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
《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二十三:临终关怀技术PPT.ppt(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临终关怀,案例,张某,男,50岁,因食欲不振、面色灰暗、进行性消瘦近一月,在家属陪同下到某医院就诊,经过近一周的检查,确诊为“胰腺癌晚期伴肝转移”。建议保守治疗。问题:1.患者得知病情出现哪些心理反应?2.患者的家人和朋友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3.患者又该怎样度过剩余的时间,护士该如何正确帮助患者?,学习目标,1正确解释临终、临终关怀、濒死及脑死亡的概念。2正确说出临终关怀的组织形式。3正确陈述临终关怀的主要内容及基本原则。4简述对临终患者及丧亲者的心理护理要点。5在模拟人身上正确完成尸体料理的操作,要求步骤正确、连贯,态度严肃、认真。6举例说明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并制定相应护理措施。,1.临终患
2、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2.脑死亡的诊断标准3.死亡过程分期及其特点4.尸体护理,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本章内容,第一节 临终关怀,第二节 临终护理,第三节 死亡教育,第四节 濒死与死亡,第五节 死亡后的护理,临终(dying)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各种疾病或损伤而造成人体主要器官功能趋于衰竭,经积极治疗后仍无生存希望,各种迹象显示生命活动即将终结的状态。,什么是临终呢?,第一节 临终关怀,一、临终关怀的概念和意义,(一)临终关怀的概念 临终关怀(hospice care)是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灵性等全面的医疗与护理照顾。其宗旨是满足临终患者身心的需要
3、,使其能舒适、安详、有尊严地度过人生最后的时期。,(二)临终关怀的意义,二、临终关怀的发展,始于1967年英国桑德斯博士在伦敦 创办的“圣克里斯多佛临终关怀医院”,被誉为“点燃了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70年代后期,临终关怀传入美国。中国始于1988年天津医科大学临终关怀研究中心的建立。,三、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四、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和组织形式,第二节 临终护理,(一)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脉搏细速、不规则,逐渐变弱而消失,心音低弱血压下降甚至测出皮肤苍白、湿冷,口唇、指甲呈灰白或青紫色,四肢发绀。,呼吸表浅,急促或呼吸变慢而费力、张口呼吸及潮式呼吸等呼吸困难症状,因无力咳嗽,分泌物堆积,出
4、现痰鸣音及鼾声呼吸。,食欲不振、呃逆、恶心、呕吐、腹胀、口干、严重者出现脱水,还可发生大小便失禁、便秘或尿潴留等症状。,肌肉失去张力,全身软弱无力,不能进行自主活动。患者吞咽困难,大小便失禁。面部外观改变呈希氏面容,,视觉逐渐减退;听觉是最后消失的感觉;语言逐渐困难、混乱。,烦躁不安,血压及心率改变,呼吸变慢或变快,瞳孔放大、疼痛面容如眉头紧锁等。,一、临终患者的身心护理,罗斯通过观察提出临终患者通常经历五个心理反应阶段。(1)先是否认(denial,否认期)(2)继而愤怒(anger,愤怒期)(3)讨价还价(bargain,协议期)(4)消沉抑郁(depression,抑郁期)(5)最后是接
5、受(acceptance,接受期,(二)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护理,五个阶段不一定完全经历/依次经历,可有反复。,1.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2.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否认期护理,(1),(2),(3),(4),护士应坦诚、温和地回答患者对病情的询问,常陪伴在患者身旁,让他安心并时刻感受到护士的关怀。,(5),愤怒期护理,忧郁期护理,协议期护理,接受期护理,护士应将患者的发怒看成是一种有益健康的正常行为,允许患者以发怒、抱怨、不合作行为来宣泻内心的不快,同时做好家属的工作。,此期的心理反应对患者是有利的,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感受,尽可能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注意安全,预防患者自杀
6、倾向。,护士应给予同情和照顾,允许家属陪伴,允许患者表达其失落、悲哀的情绪,给予精神支持,尽可能满足患者需要,并加强安全保护,预防患者自杀。,护士应提供舒适、安静的环境,不要过多打扰患者,不要勉强患者与他人交谈,尊重其选择,继续陪伴患者,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加强生活护理,让其安详、平静地离开人间。,二、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第三节 死亡教育,一、死亡教育含义,以死亡学的理论为指导,帮助人们了解死亡,了解生命的教育过程称为死亡教育。,二、死亡态度类型,乐观开朗型 寻求解脱型 顺从接受型 悲观恐惧型 死亡逃避型,三、死亡教育的意义,1有利于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提高社会整体素
7、质 3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4有利于临终关怀工作开展和普及,四、死亡教育的内容,死亡学是由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内容包括一切涉及濒死与死亡领域的知识和问题。死亡教育内容相当广泛,凡是哲学、宗教、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生物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所探讨的有关死亡问题,都是死亡教育内容。,五、死亡教育对象与方法,(一)死亡教育对象 医护人员是开展死亡教育的主体;临终患者及家属是死亡教育的主要对象;在校学生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是进行死亡教育的重点对象;向社区居民开展死亡教育,是提高全民死亡教育水平的基础。,(二)死亡教育方式 在学校开设死亡教育课程是死亡教育的基本方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任务 十三 临终关怀 技术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0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