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ppt
《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血液透析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中心静脉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趋势血透导管建立及应用血透导管的并发症的处理,中心静脉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趋势,美国维持性血管通路应用趋势通路类型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61987 1990 1993(年)动静脉外瘘 100 100 10(%)自体内瘘 90 90 75 45 26 19PTFE内瘘 10 20 44 53 49中心静脉置管 5 11 21 30注:美国FFBI计划2009年A-VF制作和使用率65%影响动静脉制作的因素人口老龄化糖尿病高血压周围血管破坏或堵塞 外周血管疾病、反复输液、反复
2、留置导管、多次制作内瘘肥胖术者经验与技巧,DOPPS II:各国血管通路使用情况,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中心静脉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趋势血透导管建立及应用血透导管的并发症的处理,血透导管的分类及特点,(一)分类:1.临时(置管部位):(1)颈内静脉(2)股静脉(3)锁骨下静脉 2.长期(半永久性):带Cuff的中心静 脉导管(二)特点:简单、迅速、安全,临时留置导管,适应证:1.长期透析患者通路失功2.急性肾衰3.中毒抢救4.血浆置换疗法、人工肝治疗5其它:腹透、单纯超滤。,半永久性带Cuff的中心静脉插管,适应证:1.等待自体内瘘或移植血管内瘘成熟 2.不能建立动静脉內瘘且不能进行肾移植
3、 3.行血透等待肾移植 4.心血管疾病明显,不能耐受内瘘分流 5.患有严重动脉血管病,特别是老年患者 6。生命期有限的尿毒症患者,尤其是合并晚期肿瘤使用寿命:1年50%,股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插管比较,股静脉 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 保留时间 2周 2周(数周)6周 活动受限 受限 不受限 不受限 透析地点 住院 可门诊 可门诊 技术难度 易 难 中等 并发症 轻、少 严重、血气胸、较轻、血气胸 静脉狭窄 感染率 高 低 低 血流量 低 较高 高,血透导管建立及应用,血液透析导管的临床应用及维护,中心静脉在血液透析中应用趋势血透导管建立及应用血透导管的并发症的处理,(一)留置导管的即刻并发
4、症,1、误穿动脉 2、心律失常 3、血流量不足 4、气胸、血胸 5、空气栓塞 6、中心静脉或心房穿孔 7、心包填塞 8、臂丛、气管、喉神经损伤,即刻并发症误穿动脉,出血 是最常见的即刻并发症股静脉:腹膜后出血;颈内静脉:因误伤动脉导致的出血发生率低;锁骨下静脉:一旦出血很难直接压迫止血,可致 血胸,需要外科医师行紧急探查术以 修补损伤血管。,即刻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律失常 在锁骨下静脉或颈内静脉置管术中,插入的导丝或导管可能直接刺激心内膜,压迫颈动脉窦,均可导致心律失常;但在临床上,心律失 常多为一过性的,极少数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复律 治 疗。,即刻并发症空气栓塞,空气栓塞 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5、导管容易发生 空气栓塞。气栓的紧急处理:1、夹住导管,阻止空气继续进入;2、取头低足高左侧 卧位;3、吸氧或 高 压氧;4、对症 处理,如升 血压、镇静止痉 等。,即刻并发症中心静脉或心房穿孔,中心静脉或心房穿孔 血管穿孔常因多次试探穿刺或将导丝或导管强行推进引起;心房损伤多 因导管置入过深所致。应尽量选用柔软、长度适中 的导管;导丝和导管出入时,动作应轻柔,避免 导管尖摩擦血管壁和心房壁;导管脱出后不能盲目推进,应在导丝引导下送回导管。,即刻并发症血流量不足,血流量不足 原因:导管位置不正确、导 管打折。处理:适当变动导管位置,或将导管的“动静 脉”头反向连接,可使血流量充足,但后者可增 加
6、再循环。,即刻并发症其它,插管过程中可出现气胸、血 胸、心包填塞、邻近组织损伤(如喉返神经)并发 症,发生率均与医生的穿刺经验有关。其中气胸发 生率颈内静脉插管时仅0 1,而锁骨下静脉插管时 可高达 1 0 1 0,且左侧进路更危险,(二)血管通路远期并发症(使用中并发症),中心 静脉狭窄导管功能不良 栓塞、打折、贴壁感染,中心静脉狭窄,长期置管可致中心静脉狭窄,锁骨下静脉更容易发生,影响同侧建立血管通路,故应避免锁骨下静脉置管 早期发现和治疗中心静脉狭窄,减少血栓形成 治疗:PTA首选,如果术后3月内发生有弹性的中心静脉再狭窄,应当使用支架联合PTA治疗,中心静脉导管功能不良,1、表现:血流
7、量不足 2、原因:血栓形成、打折、贴壁3、处理:打折、贴壁:旋转管路 动静脉互换或改变病 人的体位 导管栓塞:纤维油套形成回血正常,引血困 难,静 脉造影发现溶栓导管取 栓换管,血栓形成,原因:导管使用时间长 患者高凝状态 抗凝用量不足 机械性原因如导管扭曲、移位,常见部位:管腔内血栓 导管头部血栓 导管表面纤维蛋白鞘 中心静脉附壁血栓,血栓形成,尿激酶溶栓法(NKF-DOQI方案)尝试抽吸堵塞的导管腔,去除肝素 用3ml注射器或其他小型注射器把尿激酶(1ml或足够充盈导管腔的量)注入堵塞的导管腔(5000U/ml)如有必要,用生理盐水充填导管腔的剩余部分(比如导管腔1.3ml,尿激酶1.0m
8、l,盐水0.3)每隔10分钟,追加0.3ml盐水,共2次,如果需要重复把有活性的尿激酶推向导管远端抽吸导管,回抽出被溶解的纤维蛋白或血凝块,如有必要,重复上述步骤透析间期,可用25万单位尿激酶加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滴注进行溶栓。,导管纤维鞘形成及处理,导管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置管时间3月;临床表现:引血困难,回血无阻力;类似贴壁;尿激酶溶栓效果不佳。检查方法:超声、造影;,导管纤维鞘形成及处理,处理方法:尿激酶灌注 2万u/h6h纤维鞘剥脱术 鹅颈样勒除器剥离导丝引导更换导管:拔管时忌边拔边压迫止血。,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和血栓问题是影响血管通路使用的主要问题血透患者4872%的脓毒血症
9、由血管通路感染引起 2005年美国的血透患者败血症发生率持续增长,因导管感染而住院的患者是20世纪的2倍,发生率3.46.5次/1000导管日,每年可能发生22000100000例,平均花费5亿美元,而带CUFF的中心静脉插管建立血管通路并没有降低感染率。,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感染率,表1 不同类型血管通路的感染率血管通路 感染率无隧道的中心静脉导管 5.0 例/1000 导管日(3.86.5 例/1000 导管日)有隧道、带袖套的中 3.5 例/1000 导管日(1.65.5 例/1000 导管日)心静脉导管股静脉插管 7.6 例/1000 导管日(1 周后感染率增加10%)颈内静脉插管 5.
10、6 例/1000 导管日(23 周后感染率增加10%)锁骨下静脉插管 2.7 例/1000 导管日(4 周后感染率增加10%)聚四氟乙烯血管动静 0.2 例/患者/年脉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 0.05 例/患者/年股静脉作为血管通路时,发生CRBSI的风险最高,并且和导管的留置时间呈线性关系。,血透导管相关性感染合并症发生率,表2 导管相关性感染合并症的发生率迁移性感染合并症 发生率(%)脓毒血症 6.912.0感染性心内膜炎 5.89.8骨髓炎 2.3关节脓肿 2.3硬膜外脓肿 1.2死亡 12.025.9有CRBSI 的血液透析患者,20%出现严重并发症,包括感染性心内膜炎、脓性关节炎、骨髓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透析 中心 静脉 导管 临床 应用 维护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