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正骨学.ppt
《中医正骨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正骨学.ppt(33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医正骨学,正骨医学发展简史,西周时代:就设有疡医科,有了善长伤科的疡医,专治骨科及刀创。汉朝末年:除了手法整复外,并可配合手术治疗。著名医学家华佗“刮骨疗毒”的骨科手术。盛唐时代:在骨折局部随用夹板用定,鼓励病人早朗活动,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为祖国第一部骨折学,很重视“动静结合”。金元时代:非常重视整骨外科。清代:医宗金鉴整骨新法要旨 总结出著名的正骨八法。,中医正骨学的新生与发展,新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新夹板固定器:疗程缩短一半,功能恢复好,合并症基本消失。治疗骨折的四项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第一章,骨 折 总 论,第一节 骨折的病因病机,一骨
2、折的病因外力作用:1直接暴力 2间接暴力 3肌肉牵拉力 4累积性力病理因素:骨髓炎、骨囊肿、骨肿瘤等其他:年纪、健康情况、解剖部位、受伤姿势等,第一节 骨折的病因病机,二 骨折的移位1成角移位:两骨折段的中线交叉成角2侧方移位:两骨折端相对移向侧方3缩短移位:两骨折端互相重叠4分离移位:两骨折端互相分离5旋转移位:骨折远段围骨纵轴旋转,第二节 骨折的分类,一骨折断端是否与外界相通:1闭合骨折2开放骨折3潜在性开放骨折二稳定程度:1稳定骨折2不稳定骨折三损伤程度:1单纯性2复杂性3不完全性4完全性四骨折线的形状:1横断2斜形3螺旋4粉碎5嵌插6压缩7裂纹8青枝9骨骼分离五就诊时间:1新鲜2陈旧六
3、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1外伤性2病理性,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一、掌握病史1暴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部位2受伤时间3伤后全身情况及变化4伤后肢体的功能情况5伤后处理情况6既往重要疾病7治疗情况,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二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 1体温 一般单纯性骨折后体温正常。严重损伤如股骨 骨折,骨盆骨折有大量内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不超过38 C.、开放性骨折的病人体温升高,局部疼痛加重,考虑伤口内可能出现感染。2体克 见于多发性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脊惟骨骨折和严重的开放性骨折。病人因广泛的组织损伤,大量出血血肿吸收时,体温略有升高不超过38 C.、开放性骨折的病人体温升高,局部疼痛加
4、重,考虑伤口内可能出现感染。,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二临床表现(二)局部情况1一般症状压痛和纵轴挤压痛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征:畸形、反常活动(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压痛和纵轴挤压痛的意义(图),反常活动(异常活动)(图),畸形(图),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三临床检查1望诊:姿势,步态,表情,局部肿胀,畸形等2触诊:骨骼的硬度,弹性,连接性,温度等3测量:患健肢体的长度,周径4血管神经检查:伤肢远端浅表动脉及神经功能,第三节 骨折的诊断,四X线检查 X线检查不仅存助于骨关节损伤的进一步诊断。能充分显示骨折的类型移位的方向、骨折的形状等局部情况,而且对治疗有具体指导意义。健侧对比摄
5、片(见后图)特殊位摄片:如髌骨切线位摄片;腕舟状骨折腕关节斜位摄片;跟骨骨折跟骨轴位摄片;腰椎狭部骨折左右腰推斜位摄片;肩部骨折脱位穿胸侧位摄片或肩轴向侧位摄片 应力摄片:如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断裂,健侧对比摄片(图),第四节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全身并发症:休克,脂肪栓塞局部并发症:1感染2血管损伤3神经干损伤(见后图)4缺血性肌挛缩(见后图)5脏器损伤,神经干损伤(图),缺血性肌挛缩(图),第四节骨折的并发症,二晚期并发症全身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褥疮 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局部并发症:损伤性骨化 关节僵硬 创伤性关节炎 缺血性骨坏死 迟发性畸形,第五节骨折的愈合过程,一炎症期:1周左右二修复期
6、:1阶段血肿肌化期(早期骨痂反应)23周 2阶段外部桥梁骨痂4 8周三塑形期: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协调活动。,第五节骨折的愈合过程,四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和骨性愈合标准 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 1.局部无压痛,无纵向叩击痛。2.骨折部稳定,检查无异常活动。3.线平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断端,但骨小梁结构尚未通过骨折线。4.复位成功后外固定的时间达到该部骨折临床愈合所需要的常规时间。骨折的骨性愈合标准:骨折部位具备临床愈合的检查标准,X线平片显示骨折线消失或基本消失、骨小梁通过骨折线。,骨折的愈合时间,第六节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一全身因素:年龄 健康状况 二局部因素:损伤程度 骨折断端面
7、的接触固定情况 特殊暴力 不正确的功能锻炼 断端血供不足 感染 病理性骨折 运动和骨折的局部应力状态 电流作用,第七节骨折的治疗原则,早期正确复位:争取伤后14小时复位局部外固定:只固定骨折部的夹板固定法及时恰当的功能锻炼:提高骨折组织修复能力 保证骨基质的形成和钙化 防止关节粘连 促进骨组织的形生成内外辨证用药:内服药 外用药,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一骨折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骨折的畸形和移位完全纠正,恢复了骨的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2功能复位骨折复位某些移位未完全纠正,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二骨折整复时间:越早越好三麻醉的选择:上肢臂丛 下肢单腰麻四合理应用X线五整复方案六切开
8、复位,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1触摸心会法术者用手拇指在伤处周围沿骨向伤处仔细触摸,对长管状骨可找出骨折错位的“台阶”,确定出骨折断端移位的方向和程度(图1-41),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 2拔伸牵引法:主要是纠正骨折的重迭移位、侧方移位、成角移位及部分旋转移位(图1-42),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 3旋转回绕法 用于整复斜形骨折的旋转及背向移位(两骨折面因旋转移位而反迭)。施行回旋手法时应适当减小牵引力,否则不易成功(图1-50),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4屈伸收展法 用于多轴性关节。如踝关节骨折,先在拔伸牵引下配合推移按捺手法使骨折块基本复位,对断端间残留小的移
9、位,通过屈伸活动躁关节数次,利用距骨外形磨塑作用,将残留移位纠正(图1-51)。,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 5成角折顶法 由于骨折部肌肉丰厚,断端重迭移位较多,横断或骨折线不整齐的锯齿形骨干骨折,用一般的牵引力量极难拉开其重迭移,第八节骨折的整复,整复手法 6端挤提按法 用于骨干骨折的前后,内外侧 移位,当骨折重迭、旋转及成角移位矫正后,侧方移位就成了骨折的主要畸形。如前臂尺挠骨骨折图1-43A)、,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7夹挤分骨法 用于两个并列的骨干骨折,如前臂尺挠骨骨折、掌骨骨折、断骨骨折等(图1-49),第八节骨折的整复,七 整复手法 8摇摆触碰法 一是在整复骨折时,用触
10、碰寻找断端,以远侧断端触碰寻找近侧断端,使之复位(图1一44A)。二是 经牵引提按等多种手法整复后,术者一手固定骨折部,一手握住远侧断端 轻轻左右上下摇摆,检查断端对位情况及是否稳定,(图1-44B).,第九节 骨折的固定,一外固定夹板固定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夹板固定,1定义:常用夹板有薄竹板、柳木夹板和硬纸夹板 等。它们具有一定的弹性、韧性,可根据肢体外形面塑形,用布带绑在骨折部肢体的外面以固定骨折。它能有效地防止骨折端面发生成角、旋转和侧方位移位。,夹板固定,2固定形式夹板局部外固定超关节夹板固定夹板局部外固定或超关节夹板固定结合骨牵引活动夹板弹性抱膝带或抱膝圈固定木板分骨垫固定
11、小竹板或小木板固定弹力带骨盆兜固定,夹板固定,3固定垫平垫:适用于肢体平坦部位,多用骨干部塔形垫:关节凹陷处,肘、踝关节梯形垫:肢体斜形处,肘后部、踝部高低垫:锁骨或尺桡骨骨折抱骨垫:髌骨骨折葫芦垫:栳骨头骨折或脱位横垫:栳骨下端骨折合骨垫:下尺栳关节分离分骨垫:尺栳骨骨折,掌、跖骨骨折,夹板固定,4 固定方法 骨折经整复对位满意后,由助手维持牵引下,根据骨折部位及骨折类型放置必要的固定垫、粘胶布固定。将棉垫包缠于伤处。小夹板分别放置于棉垫外层,均匀排列,板间距以11.5cm为宜,骨折线最好在夹板之中央部位为妥,用布带先扎中间一道,绕两周抽紧打结,然后再扎两端,一般捆34道。肌肉丰厚部位可紧些
12、,松紧度一般横拉扎带能上下移动1cm为宜。,夹板固定,5 注意事项 抬高患肢,以利消肿:注意末端血液循环:如发现指(趾)端发凉、麻、剧痛、高度肿胀,苍白,应立即检查和处理。避免骨突部位皮肤压伤:及时调整固定松紧度,整复固定后前3天根据情况随时复查,57天后肢体肿胀逐渐消退.应及时紧固布带,若骨折有移位应重新予以纠正。2周后再调整加固外固定夹板l次,直至骨折完全愈合。定期进行X线检查 进行合理功能锻炼,部分夹板图,石膏固定,1适应症 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未愈合,软组织不宜受压者;某些骨关节手术后,须较长期固定关节于特定位置;畸形矫正后,为了
13、维持矫形后的位置,必须用石膏绷带塑形,才能达到矫形和固定的目的;骨与关节开放性损伤并感染,常须用石膏固定患肢,以控制炎症,石膏固定,2操作技术及步骤体位:功能位或特殊要求体位放置棉垫:保护固突部皮肤和其其他软组制作石膏绷带:平置于2540 温水中,待气泡出净后,双手握住两端将水挤净,放在木板上,拉紧将平即可应用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上肢一般810层.下肢1214层 修整与标记:,石膏固定,3类型石膏托固定石膏夹板固定U型石膏固定石膏管型固定,石膏托固定,前臂石膏托从尺骨鹰嘴至掌骨(背侧),从肘关节屈曲90的皮肤横纹的远端至手掌部近侧皮肤横(掌侧)(图l65A)。上臂石膏托从上臂上部至掌骨头(背侧
14、)(图165B)。,石膏托固定,小腿石膏托上平胫骨结节下至跖骨头(图1-65C),足趾需要支持则石膏托固定到足尖(图165D:长腿石膏托从臀后横纹至足跖骨头(图165E),石膏夹板固定,将前、后侧或内、外侧的石膏托联合应用,外用棉绷带缠绑即是石膏夹板固定。尤其适用于肢体肿胀重者,四肢各种类型的骨折均可采用,良好的塑形的石膏夹板完全可以代替石膏管形固定(图1-66AE)。,石膏夹板固定,石膏夹板固定,U型石膏固定,石膏管型固定,应用范围小,仅适合于某些粉碎性不易愈合的骨折,或是行关节固定术后。或是骨折不愈合、植骨术后的固定(图168AB),石膏固定,4 石膏固定注意事项 石膏固定完成后,要维持其
15、体位到完全干固,以防折裂抬高患肢,上肢必须悬吊至足够高度,下肢用枕头垫高。在石膏未干前搬动病人,勿然石膏折断或变形防止皮肤受压,注意血运注意冷暖保持石膏清洁 指导功能锻炼,定期X线检查,注意“5P”症状,判断是否有动脉受阻迹象。剧烈疼痛、被动牵扯痛(Pain);手指足趾感觉异常(Paraesthesia),主要是麻木随缺血程度增加转为感觉消失;手指足趾屈肌麻痹(Paralysis);皮肤苍白(Pallor;无脉(Pulselessness 和手 指足趾冰凉感。,牵引固定,1皮肤牵引2骨牵引3布托牵引,1皮肤牵引,利用粘贴在患肢皮肤上的宽胶布条间接牵开肌肉的紧张力.而使骨折重迭得到整复。适用于1
16、0岁以下儿童股骨干骨折、有移位肱骨髁上骨折、局部高度肿胀、或者有张力性水泡而不能立即复位者以及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等。如下肢持续皮牵引的胶布条粘贴及绷带包扎法(图170),2骨牵引,骨牵引用具骨牵引包:手术巾、手术刀、巾钳、消毒钳、骨圆针、手摇钻、钻头、骨锤等局部麻醉及消毒药品用具牵引针和牵引弓:骨圆针、细钢针、马蹄形牵引弓、颅骨牵引弓,2骨牵引,常用方法尺骨鹰嘴骨牵引股骨下端牵引胫骨结节骨牵引跟骨牵引,尺骨鹰嘴骨牵引,适用于肱骨穿破性骨折严重移位,严重移位的肱骨髁间骨折、肱骨髁上骨折局部明显肿胀不能进行法复位时。自尺骨鹰嘴尖端向远侧一个半横指处与距背侧皮缘1cm连线交点处进针(图17lA),
17、牵引后外观如图(171B),股骨下端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屈曲型股骨髁上骨折、骨盆骨折合并骶骼关节脱位等。髌骨上缘2cm,内收肌结节以上二横指处,由内向外侧穿针(图1-72),胫骨结节骨牵引,适用于股骨干骨折、伸直型股骨髁上骨折等。在胫骨结节最突起部垂直向后2cm,再向远侧端2cm由外向内穿针(图1-73A)牵引后外观如图1-73B,跟骨牵引,适用于小腿开放性骨折、胫排骨不稳定性骨折、胫骨髁部骨折、踝部垂直压缩性骨折等。自内躁下端至足跟后下缘连线中点(或内踝顶点下2.5cm处再向后2.5cm画一垂直线,其顶点即穿针部位),针的内侧入口低,外侧出口高,与关节面略显15倾斜(图1-74A)牵引后
18、外观如图1-74B,2骨牵引,操作方法常规备皮,剃去毛发,穿针部位消毒,铺手术巾 进出针点麻醉,重点麻骨膜和皮肤。拉紧皮肤,以刀或牵引针穿破皮肤,使针达骨膜,摇钻使其穿过骨质及对面皮肤用酒精纱布保护针孔,装上牵引弓,拧紧螺丝,装上牵引绳,挂上牵引重量,3布托牵引,枕额布托牵引:将枕额布带套在头部,系上牵引绳和重量,通过滑轮牵引。用于颈椎骨折脱位移位不大、颈椎病或痉挛性斜颈等骨盆悬吊牵引:适用对位较好的耻骨骨折、髂骨翼骨折折块相外移位、耻骨联合分离、骶髂关节分离等,(四)外固定器固定,1特点介入侵入与非侵入之间,兼收内外固定之长固定可靠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应用感染低,使用安全,(四)外固定器固定,
19、2类型单侧外固定器双侧外固定器四边形外固定器三角形外固定器半环形外固定器环形外固定器,(四)外固定器固定,3适应症 有伤口感染或严重软组织损伤需植皮者 需经常换药或视察伤口的骨折病人4操作基本要求 应避开重要神经血管 严格执行无菌要求 及时调节,确保骨折固定效能可靠,二内固定,1方法 切开复位后置内固定物 手法复位后或针拨复位后,闭合将钢针插入固定骨折2内固定器 钉板系统 髓内针系统 张力带钢丝等,第十节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一功能锻炼的分类 徒手锻炼 局部锻炼 全身锻炼 器械锻炼二功能锻炼的作用 活血化瘀、消肿定痛 促进骨折愈合 濡养筋絡、滑利关节 防止肌肉萎缩 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 扶正祛邪
20、、促进功能功能恢复,第十节骨折后的功能锻炼,三功能锻炼的术式及步骤自主锻炼 1第一阶段 伤后1-2周内,此期功能锻炼主要是使患肢肌肉作舒缩活动,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消除肿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硬。2第二阶段 伤后3-4周 以主动锻炼为主,练习肌肉的舒缩活动和关节的活动。3第三阶段 伤后5-6周,主要是加强患肢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肢体负重的锻炼。4第四阶段 伤后7-10周,做一些工作被动运功 按摩 舒筋,第十节骨折后的功能锻炼,四功能锻炼注意事项1以恢复肢体的原有生理功能为目的2一定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3不影响骨折固定4做好医患合作5必须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第十一节骨折的药物治疗,中医学认为
21、,人体是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筋骨,皆通过经络贯通气血濡养。“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因此,中医学治疗骨折时除重视整复固定和各期功能锻炼外,同时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辨证施治为基础,运用中药内外治疗,以促进肿胀消退,软组织修复,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分内治和外治法。,一内治法,初期治法1攻下逐瘀法 大成汤 桃仁承气汤等2行气消瘀法 桃红四物汤、复元活血汤 等3清热凉血法 五味消毒饮 黄连解毒汤中期治法1和营止痛法 和营止痛汤 定痛和血汤2接骨续筋法 续骨活血汤 新伤续断汤3舒筋活絡法 舒筋活血汤 舒筋汤,一内治法,后期治法1补气养血法 四君子汤 四物汤2健脾益胃法
22、健脾养胃汤 参苓白术散3补益肝肾法 补肾壮筋汤 壮筋续骨丹4温经通絡法 麻桂温经汤 大活絡丸,二外治法,敷帖法 1药膏 如金黄散 生肌散 2膏药 如狗皮膏 损伤风湿膏 3散药 如生肌八宝丹 七三丹熏洗法 海桐皮汤 上下肢洗方热熨法 坎离砂搽擦法 正骨水 舒筋止痛水,第十二节骨折的畸形愈合、迟缓愈合及不愈合,一骨折畸形愈合:指骨折愈合后未能达到功能复位要求,断端有重叠旋转成角畸形二骨折迟缓愈合:骨折在正常愈合所需的时间内,未能达到骨折完全愈合的标准,称为骨迟缓连接。三骨折不愈合:凡是骨折8个月后,骨折两断端未能达到骨性连接的称为骨不连接。,一骨折畸形愈合,成因1骨折未得到及时整复和固定,或整复骨
23、位不良、固定不恰当2去除固定过早3固定期间有不恰当的活动负重等使骨折端重新移位,一骨折畸形愈合,治疗原则1 13岁以下且畸形较轻者,可不必进行处理2 下肢缩短超过2cm,成角超过15,旋转超过30影响肢体功能,应及早治疗3 可采用手法折骨,手术等,一骨折畸形愈合,治疗方法(1)双手折顶法术者双手拇指按于骨折成角的凸顶处,用力向凹侧按压,其余四指环抱患肢用力将两端册向术侧,听到骨痂的断裂声后,再稍加大用力,使断端向相反方向轻度成角,然后提起断端复位(图1-37A-C),一骨折畸形愈合,治疗方法(2)楔形木墩法 用楔形木墩,上面有厚棉垫包裹,作为折骨的支点,将骨折畸形成角的最突部位放于木墩上,术者
24、双手分别握住骨折的两端,缓缓用力向下按压使畸形处骨痂折断,听到断裂声后且肢体畸形纠正,力线正常后即可,有时为防止畸形再现,可反方向再折断凸侧骨痂重新复位(图1-38),二骨折迟缓愈合,查找造成骨折迟缓连接的原因、对因处理一般都可获得连接。如外固定不可靠应重新调整;局部血运较差所致者,在有效的局部外固定下,外敷外用接骨丹感染引起的迟缓连接,必须改善局部引流、控制感染。,三骨折不愈合,(一)类型1增生性骨不连接 多由外固定不可靠或负重过早引起。断端高密度的改变,常使人误认为是血供不足,而实际上骨折断端血供良好(图I-40A)2萎缩性骨不连接 骨折断端狭窄、变钝、骨质疏松,骨折部明显血供障碍,营养不
25、良(图1-40B)3.坏死无反应性骨不连接 由于骨折后骨碎片与周围血管分离,骨片缺血逐渐死亡,若治疗不合理,则骨不连接更易形成(图1-40(),4骨间缺损性骨不连接 开放性骨折骨块丢失,或清创时骨块去除所致图1-40D),骨折不愈合类型(图),三骨折不愈合,(二)X线表现1.骨断端硬化,边缘增宽肥大,髓腔封闭。2.骨断端萎缩,骨质疏松变细,骨端有小的骨质硬化面,中间存在较大的间隙.3骨断端砰化,形成假关节,三骨折不愈合,(三)治疗1.采用植骨术和加压内固定治疗 适用于所有类型的骨不连接。手术时切除断端内纤维瘢痕和部分硬化骨端,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断端,其周围用自体骨移植植骨,配合有效外固定。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正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4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