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ppt.ppt
《伦理学.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理学.ppt.ppt(8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讲:伦理学导论,一、什么是伦理学(一)伦理与道德辨析1.“伦理”与“道德”词义解(1)伦:人伦、秩序、关系(2)理:道理、治理(3)道:道路、法则(4)德:得也,内得于己而勿失,“乡愿,德之贼也。”论语,2.“伦理”与“道德”异同(1)若严格区分,则“伦理”更强调社会、外在、客观,“道德”更强调个体、内在、主观;(2)西方文化传统强调“伦理”,中国文化传统强调“道德”;(3)但现在这种区分逐渐淡化,人们只是根据场合习惯性地区分使用这两个概念。,3.区分几个概念(1)道德行为:可以作出道德评价的行为;(2)非道德行为:不可以作出道德评价的行为;(3)道德的行为:可作出正面道德评价的行为;(4
2、)不道德的行为:可作出负面道德评价的行为;,4.区分两种判断(1)事实判断:是非真假;价值判断:美丑善恶;伦理学主要涉及价值判断,但是不排除事实判断。(2)区分两种价值(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与两种理性(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二)伦理学分类1.规范伦理学:我们应当接受哪些基本规范来指导和评价行为?为什么?以康德主义和功利主义为主导。2.非规范伦理学:关于事实上或概念上“是”什么,而不是“应当是”什么的研究。以描述伦理学和元伦理学为两大类型。,描述伦理学是道德行为和道德信念的事实研究,它以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们如何推理和行为;元伦理学涉及到伦理学推理的语言、概念、方法的分析。3.德性伦理学:
3、最初作为一个词语提出来,是为了与规范伦理学相区别,专指德性或道德品性的探讨4.近代以来,道德哲学争论中起主导地位的是规范伦理学,但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形成强大的德性伦理学运动。,(三)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相对主义内涵:(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皮浪:“绝不可能有任何合理的理由,使人去选择某一种行为途径而不选择另外的一种。”人们行为的善恶、美丑、正邪、荣辱等,都没有确定的区别。,(2)基本表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群、民族和社会有不同的道德。(3)两种推论:不存在适用于一切人、一切社会的普遍道德,无所谓绝对的善和恶;不存在道德规范间的等级差别,不存在道德
4、规范间批判和比较的可能性。,2.基本类型:(1)描述的道德相对主义:文化的多样性就决定了人的社会和心理特征的多样性,从而也决定了道德的多样性。历史资料的论证。(2)标准的相对主义:人类社会并不存在普遍的价值标准,我们不能按照某种道德标准进行跨文化的评价,而只能按照行为方式、社会习俗所处的文化自身的标准来评价。否则,产生投射错误。,(3)认识的相对主义:它不仅承认文化是多样的,人的社会和心理特征是由文化决定的,而且激进地认为,不存在人类思维和人性,反对人类心理统一性的概念。(4)认识的相对主义最为脆弱。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无论人们相距多远,只要同属于人类,就可以互通语言;但无论如何刻苦练习,我们无法
5、和狮子畅所欲言。,3.支持的理由:(1)道德观点的多样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2)道德判断的不确定性:情理与法理,孰轻孰重;(3)道德情景的差异性: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4.思想局限:(1)混淆了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的区别,“月印万川”;(2)割裂了道德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关系,孟子:“经”与“权”;列宁:相对中有绝对;黑格尔:按照一个准则行动,就是一个迂阔的人;善意的谎言。,(3)夸大了人际间与文化间的差异,只要是人,具有人的生活形式,他们的文化对于我们来说都是可以理解的;(4)道德相对主义在逻辑上自相矛盾,它一方面把道德见解相对化,另一方面将相对主义观点绝对化;(5)道德相对主义消解
6、了崇高,推到极端就是主观主义,走到终点就是怀疑主义。,5.理论优势:(1)反对盲崇权威的价值观,强调用事实说话,以展示不同的人、民族怎样用自己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这就要求准确地描述事实,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框架,而是要用对方文化内部的语言、标准来理解这种文化中的社会行为。,(2)反对文化霸权,努力尊重不同文化中的习俗、习惯,并承认甚至容忍不同的道德价值观的合理性;对不同的道德准则、社会习俗努力采取价值中立的态度,努力对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不同的道德观采取容忍甚至认同的态度;例如东西方文化冲突、基督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冲突。,6.实践启示:(1)在价值多元化社会中寻求共享的价值观,承认并
7、尊重价值取向上的差异性和多样性;(2)既明确应该信奉、遵循什么样的道德规范;又尽可能客观公正地以价值中立的态度解释各种“地方性道德知识”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合理性;(3)既重视德目学习,又关注道德判断力、敏感性和行动能力的培养。,第二讲:利己主义,一、利己主义的两种形式(一)心理学利己主义:任何人自愿的行动最终都是由他对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望所引起的。苏格拉底与格劳孔:隐身戒指。1.什么是个人利益(1)快乐论:X符合或构成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当且仅当,在他的一生中,总的说来,它能够给他带来最大的快乐。吸毒后产生的幻觉,快乐而非利益。,(2)欲望满足论:X符合或构成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当且仅当,它是行动者
8、最想要的。吸毒成瘾的人,最想吸毒,但并不符合其利益。欲望并非总是自利的,可能是利他的,更可能是损己的,甚至根本无实现的可能性的。,(3)客观名单论:X符合或构成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当且仅当,X或者属于对于行动者有实际内在价值的事物的逻辑一致的集合,S1;或者属于由S1决定的对行动者有外在价值的事物的逻辑一致的集合,S2。对行动者有内在价值的事物是一个开放的集合,要依据行动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但一般包括行动者的生命、自由、知识、理智和幸福等。,2.个人利益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吗?(1)行动者的个人利益并非是行动者合理行动的唯一根据,也并非是唯一值得追求的目的。(2)在许多情况下,当有些行动目的和行动
9、者的利益冲突时,依然值得行动者追求。(3)在许多情况下,追求个人利益并非总是最合乎理性的,而且一味追求个人利益有时会导致不合理的结果。例如“囚徒困境”。,(二)伦理学利己主义: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最大限度地符合行动者的个人利益。1.概念澄清(1)伦理学利己主义不是主张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愿望自由行事;(2)伦理学利己主义和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道德吻合;(3)伦理学利己主义并不存在理论上的自相矛盾。,(三)伦理学利己主义的合理因素1.理论意义:(1)政治制度安排;(2)经济人假设。2.实践意义:(1)与其道德说教,不如将道德要求和个人利益相联系;(2)肯定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利益的权利。,(四
10、)伦理学利己主义为什么不能成立1.它和我们日常生活中无法反驳或怀疑的道德要求相违背(1)道德要求的价值无法还原为非道德的价值;(2)道德所代表的价值,如共同利益,无法完全还原为个人利益。2.它解释日常道德行为和要求的理由往往很难接受3.它不能解释和评价道德行为的动机。,1.“当我们对任何一种行为予以赞成或不赞成的时候,我们是看该行为是增多还是减少当事者的幸福;这些行为不仅要包括个人的每一个行为,而且也包括政府的每一种设施。”边沁2.“功利主义要求在他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幸福之间做到严格的公平。”密尔,第三讲:功利主义,一、功利主义的一般特征(一)结果主义:行为的正当性由意图中的后果决定。(二)幸
11、福原则:带来最大幸福与最小不幸的行为即正当行为。(三)一视同仁:每个人的幸福被看成同等重要。(四)经典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在各种可供选择的行动中,它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大众幸福。,二、对幸福的两种理解(一)内在主义:1.伊壁鸠鲁:灵魂的无纷扰2.密尔:快乐而没有痛苦;不幸就是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A快乐的量;B两种不同质的快乐;3.问题:悲喜交加是否幸福?痛并快乐着是否幸福?宗教似的狂热是否幸福?,边沁快乐计算法,快乐的强度。行为A带来了40人的快乐,每人的快乐强度是2,那么总的快乐强度是80;行为B带来了10人的快乐,每人的快乐强度是10,那么总的快乐强度是100。行为B优越于行为
12、A。,快乐的持续时间。行为A给3个人每人带来了8天的快乐,那么快乐的总和是24天;行为B给6个人每人带来了2天的快乐,那么快乐的总和是12天。行为A优于行为B。,快乐的确定性。行为A有90%的可能给8个人每人带来5天的快乐,那么快乐的总量是36天;行为B有40%的可能给10个人每人带来7天的快乐,那么快乐的总量是28天。行为A优于行为B。,快乐的远近。吸毒可以给你快感,但随之而来的是痛苦,不符合功利主义。让一个有烟瘾的人戒烟,他会感到很痛苦,但这种痛苦派生的快感要超过痛苦本身,因此是符合功利主义的。,快乐的丰度。行为A带来10单位的快乐,该行为引发的快乐的可能性是60%,那么快乐的总量是6。行
13、为B带来10单位的快乐,该行为引发的快乐的可能性是80%,那么快乐的总量是8。行为B优于行为A。,快乐的纯度。行为A产生了12单位的幸福以及6单位的不幸福,那么净幸福的总量是6单位。行为B产生了10单位的幸福以及1单位的不幸福,那么净幸福的总量是9单位。行为B优越于行为A。,快乐的广度。行为A使我幸福,并且使其他两个人幸福;行为B使我不幸福,但是使其他五个人幸福。行为B优于行为A。,(二)外在主义:1.亚里士多德:幸福不仅取决于行动者的内在主观状态,而且取决于其外在的客观状态。2.俗语:身在福中不知福。3.问题:犬儒学派们是否不幸福?外在的客观状态 的标准是什么?如何设定?,三、功利主义评价(
14、一)优点1.简单明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2.避免道德论证中的循环论证;3.有效解决了道德义务的冲突问题;4.为新的社会问题提供指导原则;5.以非道德的善推导出道德的善,有利于社会政策的制定。,(二)不足1.导致忽视或否认个人的正当权利和利益;2.导致“超道德”的道德要求,一视同仁紧张人际关系;3.过分突出了行动的效果的价值;4.过分突出了快乐作为唯一有内在价值的欲求对象;5.计算不可能的,计算太残酷,个体偏好不可加总;,(二)不足6.可能忽视分配公平;7.适应性偏好难以处置;8.其它。,四、行为功利主义与准则功利主义(一)行为功利主义行为功利主义以澳大利亚的斯马特为代表,他主张:行为的道德价值
15、必须根据其最后的实际效果来评价,道德判断应该以具体境况下的个人行为的经验效果为标准,而不应以它是否符合某种道德准则为标准。,(二)准则功利主义准则功利主义以美国布兰特为代表,认为人类行为是具有某种共同特性和共同规定的行为,其道德价值以它与某相关的共同准则的一致性来判断,因此,道德判断不应以某一特殊行为的功利结果为标准,而应以相关准则的功利效果为标准。规则不能因为特殊情况的需要而被放弃。普遍地遵守这些规则会比遵守任何可以替换的规则能产生更大的功利。,第四讲:康德主义,一、善良意志(一)概念解释1.意志:能够抵制各种自然或非理性的欲望,按照自己的原则观念行事的能力;2.善良意志:按照普遍的规范性原
16、则(道德律/义务)行动的能力;3.“除了善良意志外,在这个世界上,甚至在这个世界之外,没有任何事情能够被看作是无条件的善”。,(二)行动的道德价值1.真正具有道德价值的行动是体现或表达了善良意志的行动,即行动的动机必须是出自并仅出自善良意志;2.一个行动道德上是正确的,当且仅当,它为一个具有善良意志的人将会遵循的原则所要求;3.善良意志除了让行动服从普遍法则本身以外,别无其它选择,这个法则必须是绝对命令。,二、绝对命令(一)绝对命令与假言命令1.如果行动的善是工具意义上的善,即该行动是作为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那么,该行动所隐含的准则就是假言命令;2.如果行动的善是自有的善,该行动所隐含的准则就
17、是绝对命令;3.两种命令的区别在于行动的价值,而非假言判断或非假言判断,假言判断可表达绝对命令。,(二)绝对命令 的表述:我必须以这样的方式行动,按照这一方式,我也能够要求我的准则成为一个普遍的法则。1.准则:任何理性的人在采取认真的行动时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遵循某种原则,这就是准则,也是行动的理由;2.普遍法则:它包括自然的普遍法则和自由的普遍法则,自然的法则表达的是物理的必然性,自由的法则表达的是道德必然性。,3.行动者按照某种准则行动道德上是可接受的,仅当行动者能够要求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每个理性的行动者都将这个准则看成是行动的法则,并依照其(仿佛依照自然法则)行动;4.一个行动道
18、德上是正确的,当且仅当,行动者能够不矛盾地(始终一致地)要求行动准则的普遍形式成为一个自然法则。,(二)绝对命令 的应用1.我们首先要找出这个行动所隐含的准则;2.其次,我们将这个准则变成一个普遍原则的形式;3.最后,我们判断行动者能否始终如一地要求普遍原则成为一个普遍法则。如果能,则上述行动道德上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4.几个例子:自杀、做出不打算遵守的承诺等。,三、绝对命令(一)手段的善与目的的善1.目的的善:它的善不依赖于任何其他事物的善,或者说,即使将它和所有其他事物分隔开,它依然是善的;2.手段的善:它的善依赖于“目的的善”而存在,或者说,它是直接或间接地作为实现“目的的善”的
19、手段。,(二)绝对命令的表述:一个行动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行动者在行动中从不将任何人仅仅作为手段。1.要将一个人作为自身的“目的”对待,将他的理性本质作为自身的目的对待,作为具有自有价值的对象对待,就是要尊重这个人;2.尊重人就是要尊重一个理性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和理由行动的权利。违背他的意志,就是冒犯了他的尊严,没有将他作为目的自身对待。,3.当甲方采取有意行动时,必须满足如下条件:乙方卷入甲方目的的行动是建立在乙方自愿、知情和许可的基础上的;A.自愿:不能采取强迫的手段迫使乙方卷入实现甲方目的的行动;B.知情:不能在欺骗或隐瞒乙方的情况下使乙方卷入甲方目的的行动;C.许可:甲方对乙方所采取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伦理学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0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