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小学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十四篇).docx
《2023年中小学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十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中小学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十四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沉痛的日子,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不管在哪、无论是谁,对苦难的经历感同身受,对和平的祈愿永不止息。“侵华日寇,毁吾南京。劫掠黎庶,屠戮苍生”。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进占南京城,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死难者总数达30万以上,犯下了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制造了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一个缺少痛感的民族注定是没有凝聚力的。”我们不能忘记战火连绵、硝烟四起的岁月,我们不能忘却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苦难,我们不能忘怀视死如
2、归、前仆后继的抗争。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任何倒行逆施妄图篡改历史、否认暴行的图谋,历史不会答应,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民都不会答应。铭记历史,不是要延续仇恨;不忘过去,恰恰是为了开创未来。今年,14家网络媒体平台共同推出大型网络在线公祭活动,南京600多所中小学举行“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以国家之名祭奠死难者,把个体记忆、家庭记忆、城市记忆,上升到国家记忆、民族记忆、世界记忆。纵然侵略者的枪声淹没在历史尘埃,但捍卫正义的意志写进了中国人民的灵魂深处,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基因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中流淌。只有铭记来时的路,才能走好脚下的路。如今,
3、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不仅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且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意气风发地大踏步向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向未来砥砺前行,正需要“勿忘国耻”的觉醒,离不开“振兴中华”的呐喊。正如诗人写道,“我们今天需要的,不是枪炮、不是仇恨,而是清醒的头脑、沸腾的热血和自强的精神”。遗忘不是对待历史的方式,尘封不是面对
4、苦难的态度。张纯如在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中写道,“历史并没有为这个故事写下一个适当的结局。”在过去的一年中,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朱秀英、姚秀英、蒋淑萍、马鸿祥相继离世,目前经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认证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73位。那些亲尝过屈辱和痛苦的人们终将离去,但那段苦难岁月绝不会随风飘逝。“国行公祭,祀我国殓。山河犹在,国泰民安。”这来自历史,也必将通向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86年前,南京沦陷,侵略者残忍杀害我30万同胞,“兽行暴虐,旷世未闻”。这段惨绝人寰的历史,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悲剧和灾难,还是国家之荡、民族之痛,也是人类之劫、文明之耻。面对极其野蛮、极其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
5、没有被吓倒,同仇敌愠、共御外侮,最终赢得了抗战胜利和民族解放,再次印证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历史铁律。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中华民族经历了同胞惨遭屠戮、山河喋血的痛苦,深知和平来之不易、和平需要捍卫,更知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能安邦。勿忘国耻、珍爱和平,强国强军、开创未来,才是对死难同胞和革命先烈的最好告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1937.12.13,刻骨铭心的日期以血泪书写,记载一个民族最深重的苦难,标注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300000”,触目惊心的数字用白骨堆起,见证侵略者灭绝人性的暴行,成为中国人民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历史之痛,不因时光冲刷而从记忆中消逝
6、。今天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14亿人民的共同哀思,用举国同祭的庄严仪式,缅怀在屠杀中不幸遇难的30万同胞。这是对生命尊严的隆重祭奠,也是对人类正义的郑重宣示。今天,我们在和平的阳光下,以国之名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生,则永志不忘。历史之荡,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基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遭遇的苦难中,南京大屠杀以持续时间之长、杀戮人数之多、动用手段之残忍震惊世界。正是这令人发指、罄竹难书的暴行,激起中国人民誓死不做亡国奴的“最后的吼声”:死,则撼天动地。生死之间,蕴含历史的深刻启示。光阴流转,隐不去南京城中哀鸿遍地的惨痛,荡不尽浩浩长江鲜红的血痕。当贫弱的国家无力保
7、护自己的人民,在侵略者的屠刀下、枪口前,最为宝贵神圣的生命或是痛苦的死或是屈辱的生,成为1937年寒冬南京百姓无可逃脱的命运,也成为“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抗争。这存亡之际最为痛楚的觉醒,激发出中华民族向死而生、血战到底的伟大力量,开启了从沉沦到觉醒的历史转折,在血与火的顽强抗争中铸就了走向民族复兴的历史辉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国家公祭日是一个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人们对战争灾难的痛恨,对和平生活的珍惜。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公祭日,每年都定期举行国家公祭。我们不能忘却那个令人悲痛的日子一一
8、1937年12月13日。我们不能忘却,南京在哭泣,中华在哭泣;我们不能忘却,在惨绝人寰的屠戮中失去的30万鲜活生命;我们不能忘却,失去的民族的尊严这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痕,深深刻在历史的记忆里,提醒着我们曾经所承受的屈辱与不公。时间不能抚平所有的悲伤,记忆依旧是如此的深刻而痛楚,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庄重的仪式,祭奠逝者,抚慰生者,来凝聚勇气直面历史,把悲伤化作前行的动力。以国家的高度,以立法的形式,设立公祭日,悼念死难同胞,恰好契合了民众的意愿。在这一天,我们感念逝者,还生命以尊严。唯其不可忘却,他们才能在民族记忆和历史长河中成为永恒。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2023年12月13日,第
9、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300000人的扎眼数字,再次唤醒我们的记忆,我们怎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我们怎能忘记,日本法西斯带来的沉重苦难,怎能忘记中华民族的血泪史,这亘古难以忘怀的沉重一页。我们怎能忘记,血泊中站起的民族魂,走向复兴的中华民族需要接续传承这不畏强敌,把一切侵略者赶出中国去的伟大的抗战精神。我们怎能忘记,我们伟大的新中国,来自于党的领导下,来自于书写“十一书”的前辈们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英勇战斗。我们怎能忘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伟大成就,正洗刷掉民族的耻辱,但我们还是无法忘记,因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过去”。永远不会忘记“落后就会挨打”,“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
10、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保持居安思危,我们才能始终保持清醒,保持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更好书写融入党和人民事业的人生画卷。永远不会忘记“欲灭其国,先亡其史”,我们要加强中国革命史、党的历史的学习,需要铭记南京大屠杀的惨痛教训,更好地负重前行。永远不会忘记,无论我们走多远,取得多么辉煌的成绩,我们都知道我们的根、我们的家、我们的魂在中国大地,我们都是党的人。永远不会忘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我们才能无论经过多少个白天黑夜,多少个疾风骤雨,多少个寒冰酷暑,我们才不会迷惘,不会困惑,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而出发,为什么而战斗,为什么而奋斗!苦难铸就今日辉煌,跨越千山万水,仍在跋山涉水
11、。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让中华民族永不再有南京大屠杀的苦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要延续中日民族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带动更多国家更多人民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渲染被屠杀的悲情历史,是为了坚持历史的正义,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弱国饱受欺凌的惨痛,激发精忠报国的志气勇气和信念。我们永不能忘记,不是为了简单的“仪式感”,是为了在国际内外波澜诡谙、万重迷雾面前始终不忘初心,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我们永不能忘记,不仅是对我们这代人的激励,更是为了让我们的下
12、一代知道幸福来之不易,“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幸福同样需要艰苦卓绝的斗争和努力。我们永不能忘记,不仅是为中国一家之幸福,更是为了永续中华血脉,是为了让中华民族走上复兴强盛之路,维护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一道,共同擘画人类社会治理的恢弘篇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2023年12月13日,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这个草木含悲、山河垂泪的日子里,举国上下以各种形式缅怀86年前惨遭侵华日军屠杀的遇难同胞,共同追忆那一段困难深重的历史,传递出中国人民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信念。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希望爱好和平的人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那是一九三七年的冬天,日本鬼
13、子闯进我们的家园。三十万同胞惨遭杀害,鲜血从大街小巷流到江边”一一历史怎能忘!86年前,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开始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多万中国军民惨遭杀戮,平均每12秒就有一名同胞死于日军屠刀。这些冰冷的数字曾经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在战火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中华儿女心中永远的痛。我们岂能忘!不能忘!历史怎能忘!面对残暴的侵略者,是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作战百余次,写下“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看拼斗疆场,军威赫显”的著名抗日将领赵尚志;是经受鞭打、吊拷、老虎凳、竹筷夹手指、脚趾几十种酷刑而面不改色,坚决不吐露任何信息,写下“未惜头颅新故国,甘
14、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的“反满抗日英雄”赵一曼;是放弃优渥的条件,回到战乱的祖国,只为他们所爱的人拥有未来,立了,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铮铮校训的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们;是杨靖宇、陈翰章、王凤阁、冷云、王光宇、投江八女是无数英勇顽强的中华儿女,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用自己的血肉身躯,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是他们在黑暗里战斗,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我们的光明,用不屈的斗争拼出民族的未来,他们的英名不朽,他们的事迹永存,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精神更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
15、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一吾辈当自强!1935年诞生的义勇军进行曲,穿过抗日战争的烽火,走过解放战争的硝烟,警示着我们每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人那一段鲜血与抗争写就的历史,指引着我们每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人从苦难中汲取智慧,从耻辱中迸发力量,更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站起来的中国人在奋发向上的征程中追风踏浪、勇往直前。14年的苦难与磨砺,这一部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这一片被无数先烈血染的山河。我们岂能忘!不能忘!吾辈当自强!如今,一个充满生机的中国,一个充满希望的中国,已经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抬头,便能仰望没有硝烟的蓝天,我们无忧无虑周围不会响起突然的枪声,只因我们身处和平国度,我们的身后,
16、是强大的祖国。那一段“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的殷殷叮咛,那一声“大庆生产一天也不能停”的振臂疾呼,那一句“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的肺腑之言无数中华儿女发扬埋头苦干、前赴后继的精神,以民族自强洗刷历史耻辱,风雨兼程、砥砺前行,让国家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飞机不够要飞两遍到如今空中梯队战鹰烈烈,从踮起脚尖参观美国航母到国产航母7次海试,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天”,从“中华神盾”巡海到“大国长剑”升空,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一座座民族崛起的“精神地标”,一段段发愤图强的伟大梦想,无不述说着今日之中国,再不是1937年的中国!今日之幸福与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必
17、须牢记来时的路,让历史不再重演!每一年的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和平大钟”都会被撞响。钟声深沉悠远,寓意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深追思和对和平的企望。钟声更催人奋进,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去,苦难的岁月永不能忘,让我们将历史的痛感化为奋进的力量,重拾抗战精神,拿出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去完成抗战先贤们未竟的民族复兴大业,创造无愧于伟大新时代的新辉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清晨,寒风凛凛,国旗护卫队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将国旗升起后又徐徐降下,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今天是第10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一大早,朋友圈、微博便被各类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消息刷屏。
18、然而,不同于平时看到双十一商家刷屏信息、明星犯罪刷屏信息,在看到这样的消息时,我会不厌其烦的每一篇都点开仔细阅读。每一次看到那些深刻而沉重的文字,我的内心都会剧烈波动,似乎悲痛的历史就在眼前。每一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追思和呼唤,追思逝者,呼唤和平。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有一面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照片墙,幸存者逝世,照片墙的灯变会熄灭。今年,有了些许不同,因为这一年,有太多的幸存者离开了我们,活着的幸存者已不足百人。我们一直在和时间赛跑,在时间的长河中努力挣扎、抢救,让这一段悲痛的历史被国人所牢记,被国际所认可,希望能够得到给予中华民族如此惨烈灾难的国家的道歉、忏悔和追思。然而时间,并不会为我们的心
19、愿而停留,哪怕只是那一秒。幸存者葛道荣说过一句话:虽然这里的灯都会熄灭,但记忆不会熄灭;幸存者们不会被忘却,真相更不会被忘却。那一天,一定会悲壮的到来,但他们永远会活在人们的记忆中,记忆不会被抹去,历史不会被遗忘,真相不会被掩盖。牢记历史,牢记灾难,是为了明天的崛起、强大和坚韧;是为了昨天的灾难不会重新出现在明天的时间长河中;是为了让逝者安息,让生者追忆。今天,南京为死难者下半旗致哀,全国人民为死难者默哀追思。相信在今后的每一天,每一位国人都会记住这场灾难,牢记历史,展望未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话我们在历史深处挖掘沉痛过往,帝国主义的铁蹄似乎还在踢踩践踏,侵略者的刀似乎还在铮
20、铮作响,我们唯有抚摸伤痛,让它结痂,化作坚韧铠甲;收捡断壁残垣,重铸民族信仰,像锈迹斑斑沉睡于地下几千年之久的青铜戈矛,越磨砺,越光芒。居安思危,忘战必危,公祭日回顾历史、反思历史,不是要挑起敌对情绪,而是要我们都竖起警觉的耳朵,听,今天的世界在平衡中并不太平,人心之变化,地区之复杂,有时候远超我们的想象。你一定不会漠视我们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跌倒而未颓顿的片段;一定不会遗忘我们的民族艰苦摸索中那些创痛而未绝望的细节;更不会错过我们的国家在新时代的发展中高歌猛进的时代大潮。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弄潮儿,是水手,不必徘徊,不必彷徨,不必迷茫,党和国家就站在巍巍巨轮之上,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不忘记忆,离不
21、开历史的载体。设立国家层面的纪念日,是以国家名义对历史的记忆;各种各样的纪念碑、历史遗迹,是站立在大地上的记忆,都是在告诉世界、提醒后人,渴望和平、走向复兴的中国人民,不能、不会更不应淡忘那些曾经沉痛的记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就必须建立一个强大的祖国,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神圣职责,砥砺前行,这便是对南京遇难同胞的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旗下的讲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永远的伤痛,也把日本侵略者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而时至今日,日本却连一个郑重其事的“对不起”都没有。相反,日本首相和一些高官多次参拜供奉着战犯的靖国神社;面对大量无可辩驳的物证和史料,日本右翼分子却一再歪曲和
22、否认历史,还一再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侵略,否认南京大屠杀,甚至称南京大屠杀是“伪造的谎言”。南京大屠杀的罪行,用铁一般的事实,揭露了当年侵华日军的侵略罪行,将尘封的沉默和真实写在了光天化日之下。其目的就是要告诉人们,永远不能忘记民族的苦难,不能忘记我们今天的和平是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同时也呼吁日本人民,以此开启被日本右翼势力长久封尘的记忆,坦诚面对那段历史,不要忘记和自觉接受那段历史的教训。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牢记历史的民族。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一味地宣泄仇恨,而是希望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每一位中国人,包括海外的炎黄子孙,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我们纪念历史,并不是为了反攻倒算,
23、是为了避免“南京大屠杀”式的悲剧不再重演。是为了正告那些已经、正在或者妄图对中华民族施加罪孽、图谋不轨的国家和民族:团结、坚强的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我们自信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都有一个家,这个家没有任何人可以胆敢再次侵犯,这个家的名字就叫一一中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应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血的教训,坚持不懈的奋发努力,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让野心不死的日本右翼势力对我们望而生畏,让我们成为捍卫世界和平的坚定的有力的力量!是的,我们倡导和平、友爱。但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较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的较量,在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领域,都非常激烈。让我们记住,30万同胞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年中 小学 国家 公祭 国旗 讲话 十四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