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docx
《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下)——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docx(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下)一一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有学者认为,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工业化的过程;哪个国家掌握了工业、掌握了现代制造业,就拿到了进入现代社会的钥匙。就我们国家而言,在建国之前,虽然国家已经有了些许制造业的萌芽,但是整体上还是停留在传统经济社会阶段。中国真正大规模工业化的起步和发展,还是在建国之后。”1、建国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中国的制造业产业发展与很多国家的发展路径有所差异。一般国家发展制造业都是从轻工业起步,随着技术和资金实力等的积累,然后再逐渐进入重工业领域。而我国建国初期发展工业,基于我国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赶超发展战略,再加上当时苏联对我们的大力援助,我
2、国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截止,这是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我国工业化的起点,奠定了工业化的基本布局。在这一时期,新中国建立的主要就是苏联帮助我国的“156项”工业项目,使得我国在能源、原材料、机械等重工业发展上跨出了一大步,而以此为“核心”的其他900多个非小型项目则勾画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雏形。当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56项”计划并没有完全竣工,只有一半左右的项目完成。在这一阶段实施,实际上马的项目有150个,它们的主要构成:军工类型的企业四十四家,这其中分别是航天两家,航空十二家,电工十家,兵器场十六家,造船相关四家;有主要冶金类型的企业二十家,有色冶金
3、十三家,钢铁七家;有七家化工类型的企业;涉及到机器加工的二十四家;与能源有关的52家,这其中主要是电力能源和煤炭发电两个方面各25家,还剩下的两家是和石油有关的;其余的就是轻工业以及医学药物方面的三家。图为我国建国早期在东北建设的重工业基地2、改革开放助力中国制造腾飞我国改革开放前的制造业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的伟大突破。但是,产业的发展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由于种种原因,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包括制造业的发展)还是遇到了极大的困难。在当时的困难时刻,我们的党再次展现出克服困难和突破桎梏的勇气和智慧,推动改革开放,在经济体制上为市场经济正名,使得我国的制造业再次迎来腾飞的契机。在改革开放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 变局 中国制造业 发展 历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5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