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慢病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等项目采购需求.docx
《XX区慢病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等项目采购需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慢病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等项目采购需求.docx(2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区慢病一体化信息化平台等项目采购需求一、建设背景为提高XX区慢病人群全周期健康管理水平,构建一套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体系,降低人群发病率、致死率和疾病负担,根据XX省数字化改革总体方案、XX省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指南2.0、XX省卫生健康委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核验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从优化XX区慢病健康服务体系、实现数字健康服务的转型、提升全区人民健康获得感等方面,遵循国家基层两慢病防治管理指南和XX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通过信息化支撑和服务流程再造,积极探索临床诊疗和随访管理一体化路径,持续改进基层慢性病诊疗同质化水平和诊间管理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慢性
2、病诊疗管理的效率性和真实性,实现医防有效融合。二、建设目标按照XX省及XX市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紧密围绕影响群众健康慢病管理控制水平提升,以保障全区居民健康为出发点,以“政府主导、机制创新、示范引领”的为建设原则,以慢病患者“两提高、两稳定、两降低”为业务目标,着眼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水平、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搭建XX区慢病一体化门诊服务。通过提升全区基层医疗服务数字化应用水平,重点围绕慢病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打造具有XX特色的慢病一体化门诊模式。建成与深化医改要求相符合,与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相适应,与信息技术发展相协调的应用体系,助力XX区卫生健康数字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三
3、、项目建设规模本次XX区慢病一体化信息平台项目覆盖XX区1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围绕两慢病一体化门诊和基层绩效考核进行构建,为保证两慢病一体化门诊的建设成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HIS系统升级改造,将现有C/S架构HIS系统全面升级改造为B/S架构,实现系统业务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基层数字化应用水平。四、采购内容序号系统名称子系统名称数量备注1两慢病一体化门诊慢病健康管理系统-管理端1套1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慢病健康管理系统-医护端1套3基层绩效评价系统中心管理端1套1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绩效评价4绩效数据中心1套5绩效考核1套6考核分析1套7基层HIS
4、改造升级架构升级1套1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门诊管理1套9住院管理1套10药品管理1套11物资管理1套12院长查询1套13医卫融合1套14预约管理1套15抗菌药物管理1套16宽屏医生站1套试点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7抗肿瘤药物管理1套18危急值管理1套19电子病历升级改造架构升级1套12家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20病历设置1套21门诊病历1套心)22住院病历1套23病案管理1套24归档管理1套25统计查询1套26医疗卫生接口检验检查互认接口1套27智慧医保接口1套28电子医保凭证接口1套29电子票据接口1套30从业人员体检接口1套31XX市人口健康平台接口1套32麻精毒接口
5、1套33老年人评估量表接口1套34智慧病区系统接口1套五、软件技术参数要求5.1 两慢病一体化门诊5.1.1 慢病健康管理系统管理端5.1.1.1 基础应用管理基础应用管理需包括知识库设置、服务设置、任务设置、评估设置、协议模板、档案列表、评估管理、方案管理、报告管理等功能,具体功能需包括:1 .知识库设置:需提供管理方案维护、健康宣教内容维护、中医辩证论治知识库内容维护、采集项目维护功能,并支持修改启用状态。2 .服务设置:需支持对服务频次、服务项目、项目目录等进行维护并修改启用状态。3 .任务设置:需提供任务规则的自定义设置及系统任务的维护功能。4 .评估设置:需支持对评估模板及对应的评估
6、题目进行配置维护。5 .协议模板:需支持下载公共协议模板,需支持对协议模板进行维护并修改启用状态。6 .档案列表:需提供慢病健康管理对象的基本信息登记和调阅功能。7 .评估管理:需提供评估管理功能,支持查看慢病健康管理对象评估列表,支持查看居民个人历史评估记录,支持评估模板切换。8 .方案管理:需提供方案管理功能,支持以图表或列表形式查看慢病健康管理对象的健康服务干预详情,支持变更现有管理方案并查看所有变更记录。9 .报告管理:需提供报告管理功能,支持查看慢病健康管理对象健康评估报告,支持打印已生成的报告。5.1.1.2 慢病数据中心需基于XX区现有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归集各类医疗健康数据,建立
7、慢病数据中心,具体功能需包括:1 .健康体征数据库:需构建健康体征数据库,用于存储慢病患者体征数据,供“诊前、诊中、诊后”不同服务场景引用。2 .高血压防治知识库:需构建高血压防治知识库,包括高血压评估知识库、高血压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知识库及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库。高血压评估知识库需支持维护高血压评估知识题目、分数及结果逻辑。高血压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知识库需支持维护高血压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中的服务项目、服务频次。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库需支持维护高血压患者健康宣教内容。3 .糖尿病防治知识库:需构建糖尿病防治知识库,包括糖尿病评估知识库、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知识库及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库。糖尿病评
8、估知识库需支持维护糖尿病评估知识题目、分数及结果逻辑。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知识库需支持维护糖尿病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中的服务项目、服务频次。糖尿病健康教育知识库需支持维护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内容。5.1.1.3 慢病任务中心需建设慢病任务中心,汇总慢病健康管理所涉及的相关任务,并提供任务提醒及便捷服务入口,具体功能需包括:1 .任务首页:需提供任务首页,查看医生待完成和已完成的任务信息,支持下钻查看详细信息。2 .任务注册与更新:需支持相关条线任务注册到任务中心统一展示提醒。3 .任务列表:需支持门诊医生站选择患者后,以患者为中心,提醒医生该患者待做任务列表,并提供任务入口。4 .日程安排:需
9、支持医生自主安排日程信息,需按日视图、周视图、月视图、年视图展示。5.1.1.4 慢病综合监管需提供慢病综合监管统计分析功能,具体功能需包括:1 .管理情况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慢病健康管理报表,报表需支持导出。2 .健康评估情况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健康评估报表,报表需支持导出。3 .健康方案制定与实施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健康方案制定与实施报表,报表需支持导出。4 .健康方案执行情况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健康方案执行情况报表,报表需支持导出。5 .健康改善情况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管理慢病患者健康改善情况报表,报表需支持导出。6 .随访人数情况统计报表:需提供各医生随访人数情况报表,报表需
10、支持导出。5.1.1.5 慢病综合监管大屏需建设慢病综合监管大屏,提供XX区慢病人群管理情况的全面监管与分析,具体功能需包括:1.慢病监管分析大屏:需提供地图形式的慢病监管分析大屏,对区域内慢病患者分布及管理情况进行展示。地图需支持逐级下钻,需提供区-县-镇-村-人等不同维度的分析展示。2 .慢病人群列表:需支持通过慢病监管分析大屏下钻查看慢病人群列表,列表需展示患者姓名、联系方式、慢病情况等,数据需支持脱敏展示。3 .慢病患者画像:需支持通过慢病监管分析大屏下钻至慢病患者个人界面,查看其慢病患者画像。5.1.2慢病健康管理系统.医护端需改造XX区现有慢病管理流程,根据XX省卫生健康委办公室关
11、于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一体化门诊核验的通知要求,将慢病管理业务与基础医疗业务、基本公共卫生业务融合再造,为慢病患者提供“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便捷服务。5.1.2.1 诊前服务需提供慢病一体化诊前服务,包括诊前接诊患者列表、诊前数据采集、诊前档案管理及诊前随访管理。具体功能需包括:1 .接诊患者列表:需提供今日接诊患者列表,列表需支持查看患者个人基本信息、慢病专项状态、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状态,以及近期有无待办随访任务。如患者有近期待办随访任务,需支持将诊前采集数据引入至慢病随访表单中,并进行暂存。2 .诊前数据采集:需提供诊前数据采集界面,支持将医生助手在诊前服务区通过健康一体机或健康
12、小屋采集到的数据自动引入至诊前数据采集。3 .诊前档案管理:需支持医生助手在诊前环节查看患者个人基本信息。5.122诊中服务需提供慢病一体化诊中服务,包括诊前服务查看、诊疗路径制定、患者EHR调阅、患者体征曲线查看、患者待办任务提醒、诊中路径化管理、诊中档案管理、诊中随访管理、诊前数据引入病历、诊中健康处方、诊中预约登记及诊中转诊功能。具体功能需包括:1 .诊前服务查看:需支持在医生站查看患者诊前服务数据。2 .诊疗路径制定:智能健康评估并匹配标准化诊疗路径后,系统支持医生核对该路径及个性化调整,确认无误后为患者生成标准化诊疗路径。3 .患者EHR调阅:需支持在医生站调阅患者EHR查阅详情。4
13、 .患者体征曲线:需支持在医生站查看患者体征曲线。5 .患者待办任务提醒:需支持在医生站查看患者标准化诊疗路径中待办任务提醒,并提供便捷入口。6 .诊中路径化管理:需提供慢病一体化管理界面,查看患者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医生可按照可视化诊疗路径为患者开展健康指标动态监测及慢病常见并发症筛查等服务。7 .诊中档案管理:需支持在医生站调阅患者个人基本信息。8 .诊中随访管理:需支持在医生站查看患者慢病专项状态;针对近期有慢病随访任务的患者,需支持在医生站查看诊前暂存的慢病随访表单并进行补充完善。9 .诊前数据引入病历:需支持将诊前采集的患者体征数据,引入至患者此次诊疗病历中。10 .诊中健康处方:需
14、支持医生为患者开展健康指导,并提供个性化健康教育。11 .诊中预约登记:需支持在医生站为患者预约下一次就诊时间。12 .诊中转诊:需支持在医生站对有转诊需求的患者提供转诊服务。13 .系统需支持医生在接诊过程中,通过慢病一体化界面,查看慢病患者管理方案、服务项目、健教处方、体征趋势、健康评估内容。5.1.2.3诊后服务需提供慢病一体化诊后服务,包括诊前服务查看、诊中服务查看、诊后AI分析、诊疗路径变更、诊后档案管理、诊后随访管理、年度评估报告功能。具体功能需包括:1 .诊前服务查看:需支持在诊后服务环节查看患者诊前服务数据。2 .诊中服务查看:需支持在诊后服务环节查看患者诊中服务数据。3 .诊
15、后Al分析:系统需支持医生在诊后服务环节,为患者提供Al分析,填写评估量表,自动得出健康指导,并匹配健康方案,由医生进行个性化调整并确认。4 .诊疗路径变更:根据健康再评估数据,如患者需变更诊疗路径,需支持医生在诊后为其调整标准化诊疗管理路径。5 .诊后档案管理:需支持医生在诊后服务环节查看患者个人基本信息。6 .诊后随访管理:需支持医生在诊后服务环节查看患者慢病专项状态;针对近期有随访任务的患者,需支持在诊后查看诊前及诊中暂存的慢病随访表单并进行补充完善。7 .年度评估报告:需支持在管理周期结束后,为患者生成个人年度健康分析报告。5.2 基层绩效评价系统5.2.1 中心管理端5.2.1.1
16、首页管理首页管理是系统的门户框架,应支持管理员调整系统首页菜单功能显示。提供角色权限配置功能,根据配置的不同人员角色,首页显示对应的功能菜单。5.2.1.2 系统管理应支持基础数据的维护,包括组织、用户、角色、菜单、系统字典和系统日志等内容的统一管理。具体功能应包括: 组织管理:应支持基础数据注册机构组织关系及机构基本信息的维护,包括机构类别、机构级别、上级机构等信息,实现对机构信息的新增注册、查询、修改、删除功能,以及为机构分配角色,支持同时为多个机构批量分配角色权限。 用户管理:应支持系统用户的维护,包括姓名、性别、所属机构、账号、密码等信息,提供对用户的查询、新增、修改、删除等功能。可以
17、配置用户角色,不同的人员支持不同的角色配置。 系统角色:应支持对用户配置角色权限,包含数据权限与功能权限,支持角色的新增、修改、查看、删除等功能。 菜单管理:应支持功能菜单目录的维护,提供对菜单的新增、修改、查看、停用、启用功能。 系统码表:应支持系统字典表数据的维护,包括数据字典的类型、类别、项目设置和查询功能。 日志管理:应支持系统操作日志管理及异常日志管理,操作日志包括系统各操作的记录留痕,异常日志记录了系统操作过程中报错的明细记录。5.2.1.3 基础管理实现系统的基础配置,具体功能应包括: 业务配置:应支持对系统所需的考核对象信息、操作人员信息、考核指标信息、考核方案信息按模板进行批
18、量操作,包括导入数据、查看全部数据、导出全部数据。并且支持对绩效系统相关全局或局部参数控制,可动态配置系统名称、流程参数等。 指标管理:应支持对考核内容,即考核指标体系管理的功能,可对指标进行新增、修改、停启用、检索等功能。在维护好的指标池,支持对指标的筛选查询功能,包括指标名称、采集方式、指标属性、指标状态等维度进行筛选和精确查找。 指标体系参考XX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试行)(X卫发(2020)36号)文件中的指标进行维护和管理。5.2.2 绩效数据中心5.2.2.1 基础管理数据中心基础信息维护管理,通过与业务系统进行信息对照,实现绩效考核数据的有效抽取
19、。具体功能应包括: 字典管理:应支持字典数据的维护,提供系统、接口字典的统一管理。 机构管理:应支持机构信息的维护,提供绩效考核系统与采集业务系统对接的机构信息维护管理。 对照管理:应支持数据中心与业务系统的对照管理功能,支持下载数据导入模版,支持业务系统的机构、科室、医生和指标的编码进行批量导入。5.2.2.2 数据采集应支持手工填报、自动采集两种方式实现数据采集。手工填报:应提供前端填报页面,支持对考核方案中的质量指标进行手工填报。根据区域内不同角色的权限与分工,支持被考核医疗机构完成质量指标的手工填报、提交功能。并且支持以附件的形式上传资料,作为上级部门审批填报数据的佐证材料和确认考核结
20、果的有效凭证。自动采集:应支持通过绩效数据中心实现区域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务人员工作相关的业务应用系统中原始数据的采集、交换、归并与共享等功能,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系统的数据通道接入绩效考核信息系统的微型数据中心,需要自动采集的考核指标能够按照系统所定义的标准上传统计数据。5.2.2.3 数据中心数据中心是区域绩效考核系统的数据承载中心,它为应用系统提供计算环境支持,保证从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包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能够通过标准统一的业务系统,能够传输到数据中心,不仅要保证数据的完整和全面,还要保证数据能够及时有效的采集和传输;二是传输到卫生数据中心的数据能够通过
21、数据中心管理工具实现二次挖掘、处理和分析。系统提供数据中心的数据抽取功能配置管理,实现接口、指标、算法、任务和质控的管理。具体功能应包括: 接口管理:应提供采集数据中心与业务系统对接接口的前端管理功能,实现基本医疗、公共卫生、汇总信息等分类接口的统一管理。 指标管理:应支持对指标的前端管理功能,实现采集指标的统一维护。 算法管理:应支持对指标采集算法的前端管理功能,实现指标采集算法的单独维护。 任务管理:应支持数据指标统计任务、数据推送任务、数据交换任务等的统一管理。 质控管理:应支持数据质控的前端维护管理功能,实现业务数据校验规则的配置和校验任务的管理。5.2.3 绩效考核5.2.3.1 考
22、核配置实现考核方案、评价规则的配置,具体功能应包括:方案管理:应支持机构评价方案的配置维护,包括新增、修改、删除、导出等功能。方案应支持方案名称、考核频率、考核对象、考核指标等内容的配置,应对灵活的考核方案选取,系统应增加考核方案的停用/启用状态,提供可配置的选项。考核方案需按照XX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的实施意见(试行)(X卫发(2020)36号)的意见进行维护和管理。评价规则:应支持对考核方案中的考核指标的评分规则进行设置。实现内置7种绩效评价规则模型,包括固定分段、按比例加减分、自定义公式、升降序公式、区间法、综合运算、百分位数。5.2.3.2 考核数据支持对考核方
23、案中的质量指标及无法通过数据中心自动抽取到的数量指标进行手工填报功能,提供前端指标手工填报页面。5.2.3.3 考核执行实现对考核数据按照方案设定的评分规则进行计算得出结果,并将考核结果归档。具体功能应包括:评价计算:应支持考核监管部门考核人员对下级被考核单位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评价计算,同时支持对评分结果导出。考核归档:应支持对评价计算结果数据,提供归档功能,归档后的数据不得由机构、个人进行修改。5.2.3.4 机构申诉系统应支持区域内机构对考核结果的申诉管理功能,包含下级申诉、上级管理,支持佐证材料的附件上传。具体功能应包括:下级申诉:支持机构对有疑问的考核评价结果,可以向上级提出申诉操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区慢病 一体化 信息化 平台 项目 采购 需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0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