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
《XX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县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为推动我县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根据XX市卫生健康发展“十四五”规划(X府办(2022)5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我县卫生健康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项指标优于“十二五”发展水平。人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婴儿死亡率由2015年的4.O%o下降至2020年的2.21%o,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6.20%o下降至3.87%o,孕产妇死亡率由40.02/10万下降至27.62/10万。居民人均预期寿命达78.78岁,比2015年增加L48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升至21.6%。医疗卫生
2、服务体系更加完善。2020年,全县有医疗卫生机构201个,比2015年增加2个。全县辖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200张,比2015年增加509张,年递增6.02%,其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841张,比2015年增加358张。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1.489亿元。城市“15分钟医疗服务圈”初步形成,IO0%行政村设有标准化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升。重大疾病防控能力不断提升,新冠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疫情防控从“乙类甲管”成功转段为“乙类乙管”,新阶段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断提升,检测范围不断扩大,及早发现病例,及时实施干预和转介治疗
3、,最大限度发现、治疗和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将艾滋病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慢性病防治体系不断完善,慢性病防治工作有效提升。健康扶贫工作圆满收官。通过深入实施健康扶贫,实现每个乡镇均有1个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均有1个标准化政府办卫生室。未脱贫户和在两年扶持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门诊特殊慢性病兜底保障报销比例达90%以上。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重要保障。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加强县域医共体建设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域内县级公立医院补偿率均达到100%,累计减少药品加成约4.9亿元,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医保报销比例逐步
4、提高,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从2015年57.87%提高到2020年的82.7%o-重点人群健康有效维护。全面两孩政策有序实施,人口稳步增长,生育政策服务管理不断加强,各项奖励扶助政策落实到位。妇幼健康水平不断提升,婚前医学检查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等指标均达到全市平均水平。老龄健康服务可及性不断提升,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达到100%o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4个。职业健康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指定县人民医院为我县职业健康检查机构,企业职工健康体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中医
5、独特优势日益彰显,中医药参与新冠疫情防控成效显著,每千常住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0.28人,每千常住人口公立中医类医院床位数达到0.61张。一一学科专科建设不断加强。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鼓励支持市级公立医院临床特色优势专科品牌建设,打造市级以上重点学科(特色专科)3个,3个均荣获省重点学科(培育)。XX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XXXX名中医工作室落户XX县中医医院。人才队伍不断扩容提质。构建了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共录取92名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累计培养全科医生2008人,每万名常住人口拥有2名全科医生
6、,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一名全科医生。落实乡村医生“乡聘村用”政策,聘用192名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执业,投入276万元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并对全县乡村医生开展服务能力提升培训。(二)发展形势发展机遇。一是省党委、政府作出“深入推进健康XX建设”战略决策,高位推进卫生健康改革发展,市政府印发“健康XX2030”行动规划健康XX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这些都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二是脱贫攻坚期间我县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县、乡医疗机构建设,为我县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打下良好基础,乡村振兴深入推进,为优化提升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提出新要求和进入新发展阶段。三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倒逼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改革
7、发展,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四是重大慢性病发病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重点传染病、严重精神障碍、地方病、职业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残和死亡风险逐步降低,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五是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稳步提高,落实个人健康责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健康生产生活环境初步形成。六是我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优质高效发展提供有力支持。面临挑战。同时也应看到制约我县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大卫生、大健康格局尚未完全形成,公共卫生体系建设还有一些短板弱项,艾滋病、结核病、性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体
8、制机制矛盾尚未完全破解,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有待增强。优质医疗资源布局仍不均衡,基层服务品质仍需加强,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策源力亟待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协作有待加强,分级诊疗、医防融合、医养结合发展还不够协调。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整合、协同不够,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不足,基层服务品质仍需加强,中医药发展创新不足、传承不够,多元化健康服务体系有待培育。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XX“五个更大”重要要求、视察XX重要讲话和对XX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紧紧围绕
9、高质量推进健康XX建设的战略目标任务,以维护人民健康和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卫生健康供给质量和服务水平为核心,坚持系统观念,更好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为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基本原则党建引领,全面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卫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卫生健康改革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为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提供根本保证。健康优先,共建共享。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建立政府、社会、个人共同推动卫生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主人翁意识,推进健康XX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关口前移
10、,重心下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增强健康意识,突出预防为主。以基层和资源短缺地区为重点,推动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扩容下沉。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坚持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发展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有机统一,促进卫生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到2025年,健康XX行动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主要健康指标持续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卫生健康治理体系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独特优势和作用进一步发挥,实现发展更安全、生活更健康、服务更优质、治理更现代化,人人享有更高水平
11、、更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5岁。到2035年,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显著提升,全面建立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和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实现振兴发展,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0.5岁以上,卫生健康综合实力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我县卫生健康体系基本实现现代化。2.具体目标推进健康XX行动,主要健康指标保持在全市平均水平。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79.5岁,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3.9/10万以下,婴儿死亡率控制在4.5%o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6%。以下。城乡、区域、人群间健康差异进一步缩小,着力健全“一老一小“健康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事业
12、高质量发展,扩大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供给。基本建成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并重、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完善卫生健康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项目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明显提升疾病防控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专业化、数字化、现代化、精准化、智慧化水平全面提升。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标准化进行建设,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有效控制健康危险因素。提升重大疫情救治能力,完善应急救援网络布局。健全符合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要求的公共卫生与医疗应急保障体系,努力满足突发疫情等公共安全保障需要。完善城乡传染病救治网络,推进公共设施平急两用,全面
13、提升院前急救服务能力。打造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卫生健康服务模式转变和智慧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有效整合健康服务全过程。建立中医药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服务便捷高效的中医药体系。推动非公立医院向规模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以促进健康为导向的创新型医保制度基本形成。表1“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主要指标领域序号指标2020年2025年2025年XX值2025年国家值指标性质健康水平1人均预期寿命(岁)78.7879.579.0678.93预期性2人均健康预期寿命(岁)同比例提高同比例提高同比例提高预期性3孕产妇死亡率(/10万)27.6213.91414.5预期性4婴儿死亡率(
14、%。)2.214.555.2预期性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3.8766.36.6预期性6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19.21151515预期性7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9291.5预期性健康生活8居民健康素养水平(%)18.0252525预期性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2464038.5预期性10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21.1120858585预期性17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97.60959090约束性18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9329029090约束性19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1.8754.54.5预期性
15、20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33.46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力争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约束性21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100270260260预期性22设置中医临床科室的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比例(%)10010094.2690预期性健康保障23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27左右27左右27约束性24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285702852708570约束性健康产业25健康服务业总规模(万亿元)0.10.511.5预期性三、全面推进健康XX建设(一)全力实施健康XX行动扎实推进健康XX专项行动。深入
16、实施健康XX行动实施方案,扎实推进19个专项行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健康XX行动推进机制。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健全涵盖建设健康环境、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普及健康生活、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持续探索建立健康影响评估制度,巩固健康影响评估试点工作成果,推动健康融入我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健康优势。推动卫生健康服务向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家庭延伸。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完善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构建全媒体发布传播体系,把健康教育纳入学前、学校和在职教育全过程,倡导践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普及全民应
17、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实施合理膳食行动和国民营养计划,提升民众营养健康水平。强化人群营养状况监测,在脱贫地区开展儿童等重点人群营养干预工作。推进“三减三健”专项行动。动员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维护中小学生身心健康。针对不同人群持续开展各种形式控烟行动,倡导创建无烟场所,将控烟宣传教育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计划,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控制在20%以内。加强限酒健康教育,控制酒精过度使用,减少酗酒。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全市成人肥胖增长率持续减缓。积极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06岁儿童健康管理项目。维护环境健康与食品安全。加强环境健康管理,建立环境与健康的调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制度。健全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
18、系。完善伤害预防监测体系与干预机制。持续改善全县居民饮用水水质达标情况。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专项行动,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哨点医院风险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全面提升食源性疾病调查溯源能力(二)加强重大传染病防治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法定传染病报告率达100%。加强全县传染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负压病房、重症监护病区和可转换院(病)区建设。深入推进第三轮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20212025年),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环节,高质量落实宣传教育、综合治理、综合干预、检测咨询、抗病毒治疗、随访管理等防治措施,将艾滋病控制在低流行水平。稳步推进结核病防、治、管“三位一体”新型
19、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加大一般就诊者肺结核发现力度,强化重点人群主动筛查,推进患者全程随诊管理,控制结核病发病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率达到90%以上。做好霍乱、鼠疫、新冠病毒感染、流感、手足口病、麻疹、登革热、麻风病、性病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分析研判和防控,实施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狂犬病、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综合治理策略。全面实施病毒性肝炎防治措施,开展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协助加强卫生检疫能力建设、境外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防外来重大传染病传入。加强免疫规划工作,推广“互联网+预防接种服务”新模式,实现疫苗储运全流程电子化可追溯。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三)推
20、动慢性病和地方病综合防治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构建覆盖县、乡、村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服务网络。推动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项工作。整合全县各级医疗、卫生、福利等机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信息,实现慢性病“预防一治疗一管理”一体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立独立的公共卫生科(室)。加强慢性病筛查和早期发现,针对肝癌开展早筛早诊早治工作,早诊率达到60%。推进“三高”共管,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基层规范管理服务率70%以上。强化地中海贫血、鼻咽癌、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中毒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
21、地方病。(四)优化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服务开展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引导公众正确认识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到2025年,全县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提升到25%。完善全县心理卫生服务标准和规范,发展壮大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继续推进全县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以突发公共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为重点,将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纳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抑郁、焦虑、孤独症、睡眠障碍、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异常、阿尔茨海默病等心理行为问题和常见精神障碍筛查识别、处置能力。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报告登记、服务管理和救治救助,登记在册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90虬建立精神卫生医疗机构、社区康复机构及社会组织、家庭相衔接
22、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模式。每千人口精神科床位数达到0.78张。(五)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指示精神,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协调爱卫会各成员单位严格履责,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推进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建设,打造健康支持性环境,树立全周期的城镇健康管理理念,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到2025年,如期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达到10%,打造XX市级健康城镇示范点,培育一批“健康细胞”建设特色样板。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利用。协助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推进户用卫生厕所建设和改造,加强厕所粪污无害化
23、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强化开展以环境治理为主、专业防制为辅的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倡导勤洗手、科学戴口罩、使用公勺公筷等卫生习惯,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陋习。专栏1主要健康问题干预1.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推进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重点开展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健康城镇建设、健康知识进万家、基层健康教育讲堂试点、健康小屋等工作,开展烟草控制、口腔疾病综合干预等项目。进一步推进健康促进医院建设,二级以上医院中健康促进医院比例不低于50%o加快健康城镇建设。2 .合理膳食和食品安全。建设营养健康食堂(餐厅);提升临床营养指导能力,常态化开展合理膳食和营养健康科普宣传。加强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哨点医院食品风险监测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卫生 健康发展 十四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8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