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颤监护仪操作流程使用.ppt
《除颤监护仪操作流程使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除颤监护仪操作流程使用.ppt(7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除颤监护仪的使用,监护,“监护”是指测量患者生理及病理状态的生物信号,提取其特征,并及时转变成可视信息,对潜在的危及生命的事件自动报警。其优点是用仪器实时地监护患者,便于医生及时掌握病情和进行治疗,评估治疗方案和药物。集中使用监护仪器组成监护病房,还可以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减少护士的工作量,降低护士与病员的比例。,1:心电 ECG electrocardiograph 2:呼吸 RESP respiration 3:无创血压 NIBP no invasive blood pressure4:血氧饱和度 SPO25:脉搏 Pulse6:体温 TEMP temperature,监护基本参数,心电
2、导联的概念,为了记录心电,将探测电极安置于体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点,此两点即构成一个导联,两点的连线代表连轴,具有方向性,常用导联的种类,1 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2 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3 胸导联,标准肢体导联(双极导联):反应两个肢体间的电压差,无探查电极和无关电极之分。,I导联,II导联,III导联,心电监测,心电导联的电极(3导联)可显示的导联:I、II、III,心电监测,心电导联的电极(5导联)可显示的导联:I、II、III、avR、avL、avF、V,五导联电极片安放的位置,白色 右上(RA):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黑色 左上(LA):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绿色 右下(RL):安
3、放在右下腹。红色 左下(LL):安放在左下腹。棕色 胸前(C):安放在胸壁上(如:胸骨右 缘第4肋间)。,心电电极的连接,标准12导联(10个电极)的连接 可显示的导联: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其中:四肢导联的连接胸导联的连接,五导联:见右表,心电导联线,心电监测,三导联:取前面三种颜色(如红、黄、绿),胸前电极:为一次性盘状电极片,具有以下特点:心电信号的信噪大,肌电干扰小对病人四肢活动无影响使用氯化银电极,极化电位稳定,心电图基 线稳定,交流电干扰较小电极留置时间较长,一次使用可达24小时注意:长时间使用电极片,会引起病人的皮肤发红和皮
4、疹等状况,并且影响心电信号的采集,所以一定要注意心电电极片的及时更换。,心电监测,心电监测,心电监测目的:,1 心律监测(心律失常分析)2 心率监测3 ST段分析,心电监测目的:1 心律监测:心脏活动的规律性,即每次心跳的间隔周期是否相等等。现代监护仪能够自动监测多种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心律紊乱等,窦性心律,心电监测,心率监测: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引起心率增快的原因:缺氧、发热、血压早期下降,失血、疼痛、药物、异位节律 引起心率减慢的原因:极度缺氧、心肌缺血、心脏抑制药物中毒,危重情况、室颤、停搏、传导阻滞、高钾血症,心电监测,ST段监护,主要用于诊断心肌缺血、心肌梗塞,成 人:60-100次
5、/分 小 儿:100-120次/分 1岁以下:110-130次/分 新生儿:120-140次/分,心电监测,心率正常值:,外科电设备干扰:电刀、电凝器、吸引器对干扰波形没有进行过滤没有外接地线心电电极片没有安置好使用过期的或重复使用一次性电极片安置电极片部位皮肤未清洁或毛发,皮屑导致电极接触不良。每24小时内更换电极或改变位置。对于起搏病人,必须开启起搏脉冲分析功 能。当起搏分析打开时,不检测与室性早搏有关的心律失常(包括PVCs计数),同时也不进行ST段分析。如果病人的心率或心电波形有明显的变化,则需要调整ST测量点.心律失常分析必须在“诊断”模式下进行,心电监测,ECG测量的注意事项:,心
6、电监测,1.皮肤准备。由于皮肤是不良导体,要获得良好的ECG 电信号,对病人安放电极处的皮肤进行适当的处理是必须的。选择平坦的、肌肉较少的地方作为安放电极的部位,并参照如下方法对皮肤进行处理:剔除电极安放处的体毛。轻轻的摩擦电极安放处的皮肤,以去除死去的皮肤细胞。用肥皂水彻底清洗皮肤(不可使用乙醚和纯酒精,因为这会增加皮肤的阻抗)。安放电极前,让皮肤完全干燥。2.在电极安放前先安上夹子或按扣。3.将电极安放到病人身上。4.将导联线和心电主电缆连接,然后将主电缆与MPM 模块的ECG 接 口连接。,ECG监测步骤,心电附件组成 心电电缆+心电电极片,心电附件种类,按病人类型:成人、小儿、新生儿,
7、成人,小儿,新生儿,心电附件种类,按导联类型:3导、5导、12导,3导,5导,12导,心电附件种类,按使用环境:普通、抗除颤、抗电刀,普通,抗除颤,抗电刀,使用抗电刀电缆时,无法用阻抗法测量呼吸,心电附件种类,按结构类型:一体、分体,一体,分体,心电附件种类,按电缆长度:标准长度、加长型,标准的长度:3.5米加长型电缆:3导:4米5导:最长4.4米(LARAV长4m,LLRL长4.4m),心电附件种类,按电极连接方式:夹子、按扣,清洁消毒,清洁:用沾有清水的棉球或软布擦拭消毒:消毒剂:70%酒精、70%异丙醇、2%戊二醛溶液方法:用软布沾消毒剂擦拭传感器,后用沾有清水的软布,擦除残留的消毒剂灭
8、菌环氧乙烷(EO)进行杀菌,呼吸(RESP)监测,原理:阻抗法(监护仪)呼吸过程中胸廓运动,造成人体电阻发生变化,阻抗值的变化图就描述了呼吸的动态波形,可显示呼吸率参数,易受干扰,呼吸监测,测量RESP(呼吸),对角安放白色和红色电 极以便获得最佳呼吸波。,R红,N黑,F绿,L黄,呼吸监护不适应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因为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应避免将肝区和心室处于呼吸电极的连线上,这样就可避免心脏覆盖或脉动血流产生的伪差,这对于新生儿特别重要。,RESP测量注意事项,影响因素:胸廓的运动、身体的非呼吸运动,会造成呼吸阻抗值的变化。因为变化的频率和呼吸道放大器的带宽相同时,监护仪很难判断,呼吸信
9、号和运动干扰信号。正常呼吸范围:成人 16-20次/分 新生儿 40次/分左右,呼吸监测,呼吸监测,监护仪通过对心电I导或II导的两个电极间的阻抗变化的测量,在屏幕上显示一道呼吸波。监护仪根据波形周期计算出呼吸率(RR)呼吸监护不适于活动幅度很大的病人,否则可能导致错误的报警。呼吸监护不需要附加电极,但是电极的安放相当重要。选择波形区,打开【Resp 波形】菜单,将【导联】选择为【I】或【II】,无创血压(NIBP)监测,无创血压监测,血压的组成,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AP),动脉血压是一个易变的参数:它与人的生理状态、情绪状态以及测量时的姿态和体位有很大的关系,容易受到外
10、界因素的影响。,无创血压监测,血压监测的方法:无创血压 1.柯氏音法(人工)2.震荡法(监护仪)有创血压,无创血压监测,柯氏音法(人工),震荡法(监护仪),无创血压监测,测量原理 振荡法:找平均动脉压(MP),收缩压(SBP)=平均压(MP)/0.55舒张压(DBP)=平均压(MP)0.85,SBP,MP,DBP,t,震荡法 优点:1 消除人为因素 2 测量结果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 3 无创伤,适用于不同年龄 缺点:1 必须找到规则的动脉压力 2 测量中病人的运动和外界干扰可影响压力变化 3 特殊情况下,不适用,无创血压监测,1 保证良好的测量方法 安放位置、袖带尺寸、松紧程度2 正确的测量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监护 操作 流程 使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