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docx
《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枫桥经验研讨材料及心得体会7篇篇一,共七篇学习践行2023年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交流发言材料及心得XX市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的社会治理,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也是地方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近年来,XX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从优化治理理念方式入手,在共建共治共享方面着力,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显著增强。XX市连续12年获评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2017年9月被中央综治委授
2、予“长安杯”荣誉称号。一、以共建提升治理能力我们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风险评估机制,出台XX市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实施细则,把征求各方意见尤其是群众建议作为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先后叫停13个重大项目,暂缓实施2个项目,对5个项目提出防控风险建议,防止了决策一出台、问题跟着来。整合服务资源,发挥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职能,构建常态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实现了村居每周、乡镇每旬、县市每月定期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按照现场处置、社会面防控、舆论引导“三同步”原则,完善各方参与的维稳处突机制,增强了处置突发事件的有效性和针对性。2015年6月,在“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处置过程中,第一时间进行正向
3、舆论引导,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处置,实现了“四个百分百”,即遇难者遗体百分之百打捞、党NA比对百分之百成功、遇难者遗体百分之百在XX火化、遇难者家属百分之百零事故离荆,XX干部群众展现出的“大义大爱”得到全国各地、社会各界的广JZ赞誉。二、以共治激发治理活力我们坚持社会治理的重点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紧密结合,社会治理的方式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相适应,形成各方参与、共同治理的格局。在民生矛盾较为集中的领域,注重激发社会组织的内生动力,不断加强医疗调解委、交通调解委、司法调解委等组织建设,建立医疗调解组织6个,专家库人数达到466人,近两年调解医疗纠纷1257起。市律师顾问组深入企业开展“法律体检”
4、,累计服务事项200余项。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吸收保安、保洁、治安巡防、出租车驾驶员等为志愿者,占居民人口比例达到13虬把重视群众诉求、回应群众诉求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力度化解信访问题,落实信访“三到位一处理”,集中开展“百日百案”突出矛盾化解行动,坚持市领导包案,化解率达到85%,信访秩序明显好转。高度重视社会治安,扎实开展治安环境优化行动,加快建设“六网一圈”,推动巡警、特警、交警、铁警、武警联勤;全市视频监控探头总量4万余个,建成治安卡口73处;坚持大案要案和小案小事两手抓、两手硬,始终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严打高压态势,突出打黑除恶、打击“盗抢骗”和“黄赌毒”,圆满办结公安部督办
5、的多起案件,中心城区抢劫、扒窃案件同比下降48.3%和12%;以提升治安满意度为出发点,深入推进“平安六小工程,4年来,排查整治小案件、小事故、小纠纷等“六小问题”4.4万余件。三、以共享增强治理实效共建共治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民共享。我们把网格化服务作为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平安XX的重要举措,作为增强群众获得感的重要载体,全市以300500户为单位划分网格8297个,配备网格员9580人。推行网格内党务、政务、商务、农务、法务、警务、工务、医务等八务合一,网格化下沉服务职能200项,每年处理居民各类诉求L5万余起,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均等的社会服务。定期走访“两代表一委员”,深入推进“群众进警
6、营”“检务进社区”“田间法庭”“法务前沿”等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每一次走访、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广泛开展立足基层的群防群治工作,“小手牵大手、平安一起走”“沙市老姨妈”“居民说事”“小巷访事”“十户百店联防”“平安洪湖赤卫队”“法治道德讲堂”等一系列群防群治工作品牌深受群众欢迎,“平安就在身边”成为群众新的获得感。篇二学习和践行2023年度新时代枫桥经验发言材料、心得体会全面深化社会面火灾群防群治工作近年来,XX区在社会面火灾防控工作中,以除隐患、保安全、降风险理念为引领,实现了“不起火、不冒烟、不亡人”的工作目标。一、实施三项捆绑联动机制,促进消防安全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XX区
7、充分整合公安派出所警力、网格化组织和群防群治力量,加强应急联动和协同作战能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形成了“部门互助共赢、公民积极参与、力量全面部署、机制落地生根”的联勤联动局面。一是实行消防专员与公安派出所所长捆绑。XX消防支队按照“一所一警”的工作原则,派遣27名监督员进驻33个公安派出所,扎实履行工作部署、义务指导、人员培训等职责。消防支队与公安分局联合印发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督查方案,针对公安派出所消防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察。二是实行辖区警务室与微型消防站捆绑。消防支队联合辖区警务室,对全区492个社区微型消防站进行督促指导,落实人防、物防、技X防措施,确保专职消防队员重点时段24小时在岗
8、在位。在做好微型消防站“建、管、训、用”的基础上,探索建立消防中队、消防监督员、警务室、社区微型消防站4个作战单元的编组,实现微型站接警出动,社区民警、监督员、消防中队随警而动的联动体系。三是实行消防支队与群防群治力量捆绑。区综治办与区消防支队建立情报共享机制,将辖区8万余名群防群治力量与消防专治力量捆绑作战,充分扩大群众参与程度。二、总结经验、强化措施,形成社会面火灾防控长效机制。区综治办会同区消防支队认真总结成功经验,针对不同场所、不同行业、不同建筑、不同群体,提炼出可操作性强的八大措施,在全区予以广泛推广。一是持续紧盯彩钢板房、大跨度大屋脊建筑、商市场、抵离京场所、交通场站、大型活动举办
9、地、餐饮娱乐、大型商市场、旅游景点、石油化工企业、宾馆饭店、出租房屋、地下空间、高层住宅小区等易发生火灾,可能造成影响的不托底、不放心场所,列出负面清单,加大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力度,督促单位落实主体责任。二是常态化开展三查改、两劝导、一报告消防网格321工作,各街乡镇等属地单位组织群防群治力量按照看护人员、应急人员、巡查人员工作职责,开展网格巡控工作。三是严禁电动自行车进入居民住宅楼停放或充电,实名制落实巡查看护人员,加强散放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巡查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四是督促施工现场、重点单位、一般单位对其重点部位、重要场所开展巡查检查,确保消防安全。五是督促居民院落、社会单位常态化配备消防水桶
10、及消防用水,冬季做好防冻措施;要求社区警务室与微型消防站常态化对所辖社区进行巡查检查,及时处置初起火灾。六是落实高层公共建筑专职消防安全负责人及高层住宅建筑楼长工作职责,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巡查,组织实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七是督促餐饮、单位食堂等场所定期开展烟道清洗工作,加大对燃气管线、煤气罐软管检查力度,防止发生火灾。八是加强消防宣传培训,定期组织对各级网格人员、微型消防站队员、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重点岗位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教育引导居民自觉清理可燃物、畅通消防车道、正确使用电气设备。三、建立政府购买消防培训服务模式,提高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一是按照政府主
11、导、财政出资、机构承办、消防监管的工作思路,区综治办联合区消防支队制定了XX区政府购买消防宣传培训项目工作方案,区政府将政府购买消防培训项目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内容,同时拨付专项资金120万元纳入政府采购框架,确保了全民公益属性。二是建立政策有支持、经费有保障、执行有力量的三有工作体系,明确了消防培训承办机构招标办法、服务资质、经费使用等事项。在市场准入环节,政府严格把关,要求服务承包商必须满足必要条件。三是建立完善部门联动参与、摸底定制方案、预约上门服务、全程监管验收的四步走工作流程,成立由职能部门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的考核组,全程监管培训工作实施,把考核评估结果作为政府支付的依据,推进
12、全民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与社会专业机构、优质资源的融合式发展,提高消防工作的社会化水平。目前,己开展培训720余场,培训人员74余人,确立了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工作模式。篇三某某单位理论学习组关于开展学习新时代“枫桥经验”发言材料及学习心得一弘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纠纷多元化解法治化“枫桥经验”既是我国政法综治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也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基层社会综合治理的金名片。新时代“枫桥经验”蕴含了丰富的法治元素,与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民族凝聚力日益增强的时代,也是多元社会矛盾交织叠加、国家治理能力不断面临
13、挑战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直面新时代的多元社会矛盾,坚持以法治化解机制取代人治化解机制。究其着力点,一是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三是践行公平正义的价值原则,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司法机制;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普法机制。“枫桥经验”是植根于中国基层社会中专群结合的治理经验。它通过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和服务群众及时预防和化解基层矛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内涵不断丰富和完善,从基层治理经验发展为依法治理的典型模式,对构建
14、具有中国特色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意义。一、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一)枫桥经验的时代传承与实践发展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的干部群众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枫桥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毛泽东同志于1963年11月对此作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枫桥经验”,并提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高度重视,2003年主政浙江时就不断创新和发展“枫桥经验”,2013年10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为纪念毛泽东同志批示“枫桥经验”50周年大会又再次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枫桥
15、经验”意义重大,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好经验。五十多年来,“枫桥经验”历久弥新,在坚持中不断发展,在变化中不断创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枫桥经验”是诞生于特定地域的基层社会治理具体实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在不断发展与完善,在以下方面出现了新的变化:一是基本理念发生变化,逐渐发展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不局限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宗旨;二是转变为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新模式,而不仅仅是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三是从群防群治转变为三治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四是增加了心防的内容,健全了“人防、物防、技防和心防”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转变;五是基本方式发展成为了智慧治
16、理;六是目标价值从社会治安转变为“大平安。正是这些变化赋予了“枫桥经验”丰富的时代内涵与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和法治中国的推进相一致。由此,新时代“枫桥经验”这一与时俱进的法治概念应运而生。(二)新时代枫桥经验中蕴含的法治元素新时代枫桥经验产生于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大背景,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丰富发展和创新的。这蕴藏着许多法治元素,既包括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也包括了一些具体的法制建设。有学者指出,“枫桥经验”虽是来源于具体地方治理的实践,但既有促进新时代中国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的创新性价值和实践意义,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社会基因和法治土壤。据此总结为新时
17、代基层治理中的法治模式,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要求的应有之义。1.依法治国要以人民为中心“枫桥经验”的核心是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是目标,“发动和依靠群众”是根本途径,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灵魂和精髓。毛泽东同志在1963年11月与公安部负责人谈话时就明确指出做好群众工作能够有效维护社会治安。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的全部活动之中。新时代“枫桥经验”正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了群众路线与法治精神的结合。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精髓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如果将群众作为工作对象和工作客
18、体,就违背了其实质,正是由于其解决了“为谁治理、治理为谁”的问题,通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塑造和培育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内生动力,进而深化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2 .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基层社会治理不仅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是国家治理的难点。创新是“枫桥经验”的灵魂所在,根据不同时期形式任务的要求,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蕴涵的法治意识不仅体现为民众对国家法律的遵守,还体现为民众对村规民约等软法规则的尊崇,促进了群众自治与国家法治的相互融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其中就明确指出要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等社会自治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
19、重要作用。通过这些规范引导基层民众增强法治意识,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努力在基层推动实现依法治理。至此,新时代“枫桥经验”实现了从基层预防化解矛盾的具体做法到基层社会依法治理模式的飞跃。3 .良法善治的价值取向新时代“枫桥经验”是共建共治共享“大平安”的新经验。新时代的平安建设要求疏导社会情绪、化解矛盾纠纷,管控社会风险,扩展了“枫桥经验”的社会效应。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对平安和谐的要求也从安全感提升为幸福感,构建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保障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平安格局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追求
20、。这也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是良法善治的价值取向。(三)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多元化解纠纷机制的内在联系“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问题”是“枫桥经验”的突出特点,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基层开展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让人民群众充分参与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的全过程,这体现了“枫桥经验”在源头上和根本上预防化解矛盾。新时代“枫桥经验”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经验的典范,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具有很强的制度优越性。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多元化解矛盾纠纷机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素材,通过整合化解矛盾的社会资源,构建多元参与、相互强化、合作治理的解纷机制,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体系。从内涵丰富
21、、理念先进、生命力强大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构建和完善大有裨益。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一切工作必须具备的底气和勇气,是“四个自信”的具体体现。二、加强重点领域的风险评估,完善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社会矛盾的本质是人际关系的冲突,而法的本质则是人际关系的规范与调整。因此,社会矛盾的形成与既有法律规定的内容紧密相关,科学立法是以法治机制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首要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多元社会矛盾的发生集中于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因此,从化解社会
22、矛盾、维护稳定局面的目标来看,目前应重点针对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完善立法机制。要重点针对公共服务保障问题,完善化解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些短板和难题,恰是多元社会矛盾发生的集中地,因此构成社会建设领域立法工作的针对对象。完善化解民生领域社会矛盾的立法机制,应围绕重点、有的放矢,在源头上保障发展成果共享与社会和谐稳定。一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标达成为契机,抓紧在国家层面实现居民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障的法律化,防止地区性打折扣现象、缩小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差距。二是针对全
23、国范围内都很突出的失业、失地、失房问题进行专项研究,在充分掌握民情民意的基础上科学、民主立法,遏制由三失现象引发的暴力事件和刑事案件增多的趋势。三是对目前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行业规定进行立法规范,从而减少和化解群众在医疗、择校、从业等领域遭遇霸王条款或奇葩协议引起的冲突。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而执法主体及其活动必然以某种特定的政治立场为前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党的二十大报告这一重要论述,为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
24、提供了政治立场的基本遵循。要科学民主开展行政决策,在源头上避免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行政机关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化解多元社会矛盾的执法机制,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科学民主开展行政决策。一是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为执法活动奠定充分的民意基础。2012年,江苏启东排污决策引发严重暴力冲突等事件说明,一些行政机关罔顾民意,甚至刻意压制群众呼声而武断决策,是造成党群关系紧张、政府声誉受损的重要原因。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需要开展一系列密切沟通群众与行政机关信息传递的工作,如推行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时代 经验 研讨 材料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4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