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治疗指南.ppt
《糖尿病治疗指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治疗指南.ppt(2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糖 尿 病,定 义,糖尿病是一组以血葡萄糖(简称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群。引起血糖增高的病理生理机制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及或胰岛素作用缺陷。,糖尿病分型,1型糖尿病(胰岛素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A.免疫介导性 B.特发性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为主,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A.细胞功能的遗传缺陷 B.胰岛素作用的遗传缺陷 C.胰腺外分泌病变 D.内分泌腺病 E.药物及化学诱导 F.感染 G.免疫介导的罕见病类 H.伴糖尿病的其它遗传综合症妊娠糖尿病(),血糖异常:病因分型与临床阶段的关系,病因及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
2、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肌肉、脂肪组织对葡萄糖摄取减少及抑制肝葡萄糖输出作用减弱。,胰岛素通过三个环节来调节葡萄糖内环境,抑制肝葡萄糖输出刺激内脏(肝脏和胃肠)摄取葡萄糖刺激周围组织(肌肉、脂肪)摄取葡萄糖 葡萄糖:氧化 非氧化利用(糖原合成、糖酵解),胰岛素抵抗的部位,肝脏葡萄糖输出增加肌肉葡萄糖清除降低内脏、脑组织葡萄糖清除正常,2型糖尿病往往是一系列的代谢异常相互作用的结果,包括了细胞功能障碍及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功能障碍相互作用导致IGT、2型糖尿病的发生。,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功能减退造成了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退),2型糖尿病,-细胞功能减退
3、(胰岛素生成不足),过早死亡,主要由心血管疾病引起,2型糖尿病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胰岛素抵抗,高血糖,葡萄糖摄取减少,胰腺,胰岛素分泌受损,肝糖原分解增加,脂肪及肌肉组织,Adapted from De Franz,Diabetes 1988;37:667687.,临床表现,慢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血糖升高渗透性利尿多尿、烦渴、多饮 脂肪及蛋白质分解增加乏力、体重减轻 组织能量供应不足易饥、多食 高血糖晶状体渗透压改变、屈光改变视物模糊急性物质代谢紊乱表现: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综合征器官功能障碍表现:眼、肾、神经、心血管等感染:皮肤、泌尿生殖系统、肺结核无任何症状,仅在常规健康检查、手术前或妊
4、娠常规化验中被发现。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至少约一半糖尿病患者无任何症状,仅在检测血糖后确诊。,胰岛素抵抗,肝糖输出,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空腹血糖,IGT,4 7 年,“诊断糖尿病”,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Number 2,2000,显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微血管,大血管,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2000(IDF),糖尿病流行病学,World-wide prevalence of diabetes mellitus(DM)estimated at 4%1 and China and India will each face up to 50 m
5、illion diabetes patients by 20252(WHO)Prevalence of DM in China over the years-1981:0.61%(n=304,537 subjects from 14 provinces&areas)1989:2.02%(n=44,747)1994:2.5%(n=224,251 subjects from 19 provinces&areas)1996:age-adjusted prevalence of 3.63%(n=29,859 urban subjects of Shougang Corp.),1 King H et a
6、l.Diabetes Care 1998;21:141414312 Cockram CS.HKMJ 2000;6:4352,两种血糖值单位的换算法:,用单位符号表示为:mg/dl 或 mmol/l两种换算:mg/dl 18=mmol/l mmol/l18=mg/dl,根据静脉血进行初步诊断糖尿病及其他类型高血糖诊断的标准 mmol/L(mg/dl),参考-WHO咨询报告: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和分类(1999),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随机PG11.1mmol/L(200mg/dl)或 FPG7.0mmol/L(126mg/dl)或 OGTT中 2hPG11.1mmol/L(200mg
7、/dl)注:a.任意:一天中任意时间内,无论上次进餐的时间;b.空腹:至少8小时内无任何热量的摄入;c.OGTT:以75g脱水葡萄糖为负荷,溶于水后口服;d.糖尿病症状指急性或慢性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表现。e.无急性代谢紊乱者择日按三个标准之一重复检测;f.临床常规首选OGTT,流行病学调查首选 FPG。,i.ADA(1997)报告中建议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仅采用空腹血糖值。以后WHO评议中认为,流行病学调查时可采用空腹及或OGTT后2小时血糖标准。如因任何原因不能采用OGTT,则可单用空腹血糖进行调查。但应注意,某些个体空腹血糖水平及OGTT后2小时血糖水平的判断结果可不一致,以致分别以此两
8、水平调查所得的糖尿病患病率有时可有些差异。理想的调查是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并用。附:OGTT试验要求:试验前3日每日饮食需含碳水化合物至少150克以上;试验前1日晚餐后停止进食,禁食至少8小时以上;无水葡萄糖75克溶于300ml水中口服,5分钟饮完;空腹、服糖后30、60、120、180分钟取静脉血查血糖。本实验用于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确诊,对已确诊的糖尿病者,本实验用于评价细胞储备功能状况及外周胰岛素抵抗程度。,IFG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H impaired glucose homeost
9、asis糖稳态受损期,糖负荷后血糖,6.1mmol/L,7.0mmol/L,7.8mmol/L,11.1mmol/L,IFG/IGT,IGT,IFG,T2DM,IGT/IFG的诊断,空腹血糖,ADA无症状成年人糖尿病筛查标准,年龄45岁,特别是BMI25;如正常每3年筛查1次。BMI25或有以下情况筛查应提早或频率增加A.活动量小B.为糖尿病一级亲属C.高危种族的成员(非裔美国人、亚裔美国人、土著美国人等)D.9磅以上胎儿生产史或曾为妊娠糖尿病E.高血压患者(140/90mmHg)F.HDL0.90mmol/L,TG2.82mmol/LG.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H.IGT或IFGI.合并其它胰岛素
10、抵抗J.血管疾病病史,1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多在30岁前发病,起病急,症状明显,体型消瘦自身免疫性胰岛炎和B细胞破坏减少发病初ICA阳性60-85%,GAD抗体阳性80-90%与HLA相关,孪生子一致率为35-50%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糖负荷后胰岛素及C肽水平低平酮症倾向必需胰岛素治疗早期无并发症,糖尿病肾病为主要死因,LADA(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的诊断,20-48岁发病多尿、多饮、多食症状明显体重下降明显,BMI25空腹血糖16.5mmol/L血浆C肽空腹小于0.4nmol/L,糖负荷后小于0.8 nmol/L,曲线低平GAD阳性HLA-D
11、QB链57位为非天门氡氨酸纯合子伴甲状腺或胃壁细胞自身抗体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阳性排除线粒体基因突变和MODY,2型糖尿病临床特点,多在40岁后发病,起病缓慢,症状相对轻或无超重或肥胖,无自身免疫胰岛炎发病初,ICA阳性小于5%,GAD阳性小于12%与HLA无关联,孪生子一致率为95-100%胰岛素水平可正常,降低或高于正常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稍低,正常或 高于正常,高峰后延无酮症倾向诊断时即可有并发症,心血管病为主要死因一般不需要胰岛素,MODY的临床特点(maturity-onset diabetes of the young),发病年龄轻,至少一个患病成员起病年龄25岁3代或以上常染色体显性
12、遗传,单基因突变短期不用胰岛素,无酮症倾向有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但对糖代谢影响随突变基因不同而轻重不一临床表现与一般2型糖尿病相似肥胖较一般人群多,但比2型糖尿病少血管并发症与2型糖尿病相似,与血糖控制水平有关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延迟或/和减低存在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减少与HLA无关联,ICA和GAD阴性,各型MODY的区别,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糖尿病家族史,且为母系遗传发病年龄多小于40岁无肥胖或反而消瘦,BMI小于24kg/m2B细胞功能逐渐衰退,常需要胰岛素治疗听力障碍家族史或感觉性神经性耳聋,可在DM数年后少数有线粒体心肌病表现和神经肌肉系统其他表现双胍类有增加乳酸中毒的倾向辅酶Q1
13、0可能有一定的作用,糖尿病病史采集,与血糖升高相关的症状及发生时间,既往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与糖尿病诊断相关结果,糖化血红蛋白,肝肾功能,血脂)饮食类型,营养状况,运动情况,体重变化 既往详细治疗经过,包括饮食控制和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情况 目前糖尿病的治疗,包括药物,饮食,运动及自我血糖监测结果 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低血糖发生的诱因、频率、严重程度 过去或现在发生的感染 慢性并发症的症状和治疗情况,包括糖尿病性眼、肾脏、神经、膀胱、性功能、胃肠道功能、心脏、周围血管、足和脑血管并发症 其他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服用史 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高血压、肥胖、脂代谢紊乱,治疗情况 糖尿
14、病家族史 女性患者妊娠史,包括是否有高血糖,巨大胎儿史(分娩胎儿体重4kg),妊高征,糖尿病体检重点,测量身高和体重,腰围和臀围测量血压 散瞳后检查眼底(眼科)甲状腺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心界大小,有无心律失常 腹部检查,有无皮肤紫纹,肝脾触诊 双侧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有无减弱或消失 足部检查,有无破溃、皮温、足底保护性感觉、振动觉 皮肤检查,有无皮肤色素沉着,注射胰岛素者应检查注射部位有无红肿、硬结和皮下脂肪萎缩 神经系统检查,深浅感觉、腱反射,糖尿病主要实验室检查,生化12或20,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常规,24小时尿白蛋白,心电图 必要时行OGTT试验了解胰岛功能 临床有提示需除
15、外继发性糖尿病时行相应检查,如甲状腺功能,肾上腺皮质功能,垂体激素水平 必要时行双下肢动脉彩超,颈动脉彩超,体感诱发电位,超声心动图检查 必要时行GAD、IcA检查,WHO咨询报告(1999),对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国际上还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下列建议是一种工作定义,即糖耐量减退或者2型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且同时存在下列2种或2种以上的其他情况:动脉血压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HDL胆固醇血症 中心性肥胖 微量白蛋白尿 其他代谢综合征的成分(即高尿酸血症、高凝状态、纤溶蛋白缺乏、PAI-1升高以及脂肪肝等)并不是确认代谢综合征所必需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
16、),工作定义(1999 WHO),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肥胖血脂紊乱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或GFR55岁,女性65岁)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性55岁,女性65岁),糖尿病治疗目的,消除糖尿病高血糖症状控制高血糖,使血糖浓度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纠正脂质代谢紊乱及其他代谢异常防治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治疗各种伴发病,减轻病痛、残废和(或)早衰。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延年益寿。保证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正常生长发育,身心健康。努力确保育龄期糖尿病妇女正常妊娠和分娩。,糖尿病的治疗原则,早期治疗长期治疗综合治疗措施个体化综合防治包括五方面:糖尿病教育饮食治疗体育锻炼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糖尿
17、病治疗的控制目标(西太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2002),注:胆固醇 mmol/L38.61=mg/dl 甘油三酯 mmol/L 88.5=mg/dl 葡萄糖 mmol/L 18=mg/dl,*因这些数据与欧洲的人群相关,体重指数和血脂水平应在各国自己人群的正常范围内。,ADA推荐成年糖尿病控制目标,老年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治疗目标:治疗有症状的高血糖,同时避免低血糖。不能把强化治疗目标应用于老年糖尿病,理由是:老年人做不到强化治疗所需要的技术、知识、记忆力。承受不了强化治疗常有的低血糖所引起的风险。糖尿病老年人预期寿限比非糖尿病老年人短。FPG控制在 8 mmol/L 2hPG控制在 11 mm
18、ol/L HbA1c 正常上限+1.5,什么是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BMI(kg/m2)=体重(kg)身高 2(m)WHO标准:BMI 25 超重 BMI 30 肥胖亚太地区标准:BMI 23 超重 BMI 25 肥胖 BMI 18.5 消瘦腰臀比值(WHR)反映腹型肥胖程度腰围:受试者取站立位,双足分开25-30cm以使体重均匀分布,在肋骨下缘与髂嵴连线中点水平测量腹部周径,测量尺应紧贴但不压迫受试者的皮肤,测定值精确到0.1cm。臀围:臀部最大周径。,饮食治疗制定每日总热量每日每公斤标准体重所需要的热量(千卡):1kca
19、l=4.2kJ,儿童糖尿病人热量供给,1岁 1000 kcal/d(基础)1岁+年龄(70-100)kcal/d(由年龄、胖瘦、活动量决定)15岁 同成人,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饮食治疗营养素的热量分配,蛋白质占15-20%0.8-1.2 g/kg,脂肪占20-25%(20-30),碳水化合物占50-60%,控制总热能 饮食均衡 合理搭配,总量,早 1/5,午2/5,晚 2/5,饮食治疗制定食谱,1克碳水化合物产热 4kcal1克蛋白质产热 4kcal1克脂肪产热 9kcal,计算出相应克数,男性,年龄45岁,办公室工作,身高170cm,体重 80kg,腰围128cm,臀围100cm,单纯饮食
20、控制,计算全日热量。,饮食治疗举例,体重指数=80 1.702=27.7kg/m2,标准体重=170(cm)-105=65 kg,总热量=65(kg)20(kcal/kg)=1300千卡,蛋白质=65(kg)1(g/kg)=65克,脂肪=1300 25%9=36 克,碳水化合物=1300-(654+369)4=179克(占55%),三餐分配比例为:早餐 1/5,午餐 2/5,晚餐 2/5。,中国食品交换份将食物按照来源、性质分成几大类。同类食物在一定重量内所含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热量相似,不同类食物间所提供的热量也是相同的。食物交换份的好处:易于达到膳食平衡 便于了解和控制总热能 做到
21、食品多样化 利于灵活掌握,中国食品交换份,不同热量糖尿病饮食内容举例,糖尿病患者的运动,作 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改善血糖情况 降低体重注意事项:运动因人而异(根据年龄、体力等多种因素)注意调整进食及药物,以防低血糖 注意防护,避免损伤(特别是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多走、多登楼梯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体力活动每周至少2次力量训练,主要锻炼腹部、躯干、臀部及肩部肌肉忌长时间静坐少动如看电视、上网等,糖尿病患者的运动,药物治疗,磺酰脲类药物双胍类药物a-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胰岛素联合用药,口服降糖药的作用部位,磺脲类苯甲酸衍生物增加胰岛素分泌,二甲双胍
22、 减少肝糖异生及输出促进无氧糖酵解增加肌肉等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抑制或延缓葡萄糖在胃肠道的吸收,阿卡波糖 延缓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噻唑烷二酮增强胰岛素在外周组织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作用机理:主要刺激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与细胞膜上的SU受体特异性结合使K通道关闭,膜电位改变Ca2+通道开启,胞内 Ca2+升高,促使胰岛素分泌 胰外效应减轻肝脏胰岛素抵抗减轻外周(肌肉)胰岛素抵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适应证:A.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不能使血糖获得良好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 B.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双胍类药物
23、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满意或因胃肠道反应不能耐受者 C.胰岛素不敏感者可试加用SU,SU继发性失效后可与胰岛素联合治疗,磺脲类药物(sulfonylureas,SU),禁忌证:A.1型糖尿病 B.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DKA、NHDC等,大手术或合 并妊娠时应暂停SU,改为胰岛素治疗 C.2型糖尿病合并严重慢性并发症或伴肝、肾功能不全时 D.2型糖尿病有酮症倾向者 E.哺乳期糖尿病患者,磺酰脲类降糖药治疗效果,大多数2型糖尿病患者开始应用时有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可降低HbA1c可下降12随着疗程延长,效果渐差:磺脲类继发性失效(效差)每年约10患者失效(效差)5年后,约半数患者还能保持满意血糖控制
24、UKPDS:第1年,血糖明显下降,血胰岛素明显升高,以后血糖逐年上升,胰岛素逐年下降,至第6年两者恢复至用SU治疗前的水平,磺脲类药物,第一代 氯磺丙脲(chlorpropamide)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D860)第二代 格列苯脲优降糖(glibenclamide)格列吡嗪美吡哒(glipizide)格列齐特达美康(gliclazide)格列喹酮糖适平(gliquidone)格列波脲克糖利(glibornuride)第三代 格列美脲亚莫利(glimepiride),非肥胖的糖尿病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磺脲类药物,注意所有磺酰脲类药物都能引起低血糖对老年人建议用短效磺酰脲类药物轻度
25、肾功不全者,格列喹酮更适合某些药物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 促使与白蛋白结合的SU分离出来:阿斯匹灵、降血脂药贝特类 抑制SU由尿中排泄治痛风的丙磺舒、别嘌呤醇 延缓SU的代谢:酒精、H2阻滞剂、抗凝药 本身具致低血糖作用:酒精、阿斯匹灵 肾上腺阻滞剂掩盖低血糖的警觉症状并干扰低血糖时机体的升血糖反应,常用磺脲类降糖药,片剂量 最大剂量 作用时间肾排泄 最强 半衰期优降糖 2.5 15 16-24 50 2-6 10-16美吡哒 5 30 3-8 89 1.5-2 3-6达美康 80 240 12-24 80 5 10-12糖适平 30 180 8-10 5 2-3 1-2,格列本脲(Glibenc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治疗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1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