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苍南县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docx
《聚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苍南县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苍南县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聚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一一苍南县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调研报告小微企业是块状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助推全省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更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促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扩大社会就业、推动科技创新、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功不可没。5月29日至6月1日,省委党校20xx年第二期领导干部进修一班B班第一组围绕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赴苍南县开展实地调研。一、现状与挑战浙江有168、3万家小微企业,占企业总数的八成。目前,浙江省已建设省级小微企业园211个,省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40家,有力地推动了我省经济的转型发展。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从企业自身发展来看,
2、小微企业仍以传统行业为主,产品附加值低,规模相对偏小,同质化竞争严重,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生存能力弱,整体上“低小散弱”的特征依然存在,大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低端;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小微企业面临着要素制约和环境制约的双重瓶颈,依托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苍南民营经济发达,是温州模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小微企业最早萌发和繁荣的地方。目前,全县小微企业主体数量达3万多家,是全省小微企业发展的缩影和典型。近年来,面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苍南围绕省委省政府的系列决策部署,切实打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取得了较好成效。二、做法与成效1
3、、以生态建设为抓手,促进小微企业向绿色发展转型。把治污水作为“五水共治”的首要任务,重拳整治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整治排污口3619个,对六大重污染行业进行了史上最严厉的铁腕整治。如调研组所到的纺织提升园区,占地209亩,在当地政府关停100多家印染企业后,整合成9家入驻园区,采取集中供暖、供水,集中处理生产污水等措施,既节约企业的生产及污染治理成本,又提升了企业效益。同时,通过“四无”企业整治提升小微企业发展质量,通过“三改一拆”重塑小微企业空间格局,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优化小微企业发展环境。2、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龙头,促进小微企业向效益发展转型。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率全省之先推行“一
4、站、一网、一库、一端,“四个一”创新工程,全面简化小微企业办事审批手续,形成了企业投资项目“简易项目50天、一般项目82天的“苍南标准”。如温州龙洁日化品有限公司在苍南县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理了全省首张跨级联办证照;苍南县鲁普宠物玩具有限公司从拿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仅用了34个工作日,比改革前平均120天的办理时间足足节省1/3以上。3、以产城共建为引领,促进小微企业向融合发展转型。坚持小微企业发展与城镇建设同谋划。实施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计划,全方位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坚持小微企业提升与城市管理共进步。通过“垃圾革命、厕所革命、陋习革命、污水革命”等四大攻坚战,实现全县垃圾日产日清、污水收集处理全
5、覆盖,以干净、有序、文明的城市环境带动小微企业提升转型。坚持小微企业治理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全面开展“万名干部下网格”行动、基层党建“十招破十难”行动,形成党员干部带头、全民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困扰小微企业发展的顽疾得到破解。如宜山镇梁宅村党支部书记带头第一个拆除自家的厂房,第二个拆除他弟弟经营的气流纺厂,有效形成“领头效应”,3天时间和谐拆除违法建筑11、7万平方米,同时规划了新气流纺园区,彻底整治了该村40年来小微企业无序发展的问题。4、以平台建设为载体,促进小微企业向集聚发展转型。一方面,把重大产业平台作为培育新动能的核心载体来打造。充分发挥苍南工业园区的优势,通过闲置土地清理、“理旧账”
6、等专项行动,化解一批遗留问题,为企业发展“松绑”,园区已有高新技术企业12家、产值超亿元企业11家。另一方面,把小微企业园作为重点集聚平台来打造。通过政府投资开发、企业集资联建、龙头企业开发、工业地产开发等模式,在建小微园超过1500亩,为众多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生产条件和服务配套。5、以培育新经济为目标,促进小微企业向多元发展转型。近年来,注重通过“互联网+”“品牌+”等方法,逐步实现了传统市场的转型,年交易额平均在40亿元以上,也出现了一批效益好、成长性强的小微企业。重视支持小微企业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如五凤香茗,原来单一农耕型的种茶、采茶、卖茶,向“旅游+农业”方向转型发展后,茶园
7、的游客迅猛增加、产值大幅提升。实施海洋强县战略,引进了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海洋新兴产业,创新推出全省首个养殖用海二级承包制度,规范了养殖产业,扶持发展了一批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县海洋经济年总产出160多亿元。三、启示与建议1、增强活力是实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建议将小微企业扶植培育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增强新动能的重要战略举措来抓,既推动传统小微企业转型,又要重视新兴小微企业培育。要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升级规划,搭建产业服务平台,鼓励小微企业细化专业分工,优化产业生态,不断激发小微企业自我发展与创新活力。要鼓励小微企业发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为其加速转型升级创造有利条件,促进技术、人才等高端要
8、素聚集,使其成为新经济新产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传统小微企业借助新业态,重塑市场竞争力。要打造一支有活力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在倡导坚持实业、坚守主业、弘扬工匠精神的同时,积极引导新生代企业家适应新常态引领新经济。2、优化环境是实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要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并以此撬动各领域改革,聚焦聚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月艮务上要平等。要在政策、空间、平台、资金、政务等方面提供与大中型企业一样甚至是更好的服务,切实改变“上热下冷”“重大轻小”的状况,拓宽小微企业成长通道,营造小微企业良好发展环境。政策上要精准。在优化政策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创新帮扶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联动推进“
9、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实施优质多样化的政策制度供给,使小微企业成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推进上要有力。要完善“亩均论英雄”机制,倒逼转型与激励升级相结合,进一步落实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继续以整治违章建筑、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为手段倒逼小微企业转型升级。3、创新要素是实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全面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有力提升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要实现共享。类似于苍南等县域仍面临技术创新实力弱、人才引进难等发展瓶颈,要鼓励支持省内县域在杭州等地建立“人才飞地”并创新协作机制,以解决招不进人留不住人的问题。要瞄准产业急需专业技术人才,高校、科研院所与地方加强
10、产学研合作,建立培训基地,培养地方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能人才。资本供给要精准对接。要进一步完善适应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需要的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创新支持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和保险机制,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平台空间要优化拓展。要进一步统筹产业规划,在引导纺织、服装、塑料制品业等传统产业在满足生态环保要求,提升产业水平的前提下,向加快发展地区转移,带动加快发展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产城融合是实现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小微企业是产业发展的生力军,是促进城市繁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调研情况看,目前仍存在城镇化发展质量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聚力小微 企业 质量 发展 苍南县 转型 升级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5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