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资料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ppt
《医学资料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资料第十一章颌面部神经疾患.ppt(6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十一章 颌面部神经疾患,第一节 三叉神经痛,定义: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历时数秒至数分钟而间歇期无症状的一种疾病。,多为单侧发病。分原发性(真性或特发性。查不出器质性病变。)和继发性(症状性,可查到神经系统体)两种。,病因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一)中枢病变学说:1.属感觉性癫痫,动物实验证明铝凝胶注入猫脊束核,其面部感觉过敏。,2.病变在脑干内,与脑干中三叉神经感觉核的兴奋性改变有直接关系,其兴奋性增高由病理性刺激引起。这些病理性刺激通常由三叉神经周围支到达脑干的三叉神经感觉核和网状结构。,丘脑的损害是引起三叉神经痛的中枢性原因。丘脑损害的点是强烈的自发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被其他非
2、伤害性刺激引起,如触觉、声响、光亮等。,以三叉神经中枢的病毒性感染引起它的反应过敏来解释扳机点现象。,中枢病因学说不能解释许多临床事实,如为何延髓的许多病变,如延髓肿瘤、延髓空洞等不引起三叉神经痛。,(二)周围病变学说,病变在周围部,在三叉神经感觉根、半月神经节或其周围支及其末梢,某种致伤因素使半月神经节或感觉根受压或遭到损害而发生脱髓鞘性变。这种脱髓鞘的轴突与邻近的无鞘纤维发生“短路”(又称伪突触形成),轻微的触觉刺激即可通过“短路”传入中枢,而中枢的传出冲动亦可再通过“短路”而成为传入冲动,如此很快达到一定的总合而引起一阵疼痛发作。,周围性病变的致病因素,三叉神经感觉根和半月神经节受侵犯或
3、受压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对三叉神经疼病员开颅手术时,在其感觉根处常见胆脂瘤、小的脑膜瘤、血管畸形和异常血管的压迫、牵拉和扭曲。,解剖结构的异常。有些病例可发现三叉神经压迹处有尖锐的小骨刺。颞骨岩部肥厚、岩嵴过高、局部硬脑膜增厚等,均可造成对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产生局部压迫。,颈内动脉管前端的骨质缺陷,使该动脉与半月神经节十分接近,搏动长期影响半月神经节和感觉根,是指发生脱髓鞘变而引起疼痛。,神经分支经过的骨孔因骨膜炎而发生狭窄,压迫神经引起疼痛。,面部遭受寒冷刺激也是重要原因。,高血压病,供应神经血运的动脉硬化,血管张力的破坏等也可能导致本病。,继发性三叉神经疼的病因,可能为颅中窝和颅后窝的颅内病
4、变,在颅内肿瘤中,特别是位于脑桥小脑角部、三叉神经根部及半月节的肿瘤。,鼻咽癌、上颌窦癌及各种转移癌等也可导致神经疼。,感染病灶都可引起三叉神经疼,尤其是牙源性感染更有特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在上颌骨或下颌骨中可查出病变性骨腔,属慢性炎症病灶,为血管丰富的骨组织的异常愈合反应。骨腔中还可发现碎骨片、钙化物和较多的神经纤维。骨腔中含有多种需氧菌和厌氧菌等病原菌。骨腔的位置多在以前拔牙的部位。临床上可根据扳机点或触痛最明显处定位。,三叉神经痛的病理,在电子显微镜下,在半月神经节和感觉根内可观察到节细胞的消失,由炎性浸润,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及脱髓鞘改变。目前已公认脱髓鞘改变是引起三叉神经疼主要病理变化。
5、,临床表现,在三叉神经某分支区域内,骤然发生闪电式极为剧烈的疼痛,可自发,也可由轻微的刺激“扳机点”引起。扳机点是指在三叉神经分支区域内某固定的局限的小块皮肤或粘膜特别敏感稍加碰触即可引起疼痛发作。,疼痛先从板机点开始,然后迅速扩散至整个神经分支。扳机点可是一个,也可是两个以上。常位于牙龈、唇、鼻翼、口角及颊部粘膜等。,为避免刺激,病员常不敢洗脸、刷牙、剔须、微笑等。,疼痛如电极、针刺、刀割、或撕裂样剧痛,为减轻疼痛,病员常作出各种动作,如紧按面部、用力揉搓、伸舌、咂嘴等,还常有颜面表情肌的痉挛性抽搐。有时还可出现痛区潮红、结合膜充血、或流泪、出汗、流涎、鼻腔粘液增多等,称为痛性抽搐。,发作多
6、在白天,每次持续数秒、数十秒或12分钟后又骤然停止。间歇期无任何症状。随病情发展发作越来越频繁、间歇期也缩短。,病程可呈周期性发作,每次发作期可持续数周或数月。部分病例的发作期与气候有关,一般在春季及冬季容易发作。,有的病员因用力揉搓面部而引起面部擦伤继发感染,不少病员有拔牙史。,检 查,目的是确定罹患分支,明确是继发性还是原发性。,定分支检查:,各分支常见扳机点部位:(1)眼支;上眼睑、眶下孔、眉、前额、颞部等。,(2)上颌支;下眼睑、眶下孔、鼻唇沟、鼻翼、上唇、口角、鼻孔下方、上颌结节、腭大孔等,(3)下颌支;下唇、口角、颏孔、颊粘膜、舌颌沟、耳屏前等,检查时的刺激强度:,1、拂诊,2、触
7、诊,3、压诊,4、揉诊,三叉神经功能检查,1、感觉功能 用探针轻划(触觉)及轻刺(痛觉),并与健侧比较,如痛觉丧 失,再作温度觉检查(两支试管分盛010度水和4050度温水),如痛觉和温 度觉丧失而触觉存在,可能是脊束核损害。,2、角膜反射 一侧注视,细棉絮轻触角膜,由外向内,发生双侧直接和间接闭眼 动作。如一侧神经受损,刺激患侧角膜则双侧均无反应,而作健侧角膜反射时,仍可引起双侧反应。,3、腭反射 用探针轻刺软腭边缘,可引起软腭上提。若反射消失,则说明该侧 上颌神经的分支腭后神经或蝶腭神经损害。,4、运动功能 三叉神经运动支功能障碍时,咀嚼肌麻痹,咬牙时咀嚼肌松弛无力。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前腹
8、麻痹,吞咽动作时患侧此两肌松弛。,诊 断,根据病史,疼痛的性质、部位、发作表现及神经系统有无阳性体征,诊断较易。,确定分支的方法,查找“扳机点”,初步确定分支后,进行诊断性封闭,麻醉时先由末梢开始、无效时再向近中枢端注射,12普鲁卡因阻滞神经孔,若疼痛消失1小时,鉴别诊断,(1)非典型面痛:疼痛范围广泛、深在,不局限于某一感觉神经支配区,无“扳机点”。(2)牙痛和其他牙原性疾患:牙髓炎:持续性痛、夜晚加重,冷热敏感,有病灶牙。髓石:多体位改变或睡下后发生,无扳机点,X线.其他:牙周膜炎、颌骨骨髓炎、拔牙创感染等,持续深在钝痛,有病灶,去除病灶疼痛消失,无扳机点。,(3)鼻旁窦炎:,多感冒后发生
9、。粘液脓性鼻涕、鼻阻塞、嗅觉障碍。疼痛持续性但不剧烈。局部压痛。X线鼻窦腔密度增高,模糊阴影,有时见液平面。抗生素有效。,(4)颞下颌关 节紊乱病:,(5)舌咽神经痛:,表现为张口及咀嚼时关节区及其周围肌群出现疼痛,常有关节弹响,开口型偏斜、歪曲。一般无自发痛,咀嚼和大张口时诱发疼痛。,疼痛性质和三叉神经相似。咽后壁、舌根、软腭、扁桃体及外耳道。睡眠时可发作。12利多卡因喷雾可止疼。,原发性三叉神经疼的治疗,(一)药物治疗:,1、卡马西平:,2、苯妥英钠:,3、七叶莲:,100mg/片,Bid,逐渐加量,不良反应有眩晕、嗜睡、白细胞减少,有报道可产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肝功能损害,用前查血象及肝功
10、能,并定期检查。,大仑丁,100mg/片,Tid,极量600mg/天,中毒症状有头晕、走路不稳、视力障碍等。牙龈纤维性增生。,中成药,3片次,Qid,与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合用可提高疗效,无严重不良反应。,(二)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原理:,动物实验证明传导痛觉的无髓鞘细纤维比传导触觉的有髓鞘粗纤维对热的敏感性高,一定温度下可破坏痛觉纤维而保留触觉纤维。射频电流通过神经组织时产热,利用不同纤维对温度的耐受差异,选择性破坏半月神经节内传导痛觉的纤维,而保留对热抵抗力大的传导触觉的纤维。,温控:,先加热至60度,维持1分钟,再加热至70度和80度,最终温度80度左右,每次加热0.51分钟,共3
11、5分钟。,颅内出血、脑神经损伤、颅内感染,常发生咀嚼肌功能 减退,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用此法。,并发症:,缺点:操作技术及设备较复杂,并发症多。,(三)针刺疗法,(四)封闭疗法,(五)理疗,(六)注射疗法,(八)手术疗法,(七)近来有采用激光、冷冻等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疼获一定疗效,(1)选择邻近神经干的穴位,以病员有强烈针感为宜。(2)可将银针刺入神经孔穴部位,第一支:眶上孔,第二支:眶上孔、圆孔,第三支:颏孔、卵圆孔。(3)针刺“扳机点”阿是穴。,12普鲁卡因或加入维生素B12封闭神经干或穴位,每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穴位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和普鲁卡因用离子导入法,导入疼痛部位。,(
12、1)无水酒精或95酒精准确注射于周围神经干或半月结,使神经纤维变性,阻断传导,达到止痛。行眶下孔、眶上孔及颏孔封闭时,剂量一般0.5ml,要注入孔内。后者三支同时变性,角膜反射消失,角膜炎。(2)100消毒甘油注入半月节或外周神经。前者复杂,且有并发症(角膜感觉减退或角膜炎,脑膜炎)。,手术疗法,1、病变性骨腔清除术,2、三叉神经周围支撕脱术,3、颅内手术,在“扳机点”部位相应区域或以往拔牙处,X线:界限清楚的散在透光区或界限不清的骨质疏松脱钙区,口内途径手术。,下牙槽神经切断斯脱术:,眶下神经切断斯脱术:,(1)口内进路(2)口外进路,(1)口内进路(2)口外进路,三叉神经根部粉切断术、三叉
13、神经脊束切断术、微血管减压术。,刀口长5CM,在下颌角至下颌最后磨牙远中连线中点,直径1.5CM,眶下缘下1CM,长2CM横弧形切口,尖牙窝处,粘膜转折处,长4CM,三叉神经痛治疗应循序渐进,先药物、封闭、或理疗开始,如无效时在依次选择半月神经节温控热凝、注射疗法、神经撕脱等。最后考虑颅内手术治疗。,第二节 舌咽神经痛,定义:发生在舌咽神经分布区域的阵发性剧烈疼痛(与三叉神经痛性质相似)。病因:原发病因不明,有神经短路说法;桥脑病变、颅外肿瘤及颈内动脉闭锁或颈外动脉狭窄等可为继发性病因。,舌咽N,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感觉纤维,味觉纤维,主要分支,鼓室N颈动脉窦支咽支,肌支扁桃体支舌支,临床表
14、现:35-50岁好发,在扁桃体区、咽、舌根、颈深部、耳道深部及颌后区痛,性质似三叉神经痛,但剧痛可在睡眠时发作。咽异物感,频繁咳嗽。扳机点常在扁桃体部、外耳道及舌根。早晨上午发作频繁,午后至晚发作次数减少。,诊断 表面麻醉剂涂于扁桃体、咽部可暂时止痛 应与三叉神经痛、茎突过长、鼻咽癌侵及颅底所致的神经痛鉴别。,治疗1.药物治疗:(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药)。也可在扳机点喷、抹局麻药。2.封闭 3.手术治疗4.病因治疗:如肿瘤等所致者应清除原发灶。,第三节非典型性面痛,一、蝶腭神经痛:又称蝶腭神经节神经痛或sluder综合征。病因不明。临床表现:1.单侧面中部阵发性痛,常夜间发作。2.疼痛不过中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资料 第十一 面部 神经 疾患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817038.html