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与重大意义.docx
《【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与重大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与重大意义.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讲稿】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与重大意义现代化是指目前人类社会所能达到的最先进的状态。现代化不仅包括经济层面的增长与结构型转变,更包含社会学、政治学方向的改进,是一个系统性概念。一个经济体走向什么样的现代化、如何走向现代化不仅有经济基础的影响,还有历史文化政治等因素。“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具有典型性和创新性。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鲜明的特色、最显著的优势和最有力的保证。中国式现代化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本质属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根
2、本所在,具有决定性作用。(一)中国共产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还是革命派的尝试均以失败告终,未将中国带入真正的现代化进程,政治上未取得彻底革命、经济上仍处在半殖民状态。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牢牢掌握经济工作主导权,逐渐成为领导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面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对以往现代化的全面总结,包含过去一百年的经验教训I,将指引中国实现更高维度的现代化。(二)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现代化社会主义运动在苏联解体后进入低潮,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推行“西方现代化”,其基础是欧
3、美的现代化,以欧美经验和拉美等国的失败教训为依据,以西方、非西方的二元范式来分析,以此划分传统部门与现代部门,推行“经济自由主义”“政治民主制度”,实际是以西方现代化为标准来衡量非西方经济体的现代化,突出以资本主义发展为主的倾向,进而得出西方化等于现代化的论断,忽视了现代化背后的差异性,未考虑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同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现实国情、内外环境等因素,暴露出西方现代化理论的片面性,出现政治撕裂、贫富分化、资本无序扩张、经济危机等种种弊端。而中国式现代化属于社会主义范式,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克服西方现代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资料占有之间的矛盾,能最大限度解放
4、和发展生产力,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制度和政策层面对资本加以引导,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手段。二、深刻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鲜明特征(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是一个国土面积广袤、人口规模巨大、地区差异悬殊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如何快速实现现代化,是世界性难题、世纪性考验。西方发达国家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走“串联式”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以“并联式”发展模式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长期稳定的“中国奇迹”,在短时间内走完了西方国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2022年,中国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也是近百年来
5、第一个总量GDP达到美国70%以上的国家,进入了加速赶超的关键节点。全球80个富裕国家和地区人口加起来约11亿人,而中国14亿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深刻改变世界经济格局、重塑世界贸易秩序。(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于2020年解决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近半个世纪为世界减贫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只有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才能维护好发展的成果。共同富裕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创共享来实现,它是一个长远目标,要充分预估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必须分阶段、分目标进行。现阶段要更加关注“如何公平分配蛋糕”,防止贫富差距加剧导致社会总需求收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党课讲稿 党课 讲稿 深刻 理解 把握 中国式 现代化 本质 特征 重大意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2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