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理指引与质量控制.ppt
《专科护理指引与质量控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护理指引与质量控制.ppt(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科护理指引与质量控制,主要内容,制定专科指引的背景与依据专科指引的解读应用专科指引的个案分享专科指引的效果评价,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背景与依据,定义:指引其实就是指导方针、指南、指导原则。专科护理指引是专科专业领域内的工作指南。主要功能:为专业领域提供工具,发展和持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重视基础生活护理+专科专业护理技术=优质护理服务,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背影与依据,1.病人体位摆放不合理:导致压疮、外周血循环障碍、神经受压、关节挛缩、舒适度改变等。2.腓神经受压既损伤关注不足:导致未能及时处理骨科急危重症,造成病人永久性垂足。,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背景与依据,3.专科护理不够专业:髋关
2、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截肢后病人残端护理关注不足等导致假体脱位、残端塑形不合格等影响病人术后恢复。4.指导病人正确选择和使用骨科辅助器具不足:导致患者再次受伤风险增加,给病人增加了不必要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背景与依据,5.骨牵引及外固定架病人护理不规范。针道感染 关节僵硬 延迟愈合 钢针松动 神经、肌腱、韧带损伤等,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背景与依据,6.预防足下垂、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关注不足。7.颈椎损伤及颈椎手术后呼吸道护理存在安全隐患。8.深静脉栓塞预防及护理知识欠缺,广东省骨科十大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预防足下垂目标二:正确摆放病人四肢体功能位目标三:防
3、范和减少深静脉栓塞的发生目标四: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脱位目标五:保持有效的下肢骨牵引目标六:正确识别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循环不良目标七:及时发现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目标八:防止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阻塞目标九:执行正确的轴线翻身方法目标十:正确使用助行器,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专科篇),外周血循环护理单断肢再植/皮瓣移植组织血运观察护理单深静脉血栓观察护理单外固定护理单骨筋膜室综合症风险护理单肘杖护理单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护理单颈椎损伤/术后患者呼吸功能观察护理单,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患者足下垂、故关节僵硬、跟腱挛缩及肌肉萎缩的发生例数深静脉血栓塞发生的例数无
4、效牵引、下肢牵引针移位、针眼感染发生率下肢手术后腓总神经受压/损伤发生率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颈椎损伤/手术后病人呼吸道梗阻发生率,结合广东省临床护理文书规范、广东省骨科专科护理十大安全质量目标、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制定我骨科专科护理相关指引,达到前瞻为本、质控前移、预防为主,保障病人安全,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制定骨科专科护理指引的基本步骤,1.明确制定专科护理指引的必要性、目的和适用范围。如:骨筋膜室综合症观察护理指引2.成立专科护理工作小组:护理管理者、专科护士、医生等。3.文献检索。4.周期性的回顾和更新,及时整合新知识。,骨科专科指引的格式,概述护理目标护理措施(主体)
5、护理评价相关知识参考文献,骨科专科指引的内容,1.骨科专科基础指引正确使用骨科辅助器具护理指引预防足下垂、关节僵硬、跟腱挛缩、肌肉萎缩护理指引正确摆放骨科病人肢体体位护理指引轴线翻身护理指引,骨科专科指引的内容,2.骨科专科评估指引 骨筋膜室综合征风险评估护理指引 颈椎损伤、颈椎术后呼吸功能评估护理指引 腓神经损伤或受压评估指引 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指引 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假体脱位护理指引,骨科专科指引的内容,3.骨科专科护理指引 下肢牵引病人护理指引 脊髓损伤病人便秘护理指引 脊髓损伤病人大便失禁的护理指引 下肢截肢术后病人护理指引 下肢深静脉栓塞护理指引 骨筋膜室切开减压术后护理指引,指引解
6、读(以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指引为例),据Liow等报告,1996至2002年亚洲人骨科术后DVT发生率为10%63%,据报道约80%为“沉默”的、发病前期常无症状,70%以上的肺栓塞是在死亡后发现的,故静脉血栓疾病常被称为是人类的“无声杀手”。据邱贵兴等报道,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在未预防组为30.8%、预防组为11.8%,说明DVT是可以预防的,Table 1 Risk level by paitienSpeciality Incidence of DVTGeneral surgery 25Orthopoedic surgery 45-51Urology 9-32Gynaecologica
7、l 14-22Neurosurgery 22-56Multiple trauma 50General medical 17,深静脉栓塞的危害:增加了治疗和护理工作量 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遗留静脉机能不全,影响生活质量,指引解读(以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指引为例,目标:深静脉栓塞发生率下降措施:1.正确评估神静脉栓塞风险,发现和控制高位人群 2.指导病人戒烟,保证合理饮水量 3.采取合适体位,避免下肢穿刺注射 4.指导主动运动如踝泵运动、足部旋转运动及 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城被动踝泵运动既按摩 5.每2-4小时评估1次外周血循环 6.机械预防:循环泵、弹力袜
8、、肢体肌肉电刺激 7.药物预防:低分子肝素钠等抗凝药物 8.鼓励和协助早期离床活动,保持大便畅通,指引措施1:如何正确评估深静脉栓塞风险,发现高危人群?,1.采用国际通用AUTAR DVT风险评分表对骨折卧床和手术后卧床病人进行评估曾患过DVT或CVA(7分)静脉曲张(6分)恶性肿瘤(5分)活动受限、卧床(1-4分)创伤部位(2-4分)骨科手术部位(3-4分)体重BIM指数(1-4分)年龄、慢性心脏疾病、吸烟等(各1-4分)手术大小(1-2分),指引措施1:如何正确评估深静脉栓塞风险,发现高危人群?,2.评估分数 分数6 无危险 分数7-10 低危(10%)分数11-14 中危(11-14%)
9、分数大于15 高危(大于14%)3.护理中/高位风险病人必须遵循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指引工作。,指引措施二为什么要指导病人戒烟,保证合理饮水量,香烟含焦油、尼古丁,焦油可以刺激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栓塞、血管内膜损害,刺激植物神经,使血管痉挛。饮水不足,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血液流动变慢,使新陈代谢发生障碍,水分充足可以稀释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饮水原则为量出为入,维持体液平衡。,指引措施三采取合适体位,避免下肢穿刺注射,术后患者抬高患肢时,不建议在腘窝或小腿下单独垫枕,保持膝关节屈曲5-15度,避免腘静脉受压。有资料显示,临床采用下肢静脉穿刺时,静脉血栓性栓塞、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并有日益
10、增高的趋势,故成人尤以长期卧床病人、心血管疾病病人、老年人等,原则上不采用或避免使用下肢静脉。,指引措施四根据个体指导主动运动,主要是膝关节伸曲运动及足踝主、被动运动,股四头肌运动等以增加腓肠肌泵的作用。足踝的屈伸、内外翻及环转运动能增加股静脉血流速度,可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其中以主动环转运动对股静脉血流的促进作用最强,预防作用最为理想。且最少频率为每天四次,每次5-10分钟。踝泵运动 股四头肌舒缩运动 强调的是跟腱修补术后病人禁止足踝的屈伸运动,腓总神经损伤病人慎做膝关节伸屈。,指引措施五每2-4小时评估1次外周血循环,评估病人双下肢皮温、皮肤颜色、足背动脉搏动、肢体肿胀、毛细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科 护理 指引 质量 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6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