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高血压药教学课件 学些课件.ppt
《抗高血压药教学课件 学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高血压药教学课件 学些课件.ppt(3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正常人血压:收缩压(SBP)18.7kPa(140mmHg)舒张压(DBP)12.0kPa(90mmHg)成人高血压:(SBP)18.7kPa(140mmHg)和(或)(DBP)12.0kPa(90mmHg)轻度高血压:(SBP)18.724.0kPa(140180mmHg)和(或)(DBP)12.014.0kPa(90105mmHg),血压的主要调节系统1.交感神经系统:中枢:2:激动抑制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2:激动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增高 外周:突触前:2:负反馈,抑制递质释放 2:正反馈,促
2、进递质释放 突触后:1: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2: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1: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 2: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1:肾素释放增加(肾小球旁细胞)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压的主要调节系统1.交感神经系统:中枢:2:激动抑制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2:激动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增高 外周:突触前:2:负反馈,抑制递质释放 2:正反馈,促进递质释放 突触后:1: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2: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1: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 2: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1:肾素释放增加(肾小球旁细胞)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压
3、的主要调节系统1.交感神经系统:中枢:2:激动抑制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降低 2:激动兴奋性神经元,外周交感活性增高 外周:突触前:2:负反馈,抑制递质释放 2:正反馈,促进递质释放 突触后:1: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2: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 1:心脏兴奋,心输出量增加 2: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 1:肾素释放增加(肾小球旁细胞)2.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抗高血压药分类,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利尿药二、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等三、钙拮抗药-硝苯地平等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ACEI五、交感神经抑制药六、血管舒张药-肼曲嗪等,1993年WHO/IS
4、H建议的一线降压药1.利尿药:氢氯噻嗪2.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阿替洛尔、卡维地尔3.钙拮抗药(二氢吡啶类):硝苯地平、尼群地平 氨氯地平、拉西地平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苯那普利等5.1受体阻断药:哌唑嗪、特拉唑嗪 多沙唑嗪、曲马唑嗪,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噻嗪类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抗高血压药,降压机制:排钠利尿 用药早期: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长期用药:(1)降低动脉壁细胞内Na+含量,进而减少细胞内Ca2+。(2)降低血管对血管收缩剂(NA)的反应性。(3)诱导动脉壁产生扩血管物质,如:缓激肽、PGs,一、主要影响
5、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噻嗪类氢氯噻嗪 hydrochlorothiazide,抗高血压药,降压应用:各型高血压(轻、中、重度)不良反应:(1)水电解质紊乱;(2)对代谢的影响:升高血脂(剂量依赖)升高血糖 应使用较小剂量(12.525mg/day)。,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噻嗪类,抗高血压药,降压机制:1.减少心输出量:阻断心脏1受体 2.抑制肾素分泌:阻断肾脏1受体 3.降低外周交感神经活性:阻断交感神经突触前膜2受体 4.中枢降压作用:阻断中枢受体 5.降低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 6.增加PGI2合成降压应用:轻、中度高血压,二、受体阻断药,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噻嗪类,抗高
6、血压药,降压机制:阻滞Ca2+通道,抑制Ca2+内流,舒 张血管平滑肌。降压特点:1.血压水平越高,降压作用越显著;2.降压效果与给药途径无关,但显 效快慢有差别;3.不减少心、脑、肾等脏器血流量;4.长期使用可逆转心肌肥厚。降压应用:轻、中、重度高血压,二、受体阻断药,三、钙拮抗药-硝苯地平 nifedipine,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1.抑制循环中RAAS;2.抑制局部组织中的RAAS;3.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药理作用:(1)舒张血管,降低血压;(2)增加心、脑、肾血流量;(3)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与血管壁 增厚等病理性重构;,二
7、、受体阻断药,三、钙拮抗药,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1.抑制循环中RAAS;2.抑制局部组织中的RAAS;3.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药理作用:(1)舒张血管,降低血压;(2)增加心、脑、肾血流量;(3)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与血管壁 增厚等病理性重构;,二、受体阻断药,三、钙拮抗药,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作用机制: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1.抑制循环中RAAS;2.抑制局部组织中的RAAS;3.减少缓激肽的降解;药理作用:(1)舒张
8、血管,降低血压;(2)增加心、脑、肾血流量;(3)防止或逆转心肌肥厚与血管壁 增厚等病理性重构;,二、受体阻断药,三、钙拮抗药,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降压特点:1.不伴有反射性心率加快,降低心 肌耗氧量;2.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和脂肪代谢 障碍,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3.心脏保护作用;4.保护肾脏。,二、受体阻断药,三、钙拮抗药,四、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临床应用:1.高血压(各型)2.慢性心功能不全,一、主要影响血容量的抗高血压药,抗高血压药,不良反应:1.低血压;2.肾功能损害;3.高血钾;4.咳嗽;5.血管神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抗高血压药教学课件 学些课件 高血压 教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02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