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
《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学习心得体会3篇.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学习心得体会3篇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并指出,2018年以来,进博会成功举办五届,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发挥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平台功能,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而“着力震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七个着力”的重要内容。在进博会这个文化大舞台上,各民族文化结晶熠熠耀目,世界文化
2、再次交汇成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这也正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具体表现与充分彰显。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进博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走出去”促“引进来”的又一里程碑。任何文化传播都是双向或多向的,都是互鉴中实现互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走出去的同时,也在汲取其他国家、民族的先进文化和文明成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而在进博会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的意境浸染,必将让各国来宾流连忘返。比如,“上海非遗客厅”将以场景化、生活化的形式,向来自全世界的媒体朋友们展示上海非遗的魅力,普陀区带来的市级非遗项目钱币生产的手工雕刻技艺,寓意着中国人民富足安
3、逸的美好生活。“上海非遗客厅”的手工艺体验活动为非遗项目竹丝编。在这里,可以聆听传承人程丽讲述有关竹编的故事,了解竹丝制作过程,近距离欣赏精美的竹编作品,还可以在现场学习竹丝瓷胎的编织手法,体验一场用竹丝编织小作品的手工乐趣。再比如,在进博会交流展区,打造融入风雅精致宋韵文化的特色展台,沉稳静谧的蓝色调、亮眼跃动的流线型灯带、灵动变幻的水墨画等别出心裁的设计与集合创新技术、古老传承技艺的展品,共同呈现出“诗画江南”的生态之美、人文气质,以及“活力中国”的崭新气象、蓬勃姿态。在“浙里锦罗”展区,可以探寻“丝绸之府”的魅力所在,杭绣、台绣、桐乡蓝印花布、萧山过江布等,从华丽的丝绸制品到细腻的丝织技
4、艺展示,都诉说着浙江丝罗“一袭柔美之姿绵延千年”的奥秘。进博会上,不同文化的展现与交流,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世界化之路历来秉承的双向交流之道,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注脚。行走在进博会这条文化交流的康庄大道上,必将在新时代创造新的文化交流盛景,在新世界创造新的文化互动途径。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学习心得体会3篇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充分肯定进博会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丰硕成果,对进博会继续发挥好窗口和平台作用寄予殷切期望、指明前进方向。新征程上,进博会正以其澎湃动能,持续助推中国式现代化实现新跨越,展现新气象,开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进口贸易”引活水,实现
5、“高质量发展”新跨越。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进博会以其“展商展品双境外”的优势,联通国内国际,既是外国企业连接中国大市场的“桥梁”,也是促进国内经济转型、产业及消费升级的“活水”。进博会溢出效应更加明显,“会展商”变身“投资商,走进地方建研发基地、智慧工厂,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本届进博会迎来154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来宾,有超过3400家展商注册参会,400余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集中亮相,使“展品”变“商品”,即使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发展红利,真正实现“身在中国,买遍全球”,实实在在增强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迎难而进”强信心,展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气象。在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六 中国国际 进口 博览会 致信 学习心得 体会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2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