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新时代“枫桥经验”典型经验材料XX区积极探索“党建+多调110”多元解纷机制,坚持党建强引领,调解促和谐,通过整合资源、完善机制、强化服务,将基层党员、社会工作者等纳入人民调解专家库,配备流动调解车辆,张贴标识,悬挂“警示灯”,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组团式服务、信息化运行、“招手即停”工作新模式,从源头上确保矛盾纠纷有效分流化解,打好矛盾纠纷多元调解“配合战”。一、背景与动因XX区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骤增,智能终端产业园、轨道交通产业园、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大学城、科技城、房地产商业小区等大量项目入驻,征地拆迁、问题楼盘、工程建设、婚姻家庭、房屋
2、买卖、劳资合同等纠纷频发,城市社区日益成为社会群体的交汇点、社会矛盾的集聚点和社会治理的着力点。XX区聚焦城市社区人口增多、矛盾纠纷频发、服务需求多元等问题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整合优化资源,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率先在中心城市社区打造具有XX区鲜明特色的党建引领“党建+多调110”多元解纷机制,通过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社区居民满意度和幸福值明显提升,真正做到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群众不外跑。二、做法与成效(一)紧盯“一扇门进出“,高标准建设“四个中心”。一是优化阵地布局。按照资源集中、组团服务、便民利民的思路,投入50万余元,将正在运行的XX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为“矛盾
3、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综治中心、社会心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四中心”),通过合理布局“四中心”设置,便捷群众办事。二是强化功能整合。统筹安排公安、司法、信访、心理辅导等部门和社会组织驻点办公,整合教育引导、调解疏导、援助指导、行政强制等职能,囊括法律咨询、纠纷调解、信访接待、心理辅导、吹哨联动等服务内容,实现群众办事一扇门进出、一站式办结。三是深化组织延伸。按照“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结合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实际,积极推动调解组织向村社延伸覆盖,完成XX个村(社区)调委会组织架构和人员配备,定期通过购买服务方式组织专业律师对村社区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网格员开展法
4、律法规知识培训,不断提升调解组织业务能力水平,打通调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二)紧盯“一站式服务”,高要求健全运行机制。一是明确工作流程。制定四中心及“党建+多调110运行方案,将纠纷受理、分流处置、信访接待、心理辅导等服务事项和流程公示上墙,打通前厅后台衔接壁垒,实现融合运行,切实做优“一窗受理办理”。二是建立闭环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的要求,设立人民调解、公调对接、诉调对接、律师调解等多个功能室,为办事群众提供“点单式”服务;根据纠纷行业领域、属事属地难易程度等情况,建立探索重大矛盾纠纷和涉稳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完善“党建+多调110”实体化运行机制,采取“中心吹哨
5、、部门报到”的模式,形成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分流办理”的联动机制,促进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无缝对接、高效联动。三是建强服务团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整合X家律师事务所资源,配齐配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力量,在XX个村(社区)挂置法律服务公示牌,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通过法律服务进小区、进乡村,组建“法惠民生”微信群等形式,拓宽法治渠道,提高“办实事、解民忧、促和谐”的能力,目前已协调处理征地拆迁、工伤死亡等重大矛盾纠纷XX余起。(三)紧盯“一揽子调处”,高效率推进矛盾化解。一是双线融合接访。建立部门包案、领导包片约访机制,实行委领导每周3次到信访接待大厅接访制度,变群众
6、上访为干部下访;推行线上视频接访功能,依托城市、农村网格化管理,实现信访事项线上接收、线下办理,稳步实现“消存量、控增量”的信访目标。针对新区问题楼盘纠纷多发、频发现状,坚持“一企一策、一楼一策”,组建工作专班,定期召集涉事部门会商分析对策,建立刚性约束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依法运营,引导群众合理反映诉求,依法理性维权。对问题较多的涉事企业,通过警示约谈、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规范企业管理运行。二是织密源头管事。按照“全域覆盖、全网整合、规范高效、常态运行”的原则,我区依托城市、农村社区科学精准优化网格设置,原则上按照XX户左右的标准划分网格,散居楼院按照XX户划分联合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专职
7、网格员,发挥“信息员、调解员、协管员、宣传员、服务员”五大职能,承担基础信息采集、安全隐患排查、不稳定因素发现、突发事件上报、特殊人群走访服务、矛盾纠纷排查、政策法律法规宣传、民生服务八大职责,促进矛盾纠纷早发现、早预警、早介入。着力打造“枫桥经验”升级版,从项目建设、征地拆迁、人事劳资、医疗卫生等行业选聘专家构建纠纷调解专家库,在调解员的轿车、摩托车车身张贴“党建+多调110”外观标识,让调解品牌更醒目。将基层党员、小区保安、物业门卫等纳入纠纷调解专家库,佩戴“党建+多调110”红袖标,促进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三是整合力量增效。充分发挥基层政法单位和法律服务机构职能优势,整合法官、检察官、公安
8、干警、司法所长、仲裁员、政法委员等力量,建立XX区“6+N”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结合实际邀请“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社会贤达”等参与调解,增加多元调解力量,提升调解质效。三、成效与启示(一)党建引领铸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的领导是第一位的。城市社区治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只有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才能找到基层治理的“根”和“魂”,才能保证社区基层治理旗帜鲜明,方向不偏;把党的引领布局在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基层治理才能永葆生机和强大活力,才能把准新形势、适应新变化、满足新需求。(二)部门联动齐心。城市基层社会治理不是某个街道、某个部门的“独角戏”,而是需要多方协
9、作、密切配合的“大合唱”。通过党建统领,实现多个部门的职能职责快速响应,齐抓共管,既让各职能部门有的放矢,发挥应有职责,同时能让各部门相互搭台补位,实现“1+12”的联动效果。(三)群众参与强基。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不能仅靠部门参与,更重要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没有群众的参与犹如没有观众的自我表演,没有群众的支持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只有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为城市社区基层治理建言献策,做到意见建议从群众中来,实惠实效落实到群众中去,才能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格局。(四)逗硬考核肃纪。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制度机制如果没有严格的执行和落实,就像空中楼阁、海市蜃楼。在城市社区基层治理中,要将各部门的履职尽责情况纳入目标绩效考核,要对各部门的工作态度、响应速度、工作力度定期进行评估,将不负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作为违法违纪线索移交纪检监察机关,对懒政不作为、拖沓不担当等行为形成强大震慑,进一步发挥“敢为人先、行胜于言”的三江精神,作为“实心干事、科学作为”的生动实践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4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