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技术规定.docx
《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技术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技术规定.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技术规定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XX省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的选取原则、支撑数据和表征方法。本文件适用于XX省灾害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单位开展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11台风洪涝灾害typhoonflooddisaster因台风引发的江河洪水、山洪泛滥以及渍涝等,对人类生命财产、社会功能和生态环境等造成损害的自然灾害。a)风险risk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来源:GB/T236942.1?q自然灾害风险naturaIdisasterrisk以自然变异为主因导致
2、的未来不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损失。来源:MZ/T0273.3a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naturaIdisasterriskassessment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及其造成的后果进行评定和估计。来源:MZ/T0274.3孕灾环境disasterformingenvironment由自然与人文环境所组成的综合地球表层环境以及在此环境中的一系列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与价值流动的过程一响应关系。来源:MZ/T0273.42A致灾因子disastercausingfactor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导致灾害直接发生的异变因子。来源:MZ/T0273.57承灾体disa
3、sterbearingbody承受灾害的对象。来源:MZ/T0273.6注:包括人类自身在内的物质文化环境。2fl防灾减灾能力disa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capabiIities应对自然灾害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临界致灾雨量criticaldisastercausingrainfalI可能诱发洪涝灾害的降雨量级或强度的阈值。aid暴雨过程降雨量rainstormprocessrainfalI暴雨过程中的总降雨量。4选取原则41以需求为导向分析国家和XX省重大战略和发展规划的需求,综合考虑各个行业在规划、管理等日常业务工作中对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的需求,并确定具体
4、要求。43以成果为基础分析现有的台风洪涝灾害数据内容和生产技术方法,寻找其与常态化风险评估需求之间的异同,确定需派生、拓展或补充的内容和指标。ai以适用为目的综合考虑应急管理、气象、水文、测绘等部门的专业特长和长期开展工作的业务化要求,相关信息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应用应具备可操作性。5支撑数据R1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或各地测绘部门发布的坡度、坡向、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境界与政区、植被与土质等空间分布数据。数字高程模型,即测绘部门发布的以规则格网点的高程值表达地面起伏的数据集。土地利用图,即规划与自然资源部门发布的评估区域的土地利用现状图。K3规范化处理数据所有指标数据集
5、进行规范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数据集之间的量纲差异。E4气象数据多年台风灾害数据,包括台风事件名称、台风登陆时间/强度、影响开始和结束时间、台风登陆点、台风路径、过程最大风速、过程累积雨量、过程最大日雨量、过程暴雨日数。多年台风洪涝灾害的灾情普查数据(受灾人口、受灾面积、直接经济损失等)。弓A水文数据水文站点特征数据,包括流量、水位等。KA水利水电工程数据水利水电工程是指为防治水害和开发利用水资源而修建的工程,包括水库工程、水电站工程、水闸工程、泵站工程、引调水工程、堤防工程等调度运用数据。,7社会经济数据省市县统计局多年出版的统计年鉴,采用以县(区)为单元的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
6、)、年末总人口、耕地面积、人均可支配收入、防洪除涝面积、防洪堤坝数量等数据。6表征方法A1层次结构表征台风洪涝灾害风险由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四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空间要素内容与指标见表1。各一级、二级指标均处于格网尺度、其权重值根据评估区域实际情况结合专家打分确定,各一级指标指数及台风洪涝灾害风险指数由加权综合评价法(见附录B)计算得出,台风洪涝灾害风险分级区划利用自然断点分级法(见附录C)结合专家意见得出。表1台风洪涝灾害风险评估层次结构i级指标二级指标孕灾环境敏感性地形水系植被覆盖度不透水层覆盖度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雨强度承灾体易损性地均GDP地均人口耕地面
7、积比重防灾减灾能力地均可支配收入防洪除涝面积比重地均防洪堤坝长度69孕灾环境敏感性分析孕灾环境敏感性包括地形、水系、植被、不透水层四个二级指标。地势越低、地形变化越小的平坦地区越不利于台风导致的洪水的排泄,容易形成涝灾。其中地势采用高程表示,可直接从DEM数据中提取;地形变化采用高程标准差表示,对地理信息系统(GIS)中某一格网,使用不低于1:25万基础地理数据并采用网格计算其与周围8个格网的高程标准差获得。根据专家打分给出的高程和高程标准差的不同组合赋值,高程越低、高程标准差越小,影响值越大,表示越有利于形成涝灾。地形因子赋值见表2。表2地形因子赋值表地形高程(In)高程标准差(In)一级(
8、Wl)二级(1-10)三级OlO)一级(W100)0.90.80.7二级(IoO-300)0.80.70.6三级300-700)0.70.50.5四级(妾700)0.60.40.46.2.2水系主要考虑河网密度和距离水体的远近。河网越密集,距离河流、湖泊、大型水库等越近的地方遭受台风洪涝灾害的风险可能性越大。格网内河流的总长度作为该格网的河网密度。距离水体远近的影响则应以河道中心线为边界计算缓冲区来判断,其中河流应按照级河流和二级河流、湖泊水库应按照水域面积来分别考虑,可分为一级缓冲区和二级缓冲区,原则是一级河流和大型水体的一级缓冲区内赋值最大,二级河流和小型水体的二级缓冲区赋值最小,表3和表
9、4给出了参考值。河网密度和缓冲区影响经规范化处理后,各取权重0.5,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求得水系影响指数。表3湖泊和水库缓冲区等级和宽度的划分标准水域面积/km?缓冲区宽度km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区(0.1-10.51(1-1024(10-20362048表4河流缓冲区等级和宽度的划分标准缓冲区宽度km一级河流二级河流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区一级缓冲区二级缓冲区812610植被覆盖度是指有植被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植被对于减缓洪涝风险有一定的影响,植被覆盖度越大,遭受洪涝风险的可能性越小。6.2.4不透水层覆盖度不透水层覆盖度是指有不透水层的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不透水层对地表径流有着一定的
10、影响,导致强度增加,因此,不透水层覆盖度越大,表示一个地方遭受台风洪涝灾害的风险越大。6.2.5指数计算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计算步骤如下:a)对每个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b)根据专家打分法得到每个孕灾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的权重。c)根据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格网孕灾环境敏感性指数。A1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包括台风引起的暴雨强度一个二级指标。6.3.1暴雨强度台风会带来强降雨,暴雨强度的分级标准以及权重确定如下所述,其中暴雨均为台风引起的暴雨。暴雨强度越大,表示一个地方遭受台风洪涝灾害的风险越大。a)临界致灾雨量的初步确定:1)统计研窕区历年各气象台站1天、2天、3天、1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台风 洪涝灾害 风险 评估 空间 要素 内容 指标 技术 规定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2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