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发展规划.docx
《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发展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XX市人民医院智慧医院发展规划XX人民医院XXX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8月目录一、前言.1二、背景工(一)指导思想1(二)规划原则2(三)总体目标3(四)编制依据3(五)范围和周期4(六)建设单位情况4三、现状分析5(一)信息化现状5(二)存在问题7四、需求分析8(一)用户需求8(二)业务需求10(三)功能需求11(四)接口需求13(五)性能需求14五、总体框架15六、建设任务16(一)机房环境建设16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逐步建立统一高效、资源整合、互联互通、信息共享、透明公开、使用便捷、实时监管的医疗信息系统,通过对XX市人民医院现有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智慧医院项目的部署,建
2、成综合实力强劲、优势特色鲜明、服务体系完备、创新能力显著、教学功能完善、在XX地区具有广泛辐射力、全省具有影响力的示范性三级综合性医院。(二)规划原则1统筹规划,循序推进。根据医院实际特点,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明确建设重点,避免重复建设,优先建设若干业务系统,实现部分业务功能,使信息化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并具有成效。2.以人为本,优化流程。综合考虑患者、医疗工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医院高级管理层等各方需求,优化诊疗与付费流程,整合协同办公流程,进而提升管理决策水平,真正完善信息系统的业务功能,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3.统一标准,互联互通。建立医院信息交互标准,实现临床服务、医院运营管理、平
3、台应用三大目录下各个业务活动的标准化。进一步规范数据字典,统一业务名称,实现各个业务子系统与运营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保证账目记录一致、数据对接流畅。4.开放集成,安全可靠。信息化建设中要注重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先进性相结合,采用成熟、可靠的信息技术来支撑整个医院信息化工作环境,确保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同时充分考虑长远发展需要,为今后功能扩展和系统升级留有余地。(三)总体目标以智慧医院建设为目标,加速推进信息技术在我院医疗服务、预防保健、科研教育、医院管理和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从而建立起功能比较完备、标准相对规范统一、系统安全可靠、应用高效便捷、稳定开放的智慧型医院框架体系,且能适应医
4、院卫生改革与发展,对内能满足医院建设发展需求,对外能服务于各级政府、社会和居民,逐步向感知化、智能化、协同化方向发展,提升XX人民医院在周边区域的辐射力及整体形象。(四)编制依据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11-2015年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2002)XX省病历书写规范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规范(试行)(2010)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2010)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2009)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编制规范(试行)(2009)健康档案公用数据元标准(试行)(2009)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
5、规划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06)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25058-2010)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GB/T22240-2008)(五)范围和周期1.建设范围本期项目规划建设涉及XX市人民医院内部医疗活动相关的信息系统及软硬件基础环境,及与合作的银行、XX市医保农保的数据对接。2.建设周期本项目建设周期为20132015年,共3年时间。分两阶段开展建设:第一阶段为20132014年,第二阶段为
6、20142015年。(六)建设单位情况XX市人民医院是XX市最大的现代化综合医院,占地163亩,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开放病床1200张。年门诊量125.3万人次,住院3.2万人次,拥有职工1474人。医院设有28个临床科室、11个医技科室,设有医院办公室、党委办、人事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等14个行政科室,其中信息科负责医院的信息化规划与建设。医院现拥有一大批先进的诊断和治疗设备,拥有标准化临床技能实验中心,是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康复为一体的XX市最大的现代化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三、现状分析(一)信息化现状XX市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成立了专门的信息科,并根据
7、自身业务应用需要建立了信息中心标准机房,组建了医院内部局域网,陆续建设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lS)、检验信息系统(LIS).影像管理系统(PACS)、电子病历管理系统等20余套应用系统。1基础环境机房现状。XX市人民医院有独立的中心机房,该机房分为核心网络区、办公区、UPS存放区、通讯线路存放区等几个部分。各区域面积总和约为200平方米,基本满足日常运行需求,但是在消防、安全、门禁、环境卫生等方面仍需完善升级。网络与主机设备。继2009年网络系统、安全设备等升级之后,医院形成了完整的内外部网络结构,配置了网络交换机、服务器、数据存储设备、网络设备、安全设备、UPS系统等设备,部分主机设备已使用5
8、年以上,亟需更新换代。现有网络拓扑如图1所示:三5指引凸傥变据存唱国城敬携在傍玉土、衣俣丁机图1XX市人民医院现有网络拓扑示意图2.数据库建设医院目前已建成多个独立的业务数据库用来存储HlS数据、LIS数据、PACS数据、合理用药数据、预约挂号数据、B超内镜数据、供应室管理数据、OA数据、电子病历数据、无线巡查管理数据、手续麻醉管理数据、分诊叫号数据等。其中,HIS系统、LIS系统、PACS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分诊叫号系统等多个系统已实现数据交换;挂号收费之类费用结算系统通过调用外部相关单位的医保、农保接口实现医保农保费用结算。3.应用系统经过十多年信息化建设历程,人民医院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
9、用活性。(二)业务需求医院信息化建设围绕医疗卫生业务开展,以卫生业务为主线,服务患者为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应用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医院内部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各应用系统在数据层面可以相互交换,在应用层面可以互相调用,在业务流程层面可以协同在一起实现全院级的业务协同;通过平台化手段实现全院级集成。2.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本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对传统的就诊模式加以改进和优化,推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患者在门诊、急诊诊疗时,预先冻结账户诊疗所需资金、领取药品和相应检查诊疗时进行结算,减少患者接受诊疗服务时缴费的往返时间、排队时间,同时减少人工结算的工作量和失误。3.实现多渠道预约
10、挂号。为方便广大患者就诊,可提供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短信、114(电话)等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实现多渠道预约挂号,且各平台的挂号数据实时共享与更新。4搭建软硬件基础平台。为保证数据安全存储、系统稳定运行、优化硬件配置,本期规划改造数据中心机房,建设应用级灾备数据中心;统筹规划软件基础环境,实现统一用户管理、统一消息管理、报表分析等功能,实现组件复用,为后期信息化工作奠定基础。5.数据仓库应用。通过数据交换平台,汇聚相关数据至数据仓库,根据各级领导和各岗位需要,开发相应的主题分析和图形化报表,为相关业务分析和领导决策提供数据依据。(三)功能需求本期项目建设将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需求:1.
11、升级HIS系统,实现先诊疗后付费服务模式。对HIS相关的公用支持维护子系统、住院收费子系统、门急诊挂号管理系统、急诊划价收费管理系统、麻醉管理系统、门诊医生工作站、皮试输液管理系统、手术管理系统、住院医生/护士工作站、医保接口系统、药库管理系统等子系统进行升级,改造现有业务流程。将就诊卡与医保卡、农保卡、银行卡进行关联绑定,在诊治时完成费用的冻结,在领药、实施检查时进行费用支付。2.开发预约挂号平台,实现多渠道挂号及收费。通过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网、手机短信、114(电话)、自助挂号机等方式进行预约挂号,并通过自动挂号机完成收费工作,减少挂号收费人员工作,分流挂号收费人员。3.开发临床路径管理
12、系统,规范诊治流程。在疾病诊断明确后,诊断医生根据诊断结果在系统中选择相应病种的临床治疗路径,对病人入院后的检查、化验、会诊、治疗、手术准备、手术、手术后恢复等诊疗过程、诊疗时间和诊疗费用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控制,从而减少不同医生在诊断过程中的个人主观性,避免不同医生对同一病种的不同病人的医疗差异。4.开发物资管理系统,统筹管理物资。医院将采购库存、资产管理、日常维护及预防性维护等进行统筹管理,解决目前医院设备使用记录不全,发生故障缺乏完善的处理流程,高值耗材、植入性材料管理不规范、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率的统计分析困难等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加速物资资源审批速度,加强物资监管。5.开发协同办公系统,
13、提升办公效率。通过协同办公系统有效共享医院内部各种信息和应用资源,加强对医院各项业务数据的管理,为医院工作人员提供完善的电子化工作环境,提升办公效率。6.开发心电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心电数据共享。通过数据交换接口,把心电图机所取得的数据保存到HIS系统中,用于自动存储、打印、统计分析等,进一步完成心电数据管理、远程心电图汇总、教学使用、远程诊断、科研统计等。7.开发临床药学管理系统,规范临床药师用药管理。通过标准数据接口读取HlS系统的病人及医嘱信息,结合用药监测系统,将各审查和评价的结果量化处理,通过统计方式,快速分析医院不规范处方和不合理用药,并通过电子药历的一键式生成,提高药师工作效率。8
14、.开发生命体征监测系统,获取并保存生命体征信号。通过医学传感器完成生命体征信号的采集,将压力,温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用于存储、调用显示、查看等,便于医生了解、掌握病人的生命体征。9.开发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交换。为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本期项目拟利用中间件工具,二次开发数据交换平台,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接口,实现医院相关服务的延续操作和数据实时传递,接,实现医院挂号数据库的实时更新和共享,保证挂号资源的充分合理配置。3.新增终端设备的读写接口。自助挂号终端、制卡发卡终端、体征监测采集终端等设备及卡读写设备等,需要设备供应商提供开发接口,与相关业务系统对接。4.与其他系统的接口。HlS系统
15、在挂号、收费等环节,需要用医保卡/农保卡完成支付操作,同时需要核对支付数据,需要医保、农保等系统开发商提供支付和对账接口。(五)性能需求根据XX市人民医院的实际情况,对硬件设施和软件功能模块的性能提出如下需求:1.业务性能需求(1)预约挂号平台能支持Ioooo人次/天的挂号量,能支持200人同时在线使用该系统,就诊卡预约挂号响应时间小于1秒;(2)HIS系统能支持500-600人在线使用,各系统响应时间不超过I秒。2.设备性能需求(1)系统可靠性需达到99.999%,年平均故障率小于4小时;(2)银行卡、农保卡、医保卡等在2秒中之内完成资金冻结、资金支付、充值、对账等操作信息资源共享等提供支持
16、。3.应用支撑层。为应用系统提供技术支撑,缩短各应用系统建设周期,使不同系统完善和扩展遵循统一规范,解决应用系统开发过程中的低水平重复和“信息孤岛问题,规范跨部门的各业务系统间的协同作业。4.数据库层。是实现应用系统功能的重要支撑。以收集、交换、共享等方式,收集电子病历、居民健康档案、HlS数据、LIS数据、PACS数据、日常办公数据、数据仓库等信息。5.基础设施层。用XX市人民医院信息灾备数据中心资源、灾备数据中心、智能终端设备、数据采集设备等,为系统及数据提供基础设备服务。6标准规范体系。制定信息分类、采集、存储、处理、交换和服务等标准规范,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为应用系统、应用支
17、撑、数据库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运营提供依据。7.安全与综合管理体系。结合基础设施建设,配置安全设施,制定安全规章制度和策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逐步形成信息安全体系,为应用系统和数据库的推广应用提供安全保障。8智能设备应用。XX市人民医院采用PDA、智能手机、数据采集设备、数字化探视设备等智能终端采集、处理数据。六、建设任务(一)机房环境建设随着人民医院业务量日趋增长的趋势,对数据中心机房的运行环境和性能提出新的需求,本次规划对原数据中心机房进行升级改造,并新建同城容灾机房。数据中心重点实现医院各个业务系统的生产服务,容灾机房实现医院、患者日常数据查询、统计以及临时的业务生产接管服
18、务。1升级改造数据中心机房数据中心机房是医院业务系统的中枢,为保证各服务器、通信设备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消除环境因素对信息系统带来的影响,拟改造装修的数据中心机房设计按国家B级机房标准建设,在原址旁边新扩建150平米左右作为核心设备摆放,机房UPS供电、消防、维护等使用现有机房环境,原机房空间调整为通信机房。对现有机房进行完善加固,按照高标准进行装饰装修,包括机房结构装饰、配电照明、机房布线、防雷接地和防静电、精密空调和新风系统、消防系统、UPS不间断电源、安防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最大程度消除运行隐患,提升机房整体建设标准。2.新建数据容灾机房为保障数据存储和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新建同城
19、容灾机房。拟建设的容灾机房初步选址在XX市档案馆内(便于满足医疗档案备份管理要求),机房按国家B级标准设计,总体需达到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第5级设计要求。容灾机房将在数据中心机房装修改造期间为软硬件设备运行提供环境支持,待数据中心机房装修改造完成后,业务系统回迁至数据中心机房,并逐渐形成业务系统和数据主备容灾运行模式。总体采用数据和应用分离的建设思路,通过同步或异步的方式实现两数据中心底层业务数据保持一致,业务系统程序及操作系统采用人工方式实现一致,在本地数据中心系统出现故障时候可通过人工方式(或自动方式)切换到容灾中心运行,进而保障医院业务系统的持续不间断运行
20、。项目容灾策略示意图如图3所示。*产中心*灾中图3项目容灾总体规划示意图(二)硬件基础平台速设根据项目容灾技术实现方式,并考虑医院信息化建设现实情况,项目硬件基础支撑平台具体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核心网络系统、主机服务器系统、数据存储和数据容灾以及安全系统等若干部分,是一个综合性的基础平台。建设主体又可分为核心业务专网、容灾(数据)专网、办公局域网三个方面。项目总体网络规划拓扑图,如下图所示:数据数据存储存慌网络裸光纤通道存相网络机集理l化应核心交换漏洞打描安全审计智能管理医保医院IPS*2FW *2接入交摸办公局域网 核心交换小型机(核心/据库 容灾使用)接入交换办公PC终端Internet图4项
21、目网络规划拓扑图1.升级核心业务专网,提供稳固支撑核心业务专网是智慧医院的数据交换中心,承载着医院所有诊疗活动对业务系统的集中访问以及业务系统间数据交换支撑,这就要求网络平台需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及自愈恢复能力,包括设备冗余、链路冗余等;主机服务器等硬件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及可扩展性。确保核心业务网络整体基础平台稳定、高效、安全。(1)升级网络通信系统主要对核心骨干网进行升级改造,汇聚接入网暂维持原样。核心骨干网是医院网络通信系统的核心,由核心交换机组成,主要完成数据的高速、安全转发交换。本次规划拟新购网络交换设备,提升网络通信系统的性能及可靠性。(2)升级主机服务器系统主机服务器是医院业务系统的最终
22、运行载体,因此,必须要求稳定可靠,且具有强大的多线程计算性能,为众多医院业务子系统提供高效的数据读取存放及业务请求处理能力。根据系统平台结构类型,当前医院主机系统可基本概括为UNlX小型机平台和x86PC服务器平台两大类。为满足新增业务系统的运行需求,购置主机服务器,保证核心业务系统的稳定运行,满足机房改造期间的应用容灾需求;采用虚拟化策略,满足HIS、LIS、PACS、临床路径等应用服务器部署及数据交换、统一身份认证等基础支撑服务器部署。为满足部分业务系统大量前端并发访问,拟购置负载均衡设备,配置双机运行,可有效优化前端并发访问,并提升后端服务器并行处理能力。(3)升级数据存储和数据备份系统
23、数据是系统的核心,集中、高效、高可扩展的存储环境是实现数据资源保存、共享、开发利用的基础设施。本次项目拟采用FcSAN技术,并利用SAN网络层虚拟存储设备功能实现本地数据中心和异地容灾中心数据保持实时同步,从而为应用级容灾提供数据基础。2.新建容灾中心专网,实现同城灾备依照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第5级设计要求:关键数据实时备份,配置同等的数据处理设备并处于运行或就绪状态。由此,容灾专网硬件基础平台建设基本保持和核心业务专网一致,在设备性能和数量上略可降低。具体建设内容如下:(1)网络通信系统容灾专网主要涉及服务器和数据存储层面的系统容灾,与核心业务专网共享前端汇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民医院 智慧 医院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096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