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念珠菌病.ppt
《口腔念珠菌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念珠菌病.ppt(3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病因,念珠菌有230余种,致病性念珠菌至少有7种以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为主热带念珠菌高里念珠菌乳酒念珠菌克柔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季也蒙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发病机制,白色念珠菌的毒力菌体形式黏附力侵袭酶表面受体,宿主的防御功能免疫功能血清铁锌代谢血清抑制因子葡萄糖和维生素A机械屏障,念珠菌是条件致病菌,有芽生孢子(spore,yeast form)和假菌丝(pseudohyphae,mycelial form)2种存在形式,假菌丝是孢子大量繁殖的致病形式。,局部因素唾液流量减少(口腔干燥综合征 5070)上皮的改变(天疱疮、多形渗出性红斑)共生
2、状态的改变(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碳酸饮料)全身因素激素状态的改变(糖尿病内分泌改变缺铁(镜面舌)和叶酸抗生素的使用免疫抑制剂,易感因素,按病变部位分为:,1.念珠菌性口炎2.念珠菌性唇炎3.念珠菌口角炎4.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5.艾滋病相关性口腔念珠菌病,念珠菌性口炎,假膜型念珠菌,急性或慢性;急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慢性红斑型(萎缩型)念珠菌病;慢性增殖性念珠菌病,临床表现,主诉:口干、发粘、口腔黏膜烧灼感、疼痛、味觉减退等。主要体征:舌背乳头萎缩、口腔黏膜任何部位的白色凝乳状斑膜、口腔黏膜发红、口角湿白潮红、斑块及结节状增生等。,舌乳头萎缩的疾病:口腔念珠菌病;缺铁性贫血;扁平苔藓;
3、干燥综合征;地图舌;VitB2缺乏。,伪膜型念珠菌病,急性、亚急性病程,少数慢性;多发生在颊、舌、软腭和唇;白色凝乳状的斑点或斑膜,周围黏膜充血发红,斑块可擦去,暴露糜烂面可轻度出血;自觉症状为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小儿则哭闹不安。,成人发生的假膜型念珠菌病多有易感因素存在,特别是艾滋病患者等,易复发。病程为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病损可发生在口腔黏膜任何部位,表现乳白色绒状伪膜,为念珠菌的菌丝,孢子及坏死脱落的上皮汇集而成。病情轻时病变周围黏膜无明显变化;重则周围黏膜充血发红。这些伪膜大多紧贴在黏膜上不易剥离。如强行剥离时可发生渗血,且不久又有新的绒膜形成。自觉症状为口干、烧灼不适轻微疼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腔 念珠菌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77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