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超越性.docx
《【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超越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超越性.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讲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超越性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我们追求的不是中国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同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各国一道,共同实现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在比较文明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文明发展以其“中国特色”打破了西方对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的垄断,超越了西方文明的狭隘性,推动世界文明多样态发展与良性互动。其超越性包括三方面指向: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先验认知,中国独立自主地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超越了“资本至上”
2、的发展逻辑,从“资本逻辑”跃升为“人民至上”的文明发展逻辑,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作为文明实践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超越了“文明冲突论”的道路陷阱,倡导世界文明和谐共生、共同发展。超越“西方中心论”的先验认知人类的近现代历史是围绕现代化和全球化而展开的。自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国家凭借近代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制度和与资本主义制度相契合的价值观念逐步搭建起现代化的基本框架,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进程,开拓了资本主义的现代文明。率先完成现代化的西方国家,凭借着自身的先手优势,将其他非西方国家和地区判定为“落后”,并将其殖民、侵略视为对落后地区的“开化”,向世界各国兜售西方是世界文明
3、“中心”的认知,进而将其他国家和地区判定为“落后”,并将其殖民、侵略视为对落后地区的“开化工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可以说,“西方中心论”是以西方的视角审视世界所得出的结论,只看到T“从属”关系,而忽视了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可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立足中国现实基础上的现代化实践,标志着一种新的
4、人类文明形态的出场,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实践拓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人类现代化整体性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等特征,突破了将西方化等同于现代化的话语垄断,彰显了“中国智慧”,为其他后发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中国经验,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文明标识,超越了“西方中心论”的先验认知。超越“资本至上”的发展逻辑“以资本为中心”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这种发展逻辑充分发挥了资本在资源配置和效率提升方面的积极作用。但是,资本作为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最主要的动力,既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中国式 现代化 道路 文明 超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