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焦裕禄在兰考的领导艺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课讲稿】焦裕禄在兰考的领导艺术.docx(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党课讲稿】焦裕禄在兰考的领导艺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了475天。其间,他以“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赤诚和“一心为革命,敢与困难争”的奋斗精神,带领全县人民同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灾害作斗争,用他短暂的一生谱写了一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壮丽赞歌,用他平凡的人生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事迹催人泪下,他的精神催人奋进,而支撑他藉以改变兰考面貌的许多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同样给人以启发和思考。注重调查研究焦裕禄的调查研究很有特点:一是“身至”。他在兰考工作期间,跑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这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已经很不容易了。1962年12月,他
2、到兰考工作的当天晚上,就参加了县三级干部会议,坐在会场一角,静听大家发言,开始熟悉兰考的情况;第二天他就下乡调研去了。当时的兰考县正遭受内涝、风沙、盐碱危害,他坚持以灾情为“导向”,哪里受灾重就先到哪里去,边走边和同行的干部交流。为了更好地“身入”群众,他在牛王庙萧位芬的饲养屋里住了三宿,与萧位芬等人一起分析灾情、谋划出路、商量计策。二是“心至,1963年1月上旬的一个风雪夜,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人员到齐后,他领着大家去了兰考火车站。在候车室里,看到携家带口四处逃荒的群众,所有的人都沉默了。从车站回到县委,已经是半夜时分,会议这时候才正式开始。与其说这是一次会议,不如说是一次“心入”
3、群众、触及灵魂的现场调研。后来有人回忆说,兰考之变就是从那个风雪夜开始的。三是深入细致。为摸清“三害”成因,县委抽调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三害”调查队,开展以“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为主要内容的调查研究工作。焦裕禄和县委其他领导同志都参加了这次调研。通过调研,对全县大小84个风口逐个查清、编号、绘图,对1600个沙丘逐个丈量、编号、绘图,不仅为治理“三害”提供了决策依据,而且通过这次调研,大家都觉得方向明、信心足,调研的过程变成了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聚力量的过程。注重谈心交心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从来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而是通过深入的谈心交心,使思想工作像春风拂面、雨润心田,在
4、润物细无声中达到启发人、教育人、说服人的目的。当时,有不少干部说:“在焦裕禄领导下工作,方向明、信心足,敢于大作大为,心情舒畅,就是累死也心甘J焦裕禄与人谈心交心,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不分场合、不拘形式,随时随地把思想工作做到人的心里去。他是个乐观派,在访贫问苦的路上,与随行的同志一起唱南泥湾白毛女,让歌声驱走奔波的疲劳,同时还不断鼓励大家,让大家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接受严肃的教育和精神的洗礼。焦裕禄与人谈心交心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厌其烦反复谈,直至把对方说服。当时,县林业局局长一直不愿在兰考,想调往丰收地区工作,未能遂愿便小病大养,精神一蹶不振。焦裕禄知道后多次找他谈心,鼓励他到艰苦的地
5、方去锻炼。顽石经不住碎敲。这位局长幡然醒悟,思想彻底翻了个个儿,深为自己过去的表现而难过。焦裕禄与人谈心交心的第三个特点就是深入谈、谈透彻。一天夜里,焦裕禄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披上棉衣,找县委一位副书记谈心,听取他对改变兰考面貌的看法,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一直谈到后半夜,很快在思想上形成了共识:除“三害”首先要除思想上的病害,特别是要对县委的干部进行抗灾的思想教育。有了思想上的共识,才有了他们后来工作上的齐心协力。注重理论武装焦裕禄是一个善于学习理论的人。到兰考工作时,他随身带来了毛泽东选集。到兰考后,无论在办公室还是下乡工作,他总是把毛泽东选集带在身边。县委常委会上,他组织大家学习为
6、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教育引导大家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像张思德、白求恩那样勤奋工作。工作遇到困惑时,他反复研读毛泽东同志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他曾深有体会地说:“干劲不足的时候查思想,思想不通的时候,就要加紧读毛主席的书。”病重住进医院,他抱怨病房“各方面都很好,就是报纸太少了二大女儿焦守凤到医院看他,他深情地说:“我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就作为礼物送给你吧,那里面毛主席会告诉你怎么工作、怎么做人、怎么生活J他去世后,人们在他病床的枕头下面发现两本书,一本是毛泽东选集,一本是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正是因为他有这种理论学习的自觉,才有了思想上、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有了工作上的定力、谋略和办法,使
7、“他能从困难中看到希望,能从不利条件中看到有利因素”,进而让人感觉到这位“新来的县委书记看问题高人一着棋二注重责罚有度在当时的兰考县,救灾几乎成了县委工作的全部。一些人被困难吓住了,“灾区栽干部,容易犯错误”成为当时不少干部的一块心病,不少人对改变兰考面貌没有多大信心。兰考的干部是“千人千条心,各想各的路”,他们害怕困难,更害怕犯错误。焦裕禄对待犯错误的同志,坚持责罚有度,不搞简单化问责,更不一棍子打死,而是通过耐心的说服教育,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改正错误的力量。有一位公社副书记犯了错误,县委开会多数人主张给予处分。但焦裕禄考虑再三,提出暂时不要处分他。焦裕禄说,兰考的灾情是严重的,但比灾
8、情更严重的是涣散的人心。这位同志犯了错误,给他处分固然必要,但处分是为了治病救人。改变兰考面貌是一场艰巨的斗争,不如派他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给他以改正错误的机会,让他为党的事业出力。县委同意了焦裕禄的建议,决定派这位同志到灾害严重的赵垛楼去蹲点。这位同志临走时,焦裕禄把他请来,严肃地提出批评,亲切地提出希望:“你想想,当一个不坚强的战士,当一个忘了群众利益的共产党员,多危险,多可耻啊!先烈们为解放兰考这块地方,能付出鲜血、生命,难道我们就不能建设好这个地方?难道我们能在自然灾害面前当怕死鬼、当逃兵?”字字句句叩击着这位同志的心灵,使他思想受到极大震憾,流下了愧疚的泪水。注重典型引路焦裕禄到兰考
9、工作的当天晚上,就提出要“进行评比劳模,认真表彰先进单位、劳动模范和五好党员、团员、民兵、社员,树立起办好集体经济、搞好农业生产和各项工作的旗帜二评劳模、树旗帜、表彰先进,其实就是抓典型。焦裕禄抓典型,注重典型的内涵和亮点,不包装、不拔高,实事求是,使典型更为原生态、更具说服力、更有可学性和带动力。赵垛楼老饲养员刘宗行是焦裕禄向全县推荐的第一个先进典型。灾情严重的1963年,村里一些人逃荒去了丰收区,集体的7头牲口撇给了他。牲口在当时就是庄稼人的命根子。为把牲口养活,整个冬天,刘宗行全家辛辛苦苦挖草根;牲口没有料,他家里仅有的70多公斤红薯干,就每天抓一把喂牲口;春天青黄不接,牲口没有吃的,他把一亩自留地里的好麦苗割下来当饲草,硬是让7头牲口存活了下来。许贡庄孙玉堂是焦裕禄发现的又一个典型。孙玉堂和他所在的生产队,曾四次退回国家的救济粮、十几次退回国家的救济款,把这些救济粮、救济款让给了最困难的兄弟队。焦裕禄高度赞赏他这种硬骨头精神,称他们“穷得有志气”!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焦裕禄选树的这些典型,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