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2023年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情况报告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意义“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素质,师德师风为魂。强教必先强师,强师必先强德。从历史长河来看,我国是具有几千年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数千年来,我国在教师道德修养方面,以师德师风为核心,形成了极为丰富的、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师德师风传统强调立德树人,强调教育不仅要育人,同时还要树人。陶行知先生指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优良的师德师风传统,需要我们不断传承和发扬。从师德师风建设本身来看,学生从教师的品格和行为中学到的东西,比教师所教的东西还要多。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要素。影
2、响学生成绩的因素,首先是学生个人特质和家庭背景,其次就是教师队伍质量。教育是年青一代系统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存在是一套观念、情感和实践的体系,是从社会内部形成的巨大道德力量和一整套社会规范,社会化不完全是自发形成的,是要通过教育,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承给代乂一代。因此,加强教师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注重师德师风涵养,厚植教育情怀,既是引导学生对生活、对社会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帮助其理解和体验社会存在的价值,了解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之间的意义联结的基本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指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建构个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现实需要。从政策导向来看,党和国家历来非常重视师德师
3、风建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对广大教师提出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如争做“四有”好老师,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坚持四个相统一”,即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当好“四个引路人”,即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这些内容,为新时代师德师风内涵建设提出了原则性要求和方向性指导。师德师风事关学生成长,事关社会风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教师职业角色本身具有多元性,
4、师德师风建设也就具有整体性、关联性。既要不断完善其内涵建设,同时还要不断改进相关制度与机制,完善师德师风内涵建设是基础,不断改进相关制度与机制是保障。二、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要求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师德师风建设的规则与规范,既规定了“人师”的要求,也规定了“经师”的要求。(一)职业规范与职业操守作为一种职业,我国教育相关法律中制定了最基本的教师职业规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力,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
5、质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二章第八条明文规定,教师要“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此外,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较广泛的职业操守要求。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的相关内容,以及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规定的十个“不得”和一个“严禁”,既是底线,又是不能触碰的红线。(一)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国家倡导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良性发展。自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来,各地区各学校重点从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宣传、师德师风考核、师德师风激励、师德师风监
6、督、师德师风惩处及师德师风保障等方面加大了实践探索的力度,逐步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按照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有些地区或学校通过加大师德师风建设经费支持力度、建设师德师风基地等方式,正在不断深化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改革与探索。(三)开展常态化的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提升教师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素养是理想信念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必备的政治素养。2022年4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师培养培训课程,将
7、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首要必修课程,开展常态化的学习教育”。一方面,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考察,确保政治方向正确。另一方面,强化党建引领,带领全体教师自觉拥护党的领导,让教师成为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倡导者。做到“红线”不能碰,“底线”不可越。从当前的制度体系建设情况看,政策规范对实现道德价值具有保障作用,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但由于制度规范条目化、规范化,具有强制效应,因此,现实中师德师风定位往往受制于当前的师德师风教育政策,而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减弱教师道德主体的自我主动性。三、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探索机制建设是手段,也是重要的保障。
8、近年来,在国家的积极倡导下,各地区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目前,基本上建立了常态化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实践探索。(一)健全完善教师荣誉制度建立了以“人民教育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为代表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和以“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教师”为代表的教师选树宣传体系。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连续开展“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寻找最美教师”“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评选”等表彰活动,涌现出“人民教育家”“时代楷模”等一大批好老师,他们用实际行动塑造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是全国教师的楷模,也是千千万万好老师的缩影。(一)强化教育
9、家精神引领教育家精神的生产过程是人的意义世界遵循“感性-理性一精神”的跃升路径,必须经历丰富的感性劳动实践,才能培育出教育家的共情、共知、共识。第一,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陶冶高尚的理想情操,厚植教师的教育情怀和爱心,深耕师德师风修养和专业基础,发挥身先示范的教育涵养功能。第二,加强教育家精神的研究,进一步凝练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内涵、特点及实践规律,为强化教育家精神引领体系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第三,加强教育家精神引领的制度体系建设,具体可从加强正面教育、引导教师自律自强等方面激励广大教师成为“大先生”。“大先生”是新时代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导向,各地区因地制
10、宜采取个性化培养方案,建设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等,关心支持区域内名师、名校长的成长。有些地区给予资源支持,做到“一人一策”;还有些地区各横向部门之间协同合作,共同营造名师、名校长成长发展的良好教育生态。“大先生”的成长发展,应贯穿于职前教育到职后教育全过程。尤其应着手于职前教育阶段,具体可从筑牢理想信念、健全培育机制、强化实践模式、传承师德师风文化、培植育人情怀五方面进行培育。这既是师范生师德师风养成的现实要求,也是提高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涵养的时代价值诉求。(三)建立师德师风失范惩处制度师德师风违规惩处是规范师德师风行为的有力保障。现阶段师德师风惩处呈现出制度导向更加严格、需要通过负面清单建立相关
11、惩处制度等特征。国家加大了师德师风违规惩处力度。一是建立师德师风失范曝光平台,健全师德师风违规通报制度,起到警示震慑作用。二是治理师德师风突出问题。把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从严查处,一经查实,要依规依纪给予组织处理或处分,严重的依法撤销教师资格、清除出教师队伍。三是建立并共享有关违法信息库,健全教师入职查询制度和有关违法犯罪人员从教限制制度。推行负面清单和师德师风严重违规全行业禁止准入制度,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开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工作的通知相关内容,依法推开相关工作,严格落实从业禁止制度。为严把教师入口关,夯实教师队伍质量,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教职员工准入查询制度。目前,国
12、家通过持续通报违规典型案例、研究制定教师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设立师德师风违规指导性案例库等一系列方式进步规范师德师风行为的惩处制度。各地区严格遵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卜项准则中规定的十个“不得”和一个“严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和管理,制定了相应的防范机制和应对措施,对造成社会上不良影响的师德师风失范行为及时组建专项小组进行相应的教育或处置,坚决落实“一票否决制”。实践表明,强化师德师风失范行为的防范和惩处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一些缺乏师德师风规范意识的教师起到了定的震慑和警示作用。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有效界定师德师风失范行为,这需要政策层面尽快给出指导性意见。(
13、四)探索师德师风考核机制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发布,其中第9条指出,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各地各校将师德师风考核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落实师德师风第一标准。一是实行“一票否决制”。二是发挥师德师风考核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提醒作用,及时招考核发现的问题向教师反馈,并采取针对性举措帮助教师提高认识、加强整改。三是强化师德师风考核结果的运用,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应评定为不合格,并取消在教师职称评聘、推优评先、表彰奖励、科研和人才项目申请等方面的资格。实践表明,师德师风考核应趋于制度刚性化、方法多样化、主体多元化,才能发挥最大效果。目前,各地
14、各校依据相关文件基本上制定了师德师风考核实施细则,但普遍存在制约因素多、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具体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i是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定性表述多(且内容宽泛),定量考核少(且标准模糊):考核方法缺乏可操作性,考核结果欠缺真实度,主观色彩浓厚。二是师德师风考核分值在整体考核中所占比重不大,只要不触及规范底线,不参与先进考评,对整体考核结果影响不大。三是考核评价重形式不重结果运用,没有真正与绩效考核等挂起钩来。针对现实中面临的实际问题,XX省XX市按照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要求,从政治方向、教书育人等十个方面设立了两类五十项负面清单。加大教师评估指标体系中教师践行职业道德水平和能力
15、等层面的考核力度,通过清单式管理,具体探索破解师德师风考核难题的路径。XX市的做法,在推动师德师风从“软指标”变为“硬约束”,破解全国师德师风评价难、落实难、推进难的难题方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前,考核中需要把握以下儿个问题:一是落实主体责任,主动及时发现问题,防止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二是严格考核程序,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公开和实效;三是要正确区分教师正常履职和师德师风失范的界限;四是考核结束后,层层做好统计分析,掌握区域内师德师风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做好督查,保障考核的顺利进行。(五)建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责任制度自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奖惩是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16、机制的重要一环,到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中小学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实施“一票否决制”,再到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学校落实责任主体机制,师德师风建设经历了从重视问责结果的后续管理(奖惩)到强化问责结果的后续管理(“一票否决制”),再到重视问责体系的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的过程,体现出我国师德师风问责政策设计日益趋于完善。各地区在落实责任主体方面主要有以F三方面措施: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建设“一把手”工程。如XX省XX市、XX省XX市建立党组成员分片包校管理体系,实施包保学校师德师风党组成员负责制,抓实师德师风建设。包保学校出现师德师风问题,追究
17、教师直接责任、校长管理责任、党组成员领导责任。XX市成立由县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及市宜各学校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领导小组,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责任状,压紧压实属地责任、领导责任和监管责任。二是分级落实责任。如江苏省扬州市强化市级、县级和学校三级责任:在市级层面,建立教育、人社、财政等部门分工协作、紧密配合的工作机制(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进行相关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工作。在县级层面,建立并落实领导责任制,教育主管部门发挥日常管理作用。在学校层面,落实主体责任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0三是实行清单式管理。如XX省XX市全血推进“一清单四机制I”师德师风闭环管理。研制了XX市中小
18、学(幼儿园)师德师风负面清单XX条。研制并推广充分体现杭州教育特色的教师聘用合同、全市教师职业生涯数据库,覆盖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健全师德师风违规查处机制,健全违规通报问责机制。教育作为公共服务必然需要构建起领导责任体制。从目前来看,地方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人应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实践表明,不少地区强化各部门的领导责任,压实学校主体责任,实际探索落实责任主体。对地方主要领导实行教育业绩(包括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制度,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坚持失贡必问,问责必严,实行“一票否决制”。(六)强化师德师风监管体系建设为保证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运行,各地区在强化师德师风监管体系建设方面主要
19、有以下几方面举措:一是为了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地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多方参与的师德师风监督机制。加强政府督导,将各级各类学校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落实情况作为对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测评内容,以及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师德师风问题多发的领域开展专项督导等。加强学校监督,各级各类学校要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学校及教育主管部门举报电话、邮箱等信息,依法依规接受监督举报。强化社会监督,探索建立师德师风监督员制度,定期对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情况进行监督评议,向教育主管部门反馈,将监督评议情况作为学校及领导班子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建在健全师德师风违规查处通报和报告制度,探索师德师风违规行为监测、核查、处理
20、、通报一体化管理机制。目前,在强化监管体系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监督为主,预防措施较少,师德师风违规查处机制还相对较弱:另一方面是缺乏专职监管人员,对师德师风违规或失范行为的防范,以及应对能力等方面缺乏专业支持和保障能力。(七)抵制教师污名化行为教师职业不同于一般职业,其教育性特质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好的专业素质,因此教师身份历来备受社会关注。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广泛传播,社会上出现不少针对师德师风的负面舆情,使得教师群体因污名化而职业声誉受损。一般来说,出于传播效应的需要,一些媒体在事实选择上容易出现偏向,个别教师的“越轨”行为成为媒体传播的喜好。网络
21、媒体以点带面、增强噱头、恶意炒作,对教师群体的污名化行为,显然并不符合整体教师的真实状况。对此,需要坚决杜绝,否则严重影响教师形象,扰乱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容易削弱教师群体的积极性,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教育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2023年6月,教育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推进暨师德集中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会上强调了师德师风违规“零容忍”,同时强调坚决查处对教师不实举报和污名化等行为,坚决维护教师正当权益和职业形象,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困。强化媒体监管,促进政府及社会多部门协调合作,形成联防联治,共同治理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媒体的规范性。同时,加强相关法治建设,强化媒体职业操守,规范媒体行为,提高媒体的自律性。各地区各学校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过去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重业务、轻政治、轻法规的局面,广大教师正不断提升政治思想素质,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意识。不过,有偿补课、体罚学生、违规收费收礼等问题仍然是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需要着手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引起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在师德师风管理方面,不但要坚持顶层设计,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还要不断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点在师德师风教育、师德师风考核、师德师风监管体系建设等层面认真抓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1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