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规程.docx
《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规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XX省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T1093桑蚕一代杂交种繁育技术规程DB51/T597桑蚕原原种检验规程DB51/T844桑蚕微粒子病防治技术规程DB51/T845桑蚕一代杂交种冷藏技术规程DB51/T916桑蚕种催青技术规程DB51/T1050桑蚕原原种繁育与母种继代选择技术规程DB51/T1051桑蚕一代杂交种保护技术规程3术语和
2、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桑蚕种质资源germplasmresourcesofsilkworm用于桑蚕种质保存、繁殖的品种或由自然突变、人工诱变、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等所产生的遗传类型。4基本条件桑蚕种质资源保存单位应具备专用桑园、专用蚕室、控温控湿等设备设施,以及专业技术人员。5饲育及继代要求5.1 基本要求每个资源制备蚕种42蛾,包括正式种14蛾、备用种28蛾。当年(季)继代保存完成、母蛾镜检合格后方可淘汰备用种。防混措施、环境条件参照DB51/T1050执行。微粒子病防治参照DB51844执行,检验检疫参照DB51/T597执行。5.2 饲育方式桑蚕种质资源继代采用混合育。5.3 饲育
3、季节每个资源在每年春季继代保育1次,其中夏秋用和抗逆性资源每2年秋季继代保育1次。人工饲料适应性资源每2年(季)开展1次人工饲料饲育。5.4 调查5.4.1 常规调查每次继代,对每个资源每区进行卵、幼虫、茧、蛹、蛾等性状调查,品种性状成绩为2区的平均值。调查时将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的个体淘汰,落地蚕一律淘汰。5.4.2 特殊性状调查抗病性资源每3年(季)添食相应病毒(菌)开展1次抗病性检测。人工饲料适应性资源每年开展1次24h疏毛率调查。5.4.3 丝质调查每5年开展1次。5.4.4 图片拍摄每5年开展1次。蚕卵、蚁蚕以蚕连纸为背景,其他发育阶段以蓝色为背景色,像素800万以上,水平方向置标尺。
4、垂直拍摄彩色照片,照片长宽比为4:3,大小不低于2MB。6技术要点6.1 技术流程图技术流程见图1。Al催青与分区收蚁一饲育上族采茧与调查蛹期保护与调查一A蛾期保护与调查一制种与调查一蚕种保护、冷藏与卵期调查一资料建档图1桑蚕种质资源继代保存技术流程图6.2 出库蚕种出库参照DB51/T1050执行。63催青与分区1.1.1 催青将正式种按计划出库催青。催青技术参照DB51916执行,调杳从丙2胚胎至孵化的时间,记录催青经过。1.1.2 分区在蚕种转青包种时,用白纸封包成2区,每区7蛾,放入黑暗室保护。6.4 收蚁6.4.1 收蚁方法分区收蚁,收蚁方法参照DB51/T1050执行,统一编排饲育
5、号,做好记录,填写DB51/T1050中的饲育采茧调查表。6.4.2 收蚁调查a)在孵化后给桑前,观察记录蚁蚕体色;b)在自然光下观察记录蚕卵孵化后的卵壳色;c)收蚁当天随机抽查6个卵圈,点数孵化蚕卵粒数、未孵化蚕卵粒数,计算孵化率,记录孵化整齐度。孵化率(%)-孵化蚕卵粒数*00%孵化蚕卵粒数+未孵化蚕卵粒数6.4.3 蚁蚕拍摄特殊蚁色品种,在孵化当日8时10时,选取1个刚孵化的完整卵圈拍摄。6.5 饲育6.5.1 饲育技术环境控制、给桑、除沙、眠起处理,参照DB51TIO50执行。6.5.2 幼虫期定蚕2龄、3龄眠起后,分别淘汰弱小蚕、病蚕和迟眠蚕,每龄每区保留50%70%健康蚕。4龄起蚕
6、后24h36h数蚕,每区定蚕350头400头。6.5.3 幼虫期调查a)饲养中,观察饲育区各龄眠起情况,记录眠起整齐度;b)1龄3龄期观察稚蚕有无趋光性、趋密性、背光性、逸散性,记录蚁蚕趋性;c)记录4龄5龄淘汰蚕头数;d)记录5龄经过、幼虫期经过;e)在5龄盛食期观察记录食桑习性、壮蚕体色、壮蚕体型、壮蚕斑纹;随机取1头2头幼虫,茧色限性品种雌雄各1头,剪去尾角或1个腹足,将体液滴到载玻片上,立即在自然光下观察其颜色,记录体液色。6.5.4幼虫拍摄取5龄的盛食期蚕2头,斑纹限性品种雌雄各1头,放置于5 10 C冷藏2 min后取出,相距2cm 3 cm并列垂直放置拍摄。6.6上族采茧与调查6
7、.6.1 上装采茧技术上族准备、上族方法、族中保护、采茧适期、采茧方法、剥茧衣等参照DB51TlO50执行。 每个品种分区采茧。6.6.2 上装采茧调查a)见熟后适时捉熟上族,记录始熟、盛熟和终熟时间,调查老熟整齐度;b)采茧前揭开覆放网,观察蚕茧的空间分布比例,记录营茧特性。采茧时,记录族中病死蚕数、 烂茧、不结茧蚕头数;c)采下的蚕茧按普通茧、同宫茧、屑茧分类计数,统计结茧蚕头数,计算普茧率、对四龄蚕结茧 率、死笼率、对四龄蚕健蛹率;Wfr玄/0八普通茧数量go/普茧率(%)= 皿I什*,I I 100%普通生数量+同吕虫数量+屑虫数量对四龄蚕结茧率%)=结茧蚕头数xl00%结茧蚕头数+4
8、龄5龄淘汰蚕头数十族中病死蚕头数死笼率() =屑茧死笼头数+同宫茧死笼头数+普通茧死笼头数结茧蚕头数 I(X) %对四龄蚕健蛹率(%)=健蛹数四龄蚕头数XlOO%d)观察记录茧衣量、茧色、茧形、缩皱、茧层状态;e)从普通茧中随机抽取10粒,用游标卡尺测量,记录茧长、茧幅;f)从普通茧中随机切剖雌、雄各25粒,分别称量25粒全茧量、茧层量,计算雌雄平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l三茧层率(%)二3名普XIO0%全茧量6.6.3 茧期拍摄选2粒普通茧(茧色限性品种雌雄各1粒),相距2cm3cm并列垂直放置拍摄。6.6.4 丝质检测留足继代用蚕茧后,混合2区普通茧,随机抽取160粒,采用二次烘干法烘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桑蚕 种质 资源 保存 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52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