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共10篇).docx
《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共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精选(共10篇).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共10篇)目录篇一、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2篇二、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告家长书5篇三、小学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告家长书8篇四、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10篇五、幼儿园防性侵致家长一封信15篇六、学校预防性侵一致家长的一封信17篇七、幼儿园“防欺凌性侵知识”致家长一封信21篇八、中心幼儿园预防性侵一致家长的一封信31篇九、小学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36篇十、幼儿园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37篇一、中小学(幼儿)预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孩子的安全重于泰山。面对连续曝光的未成年人遭性侵案件
2、,如何对孩子进行防性侵教育确实是个难题。专家指出,孩子遭遇性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监管不到位,交友不慎,三观不正,易受金钱、物质诱惑,长期旷课、夜不归宿,放学后不按时回家,节假日私自外出,利用手机交友与见面等,是造成性侵害的主要因素Q作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不应避讳与孩子谈到“性”的问题,而且对于性侵的防范教育,越早开始越好。结合高检院发出的“一号检察建议”的精神,现请您和我们一起,对孩子开展防性侵教育,切实尽到保护义务、加强安全防范。什么是性侵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儿童,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这个范畴内Q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
3、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强奸、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关于性侵害1.性侵害的实施,包括有身体接触的性行为,非身体接触的性行为,也包括通过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进行的与性有关的活动。2 .实施性侵害的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甚至是亲人;可能是成年人,也可能是同龄人或者年幼的人;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3 .性侵犯不只发生
4、在偏僻地方,也会发生在熟悉场所,如学校,医院,交通工具甚至是家中。4 .不论男生、女生,都可能会遭遇性侵害,同时性侵犯也会发生在同性之间。5 .性侵害者不只用暴力,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6 .大量少年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与大人的“谈性色变”不无关系。孩子不是自然而然了解这些知识并知道如何应对这类事情,需要大人的提醒和指导。预防性侵害的知识1 .家长要主动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法律法规,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依法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知识,让孩子了解什么
5、是性侵害,鼓励孩子勇敢维护自己的权益。2 .孩子外出,尽量选择人多的安全路线行走,避开荒僻和陌生的地方;注意周围动静,不要和陌生人搭腔,如有人跟踪或纠缠,尽快向大庭广众处靠近,必要时可呼叫;夜间外出结伴而行。有必要时,家长一定要亲自接送。3 .孩子外出应随时与家长联系,未得家长许可,不可在别人家夜宿。特殊情况需要入住酒店时,孩子应向家长报备情况,向酒店提供家长信息和同行人员信息。4 .避免孩子单独和陌生人在家里或安静封闭的环境中会面,尤其是陌生人家里,同时也要警惕异性熟人长辈或亲戚。5 .孩子不要随便接受别人提供的饮料或食品,谨防有麻醉药物、毒品;拒绝他人提供的色情影视录像和书刊图片,预防其图
6、谋不轨。6 .孩子独自在家,注意关门,拒绝陌生人进屋。对自称是服务维修的人员,也告知对方等家长回来再说。孩子的哪些异常值得警惕1.突然出现不正常的生理变化和身体异常。例如尿频或排便困难;瘀伤,无法解释的伤口或擦伤等。7 .对某些人突然出现莫名恐惧。害怕来访的某个人或害怕参加通常期望参加的一项定期活动,强烈不愿被人打扰,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愿被某个人关注,与人(尤其是异性)接触出现恐惧,要求父母陪在身边等。8 .性格突然发生较大转变。从特别安静到非常好斗、或者从非常喜欢外出到变得孤僻、安静等。9 .突然变得情绪低落。常常独自一个人发呆,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经常争吵,打架;突然害怕一个人独处;时常被
7、噩梦惊醒;经常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拒绝上学,甚至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等。请记住: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不一定出现上述所有迹象。出现上述迹象也不一定意味着孩子受到了性侵害。重要的是,父母要时时留意孩子发生的变化,及时耐心询问,及早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一旦确认发生性侵害,要果断报案,在第一时间终止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如果孩子遭遇性侵害,怎么办?1 .相信孩子,给孩子最大程度的支持。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诉您,她(他)被猥亵或性侵犯,不要指责谩骂孩子,不要大吵大闹,否则会令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不愿再告诉你实情或不愿接受帮助。这时您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正面支持。2 .尽快报警,保留证据。一旦发现孩
8、子遭遇性侵害,不要急于给孩子洗澡,要保存案发时所穿衣物,迅速报警,并配合警察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如果碍于面子忍气吞声或者私了解决,这样可能会使孩子遭遇二次伤害,也会放纵坏人。3 .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家长需时刻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阴影。如果家长发现靠一己之力无法帮助孩子,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可联系学校、司法、传媒等机构,寻求校方支持、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经费资助、心理支持等帮助。篇二、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青少年儿童遭性侵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要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青少年性侵害等事件的预防,守护孩子的身心健
9、康。现请您和我们一起,对孩子开展防性侵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尽到保护义务,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1什么是性侵害?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儿童,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这个范畴内。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强奸、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2关于性侵害1.
10、性侵害的实施,包括有身体接触的性行为,非身体接触的性行为,也包括通过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进行的与性有关的活动。2 .实施性侵害的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能是熟人,甚至是亲人;可能是成年人,也可能是同龄人或者年幼的人;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3 .性侵犯不只发生在偏僻地方,也会发生在熟悉场所,如学校,医院,交通工具甚至是家中。4 .不论男生、女生,都可能会遭遇性侵害,同时性侵犯也会发生在同性之间。5 .性侵害者不只用暴力,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6 .大量青少年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与大人的“谈性色变”不无关系。孩子不是自然而然了解这些知识并知道如何应对这类事情,需要大人
11、的提醒和指导。3如何预防性侵害1 .了解隐私部位。让孩子了解身体是自己的,凡是背心和裤衩遮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2 .保护好隐私部位。告知他们男女有别,既不能让爸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主动去碰别人的隐私部位。3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秘密不能告诉父母,那么要把这种情况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父母、打IlO电话报警等。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吃喝陌生人给的食品或饮料,避免单独和陌生人在家里或密闭的环境。5 .敢于说“不”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也要敢于说“不二6 如何预防性侵害1 .保留
12、证据。2 .立即告诉父母。3 .报警求助。4 .到医院检查身体。5 .寻求必要的心理疏导。各位家长,孩子的安全是关乎家庭幸福的大事,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预防性侵害,家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为孩子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门”,守护孩子快乐成长。篇三、小学预防性侵害安全教育告家长书尊敬的各位家长:您好!近年来,青少年儿童遭性侵现象时有发生,我们要提升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对青少年性侵害等事件的预防,守护孩子的身心健康。现请您和我们一起,对孩子开展防性侵教育,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尽到保护义务,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1什么是性侵害?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
13、何人都是儿童,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和“青少年”,都在这个范畴内。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强奸、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2关于性侵害1.性侵害的实施,包括有身体接触的性行为,非身体接触的性行为,也包括通过视频、图片、语音、文字等进行的与性有关的活动。2 .实施性侵害的人,可能是陌生人,也可
14、能是熟人,甚至是亲人;可能是成年人,也可能是同龄人或者年幼的人;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3 .性侵犯不只发生在偏僻地方,也会发生在熟悉场所,如学校,医院,交通工具甚至是家中。4 .不论男生、女生,都可能会遭遇性侵害,同时性侵犯也会发生在同性之间。5 .性侵害者不只用暴力,很多时候,他们也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6 .大量青少年儿童性侵案件的发生,与大人的“谈性色变”不无关系。孩子不是自然而然了解这些知识并知道如何应对这类事情,需要大人的提醒和指导。7 如何预防性侵害1 .了解隐私部位。让孩子了解身体是自己的,凡是背心和裤衩遮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2 .保护好隐私部位。告知他们男女有别
15、,既不能让爸妈以外的人触碰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主动去碰别人的隐私部位。3 .不保守坏人的秘密。如果有人告诉你,这是秘密不能告诉父母,那么要把这种情况教给孩子,让孩子知道遇到了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父母、打IlO电话报警等。4 .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便吃喝陌生人给的食品或饮料,避免单独和陌生人在家里或密闭的环境。5 .敢于说“不”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让你感到不舒服,就立刻反抗,即使是老师或者其他亲近的人,也要敢于说“不二6 如何预防性侵害1 .保留证据。2 .立即告诉父母。3 .报警求助。4 .到医院检查身体。5.寻求必要的心理疏导。各位家长,孩子的安全是关乎家庭幸福的大事,也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
16、任。预防性侵害,家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让我们共同努力携手为孩子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门”,守护孩子快乐成长。篇四、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你们好!校园安全、孩子平安是大家共同的期盼。然而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为了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对校园欺凌、暴力、性侵害等事件的预防和整治,切实维护文明和谐的校园秩序,保护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效预防欺凌、暴力事件的发生,让我们一起做好预防!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对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对于被欺凌者而言,不仅会造成身体上的伤害,还会带来更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心理、精神创伤,严重影响日常学
17、习、生活。某些情况下,部分受欺凌者会发生变化,转化为欺凌者或者欺凌者的帮凶。对于目睹欺凌现象的旁观者来言,也往往会因为无法帮助受害者而感到内疚、不安甚至惶恐,或明哲守身以自保,或不自觉的加入欺凌行列。对于欺凌者来言,会造成道德滑坡、人格扭曲,甚至最终步入犯罪歧途,走上不归路。校园欺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校园暴力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一一家庭教育缺失的外露。有以下几个原因:原因1:过分溺爱,孩子唯我独尊。原因2:缺少关爱,心理灰暗。有些爸妈忙于生活,忽略了对孩子的沟通和心理辅导。原因3:学生法制观念薄弱。原因4:对影视、动画、游
18、戏的模仿。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校园欺凌犯罪案件2486件3788人,提起公诉3494件5468人,罪名涉及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猥亵等。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校园欺凌已不仅是简单的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警惕!这些可能受到校园欺凌的信号校园欺凌危害巨大,从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长远利益出发,迫切需要我们每位家长朋友提高认识,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共同防止、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在此,我们向您提出如下建议,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配合。一、不要溺爱孩子。家长的过度溺爱容易使孩子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耐挫能
19、力差,滋生任性、骄横等不良心理,容易成为欺凌者。二、多与孩子沟通,尊重、关心孩子。父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最亲密的人,无论工作再忙,每天也要抽出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注意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换位思考能力,塑造孩子乐观向上、开朗活泼的性格。三、切忌打骂孩子。当孩子犯错时,要注意耐心说教、正面引导,棍棒教育除了伤害身体,更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创伤,容易产生恐惧感、遗弃感甚至是逆反心理。经常挨打的孩子,要么具有胆小懦弱的性格,容易成为被欺凌者;要么具有乖张暴戾的性格,容易成为欺凌者。四、注重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谈举止、性格特点都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抱怨、说脏
20、话、发脾气甚至动粗打人,尽少饮酒、不饮酒,不参与赌博,不沉迷于手机、网络,更不能带孩子到酒吧、KTVv麻将馆等娱乐场所,避免孩子受到不良行为的影响。要培养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五、培养孩子的日常良好习惯。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户外活动,多与同龄人交往、沟通,注意培养孩子的情商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要防范孩子沉迷网络,尤其是避免其接触含有暴力、色情内容的影视作品、视频直播和网络游戏。要防止孩子夜不归宿、饮酒、携带匕首、弹簧刀、藏刀等。六、定期与老师、其他孩子家长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在校情况尤其是交友情况,避免孩子与一些“不良少年”接触甚至拉帮结伙。七、正确引导孩子。家长平时可以结合
21、一些常见的校园欺凌现象来引导孩子,进行预防教育。千万不能诱导孩子片面出手,或者为了不被欺负而以暴制暴。同时也要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一旦遇事能够从容应对。八、加强法治教育。重培养孩子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防范意识,避免受到不法侵害。九、细致观察,正确应对。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伴随着较长的持续性和较强的隐蔽性。家长平时要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情绪波动。如有以下情形出现,请您充分考虑孩子遭受欺凌的可能性:一是身体表面无故出现各种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在温热天气里也经常穿着长袖衣裤,很可能是想遮掩伤痕。二是频繁丢失一些个人物品,如首饰、文具、玩具等,或者衣服、书包等物品总是有
22、破损。三是回家时经常带着伤心、沮丧甚至是哭鼻子的情绪,而且突然变得孤僻、怕生、特别依赖家长、不愿接触其他小伙伴。四是自伤、自残甚至是自杀倾向。五是不愿意上学,或者经常无故逃学、装病请假。六是频繁的失眠、霍梦、尿床,等等。如何避免校园欺凌,真的遇到校园欺凌怎么办?图片家长一旦发现孩子可能遭受欺凌,首先要克制情绪、保持冷静。要鼓励孩子勇敢的说出来,并认真告诉孩子“这不是你的错,谢谢你把这些告诉我。”及时与校方沟通,同时注意收集、保留相关证据,必要时可选择报警,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孩子。尽量避免与欺凌者或其家长单独接触,以免事态恶化。如果孩子因遭受欺凌而出现心理问题,应及时向心理专家求助。如何预防性侵害
23、1.教导孩子认识隐私部位:背心短裤覆盖的地方是隐私部位,是绝对不能被随意触摸的。包括:嘴唇、胸部、臀部、腹部、大腿等。2 .教导孩子抵制不安全(不恰当)或模棱两可的身体接触。3 .教导孩子拒绝互联网上的性邀请和色情信息。4 .家长要避免未成年人自己在家中,女童尽量不要单独行动要结伴而行。不轻易把孩子交给除家人以外的人照看,对照看孩子的人要充分了解。5 .无论多忙,都细心观察孩子的异常反应:变得胆小、爱哭,忽然不喜欢上学,忽然害怕和父母亲热等等。6 .在给孩子洗澡或洗衣服时,要经常不露声色地检查孩子的下身及内衣裤。7 .教育孩子,在遇到性侵或猥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家长,以便及时报警、固定证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学 幼儿 预防性 家长 一封信 精选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1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