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及其进展.ppt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及其进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及其进展.ppt(5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和治疗及其进展,概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血清中出现以抗核抗体为代表的多种自身抗体介导的,以免疫性炎症为突出表现的,累及多系统的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诊断和治疗思路:1、可疑表现 2、明确诊断 3、评估SLE疾病严重程度和活动性 4、拟订SLE常规治疗方案 5、处理难控制的病例 6、抢救SLE危重症 7、处理或防治药物副作用 8、处理SLE患者面对的特殊情况,如妊娠、手术等,病因及发病机理 临床特征 诊断要点 治疗 妊娠,病因及发病机理 SLE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不清楚。多年来的大量研究提示SLE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免
2、疫紊乱、内分泌异常及环境因素有关。,临床特征(一)发病率 SLE好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多见于15-45岁年龄段,女男比例为 7-91。SLE的流行病学在美国多地区的调查报告,其患病率为14.6122/10万人,我国大系列的一次性调查在上海纺织女工中进行,其患病率为70/10万人,妇女中则高达115/10万人。,(二)临床表现 复杂多样。SLE的自然病程多表现为病情的加重与缓解交替。多数呈隐匿起病,开始仅累及12个系统,表现轻度的关节炎、皮疹、隐匿性肾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部分患者长期稳定在亚临床状态或轻型狼疮,部分患者可由轻型突然变为重症狼疮,更多的则由轻型逐渐出现多系统炎症性损害,也有一些患
3、者发病时就累及多个系统,甚至表现为狼疮危象。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见表1。,(三)实验室检查 检查有无免疫功能异常,自身抗体阳性,炎症指标改变及相关脏器功能障碍等对诊断SLE十分重要。1、血、尿常规;2、补体、血沉、C-反应蛋白、蛋白电泳;3、肝、肾功能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肌苷清除率测定,肾穿刺活检,心电图及超声波检查,胸部X线摄片,肺功能测定,头颅CT或MRI,骨髓穿刺涂片;4、抗核抗体及各种自身抗体,其中抗ds-DNA及抗Sm抗体是SLE的特异性抗体。,诊断要点(一)怀疑条件(二)确诊标准(三)评估SLE病情活动性和轻重程度(四)预后,诊断要点(一)高度怀疑: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具备上述
4、两个以上系统的症状)和有自身免疫的证据者:如原因不明的反复发热,抗炎退热治疗往往无效;多发和反复发作的关节痛和关节炎,往往持续多年而不产生畸形;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胸膜炎、心包炎;抗生素或抗痨治疗不能治愈的肺炎;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皮疹,网状青紫,雷诺氏现象;肾脏疾病或持续不明原因的蛋白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溶血性贫血;不明原因的肝炎;反复自然流产或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脑卒中发作等。应警惕狼疮可能。,(二)确诊标准:1、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作为诊断标准的SLE分类标准的11项中,符合4项或4项以上者,在除外感染、肿瘤和其他结缔组织病后,可诊断SLE。见表。,表:
5、199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2、2009系统性狼疮国际临床合作组(SLICC)修改的ACR系统性红斑狼疮分类标准 临床标准1.急性或亚急性皮肤狼疮2.慢性皮肤狼疮3.口腔/鼻溃疡4.不留瘢痕的脱发5.炎症性滑膜炎,内科医生观察到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肿胀或伴晨僵的关节触痛6.浆膜炎7.肾脏:用尿蛋白/肌酐比值(或24小时尿蛋白)算,至少500mg蛋白/24小时,或有红细胞管型8.神经系统:癜痫发作,精神病,多发性单神经炎,脊髓炎,外周或颅神经病变,脑炎(急性精神混乱状态9.溶血性贫血10.白细胞减少(至少一次 4000/mm3)或淋巴细胞减少(至少一次 1000/mm3
6、)11.至少一次血小板减少(100,000/mm3),免疫学标准1.ANA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2.抗ds-DNA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ELISA法另外,用此法检测,需两次高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3.抗sm阳性4.抗磷脂抗体 狼疮抗凝物阳性梅毒血清学试验假阳性 抗心磷脂抗体-至少两倍正常值或中高滴度 抗b2 糖蛋白1阳性5.低补体低C3低C4低CH506.在无溶血性贫血者,直接coombs试验阳性,患者如果满足下列条件至少一条,则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1.有活检证实的狼疮肾炎,伴有ANA阳性或抗ds-DNA阳性;2.患者满足分类标准中的4条,其中包括至少一条临床标准和一条免疫学标准。,(三)SLE病
7、情活动性和病情轻重程度的评估:1、SLE的活动性标准 各种SLE的临床症状,尤其是新近出现的症状,和或与SLE相关的多数实验室指标,均可提示疾病的活动。其中 发热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或大量脱发血沉增快(30mm/h)低补体血症血细胞减少(4109/L)低白蛋白血症(35g/L)LE细胞阳性。九项标准中三项以上阳性者,可判定SLE活动期。国际上通用的几个SLE活动性判断标准包括:SLEDAI,SLAM,OUT 等。其中以SLEDAI最为常用(见表),其理论总积分为105分,积分在20以上者提示很明显的活动。,表 临床SLEDAI积分表积分,临床表现 8,癫痫发作:最近开始发作的,除外代谢、感染、药
8、物所致 8,精神症状:严重紊乱干扰正常活动。除外尿毒症、药物影响 8,器质性脑病:智力的改变伴定向力、记忆力或其它智力功能的损害并出现反复不定的临床症状,至少同时有以下两项:感觉紊乱、不连贯的松散语言、失眠或白天瞌睡、精神运动性活动 或,除外代谢、感染、药物所致 8,视觉障碍:SLE视网膜病变,除外高血压、感染、药物所致 8,颅神经病变:累及颅神经的新出现的感觉、运动神经病变 8,狼疮性头痛:严重持续性头痛,麻醉性止痛药无效 8,脑血管意外:新出现的脑血管意外。应除外动脉硬化 8,脉管炎:溃疡、坏疽、有触痛的手指小结节、甲周碎片状梗塞、出血或经活检、血管造影证实 4,关节炎:2个以上关节痛和炎
9、性体征压痛、肿胀、渗出 4,肌炎:近端肌痛或无力伴CPK,或肌电图改变或活检证实 4,管型尿:HB、颗粒管型或RBC管型 4,血尿:5RBC/HP,除外结石、感染和其它原因 4,蛋白尿:0.5g/24h,新出现或近期 4,脓尿:5WBC/HP,除外感染 2,脱发:新出现或复发的异常斑片状或弥散性脱发 2,新出现皮疹:新出现或复发的炎症性皮疹 2,粘膜溃疡:新出现或复发的口腔或鼻粘膜溃疡 2,胸膜炎:胸膜炎性胸痛伴胸膜摩擦音、渗出或胸膜肥厚 1,发热:体温大于或等于38,排除感染原因 1,血小板减少:小于100 x109/L 1,白细胞减少:小于3.0 x109/L,排除药物原因 附:SLEDA
10、I积分对SLE病情的判断:0-4分 基本无活动,5-9分 轻度活动,10-14分 中度活动,=15 重度活动。,2、SLE病情轻重程度的评估 轻型、重型、狼疮危象(1)轻型SLE为:SLE诊断明确或高度怀疑,临床病情稳定,SLE可累及的靶器官(包括肾脏、血液系统、肺脏、心脏、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皮肤、关节)功能正常或稳定,呈非致命性,无明显SLE治疗药物的毒副反应。,(2)重型SLE包括:心脏:冠状动脉血管受累,心内膜炎,心肌炎,心包填塞,恶性高血压;肺脏: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肺炎,肺梗塞,肺萎缩,肺间质纤维化;消化系统:肠系膜血管炎,急性胰腺炎;血液系统: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WBC1
11、,000/mm3),血小板减少(50,000/mm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静脉血栓形成;肾脏:肾小球肾炎持续不缓解,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神经系统:抽搐,急性意识障碍,昏迷,脑卒中,横贯性脊髓炎,单神经炎/多神经炎,精神性发作,脱髓鞘综合征;其他:包括皮肤血管炎,弥漫性严重的皮损、溃疡、大疱,肌炎,非感染性高热有衰竭表现等。,(3)狼疮危象是指急性的危及生命的重症SLE:包括急进性狼疮性肾炎、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严重的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粒细胞缺乏症、严重心脏损害、严重的狼疮性肺炎、严重的狼疮性肝炎、严重的血管炎等。,(四)预后生存期 生存率(%)1 97 5 9
12、5 10 90,急性型起病急重,多种脏器受累,发展迅速,预后差;亚急性型起病缓慢,虽也有多种脏器受损,但病程反复迂延,时轻时重,及慢性型起病隐袭,病变多只局限于皮肤,内脏累及小,进程缓慢,预后良好。只要早期诊断,控制了初发急性期,远期预后较好。在多数发达国家的10年存活率已达95%。SLE死亡的原因:肾功能衰竭,严重的脑埙害、心衰,以及各种严重感染和混合感染。死亡病例中,与SLE本身有关的约50,尤以各种医源性疾病如肺炎、败血症、上消化道出血、胃肠道穿孔是死亡的重要原因。故对SLE应积极治疗,但不能过度,以免加重病情及造成死亡。绝经期以后复发少见。,治 疗(一)一般治疗(二)分型治疗(三)特殊
13、治疗(四)起居饮食(五)妊娠生育,治疗可从以下考虑:去除诱因,包括避免日晒,停用可疑药物及预防感染等;纠正免疫异常,如使用各种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抑制过敏反应及炎症,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对脏器功能的代偿疗法,对肾功能衰竭者进行血液透析,循环功能障碍则给予前列腺素等。治疗基本原则(见表4),治疗方法(见表5)。,(一)一般治疗(1)宣教:正确认识疾病,消除恐惧心理,明白规律用药的意义,强调长期随访的必要性。避免过多的紫外光暴露,使用防紫外线用品,避免过度疲劳,自我认识疾病活动的征象,配合治疗、遵从医嘱,定期随诊。(2)对症治疗和去除各种影响疾病预后的因素,如注意控制高血压,防治各
14、种感染。,(二)分型治疗:(1)轻型SLE的治疗:虽有狼疮活动,但症状轻微,仅表现光过敏、皮疹、关节炎或轻度浆膜炎,而无明显内脏损害者。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可用于控制关节肿痛。服用时应注意消化性溃疡、出血、肾、肝功能等方面的不良反应。选择性抑制COX-2的NSAIDs会减少这方面的不良反应。抗疟药可控制皮疹和减轻光敏感,常用量氯喹0.25/d,或羟氯喹0.4mg/d。主要不良反应是眼底病变,用药超过6个月者,可停药一个月,有视力明显下降者,应检查眼底,明确原因。另外有心脏病史者,特别是心动过缓或有传导阻滞者禁用抗疟药 短期局部应用类固醇软膏治疗皮疹,但脸部应尽量避免使用强效激素类外用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治疗 及其 进展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