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ppt
《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ppt(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 二、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的方法 三、转化率及影响因素,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相关概念1.转化(transformation)细菌获得外源质粒DNA,产生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2.转导(transduction)以噬菌体为媒介,将外源DNA导入细菌的过程。3.转染(transfection)指感受态的受体细胞捕获和表达以噬菌体为载体的重组DNA分子的过程。转导和转染的区别转导:通过噬菌体(病毒)颗粒感染宿主细胞的途径把外源DNA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转染:噬菌体DNA分子直接导入受体细胞的过程。,(一)转化(t
2、ransformation),(1)热激法(heat shock),(2)电转化法(electronporation),(3)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4)接合转化,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1、化学转化法感受态:细菌能从周围环境中吸收DNA的生理状态称为感受态(competence).感受态的出现是由于细菌表面出现许多DNA结合位点,这些位点只能与双链DNA结合,而不与单链DNA结合。这说明完整的双链结构对于转化活性来说是必要的。对于大肠杆菌细胞,一般采用CaCl2溶液来处理受体细胞,增加细胞膜的通透性,制备感受态细胞。,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
3、的方法,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过程,培养大肠杆菌,OD600至0.3-0.4,On ice 5-10 min,4离心收集菌,用冰冷的60mMCaCl2重悬,4离心收集菌,4离心收集菌,分装、-70 冻存,用冰冷的60mMCaCl2重悬,On ice 30 min,用冰冷的60mMCaCl2重悬,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10ng载体DNA,100L感受态菌,On ice混合,静置30分钟,37摇1小时,10-100L转化液涂含抗菌素的平板,吸附DNA,摄入DNA,加入1mL LB培养基,42C 1.5分钟,热休克法,简单,但转化效率不高(106-108/gDNA)。,
4、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平板培养基培养细菌,10-100L转化液,涂于含抗菌素的平板,37过夜,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2.电击转化法 将待转化的质粒或DNA重组连接液加在电穿孔转化仪的样品池中,两极施加高压电场。在强大电场的作用下,细菌细胞壁和细胞膜产生缝隙,质粒或DNA重组分子便可进入细胞内 原理:用高压脉冲电流击破细胞膜或击成小孔,使各种大分子(包括DNA)通过这些小孔进入细胞.,转化效率高(高于109/gDNA),一、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的方法,LB培养受体菌至OD600=0.5-0.6,冰浴15分钟,2离心集菌,冰冷的水重悬菌体,2 离心集菌,冰冷的水重悬菌体,
5、2 离心收集菌体,少量冰冷的水重悬,分装成 50-300L,电转仪调为2.5kV,25F,脉冲控制器200-400,0.5g质粒DNA,On ice混合,加入1mLSOC培养液,37 中速震荡60分钟,10-100L转化液涂含抗菌素的平板,转化,电击转化法,(二)转导,由噬菌体和细胞病毒介导的遗传信息的转移过程,(三)转染,噬菌体DNA不经过蛋白包装成病毒颗粒,直接被感受态细胞捕获的过程。,与转化无本质区别,体外包装好的重组噬菌体感染受体菌,形成噬菌斑。每g DNA能形成106个噬菌斑,现在把DNA转移至动物细胞的过程也称转染,体外包装过程,二、重组DNA导入真核细胞,(一)导入酵母细胞,原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节 重组体导入受体细胞的原理与技术 第二 重组 导入 受体 细胞 原理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