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doc
《昆明理工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昆明理工大学单片机实验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 . 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20152016学年 第1 学期)课程名称:单片机技术开课实验室:年级、专业学号姓名成绩实验项目名称输入输出端口控制实验指导教师教师评语该同学是否了解实验仪器原理:A.了解B.基本了解C.不了解该同学的实验能力: A.强 B.中等 C.差 该同学的实验是否达到要求 : A.达到 B.基本达到C.未达到实验报告是否规: A.规 B.基本规C.不规实验过程是否详细记录: A.详细 B.一般 C.没有 注:5个A 为优 4个A为良 3个A 为与格 其余为不与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一、实验目的1、熟悉KeilC的使用方法,掌握C51程序设计、调
2、试方法。2、掌握单片机I/O的控制方法。二、实验原理I/O口是单片机与外界联系的通道。它可对各类外部信号(模拟量、开关量、频率信号)进行检测、判断、处理,并可控制各类外部设备。单片机通过I/O口感知外部世界的存在,而外界也通过I/O口感知单片机的存在。51单片机共有4个准双向的8位并行I/O端口,分别记为P0、P1、P2、P3,其中输出锁存器属于特殊功能寄存器。端口的每一位均由锁存器、输出驱动器和输入缓冲器组成,这些端口除了按字节输入输出外,还可以按位寻址,便于位控功能的实现。4个I/O口中,P0、P2口为双功能端口,当单片机片外扩展存储器时,P0口作为单片机系统复用的地址/数据总线使用,P2
3、口用作地址总线;P1口是单功能的 I/O口,引脚输入时,必须先向锁存器写1;由于 51单片机的引脚数目有限,因此在 P3口电路中增加了引脚的第二功能。三、实验容用P1口作为输出口,接8位用作逻辑电平显示的发光二极管。设计程序使发光二极管间隔300ms先奇数亮再偶数亮,循环3次;一个发光二极管亮上下循环3次;两个分别从两边向中间流动3次;再从中间向两边流动3次;8个全部闪烁3次;关闭全部发光二极管,停止。实验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输入输出端口控制实验电路原理图四、实验步骤1、按实验要求在KeilC中创建项目,编辑、调试、编译程序。2、将编译生成的目标码文件(后缀为.Hex)下载到实验板上。3、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昆明 理工大学 单片机 实验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