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ppt
《代谢综合征.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代谢综合征.ppt(1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代谢综合症,代谢综合症:又称胰岛素抵抗综合症(Reaven综合症metabolic ssyndrome,MS):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少以及抑制肝葡萄糖的输出作用减弱。由于胰岛素对其不同的靶组织作用的多样性,包括刺激葡萄糖的摄取、利用,糖原合成、蛋白质合成和抑制脂肪组织分解等,因此理论上胰岛素抵抗可涉及上述胰岛素的任何一种或多种作用异常。,WHO1999定义:IGT或IFG或2型DM胰岛素抵抗(葡萄糖钳夹试验测定显示葡萄糖利用率低于下位1/4位点)还包括以下2个及以上表现高甘油三酯1.7mm
2、ol/L(150mg/dL)或低HDL-c 男性0.9女性0.85或BMI30Kg/m2 高血压140/90mmHg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20ug/min或尿白蛋白/肌酐30mg/g),胰岛素抵抗综合征,Clinical Manifestations,中心性肥胖葡萄糖耐量低减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生化指标异常,临床表现,糖类: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脂类:高甘油三酯血症低HDL血症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颗粒,纤维蛋白溶解降低:PAI-1增加,流行病学胰岛素抵抗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DM、血脂异常等(也称代谢综合)共同的病理基础。医学界把肥胖所伴有的上述疾病称为死亡四重奏。美国第三次全国健康与
3、营养调查结果显示代谢综合症的患病率23.7,以2000年美国人口计算,约4700万美国人有代谢综合症。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资料,对我国南、北方体重、腰臀比、血压及IGT糖尿病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北方受试者的平均BMI、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略高于南方,糖尿病患病率有较高的趋势,然而南方受试者腰围随年龄增加的趋势较为明显,IGT的发生率高于北方受试者。,目前上海具有上述三种疾病组合占9.57%,两种组合占23.54%。山东地区按照WHO标准分别超重率为17.32%、肥胖患病率为8.79%;青岛地区则分别为 9.01%和 39.4%,肥胖者合并DM和IGT为24.07%,合并收缩期高血压
4、和舒张期高血压分别为32.71%、39.15%。,代谢综合症临床及实验研究,代偿性高胰岛素血症,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葡萄糖耐量低减,PAI-1tPA,尿酸,微血管病变心绞痛,胰岛素抵抗,冠状动脉疾病,胰岛素敏感性与中心性肥胖,Carey DG et al.Diabetes,1996;45:633-638,IGT与糖尿病中的胰岛素抵抗:相同血浆胰岛素水平下的葡萄糖代谢速度,Kolterman OG et al.J Clin Invest.1981;68:957-969.,钳夹胰岛素敏感性,胖、瘦人群的葡萄糖利用糖尿病组、IGT组与对照组,10 100 1000 10,000,Kolterma
5、n OG et al.J Clin Invest.1981;68:957-969.,葡萄糖代谢总结,mg/kg/min,对照组,2型糖尿病,根据对38例正常体重2型糖尿病患者与33例年龄相仿的对照组进行正常葡萄糖胰岛素输入(+100U/ml)钳夹研究做出的葡萄糖代谢总结,Diabetes 37:667-87 1988,高血压症中的胰岛素抵抗:消瘦患者,*P0.001,Ferranninl E et al.N Engl J Med.1987;317:350-357.,2型糖尿病:冰山之巅,阶段III,阶段II糖耐量异常,阶段I糖耐量正常,餐后血糖,血糖生成,血糖转运,胰岛素分泌缺乏,TG,HDL
6、,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糖尿病基因,腰臀比率,脂肪生成肥胖,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微血管病,胰岛素抵抗原因,胰岛素抵抗:遗传性的与获得性的影响,胰岛素抵抗的机制,胰岛素的作用机制,Kruszynska Y,Olefsky JM.J Invest Med.1996;44:413-428,受体前因素:胰岛素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突变产生结构异常的胰岛素,使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下降或丧失;胰岛素受体缺陷:胰岛素受体由两个亚基、两个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两个亚基、两个亚基有多个二硫键相联,亚基暴露在细胞膜外侧面,含有与胰岛素结合的部位,亚基大部分位于胞浆内,小
7、部分穿过细胞膜的双脂质层。胰岛素与其受体亚基结合后,激活酪氨酸激酶,刺激亚基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传递多种生物效应。编码和亚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9p,现已鉴定了40种突变,造成不同部位的受体或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如突变区域在受体自动磷酸化过程中起固定磷酸根的作用,其结构发生缺陷使信号传导受阻。,受体前因素:胰岛素基因(定位于11号染色体短臂,含有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突变产生结构异常的胰岛素,使胰岛素的生物活性下降或丧失;胰岛素受体缺陷:胰岛素受体由两个亚基、两个亚基组成的异四聚体,两个亚基、两个亚基有多个二硫键相联亚基暴露在细胞膜外侧面,含有与胰岛素结合的部位,亚基大部分位于胞浆内,小部分穿
8、过细胞膜的双脂质层。胰岛素与其受体亚基结合后,激活酪氨酸激酶,刺激亚基酪氨酸残基磷酸化,从而传递多种生物效应。编码和亚基的基因位于染色体19p,现已鉴定了40种突变,造成不同部位的受体或受体后胰岛素抵抗。如突变区域在受体自动磷酸化过程中起固定磷酸根的作用,其结构发生缺陷使信号传导受阻。,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I类,图右示受体基因链过早终止突变,致受体mRNA合成减少,示无义突变及缺失,中部为外显子序号,左为受体结构部位。,胰岛素受体基因 II 类突变致受体翻译后加工及受体自细胞内向质膜运转减少。图右示基因突变部位,左侧为受体结构标志。,胰岛受体基因III类突变致胰岛素结合亲和力降低,图右侧示突变部
9、位,左侧为受体结构标专。,胰岛素受体基因IV类突变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抑制。,胰岛素受体基因V类突变致受体降解加速。图右示突变部位(亚单位),图左示受体结构标志。,受体后缺陷:GLUT2可导致肝胰岛素抵抗外,GLUT4存在于肌肉和脂肪细胞,在胰岛素作用下该蛋白转移到细胞表面,加速葡萄糖的易化转运过程。GLUT4数量减少或活性减低可导致受体后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底物(IRS)基因突变,导致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后信号传导障碍,胰岛素受体后抵抗,细胞内信号复合体组装,细胞内组件的效能,生物作用,shc,GRB-2,SOS,Ras,顺式、反式作用因子,基因表达,PEPCK,糖原异生,肝脏、肾脏,GLUT4
10、,易位,葡萄糖摄取,骨骼肌、脂肪组织、心脏,糖原合成,IRS,PI-3K,胰岛作用:受体后抵抗(胰岛素底物功能),胰岛素刺激糖原转运,胰岛素,PI3,4,5P,PI3,4,5P,/,胰岛素作用:受体后事件(IRS 下游),胰岛素受体,基因表达,葡萄糖摄取,糖原合成,糖原氧化,蛋白质合成,DNA合成,氨基酸摄取,脂肪酸合成,离子转运,底物磷酸化,胰岛素释放,抗脂解,抗凋亡,葡萄糖,葡萄糖,G-6-P,F-6P,糖酵解调节作用,GICN,GICN,GICN-6-p,己糖胺产物U1DP-HexNAC,GFA,谷氨酰胺,谷氨酰胺,NH2,获得性的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毒性,Garvey TW et a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谢 综合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