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
《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危急值报告与处理.ppt(4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危急值报告与处理,何为危急值?,“危急值”是指某一检测方法学的结果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决定意义,临床必须作出处理的阈值。,何为危急值?,“危急值”是指当某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需要迅速给予患者有效 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挽救患者的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失去最佳抢救机会。,护士对危急值的认识有哪些不足?,对危急值的概念没有充分理解轻视标本留取的质量 质量直接影响准确性没有严格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 缺乏积极处理危急值的意识,护士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危急值?,加强学习,正确认识危急值的概念加强和病人及检验科室的沟通,提高标本留取质量加强法律意识,严格执行危
2、急值报告制度转变观念,发挥护理独立工作一面,接到危急值报告电话后,要及时识别,及时报告,立即监护病人,争分夺秒抢救病人生命,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该怎么做?,护士接到检验科室的危急值报告电话时,接听者需听清并复述核对后进行记录,填写病人姓名、年龄、性别、床号、通知者姓名、通知科室(电话)、联系时间、检验项目及报告值、接获者姓名。立即通知床位或值班医生,并记录汇报时间和被汇报者姓名。遵医嘱积极治疗,判断检验结果与临床表现不符、是假性危急值需重新检验者,立即遵医嘱重新采样送检。密切观察病情,落实对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记录。,护士接到“危急值”报告如何记录,假性危急值产生的原因,机械性溶血 抽血时
3、负压过大、剧烈震荡血液稀释 在输液侧抽取血液采血量过多或不足 采血管负压不足、血管未充盈、血液中混有气泡抗凝不充分 血液内有小凝块 抽血后未立即充分摇匀放置时间过长 抽血后未及时送检,使血液中一些酶失去活性 护士一定要重视标本留取的质量,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误导,延误治疗。,常见检验项目的正常值、危急值及其临床意义,常见的检验项目,临床血液学检验 如:血常规、血凝常规、血沉、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等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 如:尿液、粪便、痰液、浆膜腔积液、脑脊液等临床生物化学检测 如: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和心肌蛋白、内分泌激素、血气分析、酸碱测定等,常见的检验项目,临床免疫学检查
4、 如:免疫球蛋白、肿瘤标志物等临床病原体检测 如:血培养、尿中段培养、痰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病毒性肝炎标志物测定(两对半)等,血液的一般检测,白细胞(WBC)计数,成人:(4.010.0)x109/L儿童:(5.012.0)x109/L新生儿:(15.020.0)x109/L危急值:30 x109/L增加:化脓性细菌所致炎症、急性中毒、尿毒症、严重烧伤等。妊娠后期及分娩期、疼痛、情绪激动等可有生理性增加。减少: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再生障碍性贫血、肿瘤化疗后等。,红细胞计数,男:(4.05.5)x1012/L女:(3.55.0)x1012/L增加: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阻塞性肺气肿等。高原居住者
5、可有生理性增加。减少:各种贫血、白血病、术后或产后失血等。婴幼儿及青少年、妊娠后期、老年人可有生理性的减少。,血红蛋白浓度(HGB)测定,男:120160g/L女:110150g/L临床意义同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浓度有一定比例关系,病理状态下此关系会打破,同时测定对鉴定贫血有一定帮助。,血小板计数(PLT),正常值:(100300)x109/L危急值:1000 x109/L增加: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脾切除术后等。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放射性损伤、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红细胞沉降率(ESR)测定,男:015mm/1小时(魏
6、氏法)女:020mm/1小时(魏氏法)增快:见于急性炎症、风湿性活动、活动性结核、恶性肿瘤、贫血、系统性红斑狼疮等。12岁以下儿童、妇女月经期及妊娠期、60岁以上病人可生理性增快。减慢:脱水使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凝血功能试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Fig)血浆D-二聚体测定,凝血功能试验,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参考值:2040秒 超过10秒有临床意义 危急值:70秒 临床意义:监测肝素治疗的首选目标,延长提示先天性凝血因子异常或后天多种凝血因子缺乏,缩短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或妊高症等高凝状态。
7、,凝血功能试验,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参考值:913秒 危急值:20秒(口服抗凝剂者除外)临床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DIC、严重肝病、口服抗凝剂,缩短见于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鱼浆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正常人为阴性,阳性见于DIC早期、中期。但在大出血、咯血、标本置冰箱时可出现假阳性。晚期DIC可呈阴性。,凝血功能试验,血浆纤维蛋白原定量测定(Fig)参考值:24g/L 危急值:1g/L 临床意义:减少见于DIC、重症肝病、肝硬化等,增高见于高凝状态、糖尿病和酮症酸中毒、休克等。,凝血功能试验,血浆D-二聚体测定 参考值 0.010.50ug/mL(全自动血液凝固测定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 危急 报告 处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