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的护理.ppt
《踝关节骨折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踝关节骨折的护理.ppt(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踝关节骨折的护理,学习目标,概要,踝关节骨折较为多见,无论在日常生活中或运动场上均易发生。踝部骨折加上踝部韧带损伤,占全身损伤的4%5%。踝部骨折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多为骨与韧带的合并伤,应对骨折和韧带损伤同样重视和处理。,解剖特点,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青壮年。胫骨远端内侧突出部分为内踝,后缘呈唇状突起为后踝,腓骨远端突出部分为外踝。内踝、外踝和胫骨下端关节面构成踝穴,包容距骨体。距骨体前宽后窄,踝关节背伸时,距骨体和穴适用性较好,踝关节稳定,反之,则
2、踝关节不稳定而容易扭伤引起踝关节骨折。,解剖概述,踝关节的骨性结构由胫骨、腓骨远端及距骨组成,踝穴容纳距骨体。踝关节的稳定性由骨结构、韧带、关节囊所决定。冠状面:外踝较内踝低1cm左右;矢状面:外踝较内踝偏向后1cm,后踝较前踝更向下延伸,限制距骨后移。踝关节背屈位时稳定;跖屈位时,间隙增大,活动度增大,不稳定,易骨折。活动范围:背屈2030,跖屈45 50,内翻30,外翻30 35。,解剖特点,韧带结构:由4条韧带构成下胫腓前韧带(最薄弱)下胫腓后韧带(中等)下胫横韧带骨间韧带(最强韧),解剖特点,外侧副韧带:前为距骨前韧带(最薄弱)中为跟骨韧带(中等)后为距腓后韧带(最强韧),解剖特点,内
3、侧副韧带(三角韧带)胫距前韧带(深层)胫跟韧带(浅层)胫距后韧带(深层),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韧带结构,踝关节运动,踝关节属屈戌关节,主要运动是背屈和跖屈距骨滑车前宽后窄,当背屈时,较宽的前部进入关节窝内,关节较稳定但在跖屈时,由于较窄的后部进入关节窝内,于是足能作轻微的侧方运动此时关节不够稳固,故踝关节扭伤多发生在跖屈的情况下,病因,间接暴力:多见于跖屈扭伤。直接暴力:骨折复杂。,临床表现,症状 踝部剧烈疼痛畸形,继而出现肿胀和皮下淤血等患者不能行走,严重时足部出现循环障碍。内翻或外翻畸形,严重者可出现开放性骨折脱位。压痛,活动障碍。体征 常规体检将加剧疼痛,检查时要手法轻
4、柔。伤处有触痛后再进一步借助辅助检查以确诊。,Lauge-Hansen分型,型:内翻内收型型:外翻外展型:内翻外旋型:特征:三踝骨折,胫腓下韧带完整,不发生踝关节脱位。型:外翻外旋型型:垂直压缩型,1、内翻内收型 受伤时踝部极度内翻(即旋后)。首先外侧副韧带牵拉外踝,使腓骨下端撕脱。若暴力持续下去,距骨向内踝撞击,致使内踝发生骨折,2、外翻外展型 受伤时,踝关节极度外翻(即旋前),或被重物压于外踝,先是内侧副韧带牵拉内踝致撕脱骨折,暴力持续会使腓骨下端骨折,同时出现胫骨后唇(即后踝)骨折,造成三踝骨折,3、内翻外旋型 伤力先造成外踝斜骨折,在韧带联合水平位,向上延伸,使胫骨后唇骨折,最后撕脱内
5、踝,形成三踝骨折,3、外翻外旋型 受伤时内踝撕脱患者,接着造成下胫腓关节分离,腓骨发生斜骨折或粉碎骨折,4、垂直压缩型 常由垂直暴力引起,足的位置使负重力的分配不一,包括单纯的前后唇骨折和胫骨远端关节面骨折,AO分型,外踝横行骨折、低于胫距关节面或位于胫距关节面水平:下胫腓韧带保持完整外踝骨折为斜形且自踝关节水平斜向后上方:下胫腓前韧带有一定损伤位于下胫腓联合上方的腓骨干骨折:伴有下胫腓联合的损伤,或韧带断裂或韧带附丽点的撕脱或二者并存,A:韧带联合平面以下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下型)A1:单纯腓骨骨折 A2:合并内踝损伤 A3:合并后内侧损伤B:韧带联合水平腓骨骨折(经韧带联合型)B1:单纯腓骨
6、骨折 B2:合并内侧损伤 B3:合并内侧损伤及胫骨后外侧骨折C:韧带联合水平以上腓骨骨折(韧带联合上型)C1:单纯腓骨干骨折 C2:复合腓骨干骨折 C3:近端腓骨骨折,辅助检查,X线踝关节正、侧、双斜位;胫腓骨全长像。,右踝骨折伴踝关节半脱位,辅助检查,三维CT,治 疗,治疗前应了解一些因素:距骨与胫腓骨下端紧密接触,是骨折复位的关键,因为两踝均通过韧带与距骨相连。采用与损伤相反方向,将距骨与胫骨远端的关系恢复正常,踝关节的解剖位置将恢复,由于这一位置很难保持,故需用内固定。,内踝如此,外踝也如此。外踝或腓骨下端被认为是处理关节损伤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有时需要依靠内固定腓骨来保持踝关节的完整
7、性。下胫腓关节的分离应完全纠正,必要时需内固定。,治 疗,治疗方法,原则:在充分认识损伤特点的基础上,以恢复踝关节的结构及稳定性为原则,灵活选择治疗方案。无移位,无关节分离:石膏固定于外翻或内翻位,68周。有移位,有关节分离: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型:双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812周。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内踝:松质骨螺钉。外踝:一般用钢板。后踝:影像1314关节面时,内固定。型:切开复位内固定。,骨折的愈合过程,骨折愈合是逐渐演进的修复过程,可分三个阶段。血肿机化演进期:约周 原始骨痂形成期:约周骨痂改造塑形期:伤后周,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局部无反常活
8、动。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外固定解除后肢体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能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能在平地连续行走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从观察之日起到最后一次复查的日期,其所经历的时间为临床愈合时间。,术后X线,观察:五“P”征疼痛(pain)苍白(pale)无脉搏(pulse)麻痹(plegiae)瘫痪(Paralysis),护理观察,护理,术前护理 1、评估 评估其骨折方式、移位和粉碎情况、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相关的全身因素如年龄、身体状况以及骨质疏松等情况。对局部皮肤情况、软组织致肿胀、骨折畸形及神经血管等情况作初步评估以后,受伤的踝
9、关节应暂时固定以减少不适,防止软组织或关节的进一步损伤。如果骨折明显不稳定,应复位固定以获得较满意的位置。骨折临时对位以后,就可灵活掌握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时机,可以在软组织明显肿胀以前进行,如果肿胀已经非常明显,则应在肿胀消退以后进行,一般在1周以内。粉碎性骨折,骨质丢失及严重的软组织损伤,需要延期内固定时,应先制动及外固定架固定直到能安全的手术,护理,2、心理护理 因为疼痛,活动动能障碍,患者心情变得烦躁不安,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学会自我调节,必要时给予止痛药。3、合理营养 长期卧床,要合理安排饮食,以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平时要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预防便秘,提高自身免疫力。4、体位 因踝部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踝关节 骨折 护理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59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