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指南.docx
《自治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治区智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指南.docx(5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自治区智慧园区建设指南(2023年)1 贝U2 .总体目标3 .建设思路4 .建设原则4.1. 系统规划、统筹推进4.2.数智融合、开放创新4.3.政府引导、园区主体4.4.标准引领、梯度培育5.总体建设架构5.L总体业务架构5.1.1.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5.1.2.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5.1.3.园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5.2.总体技术架构6.建设内容及要求6.1.基础设施层.6.1.1.基础设施.6.1.2.通信网.务层服据务应希服境台数服慧运LN工工工4.4.6 6 6 6 6 6 66.4.2.能源管理6.4.3.生态环境6.4.4.招商引资6.4.5.应
2、急安全6.4.6.企业服务6.4.7.项目服务6.4.8.智慧共享6.4.9.政务管理-1-3-4一5-5-5一5-5-6-6-7-7-8-8-101010-11-1314-15-161819-19-20-20-21-22-23-25-25-252626292929292929303030313132323232333435363737383941426. 4.10.产业协同7. 4.11.智慧园区指挥调度一张图.8. 4.12.终端呈现层9. 5.信息安全体系建设10. 5.1.网络信息安全管理11. 5.2.态势感知安全系统12. 5.3.信息安全防护系统13. 5.4.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
3、估7.运营管理7.1. 智能运营中心7.2. 运营架构7.3.组织机制7. 3.1.组织设立7. 3.2.机制保障8. 4.运营服务7. 4.1.政务服务7. 4.2.招商服务7. 4.3.增值服务7. 4.4.物业服务14. 4.5.系统运维15. 障体系16. 进实施9.1.建设进度安排9.2.竣工验收流程附则1术语定义附则2:参考依据1.附件:智慧园区建设成果评估体系L总则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宁夏要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宁夏赋予了时代使命、注入了强大动力、提供了重大机遇。对全区开发区在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自
4、治区关于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宁党办发202193号)、自治区开发区总体发展十四五规划、开发区整合优化和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宁党办发(201882号)均明确提出建设区、市、开发区三级联动的统一管理平台和打通开发区内各部门间的应用服务平台的要求,提升创新要素集聚和综合配套能力,有效提升开发区管理服务水平,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推动一三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国家级、自治区级智慧园区试点示范。近年来,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分别建设了很多服务于工业经济领域的信息化平台,但均相对孤立运行,形成大量信息孤岛,未进行综合集成和数据湖建设,不能对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价值
5、挖掘,无法对工业经济决策、宏观调控形成强有力支撑。当前,受管理体制、人才储备、技术实力、资金投入等因素影响,缺乏统一的规划布局,开发区层面重复建设、多头建设、低水平建设和重建设轻管理等问题仍然突出;数据不兼容、数据治理滞后、系统整合难、业务协同差、安全隐患多;数据资源开放程度低,要素供给和保障能力单一,多点联动的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难以形成。按照试点探索、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参与、整合资源、协同发展、创新驱动、力求实效的原则,结合双控双碳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四大改造等地方相关政策,加快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
6、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信息技术与园区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激发园区发展新动能,增强园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能力引领智慧园区创新升级,全面提升全区园区发展水平,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信厅组织编制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智慧园区建设指南,以此指导五市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开发区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工作。本指南适用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智慧园区地市级大脑、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业园区名录中所有园区的智慧园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维、服务、保障及评价活动。本指南在实施、应用过程中,各单位如有修改、补充的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宁夏回族自治区工信厅园区处,以便今后进
7、一步修订参考。2 .总体目标按照自治区开发区总体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开发区智能化升级,为打造一批国家级智慧园区试点示范的要求,以智能化设施、智慧化应用、智能化模块为载体,以经济运行预测预警为核心,以先行指标数据算力为保障,构建“1个区级核心平台-5市工业大脑-24个开发区”架构体系的自治区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平台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区级监管指挥平台和对内对外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全区范围管理决策、公共服务、环境保护、节能降耗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实现园区管理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强化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平台在园区落地应用,建立全区工业经济管理体系、工业企业、
8、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要素资源保障部门和企业广泛参与的,能够为企业赋能增效的智慧园区生态,实现开发区各类生产生活要素互通与协同,提升跨行业、跨专业、跨部门的数据资源治理水平,全面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加快数字技术和开发区深度融合,努力将全区24家开发区打造成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自主创新,促进招商引资,集聚集约发展的创新型智慧园区。满足国家、自治区对开发区数字化管理、智能化提升的指示要求,满足开发区、工业企业多维度现实需求。3 .建设思路自治区考虑全区智慧工业园区建设进度,减少投资成本,避免重复和无序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管理”原则,采取“统建+自建+引导”模式,推进智慧
9、工业园区建设。软件建设方面,在多次调研、论证基础上,引导规范统一建设经济运行“招商引资”“应急安全”“生态环境”“能源管理”“政务服务”“项目管理”“产业协同”“企业服务”“智慧共享”部署到全区各工业园区。各园区按自愿原则选择平台后续运维服务,园区可选择自行运维,也可选择平台商运维,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务外网与信创云资源为支撑,向全区各智慧园区提供资源,用于平台业务部署和数据采集处理与应用。硬件建设方面,依据园区规模、产业类型、入驻企业等因素考量,分类对每个园区进行了智慧化硬件建设造价评估,按照评估造价总额给予一定比例补贴。4 .建设原则1.1. 统规划、统筹推进强化智慧园区建设顶层设计,在充分
10、系统谋划、突出重点,强化全自治区资源统筹协调,深化各地市、各园区协同联动,绘制一张蓝图、减少重复建设,形成全自治区智慧园区建设“一盘棋”。1.2. 数智融合、开放创新坚持以两化融合为主攻方向,深化数据赋能,将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作为园区产业优化、提质挖潜、降本增效的主要手段,基于平台实现各类要素资源集聚、开放、共享,打造形成开放合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园区产业生态。1.3. 政府引导、园区主体突出政府政策和资金对智慧园区建设的引导、鼓励、扶持作用,强化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和园区的主体地位,鼓励国家级科研机构、专业领域优质企业等多方力量参与智慧园区建设、运营、筹资和管理,以项目为牵引充分调动
11、社会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4. 标准引领、梯度培育围绕信息基础设施、业务支撑体系、园区管理平台等开展标准体系建设,提高全区智慧园区建设的前瞻性和指导性。开展智慧园区建设分级评价,强化示范引领,打造一批特色突出、水平领先的智慧园区样板,以评促建推进自治区智慧园区建设迈上新台阶。5.总体建设架构5.1. 总体业务架构宁夏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采用“1+5+24”自治区一地市一园区三级架构。“1”是1个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5”是5个地市级工业大脑,“24”是24个园区的子系统,通过“1+5+24”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建立技术标准统一、资源汇聚融合、系统综合集成、精准服
12、务产业的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宁夏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以自治区信创云为基础,采用云计算架构构建,采用“自治区一地市一园区”三级部署模式。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全面部署在云端,分级部署自治区级主节点、地市级分节点、园区级基本节点。宁夏工业大数据综合管理与应用系统、宁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揭榜平台等已有平台通过外网实现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园区管委会网络中心数据交互。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各节点通过已建设外网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园区管委会网络中心进行数据交互。(宁夏智慧园区
13、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业务参考框架见图1)图1宁夏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业务参考框架5.1.1.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需要打通多个已建设平台、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资源,以实现集成化服务。系统通过与全区工业大数据平台、电力需求侧平台、168平台、重点领域工业互联网赋能与公共服务揭榜平台,以及各地市级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对接,以满足自治区对智慧园区管理的需求。(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架构图见图2)功能模块数据交换数据库图2自治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架构图5.1.2.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各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开展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
14、管理服务平台,全面整合和汇聚本地市产业发展、政务服务等各类数据资源,并与自治区级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数据融通共享。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需要与园区级智慧园区信息系统数据打通。各个园区通过数据交换系统将数据交换到信创云,再通过信创云与地市级智慧园区信息进行交互。(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架构见图3)。数据库功能块数据交换园区级智慧园区信息系统图3地市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功能架构5.L3.园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各开发区管委会牵头,开展园区级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通过云、通信网及感知终端等基础设施的部署,实现园区各类人员、设备、环境等数据的全面获
15、取。为了更加便捷地管理数据,同时为了节约信创云存储成本,园区级智慧园区信息系统采用混合部署方式,将安防管理、物业管理及应急响应等模块相关的信息数据采用本地化部署的方式进行管理;环境保护、能耗管理、商务管理、金融服务、人才招聘、产业分析及项目管理等模块采用云化模式管理,所有模块与地市级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对接,实现数据融通共享,实现与其它园区及地市级信息系统的联动。5.2.总体技术架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信息系统主要分为基础层、数据环境层、平台层、应用服务层、展示层。基础层主要涉及支撑园区信息系统顺利运行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包括终端、通信网络、服务器资源基础设施;环境层主要涉及信息系统运行的环境,
16、主要涉及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平台层主要涉及提供跨平台应用框架和底层通用服务,为各个应用系统的运行、开发与部署提供支撑作用的基础平台,包括数据支撑、服务支撑、接口等;应用层主要涉及利用支撑平台提供的环境与服务实现各种应用系统的业务逻辑处理和信息服务,包括政务管理、运行监测、产业协同、企业服务等各类应用。(宁夏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架构见图4)。里除准强I器lalsllll mHS身手 黄蒙 aMJ宁,,密区第含现务平M._ _ 或至全 M安全图4宁夏智慧园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图6.建设内容及要求6.1. 基础设施层6.L1.基础设施A指挥中心园区应选取适宜场所建设智能运营中心
17、,主要建设内容包括装饰装修、大屏、配套音视频设备等。装饰装修宜本着降本增效原则,以满足运营中心功能需求为基础,避免铺张浪费、豪华装修。显示大屏推荐选用具备CCC认证的主流厂家LED显示屏,像素间距不大于1.25mmoA移动端园区开发的移动端应用应适配市面主流手机型号及操作系统,包括但不限于:(1)操作系统:HarnlOnyS2.O及以上,Android6.0及以上,IOSl2及以上;(2)网络制式适配:应支持接入电信运营商4G、5G网络,以及Wi-Fi热点接入。APC端园区开发的PC端及WEB端应满足如下要求:(I)WinciOWS端应用应该支持WlNlo及以上操作系统;(2)WEB端应支持主
18、流浏览器,包括但不限于IE浏览器、EDGE浏览器、Chrome浏览器、FirefoX浏览器;(3)多媒体应用应该支持HTML5技术。A感知端感知端包括摄像头、RFID及传感器,应满足如下要求(1)摄像头应达到108OP及以上清晰度要求;(2)摄像头监控范围应覆盖园区内所有交通路口、高危生产区域及贵重设备摆放区域;(3)RFID标签物理特性应该满足IS0/IEC14443识别卡无触点集成电路卡一-PlCC第一部分物理特性的相关要求;信号接口应满足ISO/IECl5693识别卡无触点的集成电路卡附近式卡中标准接口的相关要求;(4)传感器应满足园区检测点安全性、准确性、可靠性、可扩展性、容错性等相关
19、要求。6.L2.通信网网络传输层应充分考虑超前布局,利用当前成熟的网络组网技术及最新的5G信息通信技术,为后期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等应用场景提供应用支撑,建设绿色、高效、可靠的通信网络。6.L2.1.园区内部专用通信网建设A有线通信网有线通信网主要应以光纤为主,包含自建光纤和租用运营商裸光纤两种建设方式,实现光纤入企、千兆接入,企业平均接入带宽达到IoOMbPS及以上,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光纤网络建设应合理实用,适度超前。从通信主机房到主要光交接点光缆应不小于24芯,推荐采用48芯或以上,建议优先考虑园区主干光缆网络成环。主要建筑或接入点密集的建
20、筑接入光缆应不少于12芯,推荐采用不同路由方向的冗余接入。建筑物内推荐采用全光网络接入,保证光纤到楼层,建议优先选用PON组网方式。骨干光纤网络应支持IPv6双栈,加快IPv4网络向IPv6网络基础设施过渡改造。A无线通信网无线网络系统规划应满足移动通信信号在建筑室外、办公区域和室内公共区域等全覆盖的要求,为物联设备感知、园区企业及人员日常办公沟通提供大带宽、低延迟、广覆盖的无线网络,包含无线公共网络、Wi-Fi网络、无线专网三类。(1)无线公共网络园区公共区域和企业办公场所、厂房等重点区域应实现公众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鼓励覆盖地下车库和电梯等区域。园区室外公共区域无线信号强度应不低于TOOd
21、bnI。园区应配合开展网络测试工作,提升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质量。鼓励园区建设5G基站,引导园区企业参与5G应用试点。(2)Wi-Fi网络园区应结合公共区域Wi-Fi建设要求,在园区公共区域和办公楼宇等重点区域开展免费Wi-Fi建设。园区出入口、食堂、商业区、管委会大楼、主要办公楼宇等重点区域的Wi-Fi无线信号强度应不低于-3Odbn1,园区室外公共区域无线信号强度应不低于-40dbm0建议优先选用最新Wi-Fi6等技术进行建设。(3)无线专网园区可酌情建设无线专网,以开展视频集群对讲、移动巡检、移动作业监控等应用,建议优先选用业界成熟eLTE技术进行建设,通过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无线电专用频率
22、。A园区感知网园区感知网应能够根据需要,感知园区环境或者特殊物质,比如气体感知、光线感知、温湿度感知、人体感知等等。通过搜集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给中央处理器处理,最终结果形成气体浓度参数、光线强度参数、范围内是否有人探测、温度湿度数据等等,显示并汇总给园区感知处理平台使用。园区感知网建设应采用最新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摄像机、手持终端等,实现对园区安全生产、环境管理、应急管理、封闭管理、能源管理、园区办公、公共服务等各类型信息的感知、采集和控制,并将感知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至数字平台。61.2.2.园区外部通信网建设园区外部网络建设应包含互联网接入、政务专网接入、信创云计算中心接入等方面
23、的内容,园区可以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接入,建议优先选用当地主流运营商网络租用相关服务。6.1.3.服务器资源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应满足园区信息化系统需求,包含但不限于:机房建设、服务器(集群)、存储系统、网络设备及网络安全设施、辅助设施、基础软件和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立等方面内容。园区也可利用各地市已建信创云平台,实现对基础设施资源的统一调度和整合管理,为智慧园区建设提供高稳定、高可靠、高可用的云资源服务。A服务器服务器应该满足GB/T9813.3-2017计算机通用规范第3部分:服务器中技术要求相关描述,并应该满足以下要求:(1)服务器硬件水平应在满足园区使用需求前提下适度提高,以维持园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治区 智慧 服务 平台 建设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5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