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雅安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docx(5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2第一节一般规定2第二节建设用地规划容量控制2第二章建筑工程规划管理6第一节建筑间距控制6第二节建筑退界控制11第三节建筑高度控制18第四章居住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20第一节一般规定20第二节技术规定21第五章竖向规划管理31第六章绿地规划管理32第七章城市景观与环境34第一节城市景观34第二节建筑景观34第三节城市道路两侧建筑景观35第四节沿城市道路建筑室外装修35第五节城市雕塑和建筑小品36第六节户外广告、招牌、指示牌、公用等36第八章建设项目证后管理37-IJ37第二节建设工程放验线37第三节建设工程
2、核实39第九章附则43附录一建设用地适建兼容性表45附录二术语、名词解释47附录三计算规则49附录四建筑间距图示54附录五#市中心城区分区控制图55附录六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56附录七用词说明58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推进城乡统筹科学发展,加强规划管理,确保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省城乡规划条例(20#)等法律、法规、规章与有关技术规X,结合#市实际,制定#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第2条本规定适用于#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地X围,各县可参照本规定执行.第3条.本规定根据中心城区不同区域实际情况和特点,划定旧区改建地段(以下简称旧改区)和新建区规划建设
3、地段(以下简称新建区)两个城市形态分区(见附图#市中心城区分区控制图).编制详细规划、实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应符合所在城市形态分区的规划控制规定.第4条城市各项规划技术管理,应当按照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与相关规定执行,在尚无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区域,应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和参照本规定执行.当控制性详细规划所确定的指标与本规定不一致时,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第5条为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价值,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历史文化街区、重要节点与地段X围内的建设工程,应以城市设计、方案合理性与城市公共设施承载能力为规划原则实施管理.第6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技术规X和行业规定执行;当本规定与现行技术规X或行
4、业规定有不同要求时,应按规定严格的标准和规定执行.对特殊性、专业性强的建设项目,由市规划主管部门根据行业规定或专业技术规X,提出专门的规划要求.第7条对学校、医院等大型公共建筑、厂区等工业建筑或规划管理部门认为有必要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建设项目,应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第8条中心城区X围内的个人建设活动必须符合规划,并应严格按照#市相关管理规定执行.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9条.城市建设用地性质的确定应依据已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尚未批准的,按已批准的上一级规划和本规定执行.第10条各类建设用地的性质划分、使用应遵循兼容性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明确兼
5、容性内容,按控制性详细规划执行;无控制性详细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未明确兼容性内容的,按附录一建设用地适建兼容性表确定其适建兼容X围.第11条建设用地X围内存在多种规划用地性质,且不需要单独占地的,应在规划设计条件中明确配置规模、比例与位置,规划条件指标依照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第12条.建设项目拟兼容的用地性质在建设用地适建兼容性表中未列入的,应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该项目主导用地性质和项目与周边环境相互影响情况以与基础设施条件,核定适建兼容性内容,纳入建设项目规划条件的规定性内容.第13条.建设用地地块规划条件或修建性详细规划按法定程序批准后,除项目按有关技术规X和规定应配套的公共服务用房与
6、设施外,建设单位(含个人,下同)必须严格按照规划条件对该项目核定的用地性质、兼容性内容实施建设,不得自行增加或改变.第二节建设用地规划容量控制第14条建设用地的开发建设强度由建筑密度、容积率和绿地率等建筑容量指标控制.第15条.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以该项目建设用地规划红线为界线,不包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红线以外的拆迁线用地和代征的城市规划绿线、黄线、蓝线、紫线等X围内的土地面积.第16条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并已明确用地建筑容量控制指标的,按详细规划执行,未明确的按下列规定执行.(已确定规划条件的项目,按规划条件执行)第17条一般地区的建设用地建筑容量不应超出表21居住建筑规划强度控制表和表2-
7、2非居住建筑规划控制指标表规定控制指标(本章各表中容积率的控制指标不含地下建筑面积,如涉与地下建筑应计入容积率时,应按附录三中地下建筑容积率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表21居住建筑规划强度控制表建筑层数(N)新建区建筑层数旧改区住宅密度住宅容积率绿地率住宅密度住宅容积率绿地率77351.8230%77351.8225%N9302.2N9322.29N12282.79N15302.71215283.115N17263.3283.4171.0且W2.5220注:1、幼儿它的室外活动场计入绿地率指标.2、车位数300辆的社会停车场(库),配套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大于150平米;车位数2300辆的社会停车场
8、(库),配套管理用房建筑面积不宜大于250平米.3、农贸市场主体功能建筑面积不小于项目地块计容建筑面积的50%.4、行政划拨用地上的行政办公、业务、科研、培训等建设项目,其容积率应不应小于LO(有特殊需要或规定的除外).第18条新建区幼儿包必须单独占地,旧改区幼儿伺争取最大可能单独占地,幼儿分最小建筑规模按下表执行.表2-3幼儿分最小建筑规模控制标准类别用地面积(而)最小规模最小建筑面积(m2)幼儿分1350-25003班(90人)8002800-35006班(180人)19003500-49009班(270人)3150三490012班(360人)4000第19条新建、迁建医院的容积率不大于2
9、.5,建筑密度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绿地率不小于35%;改扩建医院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控制指标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第20条综合运动场地(除市级、区级体育中心用地外)按每100平米用地面积配置不大于3平米、且总建筑面积不大于500平米的服务设施.第21条中小学用地的容积率、绿地率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中学用地新建项目建筑密度不大于30%,小学用地新建项目建筑密度不大于35%,改扩建工程项目建筑密度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植草的中小学运动场地计入绿地率指标)第22条社会福利用地的容积率不大于2.2,建筑密度不大于30%,绿地率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第23条.非生产性工业用地容积率不小于LO且不大于2.
10、5,建筑密度不大于40%,绿地率不大于20%.第24条生产性工业用地的规划控制指标应满足以下要求:1、生产性工业用地除化工、机械制造等对安全生产、工艺流程有特殊要求的项目外,基准容积率不小于1.0,建筑密度原则不低于60%;除特殊要求外,工业建筑物层高不宜大于8米,当层高超过8米,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2、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3、工业建筑项目的非生产性用房用地面积不超过建设用地面积7%,建筑面积不超过总建筑面积20%,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X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11、业项目鼓励建造多层厂房.第25条公用设施用地(主要指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信二广播电视、消防、防洪、环卫与其它公用设施用地)规划与制指标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第26条.体育馆、博物馆、展览馆、影剧院、文化活动中心等市级公共建筑,应强调建筑特色和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节约建设用地,在满足规划退距、消防、安全等要求和绿地率大于30%条件下,容积率、建筑密度等规划控制指标结合方案合理性确定.第27条对滨江、临山、城市重要门户、节点区域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地段的地块规划指标控制,除满足以上规定外,还应遵守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定内容.第28条用地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下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用地,详细规
12、划未明确容积率的,其容积率应在表21、表22规定的指标基础上按表24折减.表24建筑容积率折减率表建箱某地面和(八)折减率()1OOOm220IoOOm2CA5000n,155000m213m注:1、本章各表注解在本章内相同.间距计算规则见附录三计算规则.2、L为建筑之间间距;H南向建筑高度或东西向建筑平均高度;Hg-指多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时的高层建筑高度,高层建筑与高层建筑相对时的平均高度;HZ-多层建筑高度;Hd低层建筑高度.3、本表采用:低层建筑为1-3层或计算高度小于10米、多层建筑为4-6层住宅或计算高度不大于24米的公共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层建筑为7层与7层以上住宅或计算高度大于2
13、4米的公共建筑和其他建筑来计算建筑间距.4、居住建筑正面是指建筑长边或建筑外墙开有起居室、卧室等主要居住房间窗户的墙面.5、本表低层和多层居住建筑端墙边长上限为16米,端墙面可开设附属房间(卫生间、厨房、楼梯间等窗户与走廊),间距不因增设附属房间窗户而增大.高层同理.6、高层建筑:当边长W30米、高度60米,按60米高度计算间距;当边长30米、高度超过80米,按80米高度计算间距.7、本表低层建筑侧面间距同时应满足防火规X要求.第36条居住建筑(含公寓)多、低层正面、高层建筑主要朝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按表3-3控制:表33居住建筑主要朝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建筑间夹角最小间距30o按表
14、3-2中主要朝向(或正面)对主要朝向(或正面)计算问距的LOL控制300按表3-2中主要朝向(或正面)对主要朝向(或正面)计算恒距的0.8L控制60按表3-2中主要朝向(或正面)对次要朝向(或端墙)计算恒距的LOL棒制注:1、为两栋建筑的夹角.2、计算间距不包括表3-2中规定的最低限.第37条.居住建筑(含公寓)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按表3-4控制.表34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布置形式高层与高层高层与多、低层多层与多层低层与低厚多层与低层60oL13mLellmL8mL24mL26m60oaQoLN13mL13mL10mLN5mL28m注:错位布置有两个方向的垂直距离(Lx、LyJ时,以任
15、意一个方向的L单向控制.第38条.非居住建筑(医院病房楼、疗养院住院楼、幼儿分、托儿所、中小学和大中专院校的教学楼等有日照要求的建筑除外,下同)之间的间距按以下规定控制,同时须满足各专业规X要求.第39条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3-5规定:表35非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最小间距控制表-低层、多层建筑高层建筑相对速筑正面间距(建筑长边)侧面间距(建筑端墙)主要朝向间距次要朝向间距低多层建正面间距(建筑长边)L=LOH且6m低层相对:L6m多层相对:L10m多层对低层:L28mL1.OHd(Hz)且L213m13m筑侧面间距建筑端墙)L26mL9mL29m高主要朝向间距L0.4H且L午L次
16、要朝向而层建筑宽且1.15m次要朝向间距L213m注:1、本表中计算间距的非居住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10米的为低层建筑(Hd);建筑高度等于10米且不大于24米的为多层建筑(Hz);建筑高度大于24米的为高层建筑.2、本表所指端墙为该面外墙边长W15米并只开有附属房间(卫生间、厨房、楼梯间等)窗户.第40条.非居住建筑多、低层正面和高层建筑主要朝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按表3-6控制:表36非居住建筑主要朝向成角度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建筑间夹角最小间距a30o按表45主要朝向(或正面)对主要朝向(或正面)计算间距的LOL控制300Q60按表45主要朝向(或正面)对主要朝向(或正面)计算间距的0.
17、8L控制按表45中主要朝向(或正面)对次要朝向计算间距的O.8L控制a260按表45主要朝向(或正面)对次要朝向(或端墙)计算间距的LOL控制注:1、为两栋建筑的夹角.2、计算间距不包括表3-5中规定的最低限.第41条非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时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3-7规定:表37非居住建筑错位布置最小间距控制表建筑间夹角a高层与高层高层与多、低层多、低层与多、低层a60o13m9m6m60oL24ID(In)24m(m)多、低层或高度W24m的建筑432高层建筑h40米65440米h60米87660米80Ui121010大型公共建筑、批发市场1086新建区多、低层或房斤度424m的建筑543高层建筑
18、h40米86540米h60米108660米80m141212大型公共建筑、批发市场12108注:1、除满足本表规定外,与道路对面的建筑之间还应符合间距规定.2、大型公共建筑特指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的影剧院、艺术中心、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体育场(馆)等.第53条各类建筑后退规划宽度30米以上道路(含30米)交叉口切角红线的距离不小于13米,其余后退规划道路切角红线的距离按较宽退线距离要求控制.第54条建筑物的水平投影,不得超过道路红线和用地界线.第55条,高度大于2米的挡土墙和护坡其下缘与建筑物水平距离距居住建筑不得小于3米,距其他建筑物不得小于2米.第56条建设用地内的地下建(构)筑物退让
19、在满足消防、地下管线布置、人防疏散、基坑支护和基础施工等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按以下规定执行.(一)地下建(构)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建设用地红线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表3-12的规定.表312地下建(构)筑物后退规划红线控制表类另U最小退距(m)城市道路交叉口主干道交叉口6次干道交叉口5支道交叉口3城市道路L30m530L24m424m3(二)建筑物的地下部分退让道路红线或用地红线距离不小于其地下建筑物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底板底部的高度的0.7倍,且最小退距不得小卢丁采Z其它地下构筑物、管井、管沟等退让城市主、次干路道路红线的净距不得小于3米;退让城市支路以下道路红线不得小于2米.(三)地下建(
20、构)筑物的顶板埋深除符合管线埋设深度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超出地面建筑物X围的地下建筑,其顶板应低于室外地坪不小于1.0米;2、位于集中绿地X围内的地下建筑,其顶板上的覆土应不小于1.2米.第57条临城市道路的建筑台阶(平台)和建设项目配套的地下工程管道、管井、管沟、管涵(城市市政管线和连接城市市政管线的除外)等退让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的最小净距按表3-13规定执行:表313建筑台阶(平台)和建设项目配套的地下工程退让控制表退界与条件mS大于1010S88S55S3S3建筑物台阶平台65432地下工程管线44321注:1、S为规定的退让道路红线距离2、地下建(构)筑物后退规划道路红线或建
21、设用地红线的距离不小于地面建(构)筑物后退距离的0.4倍且不小于2米.3、中低压天然气管道与道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2米.第58条内部道路、地下停车库通道坡道起坡点和地下停车库出入口边线与城市道路红线距离不小于7.5米.第59条,新建影剧院、体育馆、游乐场、大型会议厅等有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公共建筑,除经批准的详细规划另有规定外,其面临城市道路的主要出入口一侧的建筑红线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小于10米,出入口后退道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小于15米.第60条建筑退让绿线应符合以下规定:(一)相邻用地为城市公共绿地的,各类建筑的退界按建筑红线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中其他非居住建筑的退界要求控制.(二)相
22、邻用地为环保林地、分林生产绿地,各类建筑的退界应大于3米.(三)相邻用地为工业防护绿地、道路防护绿地与其他防护、隔离绿地的,在符合市政、景观、交通、消防等安全等的前提下,各类建筑的退界应大于5米.第61条.沿河道规划蓝线两侧建筑物,其建筑红线后退河道规划蓝线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市政基础设施和有专门规定的除外)二蓝线外划定为公共绿地或其他绿地绿线的按退让绿线规定执行.建筑红线退让城市防洪堤,除有关专门规定外,退让城市防洪堤脚不得小于8米.第62条.规划电力高压线路保护区X围内原则上不得新建建筑物、构筑物,不得种植可能威胁线路安全的植物,有特殊情况需要建设的应征求供电部门的意见;规划电力电缆线路
23、应将线路两侧各O.75米所形成的两平行线的区域纳入保护区X围,保护区X围内不得兴建建筑物或种植树木.未划定电力高压线路保护区的区域,建筑红线退让电力高压线外边线距离按表3-14的规定执行.表314建筑红线退让电力高压线外边线距离控制表线路电压退让外边线距离线路电压退让外边线距离2.0米IlO千伏10米1-10千伏5米220千伏15米35千伏10米500千伏20米第63条.沿铁路两侧的建设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除外)应符合以下规定(铁路内部的生产管理、配套用房除外,非铁路部门的城市建设项目还应征求铁路部门的意见):(一)铁路干线两侧的建设项目,其建筑红线与规划的轨道线最外股道中心线的最小距离为25米
24、.路基高于3米以F的,再增加退界LOH(H二路基高度一3米);涉与铁路道口、桥梁、隧道、高难切坡路段的还需符合铁路管理的有关规定.(二)铁路支线、专用线两侧的建设项目,其建筑红线与规划的轨道线最外股道中心线的最小距离应大于15米路基高于3米以上的,再增加的退界距离同上款或铁路部门有关规定.(三)按上述要求退界小于表3-9建筑红线退让用地红线距离控制表的,按其退界;铁路线外划定绿线的按退让绿线规定执行.第64条建筑退让城市高架路、立交:(一)沿城市高架道路两侧新建居住建筑,其沿高架道路主线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得小于30米;其沿高架道路匝道边缘线后退距离不得小于20米.(二)建筑物相邻城市立交,建筑退
25、让立交匝道边缘线的距离应不少于25米.交叉口设有立交控制线的,建筑退让立交控制线:多层、低层建筑不少于6米,中高层建筑不少于9米,高层建筑主体不少于13米,并应符合消防、抗震、安全等相关要求.第65条.城市外环快速道路和对外交通主、次干道通过城市和村镇区间路段沿线的建设项目,其用地红线和建筑红线距离按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或城镇、村镇建设规划为准;无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无城镇、村镇建设规划的,应后退至道路规划红线(尚未确定规划红线的至现状道路外边沟)50米或绿线以外.第66条.要严格控制沿县级以上公路与专用公路两侧的建设.现状为公路穿越城镇、村镇或现有的沿线村民住宅,其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必须
26、按城镇、村镇规划进行管理,建筑红线退让公路规划红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征求公路管理部门的意见.第67条禁止在集中饮用水源地保护区X围内建设,在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周边的新建、扩建、改建项目,退界退距应满足相关规X和环保要求,并征求市供排水公司意见.第68条经批准允许沿城市道路修建的围墙,其退让道路红线距离不应小于1米,并应结合绿化进行美化处理.门卫用房后退规划道路红线、绿地距离不应小于2米.建筑高度不大于3米的车库、垃圾用房、市政设施用房可临围墙设置,但不应临规划道路设置.施工期间的临时围墙,在不影响交通、消防等安全和市政建设需要情况下,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建设期间允许在本建设项目用地界
27、内不退让用地红线建设.临时围墙在其工程竣工验收前或批准的使用期满,立即无偿自行拆除.第69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核定,其退让距离可适当调整.(一)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列入历史建筑保护名录的建(构)筑物周边环境的恢复或保护性建筑和设施.(二)为了保持原有建筑风貌和街道空间的延续性,列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传统街区保护性改建工程.但道路两侧挑楼、挑檐、骑楼、阳台等建筑突出物的投影不得超过道路红线._(三)符合已审定的城市重要节点、城市设计内容或修建性详细规划.第70条临街建筑红线后退道路红线大于或等于3米的,允许以下建筑凸出物突出建筑控制红线:空调机位、凸窗、窗罩高度2.5米
28、以上的,允许其突出宽度不大于0.5米;雨棚、挑檐高度4.5米以上的,允许其突出宽度不大于LO米;挑檐、装饰构件高度10米以上的,允许其突出宽度不大于3米.第71条.为合理利用空间资源,鼓励相邻地块之间空间共享,相关权益人自愿协商并签订协议包括书面协议和附图情况下,可采取以下措施并经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后,可按双方的意见确认其各自的退界或不退界.一二(一)地块之间不设围墙,共用消防通道时,相邻建筑只控制建筑间距.(二)采用建筑拼接修建时,应符合消防、安全等规定,拼接立面必须整体设计和同步实施.(三)地块之间地下室可以整体设计或通过通道连接,出入口和坡道共用.第72条,城市道路上开设机动
29、车出入Ex仓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必须与城市道路妥善衔接并符合示列规定(距离均以出入口边逐与相应设施外边缘或端点计算):(一)与城市道路连接的交角不小于750.(二)距离人行过街天桥、地道和桥梁、隧道引道不小于50米;距离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不小于5米;距离公交站台不小于10米;距离学校、医院、公公以与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公共建筑物入口不小于20米.(三)在城市道路交叉口附近开口时,应尽可能远离交叉口,开口位置自城市道路红线交叉点起算:城市主干道不小于80米、城市次干道不小于70米、城市支路不小于50米.(四)建设项目用地周边相邻道路为两条或两条以上时,应在低级别道路上开口;一个项目沿同一条道路的长度大于120米,可开口12个;长度小于120米,可开口1个;长度小于60米,原则上与相邻建设用地共用机动车道口.(五)相邻用地的机动车道出入口应合并设置.(六)开设机动车道口不得擅自改变城市各级道路和人行道的标高或砌造斜坡、高坎,必须保证人行道的连续和畅通.第三节建筑高度控制第73条.建筑物、构筑物的高度除必须符合净空、建筑间距、消防、安全、城市设计导则等要求外,还应当符合本章的规定.第74条.在微波通讯通道、气象台(站)等设施周围与城市景观、风貌保护等有净空高度限制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建(构)筑物,其控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