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docx
《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docx(2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蒙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规划(2023-2025)目录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发展现状第二节面临形势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第二节基本原则第三节发展目标第三章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第一节发展智慧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第二节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提升农畜产品供给质量和效率第三节夯实大数据基础提升农牧业农村牧区管理决策效能第四节建设数字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第五节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农牧业农村牧区信息化支撑能力第四章保障措施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第二节加大政策支持第三节强化人才支撑第四节强化安全保障第五节完善监测两古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的有利抓
2、手。为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及数字乡村战略,根据农业农村部“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发展信息化规划、中央网信办等10部门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规划、内蒙古自治区十四五”信息化发展规划,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规划。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十三五时期,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以建设内蒙古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契机,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数字乡村战略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不断提升“三农三牧信息化水平,为十四五时期加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第一节发展现状政策支持体系初步确立。十三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先
3、后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数字乡村发展重点工作彳王务分工方案内蒙古自治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行动方案(2021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呼包鄂乌智慧城市T本化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3年)推动呼包鄂乌数字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行动方案,初步确立了自治区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政策支持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截至2022年9月,全区行政村宽带通达率100%,全区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159.1万公里。2022年,5G基站达到4.1万座,每万人拥有5G基站数为16.8个,高于全国平均(15.7个)。全区5G网络已实现12个盟市市区、103个县级和914
4、个乡镇主要区域连续覆盖。十三五”期间建成内蒙古农牧业综合服务平台,有力支撑了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建成全区农牧视频会议指挥调度系统,实现与农业农村部、各盟市和60个旗县区农牧部门的互联互通。其中,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通辽市、锡林郭勒盟、阿拉善盟等7个盟市实现了旗县区全覆盖,全区旗县区覆盖率达58%o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强化。自治区政务服务平台与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应接尽接,全区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和运维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实现一网通办。实施万企登云行动,登云企业达到L3万户。建成内蒙古农牧信息网、农牧厅微信公众平台和12316三农三牧服务
5、热线三位一体的信息服务体系,面向全区农牧民提供政务公开、新闻宣传、技术咨询、政策解答、生产指导和监督投诉等服务。农牧业数字化转型稳步推进。鄂尔多斯、呼和浩特、赤峰等盟市农业主管部门开展了农牧业数字化建设,涌现出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现代牧业集团、内蒙古正大等一批开展了数字化转型的涉农企业。大数据建设不断深化,建成内蒙古海芯华夏全国设施农业大数据运营平台、蒙牛乳业数字化工厂、华颂马铃薯单品种大数据平台等示范项目。数字技术与农牧业农村牧区加速融合,2015年以来,建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农机化信息管理服务等13个业务信息系统。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平台覆盖全区10个盟市和53个旗县,并与国
6、家系统无缝对接。兴安盟扎赛特旗、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等2个地区成为首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县。云计算农畜产品合格证制度试行顺利启动,制定了全国首个畜产品安全追溯地方标准,实现对牲畜肉制品生产、加工、运输、销售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遥感、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农牧业农村牧区领域广泛应用,线上线下融合的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区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一是总体发展滞后,数字农牧业发展基础薄弱,数据资源分散,农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体系尚未建成。农村牧区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刚刚起步,农牧民获取数据渠道不畅。二是农牧业信息化整体偏弱,涉农涉牧数据孤岛”有
7、待打破,无法有效满足农牧业宏观决策分析、微观生产指导、农业市场分析等应用前景。三是数字农牧业创新能力不足,农牧业装备智能化水平不高,先进适用的信息化产品装备缺乏,数字农牧业技术瓶颈仍然存在。四是农牧业农村牧区数字化应用滞后,数字乡村治理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显著。五是数字经济在农牧业的渗透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六是农村牧区电商最后一公里短板仍未补齐,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质电商品牌较少。第二节面临形势农业农村数字化是生物体及环境等农业要素、生产经营管理等农业过程及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是一场深刻革命。展望今后一段时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将迎来难得机遇。从国际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在
8、疫情冲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带动更深层次的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各个国家短期走出经济低迷、长期培育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高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将数字农业作为战略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相继出台了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农业技术战略和“农业发展4.0框架等战略,构筑新一轮产业革命新优势。从国内看,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大力推进数字中国
9、建设,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5G网络建设进程,为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持续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农村大数据应用,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发展,城乡数字鸿沟加快弥合,数字技术的普惠效应有效释放,为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我国农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发展结构、转换增长动力,为农业农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数字化提供广阔的空间。从区内看,我区是国家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职责。加强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是内蒙古的五大任务
10、之一,加快建成供给保障能力强、产业链韧性强、科技装备支撑强、新型经营体系强、绿色发展水平强的农牧业强区。当前处于传统农牧产业发展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和增长瓶颈、数字农牧产业发展面临基础薄弱和未成体系的特殊时期,2022年全区农村网络零售额197.72亿元,同期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为21700亿元,占比仅为0.91%,发展较为滞后。与此同时,我区也处于数字技术不断成熟、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区农牧业面临提高农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增加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供给,实现优质高效转型的机遇与挑战。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大势所趋,我区因时而异,紧抓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机遇,谋划在前,强化顶层设计,紧盯目标,
11、搭建数字平台、保障数字人才,加快推进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抓传统农牧业数字化改造,抓农村牧区数字化能力建设,让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为乡村全面振兴插上科技和信息翅膀,积极推进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发展。第二章总体思路第一节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数字技术与农牧业农村牧区经济各领域、各环节深度融合为主攻方向,以数据为关键生产要素,以传统农牧业数字化改造、农村牧区基层
12、治理数字化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促进农牧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乡村治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以数字化引领驱动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为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第二节基本原则统筹规划、整体推进。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把握数字经济和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重点突破,分步推进,探索富有内蒙古特色的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模式。协作协同、共建共享。按照数字农牧业农村牧区建设规律,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政企协作,调动各地各部门积极性,引导各类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推动资源
13、整合,打破数据壁垒。创新驱动、应用导向。聚焦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瓶颈,把增强农牧业创新能力与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结合起来,加强农牧业数字技术的研发,突出数字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安全可控、同步推进。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风险意识和保障能力,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第三节发展目标到2025年,农牧业农村牧区数字化水平明显提高,数字技术与农牧业农村牧区各环节深度融合,支撑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水平明显增强。智慧农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基本建设全区智慧农牧业或智慧农牧区,农牧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7%,农牧业产品年网络零售额达到200亿元。争创1
14、-2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争创3-5个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支持培育一批在全自治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数字农牧业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数字农牧业先进旗县区。农牧业农村牧区大数据体系基本建立。建成自治区农牧业与农村牧区大数据平台(智慧农牧业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自治区农牧业大数据共享平台,政务信息资源开放共享全面实现,农牧业农村牧区资源一张图基本形成,大数据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数字乡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数字化成为完善乡村治理的重要手段,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向乡村延伸,农牧区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农牧民数字化素养大幅度提升。打造15个自治区级数字乡村试点地区,形成一批可复
15、制可推广的应用场景和典型案例。信息化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农牧业农村牧区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取得新突破,对农牧业支撑能力明显增强。第三章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第一节发展智慧农牧业提升农牧业现代化水平发展智慧种业。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构建重要农牧业种质资源数据库,推进农牧业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开展动植物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评价,强化育种创新基础。加快种业大数据平台研发和建设,开展涵盖科研、生产、经营等种业全链条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发展智慧农田。配合农业农村部统一工作部署,建设全区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和全区农田建设一张图
16、,集成全区国土调查数据、耕地质量等级数据、高标准农田建设数据、多源遥感数据等,实现数据驱动的农田建设项目立项实施、竣工验收、管护利用等全程动态数字化监管。建设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的智慧农田管理测控系统,实现农田灌排水等田间智能作业,构建耕礴食产能评价、耕地质量监测等一体化辅助决策平台。发展智慧种植。推进智慧农场建设,加快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推动智能感知、分析、控制等技术和装备在大田种植和设施园艺领域集成应用,推进种植业生产经营智能管理。加快发展天空地一体化农情遥感监测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提升墙情、苗情、虫情、灾情等“四情监测能力。加快建设农作物病虫害测报监测网络体系,扩
17、大全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数字化监测预警覆盖范围,进一步提升我区重大病虫害科学防治决策水平和应急指挥能力。充分利用第三次土壤普查、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有关数据,持续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充分利用农业农村部农药数字监督管理平台,强化农药生产、经营信息化管理。发展智慧畜牧业。推进智慧牧场建设,加快规模养殖场数字化改造。推广智能设备装置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对养殖环境和畜禽个体生长状况的监测,实现精细饲喂、疫病预警和科学繁育。推动基于物联网、大数据的智能统计分析软件的应用,实现养殖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加强肉蛋奶产能监测,开展行业运行态势分析和预警。加强动物疾病监测、诊断和防控信息化建设,完善重大动物疫
18、情测报追溯体系,实现重大动物疫情实时监测、风险研判、早期预警和态势预报。推进养殖场(屠宰、饲料、兽药企业等)数据直联直报,构建一场(企)一码、一畜(禽)一标动态数据库,强化饲料、兽药监管追溯,实现畜牧生产、流通、屠宰各环节信息互联互通。支持乳业龙头企业布局上下游产业,推进“智慧乳业”建设,带动提高全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智慧渔业。加快渔业物联网示范,在水产养殖重点区域推广水体环境实时监控前言息技术,应用水体环境实时监控、饵料自动精准投喂、水产类病害监测预警、循环水装备控制、工程化池塘养殖等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水产养殖装备工程化、技术精准化、生产集约化和管理智能化。发展智能农机。大力推广基于
19、北斗的自动驾驶、远程监控、智能控制等技术应用,引导智能农机装备快速发展。加快机械化生产物联网,推进农牧业机械化生产数字化管理,推进内蒙古农机化信息化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的信息化管理与调度。推广应用手机APP、人脸识别、补贴机具二维码管理和物联网监控等技术,加快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业务全流程线上高效安全办理。提升农机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业务信息化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数据信息互联互通提升政策实施质量和效率。做好机械化生产数据安全管理。发展智慧农垦。依托农垦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产业化优势,发挥农垦集
20、团、国有农牧场在全区域全链条全过程智慧农业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农垦基础数据资源建设,进一步完善农垦土地资源、企业资产等数据库,实现精准管理。加快农垦产业数字化转型,聚焦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畜产品供应,率先推进智慧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用航空,建设一批智慧农业示范基地。推动适应智慧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和管理体制创新。专栏1:智慧农牧业技术创新工程1 .大田种植和设施农业集成应用工程言设,推进内蒙古农机化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农机作业监测、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重要农时机才3设备、水肥一体化、循环水养殖等节水农业中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水平,推广绿色节水
21、灌溉自动化技术。建设不产品生产保护区大数据平台,加强两区数据管控及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目标作物种植面积监测。2 .畜禽养殖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程【场示范,通过智能化养殖设备、各类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养殖环节数据,建立养殖数字档案,为畜产品全流程溯;,之授信,为政府相关业务部门监管提供信息化服务和决策支持。全面推行养殖场直联直报,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资;,子监测点和重点企业产销监测点信息化监测管理手段,在主产区推广应用自治区智慧牧场(奶牛)标准体系。WM实现全区联网、统一编码管理,万头以上大型奶牛养殖场实现数字化管理。探索区块链+存证应用,推进养歹业等数据直联直报,建立动物强制免疫申报系统。3 .智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数字 农牧业 农村 牧区 发展规划 2023 2025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2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