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docx
《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工作标准与规范.docx(4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一节一般工作制度一、护理查房制度1、护理查房包括行政、业务、教学查房。(1)、护理行政查房:重点查病房管理、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等执行情况,存在问题及其改进情况。(2)、护理业务查房(包括教学查房):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工作及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情况,讨论重症护理或护理问题较多的病例。2、理部主任每季度参加科室查房一次、科护士长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一次、病房护士长每月进行护理查房一次。二、接班制度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5-10分钟到病房,清点物品,阅读交班提示本。3、交班者必须在交接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与接
2、班者共同做好交接班工作方可离去。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以便于夜班工作。4、交班中发现病人病情、治疗、护理及器械、物品不符时,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5、交班内容及要求:床头交接前应交清住院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死亡人数、手术、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交清新入院、手术前、手术日、分娩、危重、抢救、特殊检查等病人的诊断、病情、治疗、护理及留送各种表。3.24小时内通知护理部,由专项负责人员到科室核查。4核查人员及时到科室检查压疮情况,提出具体指导意见,检查护理记录与病人实际情况是否相符。5科室持续观察压疮转归情况,实施有效护理,并及时记录。6当病人转科时,将护理记录交
3、由所转科室继续填写压疮转归情况。十二、护理病历讨论制度1难病历病房定期组织全体护士讨论。2新业务、新病种、新技术结合病人随时讨论,由科室组织,护理部参加。3.病人对护理质理不满意的病历护理部参加讨论。4.每季度护理部向全院护士长反馈护理病历存在的问题及提出改进意见。十六、危重病人抢救制度1.值班人员坚守岗位,随时做好抢救准备,抢救设备处于良好备用状jO2.般抢救由有关值班医生和当班护士负责,重在抢救由科主任、主治医生、护士长负责组织安排人力物力、制定抢救方案,及时组织抢救。3.对危重病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迟抢救,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明确分工,紧密配合。涉及到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4.医护人员
4、都应熟练掌握抢救知识、技能与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5.严密观察病情,认真执行医嘱,记录及详细,用药处置要准确,对危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6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护,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要详细交代,口头医嘱要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核实后方可执行。所有药品的空安瓶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废弃。7安排有权威的专门人员及时向病人家属讲明病情及预后,以取得家属的配合。8.做好抢救记录与登记,抢救完毕,整理环境及处理用过物品.第三节病区管理制度一级护理制度(一)、特级护理1病情依据(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进行抢救的病人。(2)、各种复杂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的病人。(3)、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
5、的病人。2、护理要求(1)、除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外,必须进入抢救室或监护室,根据医嘱由监护室护士或特护人员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化,随时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保持呼吸道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3)、制定护理计划或护理重点,设危重病人护理记录单,详细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4)、认真细致地做好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5)、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用物定期更换和消毒,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6)、观察病人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心理护理。(二)、一级护理1、病情依据(1)、重症病人、各种大手术后尚需严格卧床休息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病人。(2)、生
6、活一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病人。2、护理要求(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定期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防止发生并发症。(3)、定时巡视病房,随时做好各种应急准备。(三)、二级护理1、病情依据(1)、急性症状消失,病情趋于稳定,仍需卧床休息的病人。(2)、慢性病限制活动或生活大部分可以自理的病人。2、护理要求(1)、定时巡视病人,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按常规给病人测量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协助、督促、指导病人进行生活护理。用处方,并保留空安瓶。六、病房安全制度1、物品固定放置,便于清点,保证病人行动安全。2
7、、病房内禁止吸烟与饮酒,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3、加强对陪住和探视人员的管理。4、贵重物品不要放在病房。5、应及时管理病房内探视人员,劝导其按时离开病区。6、加强巡视,如发现可疑分子,及时通知保卫处。7、空房间要及时上锁。8、消防设施完好、齐全、防火通道畅通。第二章二、科护士长职责1、在护理部主任领导下,负责所属科室的护理安全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2、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各科室工作计划,按期督促、检查、组织实施并总结。3、定期督促检查各护理单元规章制度及护理常规的执行情况,对复杂的护理技术,危重病人抢救或新开展的护理业务,要亲自参加指导。4、定期召开护士长例会,布置、总结、
8、分析、交流护理工作。5、深入科室了解所负责科室的护理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护理业务查房及行政查房。6、组织安排并检查指导科系内护理业务学习和培训。7、组织安排科室护理质量自查,参加护理部质控组护理质量检查,以利发现问题随时反馈与纠偏。8、深入了解本科室内部护理人员情况,结合实际情况与需要做以反馈,协助护理部进行人员调控。9、加强护理风险环节质量管理,分析护理缺陷发生情况,出现中度以上缺陷,参加主持缺陷环节讨论会。10、负责督促检查本科室护理教学计划、进修计划落实情况。11、组织护理科研立题及科研培训,定期检查护理科研进展情况。第三章护理质量管理第一节护理质量及护理质量管理一护理质量管理概述(一)、
9、护理质量护理质量是反映护理服务活动符合规定,满足护理服务对象明确与隐含需要的效果。符合规定是指护理人员的工作行为符合职业道德的规范、各项操作符合技术操作规程等;明确的需要是指护理服务对象明确提出的需要护理人员解决的问题;隐含的需要则是指护理服务对象存在但未明确提出寻找帮助的问题。它是衡量护理人员素质、护理领导管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二)、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也可称为护理质量控制,是要求医院护理系统中各级护理人员层层负责,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满足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要求,保证护理质量的服务过程和工作过程。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
10、统,护理质量的提高是取得良好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护理质量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现代化管理的重要示志。(三)、护理质量管理的目的1、满足服务对象需求。2、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3、有利于管理者发现问题,进一步改进工作。4、为教育者提供有针对性在职教育的理论依据。5、为医院节省资金、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四)、护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护理质量管理是以“病人第一”、“预防为主、“事实和数据化”、“以人为本,全员参与”、质量持续改进为原则。(五)、护理质量管理的任务1、进行质量教育,强化质量意识。2、建立质量体系,明确质量职责。3、制定质量标准,规范护理行为。4,建立质量反馈、信息系统。
11、(六)、护理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医院成立以护理部一科护士长一护士长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医院规模不同,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医院护理质控组。通过对护理工作的监控,使护理人员在业务行为、思想职业道德等方面都符合客观的要求和病人需要;使护理工作能够达到最佳参数、最短时间、最好的技术、最低的成本,产生最优化的治疗护理效果,最终实现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目的。(七)、护理质量管理工作的模式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模式按照PDCA管理模式是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采用计划、执行、检查、处理的模式。首先应确定质量管理的目标,其次落实实施管理计划,然后检查质量和实施的全面情况并衡量和考查效果,发现问题,最后总结经验教训
12、,改进不足,巩固成绩,从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二护理质量管理控制(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医院护理质控组的工作职责1、制定完善临床护理工作的各项考核标准。2、制定质控计划。3、实施检查和考核。4、分析并量化考核结果,并向被考核的科室反馈考核结果。5、与临床科室共同提出改进措施。6,检查改进效果,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二)护理质量控制的工作安排1、护理部质控组每季度对各病房、门诊及各室综合检查一次;二级质控组每月自查一次;三级质控组每周自查一次。2.每季度汇总质控检查结果并计算合格率,在护士长会上进行护理质量讲评、汇报、分析质控结果,指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3每季度将质控结果与科室护理工作
13、奖惩挂钩,年终对质控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排序,并给予奖励。4.各科室对皮肤压疮、意外事件、中重度护理缺陷及护理会诊等随时上报,护理部针对上报情况到各科室检查护理措施的落实。5每季度进行护理安全隐患环节讨论,并上报护理部,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护理缺陷、隐患汇总,并制定整改措施。(三)、护理质量控制的检查内容1、护理质控检查的内容包括综合检查、重点检查和夜班检查。2、综合检查包括检查护理人员对病房工作的全面了解,对危重病人的基础护理质量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表格书写,药品管理、病室规范、健康教育、劳动纪律、仪容仪表及服务态度等。3、重点检查每月安排一项重点检查内容。4、夜班检查成员同1-2名护士
14、长组成。检查及工作内容为检查夜班护理工作情况、处理突发事件以及进行人力调配,同时负责重点科室抽查。(四)、护理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方案1、根据医院的总体规划、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及工作重点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季度工作计划、月工作计划及周工作计划。2、根据工作计划制定具体考核办法。3、按工作计划及考核办法检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重点检查实施及落实情况。4、由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或医院护理质控组、科护士长及护士长共同完成临床科室护理工作质量检查。5、将检查结果及时汇总,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各科室填写本科室护理质量反馈单,将本科室整改措施及整改期限上报,在整改期限后,护理部检查整改措施落实效果。6、针对检
15、查发现的共性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将此措施通报全院护理人员。7、护理工作质量检查结果作为科室进一步质量改进的参考,并作护士长管理考核重点。第二节护理紧急风险预案一、住院病人紧急状态时的护理应急程序(一)病人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时的应急程序1.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2.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3.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抢救。4.必要时通知病人家属,如医护抢救工作紧张可通知住院处,由住院处负责通知病人家属。5.某些重大抢救或重要人物抢救,应按规定及时上报医科科、护理部,夜间报院总值班。6.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记录及交接班。(二)病人突然发生猝死时的应急程序1.发现后立即就地抢救,同时通知医
16、生、主任、护士长,必要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上报院总值班。2.通知家属。3.遵医嘱配合医生: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叩击心前区,准备除颤仪,进行非同步电击转复心律,非室颤造成心脏骤停时,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加压给氧、气管插管后,给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应用抢救药物。5.采取脑复苏,头部置冰袋、冰帽。6.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的变化。7.心肺复苏成功后,做好基础护理、心理护理。8.如病人抢救无效死亡,应等家属到院后,再通知将尸体接走。9白班向医务科、护理部、夜间向总值班汇报抢救情况及抢救结果。10.做好病情记录及抢救记录。11在抢救过
17、程中,要注意对同室病人进行保护。保证其他病人的治疗及护理工作。(三)病人有自杀倾向时的应急程序1发现病人有自杀念头时,应立即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上报院总值班。2.做好必要的防范措施,包括没收税刘的物品和私藏药品,锁好门窗,防止意外。3.通知病人家属,要求24小时陪护,在家属未到时,派专门医护人员看护,夜班报保卫科人员监管。家属如需要离开病人时应通知值班的医护人员。4重点床头交接班,同时多关心病人,勤巡视,准确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做好记录。5.查找病人自杀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四)病人自杀后的应急程序1、发现病人自杀,应立即通知医生,携带必要的抢救物品及药
18、品与医生一同奔赴现场。2、判断病人是否有抢救的可能,如有可有应立即开始抢救工作。3、如抢救无效,应保护现场(病房内及病房外现场)。4、通知主任、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上报院总值班。5、协助主管医生通知家属,协助家属处理后事、尸体料理及安慰家属O6、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7、做好各种记录。8、保证病室常规工作的进行及其他病人的治疗工作。(五)病人坠床/摔倒时的应急程序1、病人不慎坠床/摔倒,立即奔赴现场,同时立即通知医生、主任及护士长。2、对病人的情况做初步判断,如测量血压、心率、呼吸,判断病人意识等。3、医生到场后,协助医生进行检查,为医生提供信息,遵医嘱采取必要的急救措施。4,如
19、病情允许,将病人移至抢救室或病床上。5、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及治疗,加强巡视。6、白班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夜间通知院总值班。7、协助医生通知病人家属,向病人及家属做宣教指导,避免再次摔伤。8、认真记录病人坠床/摔倒的经过及抢救过程,做好交接班。(六)病人外出或外出不归时应急程序1、发现病人外出应马上通知病室医生、主任、护士长。2、上报医务科和护理部,夜间上报院内总值班。3、查找病人联系电话,或通知住院处协助查找家属联系电话。4、查找病人去向,通知保卫处协助寻找病人。5、病人返回后立即通知有关部门,由主管医生及护士长按医院有关规定进行处理。6、若确属外出不归,需两个人共同清点病人用物,贵重物品、
20、钱款应登记并签名上交领导妥善保存。7、认真记录病人外出过程,做好交接班。(七)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程序1、病人发生输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器,换输生理盐水,遵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2、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并保留未输完的血袋,以备检验。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进行紧急救治,并给予氧气吸入。4、若是一般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安慰病人,减少病人的焦虑。5、协助医生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将保留血袋及抽取病人血样一起送输血科,并上报医务科、护理部。7、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做好抢救记录及交接班。8、如病人家属有疑义时,按
21、相关程序对输血器具等进行封存。(八)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程序1、病人发生输液反应时,应立即撤除所输液体,重新更换液体和输液器,保留静脉通路。2、同时通知医生、主任、护士长并遵医嘱给药。3、情况严重者应就地配合医生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4、加强巡视及病情观察,记录病人的生命体征和抢救过程,做好交接班。5、发生输液反应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消毒物品供应中心、护理部和药剂科。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消毒供应中心和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7、病人家属有疑义时,按相关程序对输液器具等进行封存。(九)病人发生静脉空气栓塞的应急程序1、发现输液器内出现气体或病
22、人出现空气栓塞症状时,立即夹住静脉管路,停止空气输入体内,更换输液器或排空输液器内残余空气。2、通知主管医生及病房护士长。3、将病人置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4、密切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给予纯氧吸入及药物治疗。5、病情危重时,配合医生积极抢救。6、认真记录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做好心理护理及重点交接班。(十)输液过程中出现肺水肿的应急程序1、发现病人出现肺水肿症状时,立即停止输液或将输液速度降至最低。2、立即通知医生、主任及护士长。3、将病人安置为端坐位,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4、加压高流量给氧,减少肺泡内毛细血管渗出,同时湿化瓶内加入20%-30%的酒精,改善肺部气体交换,缓解
23、缺氧症状。5、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扩血管和强心药物。6、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流结扎,每隔5-10分钟轮流放松一侧肢体止血带,可有效地减少回心血量。7、认真记录病人病情变化及抢救经过。8、病人病情平稳后,加强巡视,重点交接班。(十一)病人发生化疗药物渗时的应急程序1、立即停止化疗药物的注入,可保留针头接注射器,回抽漏于皮下的药物,然后拔除针头。2、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后要及时通知医生及病房护士长。3、评估病人药手外渗的部位面积,外渗药物的量,皮肤的颜色、浓度、疼痛性质。4、如损失量超过药液量的10%,在重新输注时,应遵医嘱,补足失量。5、外渗24小时内可用冰袋局部冷敷,冷敷期间应加强观察,防止冻伤,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护理 工作 标准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