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急症.ppt
《内分泌急症.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急症.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内分泌代谢系统急症治疗,内分泌危急症指原有内分泌疾病的患者,遇到急性应激状态而发生的代谢性失代偿或危象。内分泌危象的发展常十分迅速,大多等不及齐全的化验即每况愈下,其诊断常依赖临床医生对其有足够的认识、高度的警惕和熟练的处理技能。如延误治疗、病死率很高。故一旦发生危象,应采取果断措施,积极抢救。,一、垂体前叶机能减退危象,病因,1原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遇到感染、手术、创伤、饥饿、寒冷、严重精神刺激等应激因素而发生危象,也常由于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胰岛素等而可诱发。2急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症,如(1)少数严重颅脑外伤引起垂体柄折断,致使垂体门脉血供中断,垂体前叶大片坏死。(2)偶见糖尿病并发垂体内
2、出血或脓肿导致急性坏死。(3)垂体术后昏迷。3垂体瘤卒中及流行性出血热、白血病、淋巴瘤等致垂体出血。,低血糖型,低血糖性昏迷。最为多见,多于进食过少,饥饿或空腹时发生、少数因进食过多导致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而引起。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低血糖症群,昏厥(有时有癫痫病样发作,甚至昏迷)及低血压。若测得血糖过低可确诊。,临床类型,感染型,感染诱发昏迷。因缺乏多种激素,机体抵抗力低,容易发生感染。表现为高热、感染后昏迷和低血压。,临床类型,神经抑制型,中枢神经抑制药诱发昏迷。本病对镇静剂和麻醉药甚为敏感,一般剂量即可使患者进入长时期有昏睡乃至昏迷。,临床类型,低温型,低温昏迷。多于冬季寒冷诱发,其特征为体温过
3、低及昏迷。尤其在有粘液水肿的病人,肛温30者大都死亡。,临床类型,失钠、循环衰竭型,失钠、循环衰竭型昏迷。多由于手术或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失钠脱水所致,主要表现为脱水,周围循环衰竭。,临床类型,水中毒型,水中毒昏迷。常发生于大量饮水或过量补液时,由于患者缺乏甲状腺激素和皮质醇、水利用障碍,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可出现细胞代谢障碍和水肿,特别是脑细胞水肿。临床出现头昏、恶心呕吐、嗜睡或昏迷。,临床类型,1、纠正低血糖,(1)立即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l00ml,一般在注射后几分钟即逐渐清醒。如注射葡萄糖未见有效,可再重复上述剂量,并继之以10葡萄糖溶液5001000ml静脉滴注,使血糖保持在正常范围
4、,防止再度昏迷。,治疗,1、纠正低血糖,(2)紧急而严重低血糖可皮下或肌肉注射胰升血糖素051mg。胰升血糖素作用快速,用药后患者多于515分钟内意识清醒。胰升血糖素可加强糖原分解作用,并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但应注意也亦能继发促进胰岛素分泌,故患者神志清醒后必须饮用糖水或进食等,预防反应性低血糖的发生。,治疗,1、纠正低血糖,(3)糖皮质激素应用以抑制胰岛素分泌。一般在静脉推注50葡萄糖40100ml后,继之以10葡萄糖500ml加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对失钠型则改为5葡萄糖盐水溶液滴注。,治疗,2、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危象各种类型的昏迷患者均应静脉给予氢化可的松。感
5、染性休克和低钠性休克患者剂量以24小时200400mg为宜,其它类型患者常规量为每24小时200300mg,低体温型患者,剂量不宜过大。对少数病从清醒后有精神兴奋、谵妄。须注意鉴别究竟为皮质激素用量较大的反应还是低血糖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如为皮质激素量过大,应逐渐减量,视病情可改为口服,镇静药应慎用。,治疗,3、抗感染治疗,危象的发作可能有多种诱发因素,感染是最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控制感染是使危象尽快治愈的关键之一,根据感染的性质,细菌学检查结果选用安全有效的抗生素,剂量和疗程要足够。高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并发严重休克的患者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或输血。,治疗,4、纠正低体温,对低温型患者,应注
6、意保暖,也可用热水浴缓慢加温,每小时体温升高不宜超过04。当体温升高到35时可停止加温,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首选三碘甲腺原氨酸(T3),其经胃肠道吸收,作用快,生物活性强,鼻饲或静脉注射2030g次,每6小时一次,也可用甲状腺素(T4)100g日或干甲状腺片3060mg、每6小时一次。由于危象病人5脱碘酶活性受损、T4转化为T3的能力下降,所以T4或干甲状腺片疗效不如T3。,治疗,5纠正休克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6治疗诱因及预防复发。注意事项:(1)在使用甲状腺激素前或治疗中,必须补充氢化可的松,以防发生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2)有条件的单位应进行心电图监护,因为甲状腺激素可加重心肌缺血致心
7、律紊乱甚或诱发心绞痛。,治疗,预后,本症如早期发现和抢救,预后一般较好。关键是要使医务人员和患者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和了解,坚持正确的替代治疗。文献报道昏迷伴低体温型死亡率和昏迷伴感染高热时的死亡率均为25左右。,二、甲状腺危象,定义-甲状腺危象是由于甲亢未得到及时诊治,或原有甲亢未得到控制的基础上,因感染、创伤等应激导致甲亢症状突然加重而产生的严重表现,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其发生可能与单位时间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或应激性增高以及应激时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不足等因素有关。,诱因,(1)甲亢长期未得到及时诊治,或治疗不正规(2)甲亢中断药物治疗(3)甲亢未得到及时诊治并发急性感染
8、、精神创伤、过度劳累、紧张、妊娠分娩等应激情况(4)术前准备不足:如术前甲亢症状未得到充分控制,术中挤压甲状腺及手术应激均可诱发甲状腺危象(5)重症甲亢未得到适当控制而行131I治疗,发病机制,(1)大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使病情急剧恶化(2)在应激状态下,甲状腺激素可增加儿茶酚胺效应,故可出现对儿茶酚胺反应过强的症状(3)在强烈的应激状态下,肾上腺皮质功能相对不足,致病人的耐受能力降低,诊断要点,1有甲亢病史。2有上述病因或诱因存在。3原有甲亢症状加重或突然出现下述临床表现、应考虑本症。,诊断要点,(1)高热、可达39以上或更高、且一般退热方法无效。患者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脱水汗闭,皮肤
9、苍白、紫绀,休克。2)心动过速,心率常160次分,可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3)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出现黄疸。(4)患者极度烦躁、焦虑、谵妄、嗜睡以至昏迷。(5)少数淡漠型甲亢患者表现为嗜睡,低体温缓和慢心率及全身衰竭、应引起注意。(6)血清TT3TT4或FT3FT4升高。,危象前期,危象前期 原有甲亢的症状加重(1)全身性症状:严重乏力、烦躁、发热、多汗、体重明显减轻,体温可达39(2)心血管系统:心悸、气促,心率加快,常达120次分以上,可有心律不齐、心脏扩大等(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腹泻、肝功能异常等(4)体重短期内明显下降(5)患者烦躁,焦虑不安,全身乏力等(6)淡漠
10、型甲亢患者常无烦躁不安、怕热、多汗等症状,而表现为神情淡漠、嗜睡、乏力加重等易被漏诊或误诊,临床表现,危象期,危象期 甲亢危象前期的症状进一步加重,呈全身衰竭表现(1)高热,体温高达3940,大汗淋漓、皮肤潮红、继而脱水、汗闭、苍白、出现高热性脱水;甚至休克(2)心动过速,心率可达140160次分,常有心律紊乱,如早搏、心房颤动,也可发生心力衰竭、肺水肿等(3)恶心、呕吐、腹泻、甚至黄疸(4)极度烦躁不安、神昏谵语,继而嗜睡、昏迷,病情常进展迅速而危及生命。有的病人尚可出现吞咽困难、延髓麻痹等(5)淡漠型甲亢危象患者则与此相反,表情淡漠、呆滞、虚弱无力、嗜睡、反射减退、极度消瘦、体温低、心率慢
11、、脉压小,最后陷入昏迷,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特殊检查,(1)血清TT3、TT4、FT3、FT4、rT3均显著增高,TSH降低(2)白细胞总数可升高,淋巴细胞绝对值及百分比增高。伴感染时,中性粒细胞增多。部分病人白细胞总数可降低(3)有呕吐、腹泻者、血清钠、钾、氯可降低。严重脱水、休克者,可能有酸碱失衡(4)肝功能可有异常,血清胆红素及转氨酶可升高(5)心电图有助于明确心律失常性质,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1)甲亢危象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查体(2)了解有无甲亢病史,是否治疗或治疗是否正规(3)有无诱发因素,如感染、创伤、劳累、紧张、妊娠分娩、手术及131I治疗,诊断和鉴别诊断,鉴别诊断,(1)感染:
12、特别是急性严重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等,也可有类似甲亢危象的表现,但无甲亢病史及体征。(2)嗜铬细胞瘤危象:可表现为畏热、多汗、消瘦、心动过速、震颤等,也可表现为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心力衰竭、休克等,有时可与甲亢危象相混淆。(3)尚需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非酮性高渗性糖尿病昏迷等相鉴别,诊断和鉴别诊断,预防措施,(1)避免精神刺激及过度劳累(2)甲亢较重患者,尤其对病史较久及老年患者应及时、正规地进行治疗,不可任意停药(3)发生感染时,应及时控制(4)检查甲状腺时,动作应轻柔,不可用力挤压(5)甲状腺手术时,术前要用抗甲状腺药物,做好充分准备,待甲亢症状消失、血清T3、T4正常方能手术。手术过程中
13、力求操作轻柔、细致(6)较重的甲亢患者在用131I治疗前,应先用抗甲状腺药物控制,待病情改善后,再行131I治疗,预防和治疗要点,治疗要点,(1)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首选丙硫氧嘧啶,或者甲硫咪唑(2)迅速减少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予抗甲状腺药物12h后,给予复方碘溶液口服(3)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4)肾上腺糖皮质激素(5)对症治疗:吸氧、物理降温、镇静、脏器功能监测、水电酸碱平衡、有效抗生素等,预防和治疗要点,一般紧急处理,(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昏迷者应安置胃管,进行心电监护(2)立即补液,可先静脉滴注5葡萄糖生理盐水,并根据电解质、血糖水平及脱水的程
14、度调整输液的种类与量(3)如果在补液扩容后仍有低血压,可酌情使用升压药(4)有心力衰竭者,应予强心、利尿,并注意输液速度及补液量(5)对有较严重心律紊乱者,应根据心律紊乱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死亡率较高。因此,甲亢危象诊断应主要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以及可能的诱因做出诊断决定,不需等待实验室结果即应开始积极的综合治疗。,治疗,治疗,1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首选丙基硫氧嘧啶(PTU),本药不但能阻滞甲状腺激素合成,并能减少外周组织中T4向T3转化。常用剂量200300mg口服或鼻饲,每6小时一次。如无PTU可立即给予他巴唑或甲亢平2030mg口服或鼻饲、每6小时一次。病
15、情危重的患者可给予首次冲击剂量疗法。如PTU600mg或他巴唑60mg口服,此法可在1小时之内阻止甲状腺内碘化物的有机结合。冲击剂量之后给予常规剂量,病清缓解后渐减量。应注意白细胞减少或过敏。,治疗,2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无机碘可以迅速抑制甲状腺结合球蛋白的水解、从而抑制甲状腺内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常用复方碘溶液2030滴,首剂加倍,口服或鼻饲每6小时一次。也可将碘化钠0510g溶于500ml液体中静脉滴注。24小时可用13g,危象缓解后大约需37天停用碘剂。注意事项:(1)碘过敏史慎用。(2)理论上碘剂应在使用PTU 12小时后,即甲状腺激素生物合成完全被阻断的情况下再给药,以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分泌 急症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797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