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的讲话精选五篇.docx
《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的讲话精选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的讲话精选五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年是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第3个年头。我们每年都在这个时候召开一次工作现场会,请各市和各有关部门领导到工程进度快、工作有特色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和经验交流,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很好。昨天,与会同志考察了嘉兴市的一些整治建设工程,上午,国富同志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了系统的总结和具体部署,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明确要求,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就深化认识、深入实施这项工程,再强调两个问题。一、正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深化对“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认识从这两年的实践来看,各地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工作热情不断激
2、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部门协同配合更加密切,农民群众满意度也越来越高,确实体现了我去年在湖州会议上讲的,这项工程是统筹城乡的“龙头工程,全面小康的“基础工程,优美环境的“生态工程,造福农民的“民心工程:这表明省委、省政府的这项决策是正确的、及时的、得民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这项工程实施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各地工程进展不很平衡,工作和投入的力度也不太一样,这种差距虽然有客观因素,但说到底是领导重视程度和思想认识高度的差异。我们一定要从当前所处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的高度,按照“走在前列、干在实处”的要求,结合实施浙江省统筹城
3、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进一步深化对实施这项工程重大意义的认识,切实把实施这项工程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带动了统筹城乡发展各项工程建设,体现了“两个趋向”转换规律的要求。这项工程是在我省工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的时代背景下,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状况而实施的。两年来的实践表明,这项工程的实施,在各地掀起了统筹城乡规划和建设的热潮,农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千万农民饮水、生态富民家园、万里绿色长廊、万村文化阵地、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各项工程建设都配套推进,营造了统
4、筹城乡发展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初步形成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机制,对统筹城乡发展起到了龙头带动作用。对照胡锦涛总书记“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我们感到,这一工程的实施,对促进从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向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历史性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纵观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程,人均GDPlOOO美元至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是“第一趋向”向“第二趋向”转变的关键时期,但这一转换不是自动实现的,需要执政党和政府主动地去推动和促成。韩国上世纪70年代的新村运动,就是政府主动地去推动这种转变,实现从
5、城乡差别发展到城市一体化发展的成功范例。另外,有些发展中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虽然经济增长也很快,但由于没有主动地去推动这“两个趋向”的转换,从而出现了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过度扩大,社会动荡不稳的问题,掉进了有增长无发展的“现代化陷阱:目前,我省城乡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从根本上扭转,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根本突破,推动“第一趋向”向“第二趋向”转换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因此,我们一定要按照“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建设机制,尽快改变农村建设和社会事业滞后的状
6、况,着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两个趋向”的转换。(二)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顺应了农民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愿望,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各地的实际来看,村庄整治搞得好的地方,都有效推动了农村全方位的建设,不仅村庄环境得到了整治,而且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通过改水、改路、改房、改厕、改厨,使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带动了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许多农民过上了像城市居民一样的文明生活,确实对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起到了“基础工程”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时期,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从国家统计局农村全面小
7、康的监测评估报告来看,我省农村全面小康的实现度为58.1%,位居全国省区第一,但与上海、北京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主要的弱项在于社会事业、社会保障、农民文化素质、资源约束、生态环境等方面,而这些方面又恰恰是当前农民群众最期盼的愿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对这些方面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带动和促进作用,并且有利于形成人改造环境与环境影响人、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改变与人的素质提高良性互动的机制。显然,只有把大部分村庄整治改造成全面小康的农村新社区,全省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才会有扎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要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大实施这项工程的力度。(三)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
8、程的实施,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体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得好的地方,不仅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了城乡融合和城乡关系的和谐,也优化了生态环境,净化了水资源,节约了土地资源,促进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这项工程建设还同农村文明村、文化村、卫生村、民主法制村紧密结合起来,极大地改善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邻里关系,促进了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我们不能就村庄整治论村庄整治,而是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对实施这项工程的理解。(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体现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千村示范、万
9、村整治”工程的实施,对城乡关系、农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以及政府的职能行为都有多方面的影响。这项工程建设有利于打破农村封闭落后的思想观念,突破城乡分割的发展状况,推动农民的分工分业,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有利于对国民收入分配的调整、土地制度和乡村管理制度的改革形成“倒逼机制”,推动城乡配套改革;有利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变过去政府只抓城市规划建设、不管农村规划建设,只修“官道,不修“村道”,只重经济发展、忽视社会进步的观念和做法。从实际来看,这一变化是可喜的,但只是初步的。有些地方领导至今还认为,城市建设是政府应该管的,村庄整治建设主要应该由农民自己搞,把城乡差距、
10、贫富差距的扩大,归咎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原因,这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自由市场经济,忽视了政府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的区别,就在于政府是否发挥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如果对城乡建设不进行规划指导,对国民收益分配、城乡关系不进行调节,那么城乡、地区、贫富差距就会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结构就难以消除。因此,我们要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高度,进一步健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建设机制,更加主动地发挥政府对这项工程建设的主导作用,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更加主动地推进城乡配套的改革。(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促进了以人为本理念
11、的确立,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这项工程在老百姓中特别有口碑,被誉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二成为老百姓“最满意的工程“o工程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有效改变了各级干部在老百姓中的形象,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受计划经济年代工业化赶超战略和城乡差别发展战略的影响,各级往往强调先生产后生活,偏重经济增长,忽视民生改善,偏重生产设备的更新,忽视生活设施的改造。在这些年的发展中,也存在发展观和政绩观的偏差,一些地方对涉及到民生问题的小康社会的实现度和老百姓的满意度重视不够,以致于农村建设被“边缘化工村庄整治工程
12、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民生,而且对经济发展也能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是遵循时代发展规律的,是顺应民心民意的,是符合中央精神的,实际效果也是好的。推进这项工程建设,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和转型时期的一项关键举措。近年来,中央领导对我国农村建设问题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就是引导我们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和建设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温家宝总理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农村税费改革会议上也提出,要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我省正在实施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际上是
13、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也是缩小城乡差距的战略举措,得到了中央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是抓得及时、抓得正确的,也体现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通过这两年多“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群众基础,我们要再接再厉,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努力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走在前列。二、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央最近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重要论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向现代化迈进的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着眼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现在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14、设,与过去抓的新农村建设有很大的区别。过去是就农村建设抓农村建设,现在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和建设机制,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建设全面体现小康社会水准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内涵丰富、领域广阔、任务多样的系统工程,主要任务应该涵盖“五大建设即农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农村现代社区建设、现代农民素质建设、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及城乡配套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主要目标是要通过几年的发展和建设,实现三改一化即把传统农业改造建设成为具有持久的市场竞争力和能持续致富农民的高效生态农业,把农村传
15、统村落改造建设成为让农民也能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传统农民改造成为能适应市场经济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有技能有道德高素质的现代农民,形成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去年,我在湖州现场会上强调,“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要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来进行。现在看来,农村新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我们现在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就是要以建设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农村新社区建设为重点,以村庄的整理和整治建设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统筹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科学规划城乡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居民社区建设,推动社会公共资源向
16、农村倾斜、城市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促进乡镇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农民居住向农村新社区集中、农田经营向农业专业大户集中,把传统村落整治建设成为规划科学、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环境优美、服务健全、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生活富裕的农村新社区。(一)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愿望、时代特征、与时俱进要求的建设扩容机制,不断丰富拓展工程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在两年多的实践中,各地都在不断丰富扩充建设的内容,探索有效的建设机制。我们从嘉兴的现场和各地的交流材料都可以看到这种可喜的变化。今后一个时期,要结合“十一五”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要求,争取把大部分村庄
17、改造建设成为农村新社区。一是从单个村庄的整治建设扩大到连片整乡的整治建设。发达地区和有条件的经济强县(市、区),对所有的村庄都要进行整体的规划整治建设,建设一批全面体现小康水准的农村新社区。二是既要抓村容村貌的改善,又要抓生态环境的长效治理。注重建立城乡联动的垃圾和污水集中处理网络体系。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和山区县要把村庄整治建设的重点放到生态环境整治上,推广衢州、丽水的经验,从花钱少、见效快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村庄环境清洁卫生入手,推进村庄整治建设。三是把中心村集聚建设与城乡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以中心村为重点,建设农民集中居住的农村新社区,以农村新社区为连结点,把城镇的公共交通、医
18、疗卫生、文化教育、电信电视、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引入农村新社区。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文化普及和思想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四是因地制宜地把村庄整治建设与特色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认真总结推广安吉、临安等地大力开展以优势产业为依托的特色村建设的经睑。城郊地区要结合城中村、镇中村改造,自然村整理,中心村建设,引导村集体积极发展物业经济、休闲农业;纯农区、山区、渔区要结合生态富民家园的建设和各乡村的特色优势产业,打响绿色农业村、红色旅游村、蓝色渔乐村、古色古香的文化村等特色村的品牌。(二)建立健全体现资源节约和城乡一体导向的科学规划机制,不断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和社会效益。目前我省正处于工
19、业化、城市化加速推进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时期,又面临土地、水、能源等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和推进生态环境整治的艰巨任务。从各地的实践来看,优化城乡的生产力和人口布局,推动城乡产业的集聚发展和人口集中居住,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因此,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一定要走资源节约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建设路子。要抓住当前编制“十一五”规划和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有利时机,按照进一步提升城市化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修编完善现有的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一定要与完善后的城镇体系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以及整治建设规划相衔接,为今后几年的城镇建设和
20、“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打好基础。在完善空间布局规划的同时,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并做好规划之间的衔接工作,切实防止规划与规划的扯皮。同时,“四个强省”建设的规划,也要充分体现农村是重点。要按照“四个集中”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按规划有序地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特别是环杭州湾地区和其他县(市、区)的城郊区,都可以率先进行成片的村庄整理,按照“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迁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推进村庄集聚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从浙江目前的情况来看,非农建设用地极度紧缺,前几年通过农地整理获得非农建设用地指标的潜力已经挖尽,现在通过村庄整理
21、和宅基地置换是获得非农建设用地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各地借鉴土地整理的政策,开展“村庄整理”,把村庄集聚与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村庄整理节余出来的土地,用于商业性的出让开发,土地收益归农民集体所有,主要用于中心村和新社区建设,政府则可以解决非农用地指标紧缺难题,为招商引资腾出发展空间,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有关部门对村庄整理项目要优先立项。要树立“生态立村”的理念,把建设生态村作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与农地污染、水污染的治理和建立畜牧养殖小区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广沼气工程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在开展村庄环境整治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农庄、生态文化村、生态旅游村,把
22、农村丰富的生态资源转化为农民致富的绿色产业,像奉化滕头村那样,打好“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致富的路子。(三)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资建设机制,不断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和群众的参与度。从这几年情况看,凡是工程建设搞得好的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和社会的参与作用都发挥得比较好,工程的建设比较快,实施的效果也比较好;相反,这项工程建设进度比较慢的地方,主要原因在于政府的投入力度比较小,群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社会各界也很少关心和参与。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农民自己的事情,社会各界都有参与建设的责任。为此,必须通过建立一个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和社
23、会参与的有效机制来推进工程建设。当前,应该进一步强化党委、政府在工程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的力度,对村庄整治所需资金,政府要采取从财政预算内安排一部分,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一部分,部门项目配套一部分和规费收取减免一部分的办法来解决。在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要重视调动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使村庄整治建设成为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村民和集体都要为建设美好家园作出贡献。投工投劳集资要坚持“自愿、自助”原则,提倡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不搞按人头摊派,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多作贡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整治建设。要推广金华市的经验,通过开展魅力村庄参观和评选活动等宣传发动工
24、作,让示范村发挥激励和示范作用,形成“群众催着干部干、干部竞相争着干”的你追我赶的建设氛围。同时积极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捐资赞助村庄整治建设,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深入实施。(四)建立健全改革先导、城乡互动、政策配套的制度创新机制,不断增强工程建设的活力和动力。这几年,各地在推进这项工程建设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土地指标不足、建设资金短缺,建设立项环节多、收费多,村庄拆并难、旧房拆除难、宅基地置换难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土地制度、财政制度、项目审批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产权制度等方面城乡配套的改革。郸州、绍兴、温岭等不少县市通过积极主动的改革探索,破解了工程建设中的一些体制性、政策性难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深入 实施 示范 整治 工程 讲话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38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