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ppt
《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ppt.ppt(12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糖尿病预防控制与诊治,什么是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与环境因素长期共同作用导致的,以人体代谢障碍、血糖增高为共同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内分泌疾病。,致病原因: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各占50%)致病条件:长期作用基本病理:血糖增高其他代谢紊乱主要问题:胰岛素分泌不足抵抗,-细胞,胰岛素,细胞膜,葡萄糖转运,介导与/或磷酸化作用,细胞内酶、蛋白质、RNA、DNA的合成,胰岛素的作用机制,Kruszynska Y,Olefsky JM.J Invest Med.1996;44:413-428,(如:米饭、饼干、水果、鱼、肉、牛奶),高血糖的机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社会动荡,血中有高糖,细胞缺能
2、量。,糖尿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010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天地 临床刊 2010年2月第4卷第2期,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患病率(%),粗 标准化的,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杨文英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 3 25,男,女,总体,中国糖尿病的现状,在中国普通成年人群中,糖尿病已达到流行性的比例。总体上,9420万20岁的成年人(9.7%的 成年人口)有糖尿病,并且在这些病例中的60.7%,糖尿病未得到诊断。此外,1.482 亿成年人(15.5%)处于糖尿病前期,这是发生显性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杨文英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 3 25,
3、20至30 30至40 40至50 50至60 60至70 70,患病率(%),年龄(岁),总糖尿病,中国人的年龄与糖尿病患病率,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杨文英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 3 25,这项研究使用了一个有全国代表性的样本,其中包括来自中国14个省市,年龄20岁的46239名成年人。,男,女,我国糖尿病呈迅猛增长之势,中国人的糖尿病患病率 杨文英等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0 3 25,危害巨大,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足 微血管并发症:眼底病、肾病 神经并发症: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糖尿病的分型,1型糖尿病:9%2型糖尿病:90%
4、其他特殊类型的糖尿病:1%妊娠糖尿病,2型糖尿病的概念,由于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缺陷而引起,以糖、脂、蛋白代谢紊乱为特征,并能引起多种并发症的一种疾病。,2型糖尿病发病的致病因素,遗传易感性体力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肥胖病(总体脂增多或腹内体脂相对或者绝对增多)低体重出生儿中老年吸烟、药物及应激(可能),患病率剧增的遗传因素,中国人为好发人群:现在病人多,富裕国家华人在 10%以上 节约基因学说,基因改变慢于环境因素的改变,千万年,几百年,患病率剧增的环境因素,生活水平提高:热量密集型食品增多 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 医疗条件改善:警惕性及发现率提高,20至30 30至40 40至50 5
5、0至60 60至70 70,不健康不科学的生活模式:对糖尿病的无知热量摄取过多体力活动减少而导致肥胖心理应激增多,患病率剧增的环境因素,顺道者生,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逆道者衰,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胰岛素(效应)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在2型糖尿病中,胰岛素抵抗和细胞功能障碍导致葡萄糖和脂质代谢异常,胰岛素抵抗,胰腺-细胞受损,2 型糖尿病的阶段,细胞功能
6、(%),餐后高血糖,糖耐量异常,型糖尿病第一阶段,型糖尿病第二阶段,型糖尿病第三阶段,25,100,75,0,50,-12,-10,-6,-2,0,2,6,10,14,离确诊时间(年),Lebovitz H.Diabetes Review 1999;7:139153.,口服葡萄糖测试后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水平,Riddle MC.Diabetes Care 1990;13:676686,3002001000,血浆葡萄糖浓度(mg/dl),时间(小时),餐后高血糖空腹高血糖正常,06001200180024000600,2型糖尿病高血糖的构成,胰岛素抵抗,肝糖生成,内源性胰岛素,餐后血糖,空腹血
7、糖,内源性胰岛素,IGT,4 7 年,“诊断糖尿病”,Clinical Diabetes Volume 18,Number 2,2000,显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糖尿病的自然病程,微血管,大血管,2型糖尿病的发展,2型糖尿病,IGT,糖代谢受损,正常血糖代谢,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素分泌 大血管疾病 30%50-100%50%50%70-150%40%70%150%10%100%100%,Adapted from:Groop.Etiology of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Hormone Res.1997;22:131-156,急性并发症慢性并
8、发症血管、神经感染,冰山,糖尿病,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黄帝内经奇病论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景岳全书: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中医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简介,中医认为糖尿病属“消渴病”范畴。,内生燥热耗伤阴精,口渴多饮、消谷善饥、尿多而甜、形体消瘦、大便干结、乏困无力、皮肤燥痒、易生疖肿。,饮食不节积热伤津情志失调郁火伤阴先天不足水火失衡,症见,津亏、气虚、阳虚、寒凝,瘀血、痰湿、气滞、热毒,外感邪气,消渴本证,胸痹(冠心病)中风(脑血管意外)眩晕(高血压)麻木、痹
9、证(周围神经病变)水肿(糖尿病肾病),消渴变证,瘀血贯穿消渴全病程,阴虚内燥(初期),气阴两虚(中期),阴损及阳(晚期),津虚血浓内生瘀血,推动无力内生瘀血,阳虚寒凝内生瘀血,消渴变证,消渴本证,胸痹(冠心病)中风(脑血管意外)眩晕(高血压)麻木、痹证(周围神经病变)水肿(糖尿病肾病),发生致死性脑卒中的危险增加23倍,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情况,发生致死性心脏病的危险增加24倍,高血压,截肢的危险增加15倍,7%,18%,35%,4.5%,患病率,脑血管疾病,心电图异常,间歇性跛行,*与普通人群相比,视网膜病变,21%,糖尿病肾病,18.1%,勃起功能障碍,20%,足背动脉搏动无法触
10、及,13%,足部皮肤缺血性改变,6%,足部振动感受阈异常,7%,糖尿病诊断时合并微血管病变的情况,糖尿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防治:非糖尿病者不得糖尿病 二级防治:糖尿病病人不得并发症 三级防治:有并发症的糖尿病病人不残废或早亡,糖尿病中西医结合防治的需求和优势,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多层面、多网络、多器官损伤的疾病。对付这种疾病,一种方法很难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提倡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教育心理 饮食疗法 体育疗法 药物疗法 病情监测,糖尿病的治疗,先贤智慧人情真理,灵枢师传: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糖尿病教育,饮食
11、疗法,糖尿病饮食量计算法,主食量(两)=标准体重10-1肉食:瘦肉2-4(两)蔬菜:绿叶蔬菜1斤蛋奶:鸡蛋1个、牛奶250ml,-运动疗法,-糖尿病监测,指南临床监测方案,血糖谱,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监测糖尿病的五项达标,体重达标,血压达标,血脂达标,血液流变学指标达标,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不高 血沉不快 纤维蛋白原不浓 红细胞压积、变形性、聚集指数正常,适可而止,过犹不及,体重不宜过低,否则血糖波动、抵抗力下降 血糖不宜低于3.9毫摩尔/升(70 毫克/分升),否 则升糖、升压激素过多,导致心脑血管病 血压不宜低于100/60毫米汞柱,否则血管梗塞 血脂不宜过低,否则可造成内皮 和血管损害 血
12、黏不宜过低,否则可加重出血,糖尿病的药物治疗,?,药物的分类,2型糖尿病治疗原则 1、尽早治疗 2、联合治疗,1、尽早治疗 如患者有非常严重的症状或有非常高的血糖水平,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很难使血糖的控制水平达标。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采用药物治疗。当前一级方案治疗效差时,应尽早启用下一级方案。2型糖尿病实用目标与治疗(第三版)亚洲太平洋地区2型糖尿病政策组,胰岛素分泌曲线和2型糖尿病的理性治疗,Matthaei S,et al.Endocr Rev 2000,1:585,双胍类(二甲双胍),主要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抑制肝糖过多输出)*抑制肠葡萄糖吸收*不刺激细胞分泌胰岛素,重要缺点乳酸性酸中毒
13、、肾损害禁用、老年人慎用消化道副作用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依从性差(44%治疗一年后中断),二甲双胍 250-750mg/次 餐后即服,双胍药适用对象,各型糖尿病,食欲较为旺盛者 体重较重者,空腹血糖较高者 年龄不太大,无乳酸增高之虞者,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适用对象,各型糖尿病 餐后血糖较高者,糖苷酶抑制剂,主要作用*抑制小肠a-糖苷酶活性*延缓葡萄糖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不兴奋胰岛素分泌,主要缺点*常有消化道副作用*与食物同服,顺从性差(51%一年后中断),同第一口食物嚼服,胰岛素刺激剂磺脲类药,磺脲药适用对象,2型糖尿病,有胰岛素分泌者 血糖升高,尤其是空腹血糖较高者 体重较轻
14、或正常者,磺脲类主要作用和缺点,主要作用主要兴奋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相对不足状态。兼有胰外作用,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主要缺点低血糖、肝、肾毒性促使胰岛素抵抗者细胞功能衰竭餐时服用,顺从性差长期服用可失效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常用磺脲类药物,胰岛素刺激剂 格列奈类,格列奈类适用对象,2型糖尿病,有胰岛素分泌但对磺脲药效果不佳者 血糖,尤其是餐后血糖较高者 体重较轻或正常者,苯甲酸的衍生物(诺和龙),主要作用主要兴奋细胞分泌胰岛素,改善胰岛素相对不足状态。作用快、短暂餐时血糖调节剂肝脏代谢95%,有效剂量小,有肾脏保护作用,主要缺点依从性受到多次服用的影响于多种药物有相互作用可引起低血糖,诺
15、和龙0.5-4.0mg 每餐前15分钟服用,格列酮,格列酮适用对象,各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者 胰岛素抵抗较重者 经济条件较好者,胰岛素增敏剂,主要作用结合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物受体(PPAR),使之活化,进而增加多种蛋白质合成,这些蛋白质参加葡萄糖的转运和利用,并能促进脂代谢。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GLUT-4的作用,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降低血糖。,主要缺点罕见的肝功损害有加重水肿、心衰的可能低血糖,口服药治疗原则,胰岛素作用示意图,基础和进餐时的胰岛素分泌模式,10,8,6,0,7,8,9,10,11,12,1,2,3,4,5,6,7,8,9,A.M.,P.M.,早餐,午餐,晚餐,75,5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预防 控制 诊治 ppt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3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