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液的正常代谢.ppt
《体液的正常代谢.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液的正常代谢.ppt(1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外科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主要内容,重点与难点,重点:3种类型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难点:正常体液代谢的调节机制、不同类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病机制,学习目标,掌握3种类型缺水、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病人的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熟悉以上体液代谢失衡病人的病因及治疗原则了解正常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4.了解不同类型缺水、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酸碱平衡失调的发病机制。,第一节 体液的正常代谢,体液:体液平衡:是指体液在容量、分布和溶质浓度方面保持相对恒定。包括水的出入量平衡、电解质分布的平衡以及酸碱的平衡。意义:
2、是保证人体内环境恒定的最基本条件。,调节:在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下,人体内环境保持着一定的动态平衡。该平衡可因创伤、感染、手术及许多外科疾病等因素而被破坏,若代谢失衡程度超越人体的代偿能力,便可影响疾病的转归。严重的失衡可导致病人死亡。,1.体液组成和分布,注:1.以上细胞内、外液的数值均为占体重的百分比 2.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体液平衡及调节,水平衡正常成人24小时水出入平衡情况,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2.电解质组成和分布,正常值135150mmol/L,
3、3.55.5mmol/L,电解质作用:参与细胞代谢调节酸碱平衡维护体液渗透压影响神经肌肉和心肌的兴奋性,电解质平衡 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相关的电解质为Na+和K+。Na+特点:Na+是构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要量为5-9g。体内钠过剩时,尿排钠增加;体内钠不足时,尿排 钠减少(血钠:135-150mmol/L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K+特点:K+是构成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要量为3-4g。体内钾过剩时,尿排钾增加;体内钾不足时,尿排 钾不减少。(血钾:3.5-5.5mmol/L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3.体液平衡的调节 水、电解质
4、及渗透压的平衡主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来实现的,其中对水钠的调节作用最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大系统的调节:抗利尿激素(ADH)系统(恢复和维持体液正常的渗透压)醛固酮(ADS)系统(恢复和维持血容量),具体的调节机制渗透压调节机制:,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下丘脑,兴奋口渴中枢,产生口渴感而增加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加强水分重吸收,尿量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不兴奋口渴中枢,口渴不明显,不增加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ADH),减少水分重吸收,尿量增加,血容量调节机制,细胞外液减少,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5、,醛固酮,Na+和水重吸收,尿量减少,细胞外液量增加,细胞外液量增加,肾素,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Na+和水排出增多,尿量增加,细胞外液量减少,酸碱平衡及调节,正常体液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1.缓冲系统 在体液的众多缓冲系统当中最重要的缓冲系统是碳酸-碳酸氢盐缓冲系统,即HCO3-/H2CO3。其比值决定血浆PH值,HCO3-/H2CO3的比值一般为20/1。,调节机制:当体内酸增多时,HCO3-与强酸中和,产生的反应为:H+HCO3-H2CO3 CO2+H2O 当体内碱增多时,H2CO3与强碱中和,产生的反应为:OH-+H2CO3 HCO3-+H2O,2
6、.脏器调节 肺的调节 调节机制:主要通过调节二氧化碳的排出量调节酸碱平衡。肾的调节 调节机制:肾的作用是排酸(H+)并回收HCO3-。当体内多酸时,此作用加强;体内多碱时,此作用减弱。,小 结,正常体液的组成和分布电解质的组成和分布体液平衡及调节(1)水平衡(2)电解质平衡(3)体液平衡的调节,体液代谢的失衡,第二节水钠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Question?,盛夏,你已经在室外玩了两个半小时蓝球之后,感到很口渴,是否应该喝大量开水,为什么?,学习目标,1、掌握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水临床表现2、熟悉高渗性缺水、低渗性缺水、等渗性缺 水病因、治疗原则3、了解三种类型缺水的病理生理,第二
7、节 水和钠的代谢紊乱,根据失水和失钠比例不同,缺水可分为(一)高渗性缺水(二)低渗性缺水(三)等渗性缺水,高渗脱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缺钠,细胞外高渗,血清钠150mmol/L【病因】摄入不足 缺水源、禁食丢水过多 大量出汗、烧伤、多尿肾衰、糖尿病、尿崩症(ADH分泌不足)等,【病理生理】1、缺水口渴中枢口渴饮水渗透压2、细胞内缺水3、抗利尿激素(ADH),重吸收尿少 尿比重高,【临床表现】根据脱水程度及表现分三度:轻度缺水:除口渴、尿少、外,无其他症状,丢失体重的24%中度缺水:极度口渴,乏力、尿少、尿比重高、口舌干燥、皮肤弹性差、眼窝下陷,烦躁不安,丢失体重的46%重度缺水:除上述外,有
8、燥狂、幻觉、谵妄、高热、甚至昏迷抽搐,休克表现 丢失体重的6%,【诊断检查】1、尿少比重高 1.025以上。2、血液检查:血清钠150mmol/L,RBC、Hb、红细胞压积【处理原则】1、除因2、及时补液 补什么:轻症饮水,中度以补糖为主,适当补盐。补多少:可按公式计算,也可用估计法总补液量=累积量1/2+继续损失量+生理量 怎么补:先糖后盐,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重加钠。,低渗脱水(又称继发性缺水)失钠失水 血清钠135mmol/L【病因】1、摄钠不足(医源性问题)2、钠丢失过多(消化液慢性丢失、排钠性利尿剂、大面积烧伤)3、水份摄入过多(精神障碍、医源性),【病理生理】1、低渗抗利尿激素(
9、ADH),尿重吸收,早期尿量,后期尿量减少,尿比重低。(不口渴)2、细胞外低渗水流向细胞内细胞内水肿,血容量不足加剧。,【临床表现】1、轻度缺钠 血清钠在135mmol/L以下。病人感软弱、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口渴不明显。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g。2、中度缺钠 血清钠在130mmol/L以下。病人除上症外,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浅V萎陷,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50.75g。3、重度缺钠 血清钠在120mmol/L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木僵,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每公斤体重缺氯化钠0.751.25g。,【诊
10、断检查】1、尿液检查:比重低于1.010以下,尿钠及尿氯 2、血液检查:血清钠135mmol/L,RBC、Hb、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均,【处理原则】低渗性缺水可致低血钠性休克、细胞肿胀及脑功能障碍,1、及时除因2、补液 补什么:补充氯化钠(等渗盐水或用35%氯化钠)扩容恢复血容量。补多少:可按公式计算,也可用估计法总补液量=累积量1/2+继续损失量+生理量 怎么补: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重加钠。,等渗脱水(最常见)又称急性失水、混合性失水)水钠丢失大致相等 血清钠在正常范围,但血容量减少。【病因】1、水钠的流失:(消化道急性失液如腹泻,局部 大量积液,如肠梗阻等)2、水钠摄入不足(恶
11、心、厌食、无食源)3、体液不当积蓄(胸水、腹水、水肿等),【病理生理】等渗性脱水其渗透压无明显改变。主要为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致血容量不足。处理不当,可转变为高渗性或低渗性缺水。尿少,尿比重高,【临床表现】兼有缺水缺钠的临床症状 1、缺水症状:如少尿、恶心、乏力、厌食、皮肤口唇干燥,眼眶下陷,但口渴不明显,缺水占5%。2、缺钠症状:主要是血容量减少症状:颈V下陷、脉细速、血压下降。当体液丢失67%时有明显休克症状。且伴酸中毒。【诊断检查】1、尿液检查:量少或无尿,比重高。2、血液检查:血钠、氯正常,RBC、Hb、红细胞压积。,【处理原则】1、及时除因2、补液,补什么:补充等渗盐水和平衡盐液为主。
12、补多少:可按公式计算,也可用估计法,总量=累积损失量1/2+继续损失量+生理量 怎么补: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见重加钠。,总 结,三种类型缺水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要点,定义及分类,按失水和失钠的比例不同,缺水可分为:,知识抢答,1.对高渗性缺水的病人首先输入A 平衡液 B 5%的葡萄糖液C 林格液 D 右旋糖酐E 3%5%氯化钠溶液,正确答案:B,2.外科临床最常见的脱水类型是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C 慢性脱水 D 等渗性脱水E 原发性脱水,正确答案:D,3.轻度高渗性脱水最主要的表现A 烦躁 B 口渴 C 尿量减少 D 血压下降E 神志不清,正确答案:B,【小
13、 结】,正常人水电解质及酸碱是在N、体液的调节下保持动态平衡状态,此平衡被打破就会出现水电解质失衡。临床水电失衡分三种:高渗性缺水以失水为主,表现口渴、尿少、皮肤弹性差、血钠高。治疗以补水为主。低渗性缺水以失钠为主,表现疲乏、头晕、站立性晕倒、血钠低,治疗补钠为主。等渗性缺水最常见、水钠丢失几乎相等,表现为血容量减少征,休克明显,处理既补水又补钠。护理措施:除因、定量、定性、定时实施液体疗法或纠正液体过量,记出入量,进行疗效观察,防止皮肤粘膜受损,加强安全防护,减少受伤的危险。,护理评估,健康史身体状况(症状)辅助检查心理社会状况,护理诊断,1.体液不足 与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有关2.焦虑
14、与担心体液失衡的预后有关3.潜在并发症 失水性休克,脑水肿,肺水肿,护理措施,1、控制病因 根本措施,2、实施液体疗法:缺多少,补多少-补液总量;缺什么,补什么-液体性质;怎么补-输液方法;如何补-疗效观察,(1)补液总量=已经丧失量+继续损失量+生理需要量,脱水程度估计 或公式法,额外损失量,20002500ml,(2)补液的性质,缺什么补什么宁少勿多(掌握常用液体的性质和用途),(3)补液的原则和方法,1)途径:口服补充液体最好最安全 静脉,2)静脉输入时的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液种交替:*尿畅补钾:,高渗性脱水先输5%GS例外,首选平衡盐液,注意心肺功能,防止输注
15、单一液体导致新的失衡,尿量40ml/h才可补钾,3)如果病人失液过多已发生休克者,则不论缺水类型首要任务是遵医嘱扩充血容量。4)对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或静脉滴注高渗盐水,或经静脉特殊用药如钾盐、脂肪乳剂及血管活性药物,都要严格控制滴速。,(4)病情观察:,1)记录液体出入量,2)保持输液通畅,4)观察治疗反应:主要指标:,*精神状态*脱水征象*生命体征*检查结果等,3)监测心肺功能,(5)心理护理(6)健康指导对于急性胃肠炎频繁呕吐与腹泻者应尽早诊治,预防体液失衡。对于高温环境中劳动者或进行高强度体育活动者,出汗较多,要及时补充水分,最好喝含钠盐的饮料。,第三节 钾代谢失衡病人的护理,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体液 正常 代谢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4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