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与运送.ppt
《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与运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方法与运送.ppt(7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与运送,微生物检验的重要性,在医学高度发展,新的抗菌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主要原因之一是当代的感染性疾病,在病原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现代感染性疾病在病原学上的新特点,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以条件致病菌为主:很多低致病、弱毒的细菌,在外环境、人体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广泛存在的细菌,引起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的现象日益增多。病原菌的种类更为广泛:包括需氧菌、厌氧菌、苛氧菌、分枝杆菌和真菌等。,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同一种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可以完全不同,甚至出现同时耐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细菌,往往使临床医师的“经验性”治疗或
2、所谓的常规治疗根本无效。,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出现一些新的感染性病原:有人统计,20世纪后期,全世界一共出现种31种新的传染病,其中病毒14种,细菌11种,寄生物6种,由于人们的认识不足,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办法,人群又无免疫力,这些新出现的病菌在不同的地区和范围内流行,来势猛,传播快,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社会恐慌。例如:疯牛病、埃博拉出血热、新型肝炎病毒、大肠杆菌O157、出血性肠炎、O139霍乱、艾滋病、莱姆病等。,现代感染性疾病的新特点,我们应该追求:“准确的病原学诊断”“针对性病原学治疗”正确的微生物标本采集和运送,是准确的病原学诊断的前提!,微生物让人类步步为营,,检验误差发生率哪个
3、阶段最高,?,60%以上实验误差发生在分析前,1997年,一位意大利著名检验专家就对急诊检验误差发生的种类和发生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约有68.2%的检验误差发生在检验前期,而来自于检验中期和检验后期的误差率分别为13.3%和18.5%。2007年,这位检验专家又进行了类似统计,结果显示,检验前期的误差发生率仍高达61.9%。,摘自:,分析前质量控制,获得准确结果的重要环节,基本原则,1.及时采集微生物标本作病原学检查2.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3.采样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4.采样后立即送检5.标本容器须灭菌处理,但不得使用消毒剂6.送检标本应注明来源和检验目的,如何提高细菌阳性检出率?,标本
4、采集时机标本采集方法标本的质与量标本的运送与保存镜检筛选合格标本(退检制度)高质量、多种分离培养基培养环境,常见不合格标本主要有以下问题:,标本采集时间错误容器错误标本量不足 标本采集延误 标本未及时正确运送 以及暂存条件错误。,最有价值的细菌学检测项目,血液培养 脑脊液培养 胆汁培养 胸腹水培养 关节液 其他无菌体液或分泌液,血培养标本,采集与运送,血培养是进行血流感诊断的最佳手段,血培养概念:,采集患者的血液或无菌体液标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培养检测.检测原本无菌的血液及体液中是否有细菌存在.如有细菌,则极有可能为致病的细菌.进一步进行鉴定/药敏试验.,完整的血培养过程,医师开出医嘱护理人员
5、收集送检样本实验室检测、分离并鉴定导致血流感染的微生物三级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目前血培养的问题:,采血时机不合适采血套数不够采血量不足只做需氧培养,不同时做厌氧培养采血前或采血时正在使用抗生素治疗,血流感染与血培养的规范实践,“只有在发热时,才需要进行血培养。”,关于血培养指征,想采就采,?,答 案:血培养的指征,当怀疑血流感染或脓毒症时,应常规行血培养怀疑患者有血流感染的症状有:不明原因的发烧(38)或体温过低(36)白细胞增多(10,000/ul),粒细胞减少(1,000ul)休克,寒颤,僵直严重的局部感染(脑膜炎,心内膜炎,肺炎,肾盂肾炎,腹部术后感染,)心率异常
6、加快低血压或高血压呼吸频率加快,“何时采血进行血培养,无特殊时间要求。”,关于采血时机,?,0,30,60,时间(分钟),体温,血培养采血时机,细菌浓度,答 案:采集血培养样本的最佳时间,尽可能在患者寒战或开始发热时采血在患者接受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如患者已经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应在下一次用药之前采血培养,“为减轻患者痛苦,只从一个穿刺部位采一份血液标本即可。”,关于采血套数及部位,?,基本概念,成人“一套”血培养应该包括需氧瓶和厌氧瓶各一个,也叫“一份”注意:一次穿刺采血,算“一套”,采集第二套应从另一个穿刺点获得。儿童一般只做需氧培养,但仍需从多个部位采集多次。特殊患者才考虑厌氧培养。,采血
7、套数,Weinstein et al.Detection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in Adults:How Many BloodCultures Are Needed J Clin Microbiol.2007;45:3546-3548,表皮葡萄球菌的临床意义,23套血培养,有助于污染的判断。,Tokars,JI.Clin Infect Dis 2004;39:333,污染菌,致病菌,?,采集1套无法判断是病原菌还是污染菌。,答 案:关于血培养套数与采血部位,每位患者每次采血最少2套,3套更好初发患者,绝不能只采1套标本 多个穿刺部位采血。因多部位同时发 生污染的
8、几率较小,便于对结果进判断,“两套血培养采集间隔无特殊要求。”,关于采血间隔,?,答案:关于标本采集间隔时间,对于非持续性菌血症,同时或短时间内采集23套血培养,因为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系统会在1530min内清除掉进入人体内的细菌。可疑急性心内膜炎患者要立即取血作血培养,30分钟内完成3套血培养的采集,采集后立即进行抗菌药的经验治疗。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可疑的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每间隔30分钟至1h采集1套,连续采集3套标本。如果24小时内报告阴性,则继续采集2套血培养。,“每瓶采集多少血液无特殊要求。”,关于采血量,?,采血量(ml)与检出率的关系,Overall,血培
9、养物每增加一毫升,真性菌血症成年人微生物的检出率增加3,但并非越多越好,超过一定数量的采血量会稀释培养瓶内的肉汤,使肉汤无法有效中和血中的抑制物质(补体、抗体、抗生素)。所以血液与肉汤的最佳比例为1:41:10,答 案:关于采集血液量,采血量是影响灵敏度最关键因素成人一份标本2个培养瓶(需氧厌氧),每瓶810ml,共20ml;要求至少采两份标本,即40ml。儿童一般只需采集需氧瓶,在保证采集血量1总血量下,一般为13ml采血量不足时应优先保证需氧瓶,因临床90以上的感染为需氧菌或兼性需氧菌感染,先采生化、凝血标本,再采血培养标本。”,关于各种血液标本的采集顺序,?,血培养对无菌操作的要求比注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微生物 标本 采集 方法 运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