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docx
《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血瘀气滞证:骨折初期,伤后12周。局部肿胀压痛,舌质淡,苔薄白。(二)瘀血凝滞证:骨折中期,伤后24周。伤处疼痛拒按,动则加剧,功能活动障碍。舌红或有瘀点,苔白。(三)肝肾不足证:骨折后期,伤后大于4周。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两目干涩,视物模糊,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淡胖。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疼痛1评估疼痛的程度、性质、原因、伴随症状,是否有被动牵拉痛,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h评分,记录具体分值。2.遵医嘱中药外敷。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神门、交感、皮质下、肝、肾等穴。(二)肿胀1.评估肿胀的程度、范围、伴随症状,
2、有无张力性水泡并做好记录。2.密切观察有无出现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可能:肿胀进行性加重、皮肤张力增高,水泡、肌肉发硬、不能触及足背动脉搏动、肢体颜色发络或苍白,应立即报告医师,作好切开减压术前准备。3.观察肢体血运及颜色。4.抬高患肢,以减轻肿胀。(三)功能活动障碍1.评估患肢末梢血运、感觉及肢体活动情况。注意防止石膏支具压迫腓骨颈部导致腓总神经受压,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2.给予支具固定,抬高患肢并保持功能位。3.改变体位时注意保护患肢,避免骨折处遭受旋转和成角外力的干扰。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3.外用中药(详见
3、附录1)。(二)特色技术1.中药外敷(详见附录2)。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指导患者正确使用拐杖。2.下床活动时防跌倒。(二)饮食指导1.血瘀气滞证:宜食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的食品,如白萝卜、红糖、山楂、生姜等,少食甜食、土豆等胀气食物,尤其不可过早食以肥腻滋补之品。2.瘀血凝滞证:宜进活血化瘀的食品,满足骨痂生长的需要,加以骨头汤、鸽子汤等高蛋白食物。3.肝肾不足证:宜进滋补肝肾、补益气血的食品,如鱼、虾、肉、蛋、牛奶,新鲜蔬菜水果。适量的食用榛子、核桃等坚果类食物以补充钙的摄入及微量元素。(三)情志调理1.向患者介绍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取得患者理解和配
4、合,消除不良情绪。2.介绍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3.疼痛时出现情绪烦躁,使用安神静志法:患者闭目静心全身放松、平静呼吸,或听音乐,以达到周身气血流通舒畅。(四)康复指导1.在医师(康复师)的指导下,帮助和督促患者康复训练。2.告知患者应坚持功能锻炼,促进胫腓骨骨折功能恢复,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3.指导患者进行足趾及踝关节的屈伸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20分钟。4.术后康复。(1)遵医嘱指导患者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运动及膝、踝关节主动活动。(2)遵医嘱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逐步过渡到单拐逐渐负重。(3)功能锻炼以患者自感稍微疲劳、休息后能缓解、不引起疼痛为原则,并应循序渐进。五、护
5、理效果评价附: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胫腓骨骨折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患者姓名:性别:年龄:ID:文化程度:联系电话: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血瘀气滞证瘀血凝滞证肝肾不足证其他:一、护理效果评价主要症状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中医护理技术护理效果疼痛1评估疼痛评分:2.被动牵拉痛3.其他护理措施:1.中药外敷应用次数2.耳穴贴压应用次数3.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次,应用时间:_天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差肿胀1评估肿胀部位、程度2.观察患肢皮肤色泽/温度/张力/足部感觉3.抬高患肢4.观察足背动脉搏动5.其他护理措施:L其他:应用次数:次,应
6、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口差功能活动障碍L评估2.支具固定3.安全防护4.功能锻炼5.其他护理措施:L其他:应用次数:次,应用时间:天好较好一般口差其他:(请注明)1.2.3,好较好口一般口差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评价项目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依从部分依从不依从满意一般不满意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外敷耳穴贴压健康指导/签名责任护士签名:上级护士或护士长签名;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口实用性较强口实用性一般不实用口改进意见: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附录L中药应用注意事项一、内服汤剂1.服药时间一般情况下每剂药分23次服用,具体服药时间可根
7、据药物的性能、功效、病情遵医嘱选择适宜的服药时间,例如:解表药、清热药宜饭前一小时服用,服用解表剂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消食化积药,通常饭后服;泻下药宜饭前服;驱虫药应在早晨空腹服;安神药宜睡前服;补益药宜空腹服;驱虫剂宜空腹服,尤以睡前服用为妥,忌油腻、香甜食物:急诊用药遵医嘱。2.服药温度一般情况宜采用温服法,对有特殊治疗需要的情况应遵医嘱服用。3.服药剂量成人一般每次服用20Qml,心衰及限制入量的患者每次宜服IQQm1,老年人、儿童应遵医嘱服用。二、内服中成药1.内服中成药一般用温开水(或药引)送服,散剂用水或汤药冲服。2.用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提醒医生关注
8、。3.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对婴幼儿、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尤应注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工服用胶囊不能装碎或咬破;合剂、混悬剂、糖浆剂、口服液等不能稀释,应摇匀后直接服用;如番泻叶、胖大海等应用沸水浸泡后代茶饮。三、中药注射剂1.用药前认真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2.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调配要求、给药速度予以配置及给药。3.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现配现用,严禁混合配伍。4.中西注射剂联用时,应将中西药分开使用,前后使用间隔液。5.除有特殊说明,不宜两个或两个以上品种同时共用一条静脉通路。6.密切观察用药反应,尤其对老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尤应加强巡视
9、和监测,出现异常,立即停药,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7.发生过敏反应的护理CD立即停药,更换输液管路,通知医生。(2)封存发生不良反应的药液及管路,按要求送检。(3)做好过敏标识,明确告知患者及家属,避免再次用药。(4)过敏反应治疗期间,指导患者清淡饮食,禁食鱼腥发物。四、外用中药的使用使用前注意皮肤干燥、清洁,必要时局部清创。应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灼热、发红、瘙痒、刺痛等局部症状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如出现头晕、恶心、心慌、气促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用药,同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并报告医师。过敏体质者慎用。附录2:特色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耳穴埋豆)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耳穴
10、埋豆,准确选择穴位。2.护理评估(1)耳部皮肤情况,有炎症、破溃、冻伤的部位禁用。(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用探针时力度应适度、均匀,准确探寻穴区内敏感点。4.耳部75%酒精擦拭待干。5.观察患者情况,若有不适应立即停止,并通知医师配合处理。6.常规操作以单耳为宜,一般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使用。指导患者正确按压。7.观察CD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2)症状是否缓解或减轻。(3)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破溃等情况。8.操作完毕后,记录耳穴埋豆的部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二、艾灸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艾灸,选用适当的艾灸方式,如艾柱灸、艾条灸、艾盒灸等。2.护理评估CD施
11、灸的皮肤情况。(2)患者对艾灸气味的接受程度。(3)颜面部、大血管部位、孕妇腹部及腰觎部不宜施灸。3.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4.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施灸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5.施灸部位宜先上后下,先灸头顶、胸背,后灸腹部、四肢。6.施灸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调整距离,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灼伤皮肤。7注意施灸的时间,如失眠症要在临睡前施灸,不要在饭前空腹或饭后立即施灸。8.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后出现小水泡时,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疱较大时,需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9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柱或艾条放置熄火瓶内,熄灭艾火。10初次使用灸
12、法时,以小剂量、短时间为宜,待患者耐受后,逐渐增加剂量。IL操作完毕后,记录患者施灸的方式、部位、施灸处皮肤及患者感受等情况。三、拔火罐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拔罐,正确选择拔罐部位及拔罐方法。2.护理评估CD拔罐部位的皮肤情况,有皮肤溃挑、水肿、毛发较多处及大血管处不宜拔罐。(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者忌拔罐。(4)女性患者妊娠期腰瓢部禁用。3.取合理体位,充分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及保护隐私。4.操作前检查罐口是否光滑、有无裂旌。根据不同部位,选用大小适宜的火罐。5拔罐过程中观察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注意询问患者感觉,如有不适,及时起罐,防止烫伤。6.拔罐时动作要
13、稳、准、快,起罐时切勿强拉。7.在使用多罐时,火罐排列的距离适宜,否则因火罐牵拉会产生疼痛。8.起罐后,一般局部皮肤呈现红晕或紫纳色(瘀血),为正常现象,会自行消退。如局部瘀血严重者,不宜在原位再拔。如局部出现小水泡,可不必处理;如水泡较大,消毒局部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液体,覆盖消毒敷料。9.操作完毕后,记录拔罐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四、刮痴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刮痂治疗,根据部位选择适宜的刮胸用具。2.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体质和皮肤情况,体型消瘦者慎用,局部皮肤瘀斑、水泡、疤痕、炎症、破溃、有出血倾向等情况者禁止刮疼。(2)评估患者证候表现,遵医嘱辨证选择刮瘢油及刮瘢方向。(3)
14、评估患者耐受能力,确定手法轻重。(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室温保持在2224七,暴露刮胸部位,注意保暖和隐私保护。4.刮瘢手法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局部皮肤发红或有紫色瘢点为宜,但不强求出势,禁用暴力。5.刮瘢时不可过饥过饱,宜饭后12小时后刮瘢。6.关节部位、脊柱、头面部禁止采用重手法,刮瘢时间相对较短。7.穗尿病患者皮肤耐受性差,血管脆性增加,刮疹的力度不宜太大,速度不宜大快,时间不宜太长。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浮肿者,宜从下往上刮。8刮瘢过程中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果出现头晕、恶心,甚至晕厥等现象称为晕毋,应立即停止,迅速让其平卧,饮一杯糖盐水,报告医师配合处理。9.告知CD操作前:刮
15、痂时局部可有疼痛、灼热感。(2)操作中:出现头晕、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应及时告知。(3)治疗后:刮疹部位可出现疹点或瘀斑为出疹,出疹后12天,皮肤可能轻度疼痛、发痒,属正常现象。刮痂后局部注意保暖,多喝热水,避风寒,3小时内避免洗浴。10.操作完毕后,记录实施的部位、时间及患者的感受等情况。五、穴位按摩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按摩。2.护理评估CD按摩部位皮肤情况。(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3)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禁用。3.操作者应修剪指甲,以防损伤患者皮肤。4.操作时用力要均匀、柔和,注意为患者保暖及保护隐私。5.操作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应停止按摩并做好相应的处理。6.操作
16、完毕后,记录按摩穴位、手法、按摩时间及患者感受等。六、穴位贴敷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贴敷。2.护理评估CD贴敷部位的皮肤情况。(2)女性患者妊娠期禁用。3.充分暴露贴敷部位,同时注意保暖并保护隐私。4.膏药的摊制厚薄要均匀,一般以0.20.3Cm为宜,并保持一定的湿度。5.观察局部及全身情况,若出现红疹、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停止使用,立即报告医师,遵医嘱予以处理。6.贴敷期间,应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的食物,避免烟酒、海味、辛辣及牛羊肉等食物。7.操作完毕后,记录贴敷的穴位、时间及患者感受等。七、穴位注射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穴位注射。2.遵医嘱正确用药,注意药物配伍禁忌。3.护理评估(1)
17、当前主要症状、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2)穴位注射部位的局部皮肤情况。4.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5.注射时避开血管丰富部位,避免药物注入血管内。患者有触电感时,针尖应往外退出少许后再进行注射。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如有不适,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7.操作完毕后,记录穴位注射的部位、药物、剂量及患者感受。八、药熨法注意事项1.遵医嘱实施药熨法。2.按医嘱准备药熨所用药物,并将其装入布袋中,制作成温度为6070七的中药热奄包。3.护理评估CD药熨部位的皮肤情况。(2)既往史及药物过敏史。(3)对热的耐受程度。(4)女性患者月经期或妊娠期腹部禁用。4.药熨前嘱患者排空小便。5.选择合理体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腓骨 骨折 中医 护理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2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