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工作台地机电一体化设计.doc
《旋转工作台地机电一体化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旋转工作台地机电一体化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word某某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题 目 旋转工作台的机电一体化设计 目 录课程设计的目的2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与设计参数3一、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确实定3二、工作台旋转机械局部的改良5三、工作台升降机械局部改良8四、最优方案11五、其他机械局部改良12六、控制局部方案设计16小 结.21参考文献22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2 设 计 过 程课程设计的目的1学习机电一体化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拟定、分析与比拟的方法。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与选用原如此。齿轮同步带减速装置、蜗杆副、滚珠丝杠螺母副、直
2、线滚动导轨副等。3 通过对进给伺服系统的设计,掌握常用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计算选择方法与控制驱动方式,学会选用典型的位移速度传感器;如交流、步进伺服进给系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直线光栅等。4 通过对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一些典型硬件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控制软件的设计思路;如控制系统选用原如此、CPU选择、存储器扩展、I/O接口扩展、A/D与D/A配置、键盘与显示电路设计等,以与控制系统的管理软件、伺服电机的控制软件等。5 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初步树立“系统设计的思路。6 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以与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3、 NO 03 设 计 过 程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与设计参数1、 课程设计名称旋转工作台的机电一体化设计。2、 设计任务1.1 机械局部说明该机构的工作原理、传动支撑方式、导向方式、预紧方式等;假如有必要,可在提供的CAD图中按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进展修改。设计限位装置如接近开关的安装支座1.2 控制局部该装置由两台异步电动机驱动,其中一台电机控制工作台在90度X围内往复旋转,另一台电机控制工作台上的托辊转动,完成工件输入、停止和输出的动作。要求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或PLC、或单片机完成上述动作的控制。1.3 提交的设计文件设计说明书A4。3、 相关电气参数Y系列(IP44)小型三相
4、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380V、50Hz). 型号: Y801-2铁心长度/mm: 65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4 设 计 过 程定子外径/mm: 120定子内径/mm: 67每槽线数: 111并联支路数: 3绕组型式: 单层交叉节距: 19/210/1811槽数Z1/Z2: 18/16转动惯量/(kg质量/kg: 163.2 PLC(参考)FX2N-32MR-001电源电压220V AC输出电压 220V AC一、系统总体改造方案确实定 我这次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旋转工作台机械局部的改造。将原方案中的由原来的通过电机带动涡轮蜗杆转动是工作台旋转,由液压缸伸缩控制工作台升降
5、;改成由液压缸升降工作台使与工作台固定的轴在特制的套筒按一定的轨迹移动,已达到旋转特定角度且上升到指定高度的目的;工作台上升高度可以通过手动控制液压缸的电磁阀控制。这样不仅简化了转台整体结构,降低加工制造本钱,而且提高了旋转角度的定位精度。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5 设 计 过 程工作台传送工件由电机通过减速器和联轴器带动限力式辊轴的转动,辊轴间通过链条连接,已达到传送工件的目的,而工件的位置如此由挡板控制。二、工作台旋转机械局部的改良1、原方案图一 图一该方案的工作过程:电动机正转经联轴器带动蜗杆涡轮使工作转台旋转,当转到后,电动机停转,电动机反转时,工作转台回到原
6、来的位置。分析不合理处:A、该方案中采用三相异步电动机不合理。在工作中电机需频繁启动,很容易使电机损坏。B、电动机与蜗杆直接用联轴器连接不合理。首先,三相异步电机转速都较快,而转台只需转半圈,如此需要较大传动比的涡轮蜗杆,结构过大,明显不适合用在此处。其次,假如工作过程中发生卡死故障,由于电动机与蜗杆直接用联轴器连接,很可能导致烧坏电机并且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C、轴承端没有挡油环,不利于润滑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6 设 计 过 程2、 改良方案 1针对A处改良方案1 槽轮机构 该方案与方案一的类似,不同之处为联轴器后面加上了一个槽轮机构图三,由槽轮带动涡轮蜗杆转动,
7、从而转动工作台。其工作原理为拨销盘以不变的转速旋转,拨销转过2时,槽轮转过相邻两槽间的夹角为2,在拨销转过其余的局部时,即2,槽轮静止不动,直到拨销进入下一个槽内,又重复以上循环,这样就将拨销盘的连续运动变为槽轮的间歇运动。图二 图三槽轮传动机构分析:采用槽轮机构具有结构简单,转速迅速,从动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转过的较大的角度,传动效率高,槽轮单位时间内与静止时间比值相等,由于槽轮的角速度不是常数,转速的开始和完毕有一定大小的速度,从而产生了冲击,采用锁紧弧和定位弧定位,其定位精度不是很高,与方案一相比,防止了电机的频繁启动,直选首先设置好时间节拍即可,保护了电机的与电路,降低了事故发生的频率。
8、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7 设 计 过 程2 将三相异步电机换成液压马达,因为液压马达时将液压转换成机械能,不会因频繁启动而烧坏。3 在电机与联轴器间增加一个离合器,当工作台达到指定位置时,松开离合器。而电机可以连续工作。4 蜗形凸轮传动机构蜗形凸轮传动机构 1、转盘 2、滚子 3、蜗形凸轮 图四(2) 、针对B处改良方案对于速度较快问题,可以在电机和联轴器之间加上减速器,降低输入轴速度。而为防止卡死时电机损坏,我们可以将刚性销连接改成安全销连接,其结构如如下图。原理当输出轴扭矩过大时,安全销会自动切断,已达到保护电机的效果。还可以在电动机后加一个带传动机构,当发生卡
9、死时,带轮会出现打滑。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8 设 计 过 程原方案 改良后比照分析: 与前两种方案相比,只是在联轴器的后面加上一个蜗形凸轮传动机构,就能得到如下特点:1能得到任意转位时间和静止时间之比,其工作时间系数K比槽轮机构小;2能实现转盘所要求的各种运动规律;(3)与槽轮机构相比,能够用于工作位数较多的设备上,而且不需要参加其它的传动机构;4在一般情况下,凸轮棱边的定位精度已满足要求,而不需要其它定位装置;5有足够的刚度和韧性、装拆方便;而不足之处为本钱较高,与前两种方案相比,造价是最昂贵的,其效果也是最好的,防止了电机的频繁启停,保护了电路和电机,更加安全
10、可靠。三、工作台升降机械局部改良 1、原方案图七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09 设 计 过 程图七工作原理: 液压缸工作使工作台上升,直至超过挡板后,电动机的启动带动涡轮蜗杆,使工作台旋转,该方案用液压缸与驱动工作台上升,太复杂且液压缸精度要求高,造价昂贵,工作效率不高,耗能大,转动局部采用电动机带动涡轮蜗杆,从而使工作台旋转,较复杂且涡轮蜗杆造价高,不经济。2、改良方案一的设计图八图八 机电一体化 课 程 设 计 说 明 书 NO 10 设 计 过 程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液压缸工作使杆支撑工作太上升,到曲槽刚好到达工作台高于挡板,杆沿曲槽上升旋转到曲槽顶时,刚好旋转。与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旋转 工作 台地 机电 一体化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