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
《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建设方案一、建设背景(一)专业群所面向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经济、资源节约、循环经济等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各个要素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内容。国家“十三五”生态环境环保规划首次增加了生态环境修复内容,规划了“环境治理保护重点工程”和“山水林田湖生态工程”两大类25项生态环境修复重点工程。生态环境建设国家战略包括空气净化治理、水质净化、食品安全、土壤修复、风沙源治理、屋顶与立体绿化六大方向,大气、水、土壤污染等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促进了市政园林产业与环保产业相互
2、融合渗透,国家投入巨大。旅游及休闲度假产业的崛起也大大刺激了园林建设和旅游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特色小镇、“美丽中国”及生态环保、海绵城市等新兴需求在“十三五”期间对于生态产业的发展贡献均将高达万亿以上。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国入库的以供水排水、道路、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公园绿地等项目为主的市政工程类项目就有4732个,投资额4.4万亿元,已签约落地项目879个,投资额1.3万亿元。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到2020年全国城市建成区面积约6万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将达到1.27.8万亿。2030年建成区面积约8万平方公里,总投资规模将达6.4-9.6万亿元。推进绿色发
3、展的同时,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要实现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必须要提高环境的监管能力,减低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破坏问题。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境保护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颁布与实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与监管体系也逐渐加强,相应的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和环境工程咨询等行业持续升温,第三方环境检测与工程咨询服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全国共有环评机构1158家,环评行业持证上岗人数达36901人,其中,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有11147人。到2020年,环境监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亿元。在
4、广东及珠三角地区,国家近期发布的关于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意见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保护合作规划,将绿色节能环保的深化合作发展,提升为“一带一路”战略顶层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明确要求广省发挥地方优势,提升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参加多、双边合作,推动珠三角城市群生态环保技术和产业合作项目落地,支撑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根据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广州和深圳将打造环境污染控制技术与装备研发与服务总部基地,将环境污染治理、资源回收利用作为重点发展领域,广东省的节能环保产业有望成为新的超万亿规模产业。为了响应“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号召,铁汉生态、中
5、电建等原来主营园林绿化、建筑的企业逐渐将业务扩展到生态环境修复领域,实现建筑、园林、环境等行业企业的业务拓展到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个要素,相关渗透、相互融合。节能环保产业涌现了一批如棕桐、铁汉、普邦、文科、岭南、国艺、东江环保、金达莱等有代表性的优质大型上市企业。在建设企业方面,2017年广东省资质以上总承包和专业分包企业个数5313家,同比增长9.7%。其中,新增资质建筑业企业411家,同比增长221.1%。近年来,广东利用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自贸区优势吸引大型企业在本省落户。其中,特级资质企业新增5家,同比增长27.8%;一级资质企业新增47家,同比增长6.7%;二级企业新增21
6、3家,同比增长17.9%,对全省建筑业总产值增长拉动作用比较明显。深圳是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国家循环经济、低碳试点城市,深圳成为中国绿色经济“升级版”的标杆,积极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生态产业园区、绿色建筑。2014年深圳节能环保产业振兴发展规划(20142020年)的发布,将先进环保产业作为重点领域、绿色建筑作为重点工程。2016年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更是将节能环保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之一。随后颁布与实施的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及实施方案、深圳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深圳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三五”规划、深圳市人居环境保护与建设“十三五”规划(2017年)等相关政策都是
7、围绕“美丽深圳、美丽湾区”重点建设。深圳将开发分散式污水处理、垃圾焚烧处理、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装备和环保材料。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交通、能源、城市更新、道路改造、河道治理、地下空间开发和给排水、环保、应急、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等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推广绿色建材和装配式建筑,加快建筑工业化,污水管网、公园绿地与生态绿廊贯通工程、硬质边坡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工程,推行循环型生产模式,构建生态化循环型产业体系。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各个方面仍维持高速增长,到2020年,绿色建筑总面积超过7000万平方米;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有望由2015年的12
8、00亿元增加到3000亿元。深圳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和创新中心。从上可以看出,绿色建筑、供水排水、水、大气、固废处理工程、生态修复、园林绿化、环境监测等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关键要素在“十三五”期间得到了快速发展,为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领域相关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专业群由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广东省品牌专业、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建设工程管理、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室内环境检测与控制技术(2021年更名为环境监测技术)等4个产业群专业和滨海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等2个研究所组成。专业群的四个专业精准对接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各个要素,环
9、境工程技术对接深圳市供水排水、环境治理、环境卫生等产业;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对接绿色建筑、智慧建造、以环境治理工程、供水排水为主的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等产业;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对接风景园林、海绵城市、生态修复等产业,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对接环境监测产业,构成完整的与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相对应的专业群。滨海土木工程技术和环境工程等2个研究所组成专业群对接产业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与4个专业共同组成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精准对接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创新人才培养。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实现深圳和粤港澳大湾区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碧水蓝天的生态空间”目标提供支持。因此,分
10、别对专业群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重新梳理,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定位于城市供水排水工程、环境卫生工程、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的建设及其设施运营管理人才培养;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定位于生态园林工程与设施运营人才培养;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定位于人居工程建设管理人才培养;环境监测技术专业定位于人居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人才培养。因此,专业群依托我校信息化优势和先进的建设工程信息化教学条件、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标深圳一线创新城市建设过程急需的创新人才的培养规格,走基于BIM信息技术特色的差异化发展道路,培养适应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图1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与产业关系图(二)专业群人才需求分析尽管人居环境
11、保护和建设领域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广阔,对相关专业的高职人才需求量巨大,但当前各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却远不能满足产业需求。广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精准对接产业行业发展报告指出:目前我省高职工科属性专业占比仅为4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6个百分点;各校专业设置集聚在财经商贸、电子信息及教育与体育大类等大类,其专业布点数占半壁江山,分别为627、488、387个,占比率分别为19.83%、15.43%、12.24%;全省专业布点数在40以上的专业有15个,其中会计、商务英语、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布点数超过70个;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为会计、商务英语和电子商务专业。2017年全省高
12、职工程类专业毕业人数为1.5万,而全省人才需求量超过6万,人才缺口达4.5万以上,尤其以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专业类为甚。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行业技术进步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结构和质量提出了新要求。目前从事生态工程建设产业化的人才数量少、整体素质不高,高水平技术工人,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国家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工程产业化的背景下,急需重构并不断优化人才组织结构,尽快打造一支新型高素质企业管理人才和新型产业工人队伍,这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到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专业群,根据广东省环保产业“十三五”规划,深圳市环境污染治理技术、设备及服务基地
13、,所需人才就业面向珠三角及广东省全境,一些大型环保企业的业务面向全国,因此目前,深圳市在2010-2017年间环保产业从业人数每年以5T0%左右增长,已从2010年的32770人增加到2015年的近41000人,包括水务公司、环保企业、研究院、规划设计院、环评单位、环保设备生产企业、环境管理部门等。根据深圳市环保产业“十三五”规划,环保产业年均增长20%,按照平均每人对年产总值的贡献,对环境工程和环境监管类人才的需求年均至少增加15-20乐约10000人,按照环保行业高职人才平均占比20%计算,则每年需要2000人左右,高职人才缺口依旧较大。在建设工程管理专业方面,我国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约占到
14、全国各行业人员的6%左右,虽然数量庞大,但其中接受过大专以上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超过8%。截止到2018年3月,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注册登记的工程技术人员1612161人,在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注册登记的工程技术人员413690人。2017广东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广东省和深圳市建筑行业实际从业人员规模分别达到320万人和80万人。目前,高职教育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高职教育年毕业生人数占高等教育年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超过40%。按年退休比例3%计算,并考虑到非关键岗位工程技术人员不需在行政主管部门注册登记,未来几年深圳对建筑工程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年需求量不少于8000人,尤其是建设项目信息化
15、领域相关人才的需求,而且容易实现高薪就业。在园林工程技术专业方面,据深圳风景园林协会职业资格管理部门所提供数据,至2018年初,深圳入会的园林企业有近300家,工程技术在册从业人员10多万人(实际使用劳务工20万人以上),其中正式员工3.8万人,临时用工7.2万人;施工一线工人10.5万人;持证技工1.8万人,占在册人员的18%;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从业人员1.3万人,占正式员工的38%,占在册人员的13%。70%的施工一线工人及几乎所有的临时劳务工人都没有受过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具有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园林规划设计与工程制图、园林树木与花卉养护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专业性园林技术技能人才严重匮乏
16、,据调查和测算每年仅深圳市需要园林工程类高职人才均在3000人以上,全省园林工程类高职人才年需求则至少在1万人以上。综上所述,我校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学生的招生就业均处于供需两旺的可喜局面。二、建设基础(一)专业群建设标志性成果类别年份成果名称级别授予部门专业品牌实训基地技能竞赛省级以上科研立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二)专业群建设的主要优势与特色(I)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了“1+N+X”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高建立了完善的“1+N+X(“1”是指1个校企共建的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学研平台,“N”是专业群在课程体系与岗位设置、课程设置与技能证书、实践教学与企业生产、科研与企业
17、研发、能力考核与技能认证等5个方面的融合,“X”是专业群优质就业方向)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模式,并进行了面向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领域“技能型(技术员/技师)-工程师型(工程师/高级技师)-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分类培养。按照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原则,制订了以学生为主体,满足个性化发展的专业群分类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材。通过BIM技术应用小组、环境工程创新项目组、专插本等兴趣小组和课题组形式实现个性化培养,培养专业群工程师型、创新型-创业型等高职应用人才。学生获省级以上技能竞赛奖励20项(国家级奖1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奖励7项,省级以上科技创
18、新培育专项项目2项,行业协会技能大赛12项。学生就业率98乐就业对口率90.82%、用人单位满意度98乐人才培养质量高。(2)组建了“大师引领、德技双馨”的高水平专业群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学成果丰硕专业群教学团队专任教师共31人,正高职称4人,副高职称12人,高级职称占比51.6%,博士24人,占比77.5%详细情况自主填写(3)产教深度融合,搭建了一流的教学、科研与服务平台,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强整合实训资源,提升效能,形成集群效应。依托建筑技术省级实训基地,建立了虚实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专业群共有环境监测实训基地(校级)、环境工程实训基地(省级)、园林实训基地、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省级)等4个
19、实训基地,建立了完善的工程施工、造价、环境工程、环境检测等仿真实训平台,面积共2790平米,设备总值近6474万元,生均设备值5.85万元,建设了省级高职教育校内实践基地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2个。学校成立了由滨海土木工程技术研究所、环境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深度对接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的技术创新平台。三、建设目标(一)标杆专业群对比本专业群选择XX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XX职业技术学院城市生态环境专业群作为标杆进行分析。1. XX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XX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核心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
20、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骨干专业。主要差距:党建工作效果不够突出,省级以上竞赛成果偏少,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和优化,学生核心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培养体现不够明显。2. XX职业技术学院城市生态环境专业群XX职业技术学院核心专业环境工程技术专业2014年选聘珠江学者一名,每年招生60人。专业群有教授8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24人,8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主要差距:教学团队国家级成果偏少,相对缺乏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专业领军人物、技能大师,骨干教师的项目开发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二)建设的关键问题和建设重点领域1关键问题根据与标杆专业群的对比及分析本专业群
21、的优势和不足,将专业群建设的关键问题确定为:如何在做好专业群党建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团队水平、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升技能竞技水平和整理专业建设经验,形成教学成果。2重点建设领域(1)重视党建工作,借鉴教辅党支部的省级示范支部的工作经验,在专业群内持续开展学先进、争先进、做先进的党建热潮。(2)针对技能竞赛高级别成果较少的现状,推动校内竞赛选拔、竞赛集训基地建设、承办省级竞赛等,发扬工匠精神和传帮带精神,实现以赛促学、以学提能的良性循环。(3)针对教学团队“大师”级、“引领”级领军人物缺乏的现状,继续推进鹏城学者、珠江学者的引进。重点引进技能大师、行业能手,强化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可提升学生的
22、学习兴趣和竞赛水平。(4)优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能够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课程体系,既重视共性基础知识的统一化,又充分尊重专业群各专业的特色,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课程体系。(5)通过重点专业群的建设实现专业群短板补足、内涵提升,解决专业群的关键问题。注重素材整理,挖掘专业群特色,总结教学经验,形成高质量教学成果。(三)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以深圳市“生态环境质量国际先进水平和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发展目标为契机,以国内外一流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为标杆,优化专业群定位,培养面向与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建立健全“党建领航”工作机制,引领专业群高质量发展
23、;完善“大师引领”的技能型、工程师型、创新型、创业型教学团队,全面推进技能型-工程师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分类培养改革,构建完善的产教深度融合的“1+N+X”专业群人才分类培养模式,实行高职本科试点培养;成立教学名师组成的课改小组,优化专业群模块化共享课程体系,搭建完善的基于人才分类培养的以专业群公共(通用)能力平台课程(共享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专业支撑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等四个模块组成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群产教融合平台,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索共建”职业训练、继续教育、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行业产业学院,建设区域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深度对接的高职教育示范
24、性基地;实施名师工程,引进和培养一批“鹏城学者”、“珠江学者”、技能大师、教学名师,打造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一流教学创新团队,适应人才分类培养;提升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具有产教融合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凸显“创新性、挑战性、高阶性”特点的一批“金课”;完善技术技能平台条件和运行机制,建设省级实践教育基地和仿真实训中心,搭建与完善与人居环境保护和建设产业对接的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技能竞赛、职业培训、技术创新与服务能力;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方面的合作,共建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师生交流,提升专业群国际影响力。通过五年建设,将专业群建设成全国领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工程 技术 专业 建设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5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