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质量控制卫生行业标准.ppt
《麻醉科质量控制卫生行业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醉科质量控制卫生行业标准.ppt(4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麻醉科质量控制卫生行业标准,质控标准产生背景,行业内缺乏统一的标准-安全性降低卫生部医疗服务标准委员会提出标准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规定了麻醉科质量控制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具有资质的医疗单位的麻醉科开展工作时进行质量控制与改进,麻醉科质控的术语和定义,责任麻醉医师麻醉科护士手术室外麻醉 离院前恢复室 麻醉前准备室ASA分级,麻醉科质控的术语和定义,责任麻醉医师 是指能单独和指导受训麻醉医师、麻醉专业研究生、在麻醉科实习的医学生实施和管理麻醉,并有权在各种麻醉医疗文件签字,对接受麻醉病人的安全、有效及相关医疗行为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医师。麻醉科护士 包括麻醉科恢复室护士、
2、麻醉科门诊护士、麻醉科疼痛治疗护士、麻醉科疼痛病房护士、麻醉科辅助护士。麻醉科护士在麻醉医生管理和指导下,从事麻醉相关的设备、药品、耗材、文档等管理,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麻醉科门诊护理工作,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护理工作。麻醉科护士不得从事麻醉相关操作。,麻醉科质控的术语和定义,手术室外麻醉 麻醉医生在手术室外的场所对接受诊断、治疗操作的患者实施麻醉离院前恢复室 非住院手术病人术后经过一段时间恢复后,进入另一场所(离院前恢复室)做进一步恢复,和离院前准备 麻醉前准备室 病人准备室可进行相关准备(如监测、建立静脉通路)和相关操作 ASA分级 麻醉前根据病人全身健康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对接受手术的风险进
3、行分类评级,麻醉科质量控制,学科设置 麻醉科质量控制管理机构 实施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场所 人员要求 设备要求 麻醉耗材要求 麻醉药品管理,麻醉科制度与规范 流程管理 重点环节控制 麻醉前质量控制 麻醉过程中质量控制 麻醉后质量控制麻醉科突发意外应急预案 疼痛诊疗工作,学科设置,开展麻醉学相关临床工作的二级以上(含二级)医疗机构须设立麻醉科。其它医疗机构的临床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应由责任麻醉医师承担。麻醉科做为独立的二级学科一级临床科室,承担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麻醉重症监测治疗和体外循环工作,参与院内急救复苏等医疗任务,麻醉科质量控制管理机构,麻醉科须设立质量控制小组麻醉科质控小组负责人应由科主任或副
4、主任担任麻醉科质控小组应有相应的工作章程麻醉科质控小组须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有开展工作记录麻醉科质控小组应对涉及麻醉质量的相关结果指标建立年度统计档案,并对各项结果指标不断改进和提高,实施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场所,手术室内麻醉包括住院手术室和门诊手术室。综合医院手术台数与手术科室床位数比例为1:25-30,教学医院和以外科为主的医院为1:20-25。(来源: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建设部2007年发布)2 手术室外麻醉 包括内镜麻醉、产房、无痛人工流产、导管室、CT/MRI检查室、口腔科门诊等,实施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场所,麻醉科门诊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麻醉前检查和准备,麻醉前会诊或咨询,出院病人麻醉后随
5、访,麻醉相关并发症诊断和治疗4 麻醉恢复室 手术室内须设置PACU,承担病人麻醉后的恢复和监护管理工作。PACU应设置在紧邻手术室区域,并靠近手术转运通道出口。麻醉苏醒床与手术床比例不低于1:2-3。(米勒麻醉学定为:每手术间配比1.5张恢复床位),实施麻醉及其相关工作场所,5 离院前恢复室 在开展非住院手术的医疗机构,宜设置离院前恢复室,为病人离院做准备6 麻醉前准备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在手术室内设置麻醉前准备室7 须在手术室内设立专用的药品储存间、耗材储存间、专用设备储存间,以及办公室、值班休息室、教学或会议室8 三级医院有条件的应建立疼痛门诊和疼痛病房,人员要求,人员配比 麻醉科医生及
6、相关人员的数量需与麻醉科开展业务范畴、手术台数、手术医生数量、年手术总量和手术台周转情况相适应人员资质 岗位职责 人员培训 个人工作强度,人员配比,1 手术室内麻醉 手术室内麻醉医生配备应同时满足如下2个条件,一个责任麻醉医生最多同时兼管2台麻醉(每台均有一名下级医生);连续麻醉时间6小时所需麻醉医师最少1名。在上述2个前提下,可根据医疗机构的具体情况选择下述方法测算配备麻醉医生的数量-手术台数与麻醉科医师比例最少不低于1:2-2.5;三级及以下医院不少于1:1.5;-麻醉科医师数量与年麻醉总例数比例不低于1:400。-手术台数与麻醉科护士比例不少于1:0.25;三级及以下医院不少于1:0.1
7、,人员配比,2 手术室外麻醉 手术室外麻醉每岗位至少配备责任麻醉医师1人,麻醉科护士1人3 麻醉科门诊 麻醉科门诊须配备麻醉科医生和麻醉科门诊护士各一人4 术后恢复室 麻醉医生与观察床比例不低于1:5-10,麻醉科恢复室护士与观察床比例不低于1:2(不同恢复阶段,所需配比的麻醉科恢复室护士数量不同,恢复初期需要1:1,后期恢复1:3-6即可)。(来源:米勒麻醉学),人员配比,5 疼痛门诊 每个诊疗岗位至少需配备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者1人。疼痛治疗室每张治疗床需配备麻醉科疼痛门诊护士1人6 疼痛病房 疼痛诊疗病房应视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设置,床位:医师:麻醉科疼痛病房护士为1:0.4:0.4。至少
8、有2名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2名具有护师及以上职称的护士。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和高级职称医师的比例应合理,能够满足三级医师查房和值班的需求,人员配比,7 体外循环 每台体外循环机需配备主治医师或以上职称者1人,体外循环技师1-2人8 开展血液回收的医疗机构,应增加操作者编制,红细胞回收机与操作者的比例不小于1:0.49 承担教学工作的医疗机构麻醉科,应配备教学人员12人,人员资质,1 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医护人员必须具有相应资格证书、执业证书;医技人员具有专业技术职称证书。2 独立从事临床麻醉工作的医师应取得麻醉科主治医师资格3 按照医疗机构的分级实行相应的责任麻醉医师负责制 2009年12月
9、31日前已在从事麻醉工作者要担任责任麻醉医师必须获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范围为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执业证书。2010年1月1日后从事临床麻醉的医师要担任责任麻醉医师除必须是医学院本科或专科毕业,拥有我国执业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范围为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人员资质,麻醉专业的执业医师执业证书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批准的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颁发的心肺复苏合格证书按其注册执业的医疗机构等级还必须满足标准 一级医疗机构 二级医院 三级乙等医院 三级甲等医院 麻醉学科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各等级医院责任麻醉医师基本标准,人员要求,岗位职责:麻醉科须建立并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人员培训:应有相应的设施、资金和
10、时间用于专业培训。应有各级各类人员培训方案,包括,入职培训、住院医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等 个人工作强度:麻醉医生连续工作时间应不导致过度疲劳或消耗过大的体力。对择期手术,一位责任麻醉医师最多同时负责2例病人的麻醉,急诊手术时不得超过3例病人。一般情况下,麻醉科医师和麻醉科护士连续工作3小时应休息15分钟;6小时应安排一次至少30分钟的进食进水等休息时间。急诊或值班等每8小时应安排至少1小时休息;连续上班不得超过24小时;每周至少休息1天,设备要求,设备管理1 所有设备应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医疗器械注册证进行审批所需的注册检测,取得相关准许证件2 麻醉科应设专人(可兼职)负责麻醉科仪器设备
11、的检查、保养、报修和消毒3 所有仪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其中麻醉机、监护仪等设备每日麻醉前均需检测,随时保持处于完好状态4 按要求对设备进行定标和质控5 应有任何情况下麻醉设备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和措施,确保病人安全,设备要求,设备配备1 基本设备(必须配备项目)-手术间/手术室外麻醉场所:每一个手术间/手术室外麻醉场所均须配备以下设备和设施,供氧源及吸氧装置、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气道管理工具(包括用于婴幼儿装置)、吸引器、简易人工呼吸器、应急照明设施等。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仪应逐步配备至每手术床一台。婴幼儿、高龄、危重病人、复杂疑难手术应配备体温监测设备。三级医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麻醉科 质量 控制 卫生 行业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