苯溴马隆、
5、丙磺舒。使用抑制尿酸生成的药物,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和不适合使用排尿酸药物者。常用药物为别嘌呤醇。使用碱性药物是尿酸不易在尿中积聚形成结晶。,发作间歇期和慢性期处理,治疗目的是使血尿酸维持正常水平。促进尿酸排泄药;抑制尿酸合成药;其他:保护肾功能,关节体疗,剔除较大痛风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的治疗,秋水仙碱:为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特效药。一般服药后612h症状减轻,48h内90%患者症状缓解。越早应用效果越好。非甾体抗炎药(NSAID):效果不如秋水仙碱,但较温和,发作超过48h也可应用,症状消退后减量;糖皮质激素:上诉两类药无效或禁忌时用,护 理,【护理诊断】1.疼痛 关节痛:与尿酸盐结晶、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痛风 关节炎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