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河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总体实施方案.docx
《陆河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总体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陆河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总体实施方案.docx(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陆河县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总体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陆河县水务局二。二三年六月第一章农村供水现状评估1一、自然地理概况1二、水资源概况2三、农村供水现状6四、农村供水主要问题7五、建设基础条件H第二章建设目标15一、总体要求15二、总体目标15第三章总体布局16一、工作原则16二、总体布局17三、工程布局19四、水量平衡分析20第四章建设内容56一、主要建设内容56二、规模化改造工程60三、标准化改造工程67四、智慧化改造工程75第五章农村供水水质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89一、总体要求89二、总体目标89三、主要措施89第六章县级统管工作方案90一、指导思想90二、工作目标90三、管
2、理模式91四、强化措施,健全完善体制机制91五、筑牢支撑,强化统管要素保障93第七章年度实施计划97一、进度安排97二、工程项目建设推进计划97第八章投资匡算和资金筹措98一、投资匡算98二、资金筹措101第九章实施成效分析102一、目标实现分析102二、社会效益分析102第十章保障措施104一、强化组织领导104二、狠抓责任落实104三、强化协作联动104四、落实资金保障106五、加强宣传引导106六、建立报送机制107附件1错误!未定义书签。附件2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图错误!未定义书签。,、乙A刖三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和相关工作要求,强化我县农村饮水安
3、全保障,全面提升我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根据省直10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广东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粤水农水农电202214号)要求及市直10个部门转发广东省水利厅等10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汕水农水1202233号),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基准年为2022年,规划水平年为2025年。总体目标为,在巩固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改造提升工作,全面提升我县农村供水保障能力,进一步健全农村供水县级统管机制。到2025年底,建立农村供水“三同五化”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供水同标准、同质量、同服务,农村供水“规模化发
4、展、标准化建设、一体化管理、专业化运作、智慧化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到2025年底,全县实现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80%,标准化建设工程比例90%,县级统管覆盖人口比例90%,专业化管理工程比例90%,智慧化服务人口比例90%o第一章农村供水现状评估一、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陆河县地处广东省沿海与兴梅山区的结合部,汕尾市北面山区,地理坐标东经115。24,-1154夕,北纬23。68,-2328,。东北邻揭西县,东南与普宁接壤,西连海丰、惠东、紫金县,北倚五华县,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县,县政府设在河田镇。陆河县县域面积1005km2,总人口34.64万人,辖8个乡镇和1个国营林
5、场一吉石溪林场,127个行政村,728个自然村。(二)地形地貌陆河县地形地貌复杂,南北最宽距离约39km,东西最长距离约43km,全县总面积1005km20其中:山地面积为494.7km2,占全县总面积49.2%,平原面积2983km占29.7%县境内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西、东三面山峦起伏,群峰环抱。海拔高程70Om至I(X)Om山峰近20座,IoOOm以上山峰14座。其中,乌凸山高程1233m,为全县山峰之最。西南面的五马归槽山,高程1054m,是陆河与海丰、惠东、紫金四县的交界点。中部地势低洼,为河流冲积或洪积山区小平原或小盆地,南部以丘陵台地居多,地势逐步平坦,濒临南海,呈山门敞开之势
6、。故此,陆河县地形由边缘向中间倾斜,中间由北向南倾斜的格局,在地势格局的控制下,形成高山、丘陵、盆地的三种地貌类型。图1陆河县行政区划图二、水资源概况陆河县境内河流较为短小,集雨面积100km2以上的干、支流共有5条,螺河是汕尾市河长最长的河流;独流入海河流有1条:螺河。陆河县主要河流基本情况表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水系示意图见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表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HCH标题1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1陆河县主要河流基本情况表序号河流名称河流级别发源地河口流域面积(km2)年均径流量(亿r113)主河道长(km)河床平均比降(%。)1螺河干流三神凸烟港1321/135619.82
7、1022.692螺溪一支人子石楫江127/1592.1420/307.303南北溪一支罗经嶂河口1282.262612.34新田河一支乌凸咸宜2013.14386.185水东河干流凤凰山径下2233.82375.82注:表中“流域面积”和“主河道长”中前数值表示汕尾境内数值。ILr 2新坑水库)QC新.、田J 。朝面山水岸西/I坑黄南门水库WG、水& 、-、 (% K.於/南针库河水、陆河县i 东 、水 / Z;螺走 一水溪北葭入潭1/L、1河,j6争角隆家那、_一,J)、三溪水林A1 /龙潭水.图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HCH标题1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的文字。1陆河县水系示意图陆河县境内主要
8、河流概况如下:1、螺河:螺河是汕尾市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陆河县南万镇西南角的三神凸(海拔1131m)东坡,流域面积1356km2(132Ikm2在汕尾市境内),螺河全长102km,河床比降2.69%。,流域人口78万人,可耕地46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82亿114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80%以上。历史最大流量3370m3s(1960年),最小流量0.15m3s(1963年)。螺河上游山区植被情况较好,大部分土地为林木和草被覆盖,中、下游草木稀少,水土流失较严重。下游地势低洼,受潮水顶托,涝渍较严重。螺河流域已建成南告、新坑、牛角隆、三溪水和修投围共5宗中型水库,控制集雨面积
9、23Ikm4螺河主源叫长坑河,集雨面积58km2,河长18km,是汕尾市暴雨中心之一,流域内的罗经坝雨量站多年平均雨量2736mm,为汕尾点雨量之最,也是粤东之最。长坑河沿东北方向流至下游的深度村附近纳入万全水、丁洋水和三渡水后,干流急转向南流入南告盆地,出南告水库后向东南,纳入富梅水后折而南下,汇自北向南注入螺溪后,经陆河县城,至河口镇纳入南北溪,继续南流,纳入新田河,新田河口(咸宜村)以上为螺河上游;咸宜村至焦坑村为中游,先后纳入屯埔水、西山水、青塘水、安北水、甘葫水等;焦坑以下至河口烟港为下游,汇入南海碣石湾。螺河(陆河)流域100km2以上的一级支流有螺溪、南北溪、新田河三条。螺溪,发
10、源于揭西县上砂镇境内三水乡人子石,进陆河县至河田镇揖江村汇入螺河干流,河长30km(汕尾市境内20km),集雨面积159kr112(汕尾市境内127km2),多年平均径流量2.14亿?,天然落差521m,河床平均比降7.3%o,山势险峻,植被良好,河道狭窄,水资源丰富。南北溪,又叫河口水,发源于陆河县与陆丰市交接的罗经嶂,流域面积128km4多年平均径流量2.26亿11河长26km,平均坡降12.3%o0南北溪小支流较多,河道比降较大,于河口镇汇入螺河,螺河于此处河段是狭谷,故当螺河上游和本处同时降暴雨时,河口往往产生洪灾。新田河,也叫新田水,上游叫激石溪,发源于莲花山脉的乌凸山(海拔1233
11、m),于咸宜村注入螺河干流,流域面积201km2,河长38km,多年平均径流量3.14亿m3,天然落差1145m,水力资源相当丰富,水力可开发装机2.50万kwo新田河支流上护水有新坑水库(中型),控制集雨面积21k本流域属暴雨区之一,干、支流源头附近有多座IooO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七星崇(海拔1082m)、三神凸分别是韩江、螺河主源的发源地,群山起伏,山凹相连,吉石溪河谷陡峭,多山洪灾害,耕地、人烟稀少。螺河流域至今没有一座大型水库,流域供水调蓄能力很低,最大的水库是发电为主的南告水库。螺河桥闸枯水期流量小,尚能维持供水区域工业生活用水要求,但难以保证早期灌溉用水,同时,随着全流域经济的发展
12、,螺河桥闸的水质也面临恶化的问题。2、榕江水系:水东河,又叫东坑水,是榕江上游干流,也是榕江发源地。该河发源于陆河县东北凤凰山,自南向北流经东坑镇和水唇镇,在水唇镇径下村进入揭阳市揭西县,全长37km,集雨面积223km2,多年平均流量12.03m7s,平均比降5.82%o0三、农村供水现状陆河县地处山区,地势复杂,村落散布,水源散而不均,受自然条件制约,尚未形成区域一体化供水格局,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基础较为薄弱,现状农村供水工程呈“小而散”布局。目前国有或集体产权的集中式千吨万人水厂7座,分别为陆河县城自来水厂、螺溪镇盛泉自来水厂、河口镇东昇自来水厂、河口镇新石马自来水厂、上护镇新源自来水厂
13、、水唇镇石下坝自来水厂、新田镇新溪自来水厂。镇级水厂现状覆盖农村人口13.72万人,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43.84%,镇级水厂普遍存在供水规模有限、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镇级水厂覆盖范围外的行政村均由小型单村供水工程供水共66座。目前小型分散式供水仍为陆河县农村供水的主要形式。“十三五”以来,为解决农村群众饮水难这一突出问题,陆河县兴建了大量的小型供水工程。“十四五”开局,为全面提升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陆河县通过因地制宜开展小型工程建设,全力推进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基本实现了全域自然村集中供水全覆盖。据精准核查,县级统管覆盖人口比例10.23%、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43.84%、标准化建设工程比例4
14、3.84%、专业化管理工程比例43.84%,智慧化服务人口比例10.23%。四、农村供水主要问题我县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建设实施后,有效解决城乡供水安全问题,基本形成覆盖全县农村的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但是受水源条件、工程状况、人口分布和标准提升等因素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保证率、水量和水质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问题:(一)由于早期建成的水厂投资标准低、建设规模小,设计水量、水压都低于城镇供水,供水管网普遍偏小,普遍存在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二)限于投资标准,加上原来的水源水质普遍较好,初期建设的部分水厂没有设计或只安装了简陋的水处理设施和消毒设备,在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加剧的影响下,特
15、别是小型供水工程水质保障率不能满足群众安全饮水、健康饮水的需要。(三)仍有部分自然村引山溪水或抽井水等的简易管网供水。当前农村供水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对标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的需求,陆河县农村供水体系尚不完善,供水设施仍存在明显短板,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低。水质达标率偏低,水质达标是“喝上放心水”的基本要求,但水质达标率低一直困扰我县农村供水的发展提升。由于投入不足,我县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工程设施简陋,仍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供水工程没有配套净化、消毒设施(人工投漂白粉消毒)或老化失修无法正常运行。据调查,70%未配套建设絮凝、沉淀和过滤等净水
16、设施。加上大部分供水工程由当地村委或村民兼顾管理,普遍无专业管理能力,造成供水水质难保障。2、水源性缺水问题突出。供水保证率偏低陆河县农村人口分散,受资金、水源、规模等因素限制,小型供水工程数量多,水源主要局限在本村或镇域范围内,形成了水源地点多、面广、量少的局面,相当部分供水工程的水源水量保证程度较低,部分地区存在季节性缺水,无法达到供水保证率要求。3、工程老化破损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供水能力根据调查,小型供水工程中共有42宗(占全县工程宗数57.5%)老旧工程需进行改造,管网漏损率高达到35%以上,严重影响正常供水能力。4、农村供水管理也存在不少问题。我县农村供水管理有国企、私企、承包户、村
17、民自管等多种形式,且私企、承包户、村民自管居多,缺乏专业化管理能力,加上管理经费不足,管理手段落后,造成供水设施管养缺乏,不仅影响了供水质量,也影响了供水效益,加剧了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的恶性循环。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一)投入不足,社会资本参与度低传统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比较依赖政府财政,多数采用“省级补助,市县配套”模式。如今为全面解决当前农村供水存在问题,所需资金缺口较大。由于财政压力大,依靠财政投资为主进行农村供水工程建设难以为继;且财政投资方式基本上采取无偿拨款方式,尚未有效利用政府参股控股、资本金投入和担保、贴息等灵活的间接投资方式。同时,缺少省、市、县级农村供水行业投融资平台,农村供水
18、项目供水效益无法得到充分实现,市场化程度较低,制约了社会资本参与的广度和深度。农村地区存在水价总体水平偏低、供水量不稳定、水费计收困难、运行管理成本高问题,农水供水行业长期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在未形成合理的盈利回报机制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情况下,难以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同时,小规模农村供水工程不能发挥大型企业融资优势,无法达成规模效益,民间融资缺乏利益驱动。(二)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制约农村供水工作发展步伐。一是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县农村供水大都采用行政手段进行建设管理,政府职责不明晰,各政府部门之间职能交叉,缺乏市场竞争内在动力和合理高效的协调机制。农村供水工程长期以来存在重建轻管的问题
19、,未设立县级专业统管机构,未能分级履行好水利工程管护的主体责任,部分产权不清,管理力量薄弱分散,管理机构“多、小、散”,存在国企、私企、承包户、村民自管等多种管理形式,小型供水工程由承包户、当地村委或村民负责管理,甚至部分工程管理主体不明,管理责任不落实,或管理体制落后,导致农村供水工程不能良性运行,难以充分发挥工程应有的效益。二是专业化管理水平低,智能化手段落后。农村供水工程建设与管理涉及面比较广,工程建设、制水经营、水质检测、设施维护等均需要专业人员,但由于工作环境差、工作任务重、薪资待遇低等原因,专业人才多从农村向城市、从小城镇向大城市流动,很难逆向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使得很多工程距标准
20、化、规范化建设管理要求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小型供水工程,在岗的管护人员普遍文化程度不高,多数未接受专业化岗位培训,导致运行管理中操作不规范,日常维修养护开展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另外,目前农村供水管理所需的大量数据、资料信息仍然以人工采集和手工作业为主,与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互联网+”的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既无法实现对各类数据、资料信息的有效管理与维护,也无法做到信息共享,影响了农村供水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提高和管理成本的控制。三是水费收缴机制不合理,管护经费难保障。农村供水普遍用水量较小,收取的水费较少,无法做到收支平衡,造成大部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经费不足,供水设施管养缺失,难以良性运行,严重
21、影响供水质量。造成水费收缴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农村饮水习惯的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村民大多习惯于“自引山水”,对水量、水质的要求不高,习惯于“免费用水”,农村饮水工程建成后,由于对“有偿用水”和“消毒水质口感”的不习惯,用量也未达到设计用水规模,未能形成量价同步协调正向激励。二是农村水价低,运行管理成本高,导致乡镇水厂和单村水站运维资金缺乏。考虑到农民承受能力,大多农村供水水价远低于成本水价。部分地方财政困难,资金补助额度低,不少工程运行经费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总体上我县农村供水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低标准覆盖问题较为普遍,农村供水基础设施仍然薄弱,县级统管覆盖人口比例10.
22、23%,规模化覆盖人口比例43.84%,标准化建设工程比例43.84%、专业化管理工程比例43.84%、智慧化服务人口比例10.23%o五、建设基础条件(一)有水源条件陆河县境内有螺河水系及榕江水系。螺河是汕尾市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陆河县南万镇西南角的三神凸(海拔1131m)东坡,流域面积1356km2(132Ikm2在汕尾市境内),螺河全长102km,河床比降2.69%o,流域人口78万人,可耕地46万亩,其中水田15万亩。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9.82亿1149月的径流量占全年的80%以上。历史最大流量3370m3s(1960年),最小流量0.15m3s(1963年)。榕江河发源于陆河县东北凤凰
23、山,自南向北流经东坑镇和水唇镇,在水唇镇径下村进入揭阳市揭西县,全长37km,集雨面积223k多年平均流量12.03m3s,平均比降5.82%o0目前,陆河县有中小型水库共95宗,其中2宗中型水库(南告水库、新坑水库),7宗小一型水库,86宗小(二)型水库,总需水量4.4023亿nA(二)有工程基础陆河县通过“十三五”以来实施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新农村建设及农村供水全覆盖攻坚行动,全面梳理并补齐县域农村集中供水短板,提高农村集中供水普及面,基本实现全域入村入户供水管网建设,构建起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为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夯实了末端工程基础。通过启动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项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陆河县 农村 供水 改造 提升 工作 总体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6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