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docx
《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式顼代化的比较优势现代化作为人类追求自我确证、自我完善乃至生活美好的一种必然选择,寄托了人类的共同情怀和诉求。但因为各国社会制度、历史积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差异性,世界各国关于现代化道路的追求与探索既有相似之处,更有立足自身国情的民族特色。人类终结于“自由民主制度”的神话更是在扼杀其他现代化路径存在的可能性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自身的悖论和困境暴露无遗。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在努力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的过程中诞生了。可以说,兼具批判和继承双重身份的科学社会主义,引领人类思考和走向一种新的发展道路,创造着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发展模式,推动着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中国一个后发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
2、经长期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这是一条决非“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之路,具有其他现代化不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逆转的新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优势,对于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比较中扬长避短,坚持走自己的路,保持战略定力,深化历史自信,掌握历史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效应和现实意义。一、人的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的比较优势显然是指中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在现代化发展上相比较而存在的优势。这种比较意义上的优势,可以从
3、普遍性和其特殊性整体把握。从普遍层面言之,历史生成于主体之人的实践活动,也即人在时空中的场域展开。现代化是人类追求自身美好生活的一种实践活动。从特殊层面观之,西方现代化是西方国家和人民追求自身美好生活的一种活动,中国式现代化则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活动。究其根源,现代化是人的一种主体实践活动,表现为人在现代化中的创造能力,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生动体现。在此意义上,有学者指出,“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呼唤和确认人的主体性,彰显人的主体性,逐步走向充分有效地调动每一个个体的主体性,实现个体主体性与集体主体性、个人利益与集体
4、利益有机统一的进程,可见,融合现代化的普遍特性和自身特殊属性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本质性建构,是他们现实物质生产实践及其产物在时空中的展开,在对外部环境的承继、突破、革新和超越之中,创造了不同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实现了人作为主体存在的自我确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式现代化最显著的优势。从近现代政治史上看,政党是阶级的组织,而从“发展论”来说,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它以不同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并把领导阶级斗争、实现国家转型作为中心任务。迈入现代化进程中的人类在其几百年来的现代化征程中昭示: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绝不会是一场逻辑的思维风暴或思想演算,也不会
5、是听之任之所谓顺其自然的现实累积,而是与一个先进的政治组织以及其科学的权威性的领导、动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些在实际上已经达到或者可以被认为达到政治高度稳定的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至少拥有一个强大的政党。”历史经验表明,发展中国家对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简单复制往往导致其现代化进程处于不稳定甚至动乱之中。这种异化的政治逻辑使得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走向“邪路”直至失败。实际上,政党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承载的历史使命与奋斗付出,表征着现代化道路的不同样态,尤其对处于历史转折点上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引领作用。在作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一历史之间的诸多答案中,中华民族的前途依然风雨飘零、不知归处。带领
6、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中国共产党成为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抉择。中国共产党是“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政党,它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秉持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的“人民本位观”,使主体领导实现美好生活的本质力量在客观世界中得到合目的化和合对象化,也就必然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支撑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勇于自我革命、致力文明更新、擘画战略蓝图,彰显强烈的历史自觉、历史担当与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在“两个结合”中重建了自己的历史主体意识,扎根和激活了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力量,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核心
7、。作为领导者,党是中国式现代化得以成功的关键所在。中国式现代化由“四个现代化”“两步走”“三步走”“新三步走”到“新两步走”演变而来,印证着中国共产党在每一个历史转折的紧要关头,以宏阔的大历史观审时度势,推进中国现代化的正确决策,“使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历史的中华民族全面迈向现代化,让中华文明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工(4)历史昭示,只有坚持党的正确领导,才能结束近代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有效调动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消除各种思想障碍,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推动现代化建设稳步前进。所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本
8、质要求的第一位,“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工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优势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现代化模式的本质所在。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和搞好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党对于现代化的目标引领、价值引领、思想引领、路线引领、组织引领的重要作用,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维护和提升党的引领优势和组织优势。人民群众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坚持创造主体与享受主体相统一。“世界上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早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就明确提出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的重要判断。现代化的实现有赖于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挥,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践自觉。这体
9、现为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作为主体的自主性,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和实践智慧。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因此,现代化必须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创造性。历史已经戳破西式现代化“人人生而平等”的神话泡沫。苏联现代化在发展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民的需要,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与认同,最终走向失败。无产阶级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属性,确保了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中的主体地位,遵循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理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中致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
10、展,进而凸显其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奉行人民立场和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石,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要秉持的基准。正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及其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下,我国从一穷二白到盛世中国,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改革到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等,这些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摸着石头过河的产物,使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优历史主体维度上理解中国共产党百余年历史,实际上在保持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中续写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精神谱系史等的历史线索,贯穿其中的是对人民群众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主体地位的高度肯
11、定。“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质言之,作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力量,人民群众不仅为中国的整体发展进步提供了坚实支撑,而且也构成了观照中国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变量。“真正的现代化就是人的现代化,是人不断实现着自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蕴含超越资本逻辑的现代化实践,它超越了建立在对物的依赖性上的“半截子”式的资本主义现代化,突破了苏联式现代化忽视民众需要、损害人民利益的根本局限性,建构出以人民至上、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导向的现代化道路。这不仅是因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获得成功的本质和经验,还在于党和国家深深植根于人民,在现代化进程中能够有效彰显人
12、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伟力。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坚持一切发展为人民,“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式现代化成就满满的获得感中,中国式现代化真正实现了创造主体和享受主体的有机融合。主体是历史观的重要范畴,历史也是人作为主体的活动过程。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领导主体,人民群众则是历史发展进步的建设主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主体,在于其革命理论和实践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扫除了现代化发展的绊脚石,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领导主体与人民
13、主体是内在统一、本质一致的,共同构成现代化中的人的优势。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群众通过现代化实践,自觉将内外环境、目的手段、过程阶段具体地联系起来,在与历史客体多层面的对象性关系中,完整地勾勒与体现现代化建设的图景风貌。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性,但也不能轻视历史主体的作用,最终“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唯一具有社会首创能力的阶级”的人民群众,不仅构成中国社会历史逻辑展开的原初基础,也是推进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主要动力。总之,“现代化不能只见物质不见人”。中国式现代化从“走自己的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中国式现代化新
14、道路”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实践逻辑,对人类现代化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这种贡献恰恰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二、物的优势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物”给予的深厚坚实支撑。这个“物”在静态层面指代“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既包括生产力等的物质财富,也包括具有物质属性的制度及其相应体制;在动态层面则表现为制约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物质生产过程。在社会与人的相互生成和彼此规定中,支撑历史主体展开现代化建设的制度设计、创新机制等方面形成的“物”优势,在推动历史进步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搞现代化的国家都要依靠一定的制度基础和社会制度,这是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决
15、定着不同现代化道路和模式的制度性质。中国式现代化与其所依存的社会制度和机制密切相关,具有独特优势和内生传统。当前世界存在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两种现代化路径。一系列生存与发展的叠加问题促使人们不能不理性比较不同现代化模式之间的共性与殊异。与具有先发优势的西方现代化相比较,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体现为从“世界远我”到“世界有我”再到“世界向我”的实践历程。制度及创新机制的根本差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以及所具有的可持续性、可借鉴性。强大的社会主义制度依托力。近代以来,人类历史发展表明:“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不仅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也是一个
16、集中反映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性范畴,更在归根到底意义上体现为以客观强制性稳定社会秩序的规范性范畴。“中国搞现代化,只能靠社会主义,不能靠资本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制度基础和内在定向,遵循历史更迭的客观必然性,在不断完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体制机制中,设计与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制度体系,巩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成果。与经济危机、政治危机、生态危机、就业危机频现的“西方之乱”相比,中国式现代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凸显了自身的制度优势。比如,将社会有机体聚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动员和整合社会资源,给人们带来和谐稳定的秩序和高效率,创造出了“风景这边独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现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
17、所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从本质上而言,现代化的展开既是不断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提升社会生机活力的过程,同时也依照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建构新体制、新机制进而不断完善制度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制度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内在构成,扎实稳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建设是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的支撑力量。7O多年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有效克服和规避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各种弊端和不足,如贫富差异不断增大、无产阶级遭受严重等级剥削、精神道德颠倒滑坡、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破坏等,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内在矛盾中,祛除了以资本
18、为中心的现代性困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是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是人类制度文明史上的伟大创造”,这种制度“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发展到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的规模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质言之,我们的制度之所以具有显著优势,在于紧紧抓住社会基本矛盾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规律,充分协调构成制度系统的要素及其内部结构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既自觉依循历史演进规律又实事求是从客观存在出发,走出了一条党的领导与人民至上相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在4O多年改
19、革开放和7O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时空中,在构筑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以确保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中,在融通中国与世界的优秀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中,在“五位一体”协同发展为人的发展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创造了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和现代化建设史上新的文明形态。于此,我们恪守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通过“中国之治”实现了发展与稳定、统筹兼顾与重点把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世界大势与历史主动的动态平衡的中国智慧。当然,我们既要看到“东升西降”的发展趋势,更要承认“西强东弱”的现实局势,保持两种制度合作与斗争之间的内在张力,注重价值引领与制度保障的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式 现代化 比较 优势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2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